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以唐代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比较
1
作者 李天骄 汤霆宇 《四川建材》 2024年第2期71-72,87,共3页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唐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建筑文化的异同。得出结论:唐上京城与唐长安城在布局上都是由外郭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且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但是形制、规模以及宫殿群数、街道数、里坊数都不相同;在建筑材料上,上京城以木材为主,玄武石为辅,且工艺较唐长安城更为简单粗矿;建筑装饰构件风格一致;唐上京城的建筑实用性在防御外敌入侵和御寒保暖方面较唐长安城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渤海国 建筑文化 上京城 长安城
下载PDF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尹艳琼 吉晓玲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24年第1期25-36,共12页
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适应大自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彝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应用是打造彝族聚居区村庄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在对彝族建筑文化进行准确... 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先民在长期适应大自然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彝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传承、应用是打造彝族聚居区村庄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在对彝族建筑文化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彝族建筑文化中彝族建筑整体布局形态、建筑实体、建造工艺的应用很少,应用较多的是彝族建筑的装修、装饰、色彩及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建筑文化 楚雄州 新农村 应用
下载PDF
徽派建筑文化符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彭沁怡 刘芹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199-201,223,共4页
目的: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室内设计行业迎来了全新发展阶段。然而,这种发展还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如传统和当代、国家和区域、科学和文化、工业和艺术的冲突。明清时期,徽州建筑重视写意手法,而不是对实物过分摹写,赋予有限形... 目的: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室内设计行业迎来了全新发展阶段。然而,这种发展还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如传统和当代、国家和区域、科学和文化、工业和艺术的冲突。明清时期,徽州建筑重视写意手法,而不是对实物过分摹写,赋予有限形象无限寓意,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魅力,将徽派建筑中的文化符号融入现代室内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值得探究和发掘。方法: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结合徽州文化博物馆这一建筑的室内设计实例,对徽派建筑文化的成因、徽派建筑中的代表性符号及其所蕴含的精神特征展开具体分析。结果:文章对现代室内设计和徽州建筑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读,梳理徽州地区建筑营造的传统理念及由来,厘清徽派建筑与徽州地区传统社会文化、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结论: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流行的儒、道、风水文化与程朱理学思想是徽派建筑文化符号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徽派建筑中的象征性符号不仅具有美化居住环境的实用性功能,还具有针对宗教与伦理的隐喻性功能。将这些符号提取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创新与转化,将传统的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有机融合,传承与发扬徽派建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徽州建筑文化 室内设计
下载PDF
广安门医院新门诊楼建筑文化设计理念
4
作者 顾湘辉 徐兴良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阐述了医院建筑文化与区域文化、中医文化、单位文化及建筑物功能等四个方面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广安门医院新门诊楼的文化设计理念。从设计及实施的效果看,该建筑的文化设计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理念,对中医医院建设具有一... 阐述了医院建筑文化与区域文化、中医文化、单位文化及建筑物功能等四个方面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广安门医院新门诊楼的文化设计理念。从设计及实施的效果看,该建筑的文化设计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理念,对中医医院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建筑 建筑文化设计 中医文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5
作者 张志锋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9期59-61,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历史文脉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代化浪潮中,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保护意识不足、保护资金短缺... 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历史文脉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代化浪潮中,中原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保护意识不足、保护资金短缺、传统技艺失传等挑战。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要强化政策引领、加大保护资金投入,要培养专门人才、加强传统技艺传承,要深化价值挖掘、探索活化利用途径,为中原地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推动和实现中原地区的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原地区 传统民居 建筑文化遗产
下载PDF
客家土楼建筑文化在书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为例
6
作者 梁晓云 刘树老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客家土楼建筑形制具有强烈的围合性和向心性,这背后体现客家人团结尚祖、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书店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将客家的文化特色运用到设计中,打造具备客家特色的书店,激活城市传统文化空间的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现代人的审... 客家土楼建筑形制具有强烈的围合性和向心性,这背后体现客家人团结尚祖、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书店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将客家的文化特色运用到设计中,打造具备客家特色的书店,激活城市传统文化空间的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现代人的审美特点。从形态、色彩、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分析客家土楼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对其进行解构,并结合具体书店空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在书店中感受到客家土楼的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土楼 建筑文化 书店设计 公共空间 书店文化
下载PDF
传统建筑文化与城市建筑美学的共融——评《城市建筑美学》
7
作者 师连伟 温伟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5-I0005,共1页
当现代城市的天际线被玻璃和钢铁组成的高楼包围时,传统建筑文化的踪影似乎愈加珍贵而稀有。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化认同和历史连续性重视程度的加深,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城市美学的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城市... 当现代城市的天际线被玻璃和钢铁组成的高楼包围时,传统建筑文化的踪影似乎愈加珍贵而稀有。然而,随着人们对文化认同和历史连续性重视程度的加深,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城市美学的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城市建筑的文化,也为城市建筑美学带来了新的审美维度。谭元亨编著的《城市建筑美学》一书,是一部以城市建筑为主题探讨建筑与美学之间关系的文集,作者结合多个建筑案例就城市建筑的艺术性、社会性等特征进行解析,展示了建筑师独特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追求。本文参考书中的城市建筑美学观点,就传统建筑文化与城市建筑美学的共融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美学 传统建筑元素 城市美学 天际线 历史连续性 共融 谭元亨
下载PDF
河池少数民族居民建筑文化分析
8
作者 韦妙 《四川建材》 2024年第4期26-27,60,共3页
现如今,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变化的影响下,使得传统居民建筑文化向着消亡的方向发展,这时就要重视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以河池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文化分析为例,研究河池少数民族的概况和少数民族居民建筑文化的现状和文化特点,分析少数... 现如今,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变化的影响下,使得传统居民建筑文化向着消亡的方向发展,这时就要重视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以河池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文化分析为例,研究河池少数民族的概况和少数民族居民建筑文化的现状和文化特点,分析少数民族居民建筑的选址和风格以及组成部分等内容,加深人们对于河池少数民族居民建筑文化的重视程度,保障传统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效果,为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建筑 河池 建筑文化 少数民族 建筑风格
下载PDF
以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为例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9
作者 洪泉鑫 《居业》 2024年第2期219-221,共3页
基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为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建筑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城市建筑应蕴含独特的文化内容,以此更好地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因此,为进一步完善当代建筑设计规划,应尝试做好传统建筑文化渗透,从... 基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为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建筑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城市建筑应蕴含独特的文化内容,以此更好地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因此,为进一步完善当代建筑设计规划,应尝试做好传统建筑文化渗透,从而提高建筑品质与内涵,同时高度展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价值。现以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为例,探究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举措,以期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传统建筑文化 传承与复兴
下载PDF
传统建筑文化语境下山西应县一中新校区设计
10
作者 郑岩 傅少鹏 +1 位作者 杨冰莲 何苗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1期32-35,67,共5页
在当代教育建筑发展背景下,以山西应县一中新校区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基于传统建筑文化语境下的新校园设计实践,总结出结合学校本身、文化背景、设计趋势的要求,在校园规划、建筑、场地、细节设计中如何融入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及元素的设... 在当代教育建筑发展背景下,以山西应县一中新校区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基于传统建筑文化语境下的新校园设计实践,总结出结合学校本身、文化背景、设计趋势的要求,在校园规划、建筑、场地、细节设计中如何融入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及元素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校园规划 书院体系 空间设计
下载PDF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11
作者 张晓鹰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4期178-180,共3页
传统建筑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与文明,独特的建筑元素、形制和空间设计手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建筑文化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机。因此,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 传统建筑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与文明,独特的建筑元素、形制和空间设计手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建筑文化逐渐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危机。因此,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现代建筑的需求和创新,我们有机会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文化底蕴的建筑作品。文中将深入探讨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期为建筑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贡献思考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 设计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间的关系
12
作者 张何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3期34-36,共3页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整体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也产生了更多元的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建筑文化有效融合进去,会提高其关注度,整体设计文化优秀、特色鲜明,还可以提升建筑项目的文化价值。本文重点论述两者之间关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整体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也产生了更多元的建筑风格,在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建筑文化有效融合进去,会提高其关注度,整体设计文化优秀、特色鲜明,还可以提升建筑项目的文化价值。本文重点论述两者之间关系,并就其如何实现有效融合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风格 建筑文化 内涵 关系 融合策略
下载PDF
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秦艳燕 《石材》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通过剖析当代建筑设计问题,强调了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明确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并提出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 当代建筑 传统建筑文化 设计方法 应用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分析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间的关系
14
作者 崔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048-0051,共4页
在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带动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相关企业不仅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还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面入手,带动建筑本身的艺术性效果、人文性发展,... 在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带动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相关企业不仅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还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面入手,带动建筑本身的艺术性效果、人文性发展,从精神层面创造全新的建筑工程设计模式,不断对设计风险进行创新。在这样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确保能够从设计工作中彰显文化特色,保证设计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带动行业进步与发展,落实文化特色彰显人文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设计风格 建筑文化 关系分析
下载PDF
建筑设计风格和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
15
作者 李冰 庞娟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文化普及性提升,我国公民对建筑设计风格及建筑文化的了解也越发全面,建筑文化中涵盖了经济、历史、人文等多种文化精髓及综合因素。同时,建筑本身也作为一种文化,不同种族及国家对建筑文化的认知都是不尽相同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文化普及性提升,我国公民对建筑设计风格及建筑文化的了解也越发全面,建筑文化中涵盖了经济、历史、人文等多种文化精髓及综合因素。同时,建筑本身也作为一种文化,不同种族及国家对建筑文化的认知都是不尽相同的。基于此,文章针对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索,旨在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建筑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赵文茹 韩肖华 赵云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5期162-165,共4页
以承德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方面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描述了云帆月舫数字化复原和交互设计的过程;最后,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 以承德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方面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描述了云帆月舫数字化复原和交互设计的过程;最后,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文化展示与传播中的应用方式,强调了其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建筑文化 展示与传播 避暑山庄
下载PDF
水彩风景写生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与传承
17
作者 吴宇冰 《艺术家》 2024年第2期21-23,共3页
水彩风景写生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建筑文化是各国文明的精髓,但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水彩风景写生通过艺术表现,记录、保存和再现传统建筑的特点,有利于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同时,水彩风景写生促进了传统建筑的... 水彩风景写生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建筑文化是各国文明的精髓,但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水彩风景写生通过艺术表现,记录、保存和再现传统建筑的特点,有利于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同时,水彩风景写生促进了传统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将古老与现代相融合,使建筑焕发新生。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与培训,它培养了新一代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者,为传统建筑的传承提供了可持续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彩风景写生 传统建筑文化 文化传承 保护与修复 传统民居建筑 教育与培训 古老与现代 传承者
下载PDF
游戏中的建筑场景构建与中国建筑文化传播研究
18
作者 贾洪梅 毛婧怡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4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游戏中的建筑场景构建对传播中国建筑文化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阐释游戏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分析游戏中的建筑场景建构方式:第一种是全虚构场景,第二种是半虚构场景,第三种是真实环境再构,并分析国内游戏中的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与... 目的:研究游戏中的建筑场景构建对传播中国建筑文化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阐释游戏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分析游戏中的建筑场景建构方式:第一种是全虚构场景,第二种是半虚构场景,第三种是真实环境再构,并分析国内游戏中的中国建筑文化发展与应用情况。结果: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容器”,游戏中建筑场景再构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通过阐释游戏中的中国建筑文化的现实映射,提出游戏中建筑场景的设计和表现可以激励人们对真实城市设计作出反思,面对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现象,国内游戏须走本地化之路。开展线下联动,发展以文化传承为基础的遗产旅游。全球化促使全球范围内的消费习惯和文化需求变得相似,推动了文化同质化的发展,复古风格逐渐受到推崇,希望借此寻找自己的身份和独特性,国潮之风日盛,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也将随之扩大。结论:建筑文化存在失去当地特征和特定文化表现形式的风险。游戏开发者必须将技术与文化背景意识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游戏中,借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并警惕“文化挪用”现象,守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文化 游戏 传播 载体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江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研究
19
作者 王志远 杨蕊宁 +1 位作者 王晓冰 程毅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0期201-203,共3页
近些年来,我国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各行各业。各行各业也由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模式逐渐向技术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但建筑艺术领域还未充分应用和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当前我国数字化建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外已经认识到数字技... 近些年来,我国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各行各业。各行各业也由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模式逐渐向技术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变,但建筑艺术领域还未充分应用和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当前我国数字化建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外已经认识到数字技术对建筑行业的重要推动作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时代课题。为了探索中国建筑文化和数字技术的关系,构建新时期新型建筑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文章以江南地区的建筑文化为例,探讨数字化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从文化视角出发来分析当前建筑的发展阶段。同时分析如何让数字技术成为江南地区建筑文化产业创新的驱动力,并推动江南建筑文化朝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江南建筑艺术应积极迎合数字化发展浪潮,推动建筑技术数字化、信息化,实现建筑艺术创新性发展。江南建筑文化应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从中国传统文脉出发构建中国特色城市建筑,借助数字技术发扬江南建筑的历史文脉,实现思维转变。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使新技术与建筑文化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传播建筑文化,以此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提升国人传统建筑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江南地区 建筑文化
下载PDF
重庆市建筑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0
作者 王瑞玲 陈雨佳 谢协邑 《知识经济》 2023年第31期25-27,共3页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传承和提升旅游吸引力成为重庆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战略部署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基于国内外对文旅融合的研究,对当前重庆市建筑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重庆市建筑文化...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传承和提升旅游吸引力成为重庆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战略部署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基于国内外对文旅融合的研究,对当前重庆市建筑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重庆市建筑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融合程度不深、融合发展质量不高、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研究认为,建筑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该立足于重庆实际,采取借助科技创新、推动社区参与、培养专业人才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来促进两者的融合,以此推动重庆市建筑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化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