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建筑本质的山地建筑创作 被引量:11
1
作者 戴志中 《重庆建筑》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建筑的原始本质是满足人类挡风避雨、健康生活并延续种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本质已经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山地城市独特风貌和山地建筑的地方特色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机。论文分析了影响山地建筑创作的各种因素,提... 建筑的原始本质是满足人类挡风避雨、健康生活并延续种族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本质已经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山地城市独特风貌和山地建筑的地方特色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机。论文分析了影响山地建筑创作的各种因素,提倡回归建筑本质,以共识的现代理念为指导,结合地方适宜技术手段,努力创造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现代山地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建筑 建筑本质 山地城市 风貌 地域性 地方特色 回归 可持续发展 正面 危机
下载PDF
拉菲尔·莫内欧关于建筑本质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放 竺越 《建筑师》 2008年第5期41-50,59,共11页
本文针对当前设计的一种倾向——建筑设计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而忽视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反思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菲尔莫内欧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获得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对于他而言.... 本文针对当前设计的一种倾向——建筑设计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而忽视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反思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菲尔莫内欧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获得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对于他而言.正是建筑的本质内容决定了一个建筑在现实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决定了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职责。因此,在此对其关于建筑本质的思考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菲尔·莫内欧 建筑师的社会职责 建筑本质
下载PDF
回归建筑本质,解析建筑适应性——王建国院士访谈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国 《城市建筑》 2017年第19期14-16,共3页
关于建筑适应性,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实践.我只能简单就建筑本身属性,谈一下对建筑适应性的理解. 建筑出现之初,其基本属性就是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使人有了更好地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得千百年来人... 关于建筑适应性,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实践.我只能简单就建筑本身属性,谈一下对建筑适应性的理解. 建筑出现之初,其基本属性就是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使人有了更好地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生存环境,从而使得千百年来人类的进化远远优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恰恰表达出人类对环境的顺应性适应.这并不是一种完全适应,而是在顺应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成长与进化,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的能力与智力愈发具有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本质 适应性 回归 院士 解析 人类 环境 顺应性
下载PDF
当代中国建筑界关于建筑本质思考之回顾 被引量:7
4
作者 郝曙光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界对建筑本质思考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关于建筑概念的辨析、建筑艺术说、建筑文化说、建筑人本说、建筑建构说等表述方式,指出了中国建筑界对建筑本质认识在这种不断深化中逐步提高。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本质 建构
下载PDF
建筑本质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建华 《中外建筑》 2007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建筑本质 工业社会 和谐 人与自然 空间布局 人性化 层面
下载PDF
沃菲尔德风土图记Ⅴ 废墟和破败中的建筑本质 被引量:5
6
作者 詹姆斯.沃菲尔德 顾心怡 《建筑遗产》 2017年第1期54-68,共15页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历史悠久,自然奇景众多。风雨剥蚀使得松软的凝灰岩变得像月球表面的石峰和“童话中的烟囱”。自赫梯时期、古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以来,人类也参与了这一独特景观的塑造。在乌奇萨,一块巨大的自然岩石顶上...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历史悠久,自然奇景众多。风雨剥蚀使得松软的凝灰岩变得像月球表面的石峰和“童话中的烟囱”。自赫梯时期、古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以来,人类也参与了这一独特景观的塑造。在乌奇萨,一块巨大的自然岩石顶上是古罗马要塞的遗迹,凹凸不平的墙面上布满人工和自然的岩洞。部分洞穴用作墓室,其余则成为拜占庭式教堂,一种减法建筑,其内部以彩绘穹顶和古典柱式装饰。其他的用鸟粪涂成白色,鸟粪是鸽子留下的肥料,收获后供附近的橄榄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本质 废墟 西亚地区 月球表面 罗马帝国 土耳其 自然 凝灰岩
下载PDF
建筑与存在——以朗香教堂和中国馆为例看中国当代建筑本质的回归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中国建筑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各种风格流派掺杂混合、起伏跌宕。但是,在建筑批评中对于建筑存在本质的探讨长久以来处于缺失的状态。本文从海德格尔晚期存在理论和天地人神四元整体思想出发,对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与何镜堂的中国馆做了... 中国建筑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各种风格流派掺杂混合、起伏跌宕。但是,在建筑批评中对于建筑存在本质的探讨长久以来处于缺失的状态。本文从海德格尔晚期存在理论和天地人神四元整体思想出发,对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与何镜堂的中国馆做了穿越时空的分析,提出二者均是海德格尔存在真理的体现,并以此为基点衍生出对未来建筑的探讨,提出建筑在现在和未来都应该让更多人聆听到存在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馆 朗香教堂 海德格尔 天地人神 建筑本质 建筑批评
下载PDF
对于建筑本质的观察——《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序言(摘录) 被引量:1
8
作者 铃木博之 《重庆建筑》 2009年第5期57-57,共1页
如何以平面来展现建筑的特质.更进一步地思考到场所性、非外观性、非纪念性等几个关键词。将这作为事物具有的普遍性来分析建筑.可能会产生从静态的存在中抽取本质的误解。建筑理论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常常是进行跨越时间的本质性的对... 如何以平面来展现建筑的特质.更进一步地思考到场所性、非外观性、非纪念性等几个关键词。将这作为事物具有的普遍性来分析建筑.可能会产生从静态的存在中抽取本质的误解。建筑理论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常常是进行跨越时间的本质性的对比,并从中提炼出更高的本质。为此,就经常出现从建筑史学立场出发的方法性疑问。“比较”的方法是首要且成果丰富的.在进行修正由时间引起的变化、修正文化性文脉差距的同时.必须采取历史性事实的比较。构建现代批判的场合也不能回避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本质 空间构成 序言 建筑史学 场所性 关键词 纪念性 普遍性
下载PDF
西方与本土·本质的建筑——有感于印度建筑师 B.V.多西的建筑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琦真 《南方建筑》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历史上,无论是哪一种建筑思潮,其目的都是在探索建筑的本质.在众多探索者之中,印度建筑师多西(B.V.Doshi)无疑是璀璨星空中异常明亮的星座.在"这个单一的世界文明同时正在对创缔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消耗和磨蚀的作用"... 历史上,无论是哪一种建筑思潮,其目的都是在探索建筑的本质.在众多探索者之中,印度建筑师多西(B.V.Doshi)无疑是璀璨星空中异常明亮的星座.在"这个单一的世界文明同时正在对创缔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消耗和磨蚀的作用"的全球化现象的今天,多西作为建筑师在运用现代建筑与本国国情,本国地方地理和气候条件,本土民族文化等相结合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美术家 建筑 建筑本质 B.V 印度 南亚
下载PDF
回归建筑的本质——关于瑞士建筑师M.BOTTA与H&M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雷 马春波 《华中建筑》 2004年第4期15-20,共6页
通过对瑞士两位著名建筑师设计手法的比较,揭示出尽管他们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外观截然不同,但二者都在执着地探索建筑的本质。
关键词 建筑本质 意义 形式 材料
下载PDF
本质与形式——简评《承传与交融——探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及其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宇振 《华中建筑》 2006年第9期14-15,共2页
该文对彼得·罗与关晟合著的《承传与交融》一书的组织框架、内容组成、研究方法以及书籍形式等进行详细评析,认为《承传与交融》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一本有价值的书,但因为缺乏更广空间范围的建筑认识而存在严重缺陷,指出研究... 该文对彼得·罗与关晟合著的《承传与交融》一书的组织框架、内容组成、研究方法以及书籍形式等进行详细评析,认为《承传与交融》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一本有价值的书,但因为缺乏更广空间范围的建筑认识而存在严重缺陷,指出研究中国的城市与建筑问题十分需要宽广的视野看待地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中国,不能以若干发达城市或地区来代表整体中国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传与交融——探中国近代建筑本质与形式》书评 形式与本质 建筑设计 现代中国
下载PDF
探险·实验·本质——关于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的设计思维晰绎
12
作者 张顾一 丁治宇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瑞士当代建筑设计以简约的特性而著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着眼于建筑空间结构方面的实验与突破,立足于打破确定性的设计思维以寻求质疑探索,在不确定的建筑设计冒险中求得对建筑空间结构确定性的本质解答。本文通过对克... 瑞士当代建筑设计以简约的特性而著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着眼于建筑空间结构方面的实验与突破,立足于打破确定性的设计思维以寻求质疑探索,在不确定的建筑设计冒险中求得对建筑空间结构确定性的本质解答。本文通过对克里斯蒂安·克雷兹的教育经历、设计思维、设计历程等方面的追溯,借此得到其在建筑设计之路上“始于质疑、忠于探险、求于本质”的设计思维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 设计思维晰绎 建筑本质 空间结构
下载PDF
折叠·起伏·流动——吉尔·德勒兹“褶子论”下的建筑空间本质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顾一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4期16-18,共3页
吉尔·德勒兹的"褶子论"有别于自然观下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褶子论"为探寻建筑本质提供了全新且更为全面的视角。本文尝试以折叠空间、起伏空间、流动空间三方面的设计策略,以迈阿密1111林肯路混合功能停车场与... 吉尔·德勒兹的"褶子论"有别于自然观下人们对世界的理解,"褶子论"为探寻建筑本质提供了全新且更为全面的视角。本文尝试以折叠空间、起伏空间、流动空间三方面的设计策略,以迈阿密1111林肯路混合功能停车场与朱西厄图书馆的设计策略来探究建筑空间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子论” 折叠 起伏 流动 建筑空间本质
下载PDF
建筑的本质及审美取向
14
作者 刘经芬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5-65,99,共2页
文章对建筑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建筑审美取向是特定时代、特定文化。
关键词 建筑本质 审美取向 建筑文化 价值观念
全文增补中
改进建筑60秒 被引量:4
15
作者 常青 张悦 叶扬 《世界建筑》 2016年第12期134-134,共1页
就间接或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空间记忆而言,任何建筑本质上都来自合目的性或合象征性的意象原型(archetype)。推而广之,一切原创皆蕴含原型。对原型理解的深度影响着原创的高度。因而,学外来原创需究其原型,做本土原创更要过心于在... 就间接或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空间记忆而言,任何建筑本质上都来自合目的性或合象征性的意象原型(archetype)。推而广之,一切原创皆蕴含原型。对原型理解的深度影响着原创的高度。因而,学外来原创需究其原型,做本土原创更要过心于在地原型,这应是中国当代建筑思考与设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本质 生活经验 当代建筑 原型 原创 和空间 象征性 目的性
下载PDF
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关于新型井干式木建筑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小红 《城市建筑》 2012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新型井干式木建筑和卒姆托的建筑齐名,不仅仅是他发展了传统井干式建筑,同时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没有脱离本土文化及生活。他设计的建筑采用当地材料—木材,创造的场所和空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 在瑞士建筑师Gion A.Caminada新型井干式木建筑和卒姆托的建筑齐名,不仅仅是他发展了传统井干式建筑,同时也是因为他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没有脱离本土文化及生活。他设计的建筑采用当地材料—木材,创造的场所和空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在建造上方式沿袭井干式建筑特点,墙体端部咬合强调井干式建筑的编织特点,为当代轻木建筑的发展建立新的阐释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on A. Caminada 新型井干式木建筑 本土文化 建筑本质
下载PDF
高层建筑外围护系统设计浅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锦辉 《住宅产业》 2010年第6期45-46,共2页
以中央电视台新址办公楼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与建造为切入点,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外围护与建筑本质的关系、外围护技术与构造三个不同角度,探讨我国高层建筑外围护系统设计。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外围护 幕墙 物理环境 人文环境 建筑本质
下载PDF
高层建筑外围护系统设计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戴锦辉 《城市建筑》 2008年第10期20-22,共3页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新址办公楼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与建造为切入点,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外围护与建筑本质的关系、外围护技术与构造三个不同角度探讨我国高层建筑外围护系统设计。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外围护 幕墙 物理环境 人文环境 建筑本质
下载PDF
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从混沌到有序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维波 《重庆建筑》 2003年第2期53-55,共3页
本文从建筑本质、建筑哲学、建筑文化等诸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筑创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并认为我国的建筑创作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才能从混沌走向有序。
关键词 中国 建筑创作 混沌 建筑本质 建筑哲学 建筑文化
下载PDF
关于建筑评论的评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浩 《中国住宅设施》 2011年第11期39-42,共4页
首先明确建筑评论的含义及其积极作用,然后强调克服建筑评论中不良倾向和明确建筑本质的必要性,最后从四个方面重点探讨建筑评论的标准问题和实施途径,旨在呼吁大力繁荣我国的建筑评论事业,促进建筑创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建筑评论 建筑本质 标准 可持续发展 建筑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