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形式认同到技术输出——试论中国建筑外交的特征演变
1
作者 程城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8期240-242,共3页
建筑外交作为当下中国外交的方式之一,是中国国家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沟通的桥梁。文章聚焦建筑外交的特征演变,探讨了建筑外交的缘起,以时间顺序的三个阶段,分别从建筑形象、建筑类型、国家政策、外交方式四个... 建筑外交作为当下中国外交的方式之一,是中国国家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沟通的桥梁。文章聚焦建筑外交的特征演变,探讨了建筑外交的缘起,以时间顺序的三个阶段,分别从建筑形象、建筑类型、国家政策、外交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各个阶段建筑外交主要特征及其演变,阐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外交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建筑外交 特征演变 形式认同 技术输出
下载PDF
从多样到多元——中国驻外外交建筑的文化价值与设计手法刍议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振宇 唐可清 《建筑师》 2014年第4期82-89,共8页
60多年来,新中国驻外外交建筑日益发展;其文化价值取向形成了不同阶段下的鲜明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驻外外交建筑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新中国的独立和尊严,形成一定的程式。改革开放后,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追求文化识... 60多年来,新中国驻外外交建筑日益发展;其文化价值取向形成了不同阶段下的鲜明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驻外外交建筑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新中国的独立和尊严,形成一定的程式。改革开放后,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追求文化识别性的迫切性,一系列的实践致力于中国元素形式的多样性表达,仿古、符号和象征手法较为常见。进入新千年后,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外交建筑的文化价值面临多元化的转型,责任与谦逊、特色与含蓄、现代与历史相互交融。本文分析各个阶段驻外外交建筑设计的特征和经验,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探索,归纳新时期驻外外交建筑的文化价值要素,分析在融入环境、体现国家识别性、彰显时代精神等方面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外 外交建筑 文化价值 多样 多元
下载PDF
建筑助力“公共外交” 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军 陈祺炜 《时代建筑》 2019年第2期138-145,共8页
新建成启用的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的设计充分整合了该建筑类型的各种要素,通过建筑与外部空间组合的开放性,寻找与当地环境与文化融会贯通的建筑语汇,创造出庭、院、园以及具有可识别性的空间界面,同时,结合当地技术应用,以及中国... 新建成启用的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的设计充分整合了该建筑类型的各种要素,通过建筑与外部空间组合的开放性,寻找与当地环境与文化融会贯通的建筑语汇,创造出庭、院、园以及具有可识别性的空间界面,同时,结合当地技术应用,以及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的表达.创造出一个体现"和而不同"理念的媒介,助力"公共外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建筑 驻慕尼黑总领馆新馆舍 公共外交 媒介
下载PDF
蜿蜒策略:以反恐为导向的西方国家驻外外交建筑设计
4
作者 唐可清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7期78-80,共3页
20世纪末以来,频繁的恐怖袭击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国家驻外外交建筑项目中开放性与安全性的矛盾。宣传积极的价值观与有效的防御被西方社会视为回击恐怖主义的两条途径。专业而封闭的传统安全防范设计(以下简称安防设计)被含混而积极的设... 20世纪末以来,频繁的恐怖袭击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国家驻外外交建筑项目中开放性与安全性的矛盾。宣传积极的价值观与有效的防御被西方社会视为回击恐怖主义的两条途径。专业而封闭的传统安全防范设计(以下简称安防设计)被含混而积极的设计取代,即通过风险评估和建筑技巧,使建筑形式兼具表现性和迷惑性。本文将这种非直接、多目的、多方兼顾的设计方式称为蜿蜒策略。随着我国驻外外交建筑的大量增加,[1]建设要求和条件的日益复杂,[2]蜿蜒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蜿蜒 外交建筑 反恐为导向 西方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