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中的建筑书写
1
作者 肖庆华 刘章彦 《探索与批评》 2021年第2期98-109,共12页
文学与建筑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学功能,它们不仅确定了特定的文学基调,也参与了人物塑造,推动了叙事发展,升华了审美诉求与民族精神。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创作了一系列的中国题材... 文学与建筑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学功能,它们不仅确定了特定的文学基调,也参与了人物塑造,推动了叙事发展,升华了审美诉求与民族精神。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创作了一系列的中国题材小说,这些作品中包含大量的中国建筑的描写。其中,建筑构建了不同的空间:日常伦理的空间、消费时尚的空间和区隔性别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在塑造和传承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记录着时代的转换、断裂和沟通。文学文本与建筑文本的并置研究,可以实现文本意义阐释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赛珍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中国题材小说 建筑书写
下载PDF
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德志 王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90,共11页
1930—1945年是都市小说的繁盛期,本时期都市小说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建筑意象。经过文学的修饰,这些建筑意象具有了美学意义,构成了独特的建筑符号。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通过现代化的建筑书写,还原了上海生存的摩登、颓废状态... 1930—1945年是都市小说的繁盛期,本时期都市小说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建筑意象。经过文学的修饰,这些建筑意象具有了美学意义,构成了独特的建筑符号。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通过现代化的建筑书写,还原了上海生存的摩登、颓废状态以及上海的消费现状,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借助建筑书写传达了对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张爱玲为代表的40年代作家借助建筑书写传达出上海独有的小资情调,以周天籁为代表的底层作家借助建筑书写诉出生存的艰辛与凄凉。这些建筑通过自身的实用功能给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生存、活动的空间,在人物交往活动的基础之上又升华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0-1945年 都市小说 建筑书写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消费时代的建筑书写——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通属景观与失落的乌托邦
3
作者 赵坤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第5期221-224,共4页
城市文学之所以能够建立独立品格,在于其拥有特殊的表现对象——城市。由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城市自身呈现出的通属化物理形态和消费导向的文化本质,城市文学中也相应地出现了单一、趋同的欲望化、消费性具象景观。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学... 城市文学之所以能够建立独立品格,在于其拥有特殊的表现对象——城市。由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城市自身呈现出的通属化物理形态和消费导向的文化本质,城市文学中也相应地出现了单一、趋同的欲望化、消费性具象景观。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学视域狭窄,而恰恰反映出城市文学对城市及城市文化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城市文学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探索,建构了一系列具有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性质的城市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建筑书写 消费时代
原文传递
敬虔与自治——罗斯金人文精神的诗性图景
4
作者 蔡成珍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3年第3期66-77,共12页
约翰·罗斯金的图像符号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互涉性,这极大增加了罗氏散文文本的不可译性。尽管如此,透过女性崇高视角再审视罗氏散文文本极具诗性张力的人文精神,仍有较大的空间。本文结合罗斯金的传记史料,从敬虔与自治的双重维度... 约翰·罗斯金的图像符号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互涉性,这极大增加了罗氏散文文本的不可译性。尽管如此,透过女性崇高视角再审视罗氏散文文本极具诗性张力的人文精神,仍有较大的空间。本文结合罗斯金的传记史料,从敬虔与自治的双重维度入手,对其三部代表性散文《建筑的诗意》、《建筑的七盏明灯》与《威尼斯之石》展开文本细读,挖掘其表层建筑书写遮蔽下图像文本符号系统中的诗性精神的互动生成。概言之,罗斯金异质的建筑图像书写可视为一种书写策略与斗争工具,它挑战了二元对立的合法性,并借此重塑多元文化的流动性与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罗斯金 建筑书写 人文精神 诗性图景 敬虔 自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