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材料制品碳排放测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兴贵 周济 +1 位作者 程晶 付菲菲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2年第3期13-18,共6页
通过对于国内外建筑材料碳排放测算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材料制品碳排放测算模型,即将建筑材料制品的全生命周期界定为从其原材料获取到最终报废或回收的整个时间段,着重分析了建筑材料制品各... 通过对于国内外建筑材料碳排放测算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后,本文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材料制品碳排放测算模型,即将建筑材料制品的全生命周期界定为从其原材料获取到最终报废或回收的整个时间段,着重分析了建筑材料制品各个阶段碳排放来源,明确各阶段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同时以蒸压粉煤灰标砖的碳排放测算为例进行测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对于建筑材料制品碳源分析及其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同时通过计算分析蒸压粉煤灰标砖生产各个阶段及其生产工艺对其排放量的影响值,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相关生产工艺的建议以降低其碳排放量。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能对今后建筑材料制品的碳排放测算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制品 碳排放测算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判据 被引量:8
2
作者 傅智敏 罗慧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系统分析评价非铺地平板类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主要性能参数,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建议明确GB 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和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 系统分析评价非铺地平板类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主要性能参数,针对我国现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建议明确GB 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和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燃烧性能分级的对应关系,采用分级判据组合的形式明确列出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分级条件,并进一步完善我国非铺地平板类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不燃-难燃-可燃量化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防火 建筑材料制品 燃烧性能参数 燃烧性能分级
下载PDF
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政策
3
《广东建材》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制品 工业废料 建筑功能 新型墙体材料 隔热
下载PDF
论我国与德国、欧盟及俄罗斯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分级评价的异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小红 祝华国 《中国建材科技》 2007年第6期32-39,共8页
本文以铝塑复合板为例,侧重探讨我国新旧版GB8624与德国、欧盟及俄罗斯等国在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分级评价方面的异同,对这些阻燃建材标准用于防火铝塑板的燃烧性能分级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便于各铝塑板企业的新产品开... 本文以铝塑复合板为例,侧重探讨我国新旧版GB8624与德国、欧盟及俄罗斯等国在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和分级评价方面的异同,对这些阻燃建材标准用于防火铝塑板的燃烧性能分级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便于各铝塑板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国际贸易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制品 燃烧性能 不燃 难燃 可燃 易燃 铝塑复合板 GB8624 DIN4102-1 EN13501-1 GOST30244
下载PDF
中国房建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和发展
5
作者 谢尧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4-111,共8页
中国房建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和发展谢尧生作者简介谢尧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房建材料与砼所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力学专业。30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包括水泥和砼流变性、改性灌浆水泥机理和应用... 中国房建材料及制品的生产和发展谢尧生作者简介谢尧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房建材料与砼所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力学专业。30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包括水泥和砼流变性、改性灌浆水泥机理和应用、加气砼、砼砌块、装饰砼制品及其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建筑材料 制备 发展 建筑材料制品
下载PDF
韩儒理慰问企业下岗职工 鼓励社会富余人员投身质量事业
6
作者 徐亮 《巴蜀质量跟踪》 2002年第24期20-21,共2页
10月15日,四川省质监局韩儒理局长一行来到了位于老马路的成都三箭建筑材料制品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视察,对企业下岗职工投身质量事业的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
关键词 韩儒理 三箭建筑材料制品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下岗职工 再就业
下载PDF
Corner strength enhancement of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teel at normal room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7
作者 Ju CHEN Wei-liang JI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251-1257,共7页
In this study, the suitability of current design methods for the 0.2% proof yield strength of the comer regions for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teel at normal room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tandard pre... In this study, the suitability of current design methods for the 0.2% proof yield strength of the comer regions for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teel at normal room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tandard predictions are generally accurate for outer comer specimen but conservative for inner comer specime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 analytical model to predict the comer strength of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teel at normal room temperature was also proposed. The comparison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predicted well the comer strength of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teel not only at normal room temperature but also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dictions obtained from the proposed model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results. Generally the comer strength enhancement of high strength cold-formed steel decreases wh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formed steel Comer Elevated temperatures High strength steel Yield strengt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