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建筑师的来源与建筑教育体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向阳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共3页
通过分析职业建筑师的来源,说明注重“思考”和注重“创作”两种不同的建筑教育体系产生的原因;以及在当前的条件下,建筑师职业的变化对建筑教育体系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建筑 建筑教育体系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基于建筑教育体系演变的建筑系馆空间探究——以建筑系馆设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妍 《建材与装饰》 2019年第34期103-104,共2页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高速发展,国内很多高校成立了建筑学,修建、改建了建筑系馆.本文用历史发展观分析了西方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探究建筑系馆的空间需求,最终发现交流空间是建筑系馆的核心,并围绕交流空间进行建...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高速发展,国内很多高校成立了建筑学,修建、改建了建筑系馆.本文用历史发展观分析了西方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探究建筑系馆的空间需求,最终发现交流空间是建筑系馆的核心,并围绕交流空间进行建筑系馆空间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匀质 交流空间 建筑系馆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四年制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会 《河南建材》 2021年第8期107-108,共2页
开展“新工科”研究,对工科原本就有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不仅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还有利于人才创新和人才发展,推进学科后续发展和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后续培养综合性多元化专业人才做出贡献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的人... 开展“新工科”研究,对工科原本就有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不仅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还有利于人才创新和人才发展,推进学科后续发展和未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后续培养综合性多元化专业人才做出贡献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并为后续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四年制 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
下载PDF
走向新时代的建筑教育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涛 《新建筑》 1999年第3期59-60,共2页
认为“职业惰性”是阻碍当今建筑师素质发展的主要成因,而“职业惰性”的产生又与传统建筑教育密切相关。结合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目标,提出建立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为技术支撑的开放、多元、动态、可持续的建筑... 认为“职业惰性”是阻碍当今建筑师素质发展的主要成因,而“职业惰性”的产生又与传统建筑教育密切相关。结合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目标,提出建立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为技术支撑的开放、多元、动态、可持续的建筑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 职业惰性 建筑教育体系 建筑
下载PDF
建筑教育笔记
5
作者 傅刚 费菁 《百年建筑》 2005年第9期29-30,共2页
作为无可争议的专业主课,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训练的核心,是建筑教育体系的精髓所在。建筑设计统领其他设计内容构成完整的机体,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建立联系。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笔记 建筑设计 专业训练 设计内容 公共空间 个人空间 建筑
下载PDF
建筑学的产业困境与教育变革 被引量:5
6
作者 袁牧 《时代建筑》 2020年第2期14-18,共5页
面对设计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转型和互联网浪潮的新时代,当代中国建筑教育所沿袭几十年前的旧体系已难以为继。教育的问题源自设计产业的困境。要解决产业问题,应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作为建筑教育导向,全行业协作建立一整... 面对设计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转型和互联网浪潮的新时代,当代中国建筑教育所沿袭几十年前的旧体系已难以为继。教育的问题源自设计产业的困境。要解决产业问题,应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作为建筑教育导向,全行业协作建立一整套全面、灵活、开放且持续迭代更新的教育体系,以众多的专精课程组成新的通识教育,重点引导学生选择制订适应行业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特长的定制化课程组合。此体系必然需要整合全社会的教育和产业资源,并在建筑全产业链的大范围内重新定位建筑学的理想、使命和路线,与建筑各相关专业共同走向未来的建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设计产业 建筑产业链 产能过剩 科技创新
下载PDF
提倡建筑教育的优良传统
7
作者 金炎 崔彤 《百年建筑》 2005年第9期27-28,共2页
近年来,随着建筑界的炒羹、建筑教育优良传统的稀释、专业信息量的猛增,社会似乎正在承担着教育建筑系学生的角色。对比传统建筑教育体系来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少了些思考、沉淀,多了些浮躁、迷茫,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成为建筑教... 近年来,随着建筑界的炒羹、建筑教育优良传统的稀释、专业信息量的猛增,社会似乎正在承担着教育建筑系学生的角色。对比传统建筑教育体系来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少了些思考、沉淀,多了些浮躁、迷茫,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成为建筑教育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传统 教育建筑 建筑 信息量 学生
下载PDF
艺术类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探讨
8
作者 谭文娟 《科技信息》 2010年第05X期151-151,共1页
艺术类院校在设置建筑学专业时,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从而培养出与工科院校同等水平或者是更优秀的建筑人才,是每一个艺术类院校从事建筑学专业教学的老师必须所考虑的问题,本人针对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学习目标 资源优势
下载PDF
对话建筑师
9
作者 孙科峰 《城市建筑》 2018年第5期122-123,共2页
UA:在我们国家,建筑学专业更多的是设置在综合类院校中,具有明显工科属性的学科内,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学在中国美术学院是怎样一种存在方式,是如何兼容人文艺术及工程技术两方面属性的?孙科峰:中国美院建筑学院的核心教学思想... UA:在我们国家,建筑学专业更多的是设置在综合类院校中,具有明显工科属性的学科内,请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学在中国美术学院是怎样一种存在方式,是如何兼容人文艺术及工程技术两方面属性的?孙科峰:中国美院建筑学院的核心教学思想为“重建中国本土建筑学”,简单的理解就是建设一种可以和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前沿平等沟通的,但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新的建筑教育体系。重点研究方向则是围绕如何以艺术的人文经验对既有建筑学专业体系进行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在艺术基础教育的背景下选择性地引入建筑学整体的课程体系并展开。它的体系关注,从条块划分明细的建筑学、景观园林、城市规划等,转向了有机统一的人居空间环境的总体观念。把原来不断细分的技术化倾向转换成了不断进行社会综合的空间艺术化的人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 建筑学专业 建筑教育体系 对话 空间环境 艺术化 工程技术
下载PDF
教育报告
10
作者 金炎 李颖 崔恺 《百年建筑》 2005年第9期18-20,共3页
崔恺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每年都会抽几天时间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议和参与全国高校大学生作品评选;并且在清华和北京建工学院担任教育评估督导员;同时在院里进行选拔毕业生的工作。作为有着丰富职业实践经验和理... 崔恺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每年都会抽几天时间参加专业指导委员会议和参与全国高校大学生作品评选;并且在清华和北京建工学院担任教育评估督导员;同时在院里进行选拔毕业生的工作。作为有着丰富职业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的建筑大师,能够持续的接触和感受建筑教育,使他保持了对整个建筑教育体系的一个客观而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估 建筑教育体系 建筑专业 高等院校 学生作品 建筑大师 实践经验 委员会 毕业生
下载PDF
建筑与人生 冯纪忠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会 被引量:1
11
《时代建筑》 2011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冯纪忠先生(1915—2009)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的教育的一代宗师。20世纪30—40年代他就读于奥地利维也纳工... 冯纪忠先生(1915—2009)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的教育的一代宗师。20世纪30—40年代他就读于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接受系统的西方建筑学教育。他回国后在同济大学开始了长达63年的教学生涯,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中国建筑教育事业,对中国现代建筑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了中国现代一大批建筑师,并留下一批重要的建筑作品。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冯先生为同济大学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各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家 中国现代建筑 城市规划专业 人生 建筑教育体系 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建筑教育
下载PDF
近代广东四邑地区的文教建筑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省 江泓 蔡凌 《华中建筑》 2012年第4期166-170,共5页
在教育兴国的观念影响下和华侨积极捐资的支持下,近代四邑地区文教建筑发达。以中小学、图书馆为主体的文教建筑在数量、规模和建筑技术、艺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突破。西洋风格的中小学校、图书馆,中西合璧的复合式学校是那个时代常见的... 在教育兴国的观念影响下和华侨积极捐资的支持下,近代四邑地区文教建筑发达。以中小学、图书馆为主体的文教建筑在数量、规模和建筑技术、艺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突破。西洋风格的中小学校、图书馆,中西合璧的复合式学校是那个时代常见的文教建筑,反映了近代四邑社会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和教育理念,力图实现民族自强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变革新式教学体系文教建筑
下载PDF
建筑“新三届”
13
作者 支文军 《时代建筑》 2015年第1期1-1,共1页
1977级、1978级、1979级大学生这一批人是中国新旧教育体制交替的亲历者,被称为"新三届"。在建筑领域的"新三届"人经历了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恢复阶段,与前辈建筑学人有清晰的师承关系;而且,他们是中国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是设计... 1977级、1978级、1979级大学生这一批人是中国新旧教育体制交替的亲历者,被称为"新三届"。在建筑领域的"新三届"人经历了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恢复阶段,与前辈建筑学人有清晰的师承关系;而且,他们是中国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是设计机制改革的推动者,亦是新的学术体系的推动主体,对更年轻的建筑学人也有很大影响。这批建筑学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生态形成过程中的中坚力量,至今依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中国建筑 建筑 教育体制 恢复阶段 建筑领域 教育改革 机制改革
下载PDF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不朽经典
14
作者 李瑜(供稿) 《砖瓦》 2018年第11期25-27,共3页
1918年~1937年,有20多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去学习建筑,最后,约18人学成归国。他们在中国各地,设计、建造了超过600个建筑,个个经典,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教育体系,培养后人。这批留学生,就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他们多来... 1918年~1937年,有20多位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去学习建筑,最后,约18人学成归国。他们在中国各地,设计、建造了超过600个建筑,个个经典,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教育体系,培养后人。这批留学生,就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他们多来自清华学堂的留美预备班,大都是家底深厚,原本就是精英中的精英,包括梁思成、林徽因、杨廷宝,童寯、范文照、赵深、陈植等等,其中,童寯的孙子童明,现在也是一位建筑师,从事建筑30多年,如今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第一代 中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教育体系 城市规划 同济大学 留学生
下载PDF
同济学派的现代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时龄 华霞虹 《时代建筑》 2022年第3期6-13,共8页
同济大学建筑系在中国现当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同济学派”。院系合并形成的同济大学建筑系荟萃了集设计师、教育家和学者为一身的众多大师,以其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创作风格形成了多元化学派。他们创建集大成的现代建筑学... 同济大学建筑系在中国现当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同济学派”。院系合并形成的同济大学建筑系荟萃了集设计师、教育家和学者为一身的众多大师,以其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和创作风格形成了多元化学派。他们创建集大成的现代建筑学科体系,坚持现代建筑理性精神和现代教育思想,倡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该学派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着深厚的师承关系,包含迄今从第一代至第五代的建筑师和教育家,是群峰耸立的高原。通过创建批判性的现代建筑思想和理论,建构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体系,倡导批判性和实验性的建筑实践,以全球视野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同济学派”对中国城市建设和建成环境学科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派 同济学派 理性精神 批判性 建筑教育体系 建筑实践
下载PDF
从“众”
16
作者 蒋涤非 《中外建筑》 2012年第4期1-1,共1页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筑教育体系、体制以及目标依然停留在精英模式,关注的是自上而下的规限和引导,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自上而下地指导教学与实践。这导致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追求形式,轻视建造过程,轻视经济规律,常常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筑教育体系、体制以及目标依然停留在精英模式,关注的是自上而下的规限和引导,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自上而下地指导教学与实践。这导致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追求形式,轻视建造过程,轻视经济规律,常常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而大建筑学科的发展与演进应源自城市社会的物质性平台,对城市的大众性实践才是催生城市建筑思想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城市规划 当代中国 城市建设 建造过程 经济规律 城市社会 建筑学科
下载PDF
张永和访谈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永和 田瑞丰 《世界建筑》 2009年第1期104-105,共2页
访谈时间:2008年4月29日张永和(Yung Ho Chang),以下简称YHC田瑞丰,以下简称TT:今天的采访我主要想了解一下MIT建筑系的教学特色。YHC:你如果对美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不了解的话,对老的MIT也没什么了解,讲清楚现在的MIT也不容易。美... 访谈时间:2008年4月29日张永和(Yung Ho Chang),以下简称YHC田瑞丰,以下简称TT:今天的采访我主要想了解一下MIT建筑系的教学特色。YHC:你如果对美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不了解的话,对老的MIT也没什么了解,讲清楚现在的MIT也不容易。美国建筑教育体系,在有些地方跟国内的学校不太一样。咱们一说这个,首先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的学校,特别是所谓的大点儿的学校,找系主任或者院长,都有一个里头找还是外头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永和 建筑教育体系 MIT 教学特色 建筑 美国 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