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建筑中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单佳樑 宋依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10期29-30,共2页
文章针对绿色建筑内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归纳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流程,总结了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的选型和安装要求,阐述了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系统方案在设计阶段的区别,提出了有效的系统运行方案。从经济运行角度计算了光伏系统... 文章针对绿色建筑内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归纳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流程,总结了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的选型和安装要求,阐述了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系统方案在设计阶段的区别,提出了有效的系统运行方案。从经济运行角度计算了光伏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收益。通过实际应用的案例,介绍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和系统接线,量化分析收益和设计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光伏发电 并网发电 经济效益估算 绿色建筑 分布式能源
下载PDF
异型太阳能发电组件在光伏发电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圆圆 肖楠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太阳能电池板通常是统一的标准长方形,多晶硅通常为深蓝色,造型也相对固定,但在现代建筑中,异型太阳能发光组件对建筑的造型美观和使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了上海世博会中两个现代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中异型太阳能发光组件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板通常是统一的标准长方形,多晶硅通常为深蓝色,造型也相对固定,但在现代建筑中,异型太阳能发光组件对建筑的造型美观和使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了上海世博会中两个现代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中异型太阳能发光组件的应用,分析了异型太阳能发电组件在光伏建筑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一体化:异型太阳能发电组件:上海世博会
下载PDF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检测解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民 刘亮球 +2 位作者 施海仙 籍楚雄 焦兆弟 《浙江建筑》 2010年第1期46-49,53,共5页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集成了现今光伏发电的各项技术,在组件支架上分为普通支架、一体化支架、可调支架、幕墙支架和跟踪支架五大支架设计技术;在配电上集成了并网和独立运行系统配电技术。...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工程,集成了现今光伏发电的各项技术,在组件支架上分为普通支架、一体化支架、可调支架、幕墙支架和跟踪支架五大支架设计技术;在配电上集成了并网和独立运行系统配电技术。经测试光伏发电输出不仅无躁声、无污染而且系统运行稳定、电能质量高,完全满足建筑供配电的需求。希望通过项目提高光伏系统技术在社会的公认度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 并网逆变器 双向并网逆变器 并网系统 独立系统
下载PDF
大型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蓝宇 李俊 +1 位作者 欧阳进 王超洋 《湖南电力》 2019年第6期34-37,共4页
本文以长沙某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规划原则、系统架构设计与项目收益分析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与规划,评估项目投资价值,为同类型建筑屋顶的投资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建筑屋顶分布式发电 电池技术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劭辉 《绿色环保建材》 2018年第5期50-50,54,共2页
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寻求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当务之急。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技术一体化技术就是对太阳能资源加以利用的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安全的优点,符合绿色节能建筑的要求,得到广泛的运用... 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寻求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当务之急。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技术一体化技术就是对太阳能资源加以利用的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安全的优点,符合绿色节能建筑的要求,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其优点,并对其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推动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建筑一体化技术 节能建筑 应用
下载PDF
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及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焦晓雷 吴洪宽 +1 位作者 潘高枫 苏保刚 《太阳能》 2018年第4期64-68,77,共6页
介绍了目前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与配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防孤岛保护及反孤岛策略、电能质量,以及并网逆变器对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影响;从技术角度综述了高渗透... 介绍了目前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与配电网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短路电流的影响、防孤岛保护及反孤岛策略、电能质量,以及并网逆变器对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影响;从技术角度综述了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系统可能的研究方向,同时介绍了一种典型的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系统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 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 配电网
下载PDF
南京绿建大厦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设计简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贵超 《门窗》 2019年第12期133-133,135,共2页
简单介绍南京绿建大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采用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从建筑造型以及南京市太阳能资源状况到光伏组件的安装,光伏电气系统的控制、保护、防雷。
关键词 绿色建筑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辐照量
下载PDF
小型居住建筑能源低碳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安爱明 邵兆楠 秦倩 《节能》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以北京某小型居住建筑为例,对小型居住建筑光伏发电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从光伏侧电力供给分析、建筑负荷变化研究及储能策略研究方面,探索光伏发电在小型居住建筑中的应用。通过对供冷季、过渡季及供暖季这3个季节典型日24 h光伏发电及建... 以北京某小型居住建筑为例,对小型居住建筑光伏发电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从光伏侧电力供给分析、建筑负荷变化研究及储能策略研究方面,探索光伏发电在小型居住建筑中的应用。通过对供冷季、过渡季及供暖季这3个季节典型日24 h光伏发电及建筑用能规律的匹配分析,提出在小型居住建筑中生活热水蓄能优先,电化学储能次之的储能形式;得出典型日分析法确定电化学储能规模的计算方式,简单便捷确定电池容量,为光伏发电在小型居住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引导大量居住建筑实现低碳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居住建筑 能源低碳化 建筑光伏发电 储能策略
下载PDF
浅谈绿色建筑中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BIPV)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麦燕妹 《中国住宅设施》 2014年第3期92-95,共4页
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本文在根据绿色建筑的要求上,简要介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设计过程,并结合某绿色建筑项目中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一个案例,从系统原理、主要设备技术要求、设备安装等... 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本文在根据绿色建筑的要求上,简要介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设计过程,并结合某绿色建筑项目中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一个案例,从系统原理、主要设备技术要求、设备安装等方面进一步阐述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思路、技术要求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一体化系统 发电系统 低成本应用
下载PDF
当前政策下分布式建筑光伏市场化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达成 陈佳 《建筑电气》 2014年第11期3-8,共6页
剖析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背景,介绍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情况,解析现行激励政策下分布式光伏建筑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我国分布式光伏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政策背景 并网系统 附加在建筑物上的发电系统(BAPV) 建筑一体化(BIPV) 发电量补贴 上网标杆电价 “2选1”补贴模式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其在江苏省的推广运用
11
作者 周又可 《江苏电机工程》 2009年第B11期58-60,共3页
介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形式和特点、国内外BIPV发展应用情况.对江苏省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江苏省发展BIPV应尽快出台BIPV上网方式管理办法、尽快出台BIPV的补贴及其管理办法、尽快颁布BIPV技术相关强制标准、加大对B... 介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形式和特点、国内外BIPV发展应用情况.对江苏省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江苏省发展BIPV应尽快出台BIPV上网方式管理办法、尽快出台BIPV的补贴及其管理办法、尽快颁布BIPV技术相关强制标准、加大对BIPV技术的研发投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一体化发电 特点 应用 建议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可定义光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承潮 王佳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5年第4期71-75,共5页
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一个"可定义光伏预测模型",此模型可以很好地结合建筑自身结构信息,从而使得光伏发电量的预测更加准确。
关键词 建筑电气智能化 一体化建筑发电量预测 可定义预测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
下载PDF
阴影条件下BIPV发电系统功率损失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戚军 张有兵 翁国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2-1009,共8页
基于包含旁路二极管和防逆二极管的BIPV阵列,采用非线性电路理论中的作图法求解光伏阵列的I-V输出特性,并给出采用集中最大功率跟踪(CMPPT)控制和分散最大功率跟踪(DMPPT)控制的BIPV发电系统结构。通过对不同阴影条件下不同规模的光伏... 基于包含旁路二极管和防逆二极管的BIPV阵列,采用非线性电路理论中的作图法求解光伏阵列的I-V输出特性,并给出采用集中最大功率跟踪(CMPPT)控制和分散最大功率跟踪(DMPPT)控制的BIPV发电系统结构。通过对不同阴影条件下不同规模的光伏阵列进行仿真分析,揭示了CMPPT导致功率损失的原因;并用三维图和等高线图展示了功率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为BIPV的设计安装提供一些借鉴;最后评估了CMPPT对功率损失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即使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MPP),CMPPT控制在阴影时仍可能引起高达20%峰值功率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集成发电系统 阵列 功率损失 最大功率点跟踪 阴影影响
下载PDF
南国弈园的绿色建筑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霖 《绿色建筑》 CAS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绿色建筑是完成我国"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的主力。以广西首例绿色公共建筑南国弈园的绿色建筑实践为例,分析了项目特点、功能要求及其采用的主要绿色建筑技术。实践证明,被动式设计策略的实施,是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完成我国"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的主力。以广西首例绿色公共建筑南国弈园的绿色建筑实践为例,分析了项目特点、功能要求及其采用的主要绿色建筑技术。实践证明,被动式设计策略的实施,是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绿色建筑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复层绿化 自然通风技术 建筑外遮阳技术 建筑光伏发电技术中固
下载PDF
广州珠江城项目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华锡锋 周名嘉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1年第3期7-14,共8页
本文结合地区气候特点及建筑的体形、结构及功能,阐述了各种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充分采用各种节能降耗措施,包括采用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办公室采用冷辐射+需求化(VAV)置换送风的节能空调系统以及高效办公照明等措... 本文结合地区气候特点及建筑的体形、结构及功能,阐述了各种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充分采用各种节能降耗措施,包括采用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办公室采用冷辐射+需求化(VAV)置换送风的节能空调系统以及高效办公照明等措施,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为绿色节能建筑示范工程提供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建筑一体化 发电建筑一体化 并网发电 智能型内呼吸双层幕墙 冷辐射天花板
下载PDF
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BIPV)在110kV蒙自变电站中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春景 邬斌弢 徐萍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3-525,共3页
介绍了110kV蒙自变电站上按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安装位置及电池类型的选择原则。阐释了光伏组件电气性能与建筑结构匹配的处理方式。介绍了为保证建筑一体化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110KV变电站 发电 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
原文传递
POWER GENERATION POTENTIAL OF BIPV APPLICATION IN CHINA
17
作者 由世俊 华君 +2 位作者 涂光备 吕灿仁 杨洪兴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1年第1期17-20,共4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and prospect of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for sola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The BIPV technolog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most economical renewable ener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and prospect of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BIPV) for sola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The BIPV technolog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most economical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to contribute to world electrical energy demand for protecting environment from reduced fossil fuel consumption.The available solar energy resource of 14 cities and the potential power generation from PV claddings in buildings in China were estimated.The economical analysis of BIPV application is discussed.It is found that the potential is significant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sola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solar energy resource
下载PDF
Diffusion of Solar Energy Use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Supported by New Design
18
作者 Marina van Geenhuizen Joop Schoonman Angèle Reinders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Places of large potentials of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and places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re often very different and separated by large distances across the glob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potentials of s... Places of large potentials of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and places of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are often very different and separated by large distances across the glob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potentials of solar technology in terms of global availability using PV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and actual energy production. Solar energy is widely under-used and one way to reduce this is to improve production in low-energy places with high demand: large cities. According to this option, about 40% of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ould be produced by solar PV systems an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condition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functional and design qualities enabling an increased diffusion of the technologies I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V technologies, the criteria taken into account encompass efficiency of the type of solar cell and commercial availability.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esign features of different PV systems, like flexibility, colour and transparency that might help in their utilization as integrated in building material and ornaments in modem architecture. The same procedure is followed for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s. The preliminary conclusion is that at present the freedom of design is largest for a combination of 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and Li-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PV energy systems battery storage systems design qualities built environ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