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当代建筑展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耿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6-228,共3页
当代建筑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与建筑展览有着密切关联。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简要回溯了当代建筑展览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建筑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展览案例的深入分析,研究了建筑展览独特的多元媒介属性和再现方式。
关键词 造型艺术 展示设计 建筑艺术 建筑展览 再现 媒介 艺术传播
下载PDF
柏林,国际建筑展览之都 被引量:3
2
作者 邓丰 王芳 李振宇 《时代建筑》 2004年第3期74-79,共6页
柏林是一个具有举办国际建筑展览传统的城市,曾先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建筑展览,为柏林积累了大量的建设和组织经验。本文以柏林国际建筑展览的历史发展为顺序,介绍了柏林历次国际建筑展览的建设内容和设计特点,展现了国际建筑展在柏林城市... 柏林是一个具有举办国际建筑展览传统的城市,曾先后举办过多次国际建筑展览,为柏林积累了大量的建设和组织经验。本文以柏林国际建筑展览的历史发展为顺序,介绍了柏林历次国际建筑展览的建设内容和设计特点,展现了国际建筑展在柏林城市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并简评其学术贡献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林 国际建筑展览
下载PDF
建筑展览:当代建筑文化的推进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翔宁 江嘉玮 +1 位作者 曹晓弘 任少峰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1期16-19,共4页
本文综述现当代建筑展览的发展历程,分析展览对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指出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状与问题。
关键词 建筑展览 博物馆 建筑文化 策展人
下载PDF
从近代上海建筑展览会看中国建筑师社会身份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宣磊 《城市建筑》 2010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社会身份认同通常因为不属于建筑史的研究范畴而受到忽视,但近代上海的中国建筑师们却面临着如何建构这一历史命题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展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考证,展示出中国建筑师在职... 社会身份认同通常因为不属于建筑史的研究范畴而受到忽视,但近代上海的中国建筑师们却面临着如何建构这一历史命题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展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考证,展示出中国建筑师在职业角色、文化属性和社会地位三个层面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取得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建筑展览 中国建筑
下载PDF
关于展览的展览: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秦蕾 杨帆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1期29-30,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有关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专题研究展"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的概况,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状况、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展览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 本文介绍了"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有关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专题研究展"中国当代建筑展览文献展"的概况,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状况、特点、主要问题,以及展览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建筑展览 文献 档案 上海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展览时代
下载PDF
再塑一种批评性过程 《时代建筑》里的建筑展览 被引量:4
6
作者 丁光辉 《时代建筑》 2019年第1期178-181,共4页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实践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新兴建筑师参与的展览活动也呈现激增的趋势。相比于设计和策展实践的繁荣,对这些活动的批评反思显得尤其稀缺。《时代建筑》通过持续性地推介、阐释和评论这些建筑展览,重新塑造了一种批评...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建筑实践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新兴建筑师参与的展览活动也呈现激增的趋势。相比于设计和策展实践的繁荣,对这些活动的批评反思显得尤其稀缺。《时代建筑》通过持续性地推介、阐释和评论这些建筑展览,重新塑造了一种批评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建筑 建筑展览 实验建筑 集群设计
下载PDF
没有建筑或只有建筑的建筑展览 被引量:4
7
作者 史建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1期20-21,共2页
文章以建筑展览为节点,通过比较设计和当代艺术展览与建筑展的合作/"代差",指出国内专业建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理想的专业展览应具有的品质。
关键词 建筑展览 设计 当代艺术 双年展 新陈代谢派
下载PDF
中国当代建筑展览“地点”的知识考古及其七个“褶层”
8
作者 蔡钢伟 徐雷 +2 位作者 高伟俊 汪洋 何盛 《中外建筑》 2020年第11期64-66,共3页
展开新中国63年的建筑展览的历史,通过知识考古和知识图谱的结合"找到起源及其应用所在地点"。以"地点"为线索串联起"内"和"外"两个维度中的7个"褶层",观察和发掘中国当代建筑展览... 展开新中国63年的建筑展览的历史,通过知识考古和知识图谱的结合"找到起源及其应用所在地点"。以"地点"为线索串联起"内"和"外"两个维度中的7个"褶层",观察和发掘中国当代建筑展览的驱动力、成长、本土化。尝试填补中国当代建筑展览全局性研究中"地点"层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展览 知识考古 地点 褶层
下载PDF
首次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办
9
作者 郑祖安 《档案与史学》 1999年第5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建筑展览 展览 中国 博物馆 上海
下载PDF
建筑生态节能--基于装配式建筑理念下一种可移动展览空间的探索
10
作者 王精赛 刁艳 《居业》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展览建筑是艺术展示、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的重要空间之一。然而一些展览建筑在设计之初的针对性过强,导致展后很难二次利用,只能废弃处理,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做设计,才... 展览建筑是艺术展示、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的重要空间之一。然而一些展览建筑在设计之初的针对性过强,导致展后很难二次利用,只能废弃处理,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做设计,才能解决建筑污染的问题,既能实现建筑的功能价值,又可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为建筑生态节能和展览空间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可移动空间 展览建筑
下载PDF
展览建筑气候适应性及文化融合性策略--以第三师唐王城千年屯垦文化体验中心为例
11
作者 黄松松 《低碳世界》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气候适应性和文化融合性是所有建筑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是一座建筑生命力和适应力的展现。以第三师唐王城千年屯垦文化体验中心为例,融合广府文化和岭南建筑特点,剖析展览建筑在南疆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屯垦文化的地域体现。
关键词 展览建筑 气候适应性 文化融合性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寒冷地区排风热回收装置节能效果和经济性分析——以某展览建筑为例
12
作者 郑晓薇 《绿色建筑》 CAS 2023年第4期65-67,74,共4页
在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设计中,新风负荷约占系统总负荷的30%~50%,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内区甚至达70%以上,充分利用排风中的能量降低新风负荷,已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河南省郑州市某展览建筑为例,分析了转轮式热回收机组在实际... 在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设计中,新风负荷约占系统总负荷的30%~50%,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内区甚至达70%以上,充分利用排风中的能量降低新风负荷,已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河南省郑州市某展览建筑为例,分析了转轮式热回收机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得出寒冷地区的展览建筑采用转轮式热回收机组及全热交换器完成对室内外空气温度、湿度的回收具有较好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结论,为寒冷地区空调系统的排风热回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建筑 排风热回收 转轮式热回收机组
下载PDF
当代建筑展览与中国建筑策展学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翔宁 莫万莉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24,共3页
文章通过对建筑展览的历史回溯,指出其对推动建筑实践发展和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价值,以及对设计思想传播和城市文化身份营造的作用。在回顾当代中国建筑展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国建筑策展学的前景做出六点框架性展望,通过专业的... 文章通过对建筑展览的历史回溯,指出其对推动建筑实践发展和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价值,以及对设计思想传播和城市文化身份营造的作用。在回顾当代中国建筑展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国建筑策展学的前景做出六点框架性展望,通过专业的建筑策展机构、图纸及模型档案收藏机制、建筑与艺术教育中的相关策展课程,完善建筑策展的知识体系,推动建筑策展的研究生态,在全球舞台中呈现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与建筑实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展览 策展学 当代中国建筑 理论话语
原文传递
展览建筑的改造策略研究 ——以世园会内部分展览建筑改造工程为例
14
作者 王昭斌 王昊 +1 位作者 刘洋 童心可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2期47-49,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承办了许多国际展会,产生了一些以展览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其中很大一部分建筑随着展览结束,完成了其作为展馆的使命,在此之后,为赋予其新生命,这些展览建筑的改造是盘活区域的重中之重.本文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承办了许多国际展会,产生了一些以展览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其中很大一部分建筑随着展览结束,完成了其作为展馆的使命,在此之后,为赋予其新生命,这些展览建筑的改造是盘活区域的重中之重.本文以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某区域展馆改造项目为例,探讨此类展览建筑在结束其展览功能之后的改造策略,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建筑 建筑改造 改造策略
下载PDF
木结构形式作为展览建筑应用研究——以“零碳中心示范展示工程”为例
15
作者 陈庆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89-94,共6页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高速发展,钢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形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形式。木结构建筑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建筑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持久的生命力,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深入...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高速发展,钢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形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形式。木结构建筑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建筑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持久的生命力,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深入探讨在现代建筑设计背景下,通过全新的方式演绎传统建筑语言,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语言对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启示,展现现代木结构建筑多样性的力与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展览建筑 胶合木 木结构语言0 绪论
下载PDF
建筑图像的身份表达——论20世纪中期芬兰国际建筑展览中的图像处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星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4,共3页
芬兰建筑纯粹简洁、与自然友好、具有现代性,这种由建筑建构的民族身份也来自其在20世纪中期国际建筑展览活动中图像的精心策划,包括黑白图像、空间构图、建筑和自然环境摄影的各种方法、借景或合成,最终由图像媒体形成另一种真实,创造... 芬兰建筑纯粹简洁、与自然友好、具有现代性,这种由建筑建构的民族身份也来自其在20世纪中期国际建筑展览活动中图像的精心策划,包括黑白图像、空间构图、建筑和自然环境摄影的各种方法、借景或合成,最终由图像媒体形成另一种真实,创造出精简却强烈的芬兰现代建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建筑图像 建筑展览 身份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建筑展览会中艺术的介入与建筑师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鹏飞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3,共4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开始转型。伴随着1927年中国建筑师学会的成立和一系列建筑规范的制定,建筑师开始职业化变身,但建筑师这一身份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含混不定。本文以中国早期的建筑展览会为研究对象,试图阐释中国早期建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开始转型。伴随着1927年中国建筑师学会的成立和一系列建筑规范的制定,建筑师开始职业化变身,但建筑师这一身份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含混不定。本文以中国早期的建筑展览会为研究对象,试图阐释中国早期建筑展览会中艺术力量的介入这一现象,剖析建筑师在区别于土木工程师与泥瓦匠人的过程中艺术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展览 刘既漂 建筑 工程师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古物的聚焦——1936年中国建筑展览会民族认同的策略研究
18
作者 邢鹏飞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4,共5页
1936年在上海市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意在展示当时建筑界所取得的新成果,但却征集到大量的古建筑类展品,且通过对博物馆展区展品的陈列、参观流线的刻意安排,形成一种对"古物聚焦"的视觉场景。透过媒介和受众的反应来审... 1936年在上海市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意在展示当时建筑界所取得的新成果,但却征集到大量的古建筑类展品,且通过对博物馆展区展品的陈列、参观流线的刻意安排,形成一种对"古物聚焦"的视觉场景。透过媒介和受众的反应来审视,展览会的崇古效应达成了,操办者们希望将古建筑研究作为探索中国建筑新风格的路径,挽回社会对中国建筑事业的信心,从而重构民族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展览 建筑 民族认同 展场布置 参观流线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期国际建筑展览中芬兰的现代自然观呈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星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第8期118-119,共2页
20世纪中期是芬兰现代建筑发展史中的重要时期,芬兰建筑博物馆成立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展览活动。具有芬兰特点的自然景观,启发了展览空间设计浪潮;以极昼极夜、湖泊与森林为代表,这些元素蕴含在展览空间布局、展示手法、光影、主题图像... 20世纪中期是芬兰现代建筑发展史中的重要时期,芬兰建筑博物馆成立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展览活动。具有芬兰特点的自然景观,启发了展览空间设计浪潮;以极昼极夜、湖泊与森林为代表,这些元素蕴含在展览空间布局、展示手法、光影、主题图像、装饰材料与构造等各个方面,在与同时代建筑互动中,芬兰建筑从原始资源转变了同时代的现代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建筑展览 自然观 现代建筑
原文传递
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媒介性的激发——以展览介入城市空间的案例研究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伟伟 王雪睿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5,共11页
大型城市展览通过“建筑在场”的营造,融合空间、传播与城市进程的展示,推动城市空间的生产,强调了激发建筑“媒介性”在城市文化创生与传播过程中的必要意义。在当下网络化的城市变革中,新的技术与展示方式成为新趋势,但在地的空间体... 大型城市展览通过“建筑在场”的营造,融合空间、传播与城市进程的展示,推动城市空间的生产,强调了激发建筑“媒介性”在城市文化创生与传播过程中的必要意义。在当下网络化的城市变革中,新的技术与展示方式成为新趋势,但在地的空间体验与信息传播的融合仍将是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创生与传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展览 媒介性 地理媒介 城市公共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