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纪念梁思成诞辰105周年”系列活动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金磊 刘建民 刘锦标 《建筑创作》 2006年第6期20-29,共10页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 20年代末朱启铃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1901-1972), 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 (4月20日)... 从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使留学生陆续回国,到20世纪 20年代末朱启铃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都影响并启迪着梁思成(1901-1972), 为他投身中国建筑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围绕2006年纪念梁思成105周年诞辰 (4月20日)及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国内陆续开展的几项活动,研讨并思考建筑界该如何从梁思成精神中获得对现代建筑创作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思成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建筑 文化遗产 建筑精神
下载PDF
寻找中国建筑精神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泰宁 《建筑设计管理》 2011年第11期3-4,共2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和一座座新建筑的拔地而起,如何延续并创新本土建筑特色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20年来,西方建筑师"占领"中国高端设计市场已成为一道世界罕见的奇特风景,他们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 近年来,随着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和一座座新建筑的拔地而起,如何延续并创新本土建筑特色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20年来,西方建筑师"占领"中国高端设计市场已成为一道世界罕见的奇特风景,他们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千城一面"与中国特色的缺失已引起愈来愈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建筑精神 西方建筑 城市面貌 建筑特色 设计市场 建筑 仿制品
下载PDF
设计中的“建筑精神”与“展示精神”
3
作者 董波 《创意与设计》 2013年第5期20-26,共7页
西方设计范畴中,"建筑精神"与"展示精神"的分野是内在的,它缘自西方文化内部日耳曼民族与罗马民族的差异与纠葛。"建筑精神"更多地体现出了日耳曼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而"... 西方设计范畴中,"建筑精神"与"展示精神"的分野是内在的,它缘自西方文化内部日耳曼民族与罗马民族的差异与纠葛。"建筑精神"更多地体现出了日耳曼文化的"民族性"和"本土性";而"展示精神"更多地表现出了罗马文化的"世界性"。在美国,"展示精神"甚至能让建筑这样极端强调质量的人造物,变成一种"秀";而在欧洲大陆,"建筑精神"却能赋予一切设计可靠的属性,包括与"秀"密切相关的平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精神 “展示精神 日耳曼 罗马 民族性 世界性
下载PDF
《图说李庄》留给我们的建筑精神与文化思考——《图说李庄》一书编纂前后
4
作者 金磊 《建筑设计管理》 2006年第3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文化思考 建筑精神 中国建筑文化 图说 编纂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建筑 建筑文明 建筑创作 梁思成
下载PDF
未来的建筑精神
5
作者 刘力 《中国房地产业》 2014年第Z2期192-192,共1页
一个真正前卫的建筑,除了理念之外,还必须包括先进的结构、技术和材料,以解决功能问题为根本。虽然学建筑设计出身,但一直对工业设计、科幻电影的高科技道具有浓厚的兴趣。比如"Apple"的设计就极为出色,不但成就了史上最成功... 一个真正前卫的建筑,除了理念之外,还必须包括先进的结构、技术和材料,以解决功能问题为根本。虽然学建筑设计出身,但一直对工业设计、科幻电影的高科技道具有浓厚的兴趣。比如"Apple"的设计就极为出色,不但成就了史上最成功的品牌形象,其敏锐的时尚嗅觉和纯净素雅的风格,对众多产品设计产生影响,从电子产品到家具装修,从交通工具到航空航天器。可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精神 科幻电影 航空航天器 产品设计 电子产品 工业设计 建筑设计 APPLE 走向新建筑 建筑
下载PDF
路易斯·康的学校建筑精神 被引量:4
6
作者 薛军 《华中建筑》 2004年第3期28-28,共1页
美国著名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在纪念路易斯·康的文章中写道:"他的多数建筑将久久存在.只要他的建筑还站立着,康将和他所爱的,也都爱着他的世人们直接谈话.最后,他的建筑也终有一天不复存在,人们... 美国著名建筑师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在纪念路易斯·康的文章中写道:"他的多数建筑将久久存在.只要他的建筑还站立着,康将和他所爱的,也都爱着他的世人们直接谈话.最后,他的建筑也终有一天不复存在,人们还将因间接地汲取他的智慧而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精神 学校 建筑
下载PDF
地域环境与苏州传统建筑精神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牧原 洪杰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以现象学认识方法为出发点,分析苏州地域环境与古代生存在此地人们之间的联系。探讨这种具体的自然环境结构如何影响当地人的心理,进而投射到人们对传统生存空间的认识,最终通过创建的人居环境和建筑的形态显现,形成整体的传统建筑精神。
关键词 现象学 地域环境 生存空间 人居环境 建筑精神
下载PDF
论建筑精神 被引量:1
8
作者 程琛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0-33,共4页
由康定斯基的著作《论艺术里的精神》[1] ,引出对建筑精神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试从建筑实体与空间的纯几何形式 ,建筑与音乐 (仅从节奏和旋律两点 )
关键词 色彩 建筑精神 纯几何形式 节奏 旋律
下载PDF
浅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与建筑精神 被引量:1
9
作者 环超杰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7期50-50,共1页
学校建筑精神就是建筑内环境和建筑外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良好的外环境设计加上丰富的建筑地域特色,对中小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学校总平面的组织形式... 学校建筑精神就是建筑内环境和建筑外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良好的外环境设计加上丰富的建筑地域特色,对中小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学校总平面的组织形式、建筑内环境和建筑外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对重铸学校建筑精神的对策和方法做了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建筑 建筑精神 地域特色 动态发展
下载PDF
论建筑精神功能与诸方面的关系
10
作者 杨雨苔 《梧州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论述建筑功能的形成及其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因素、传统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建筑精神功能 形成 关系
下载PDF
“人之爱”与“传统法则”——坂仓准三的建筑精神
11
作者 李学桐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6期187-188,共2页
坂仓准三师从勒·柯布西耶学习建筑,回到日本后活跃在日本建筑界的第一线。作为日本第一代建筑师,其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体现在其对于本国文化的热爱与强烈的复兴国粹主义建筑愿望之中。作为建筑师,他将日本文化结合自己对传统的... 坂仓准三师从勒·柯布西耶学习建筑,回到日本后活跃在日本建筑界的第一线。作为日本第一代建筑师,其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体现在其对于本国文化的热爱与强烈的复兴国粹主义建筑愿望之中。作为建筑师,他将日本文化结合自己对传统的永恒法则进行读取并重新解读形成独特的建筑语言,设计了很多本土建筑。在以建筑“有机体”为核心理念不断对人与建筑以及环境之间关系进行梳理与思考中,加以从其老师勒·柯布西耶那里所继承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其以“人之爱”为核心的建筑思想。文章以其建筑设计为切入点,从其“人居”理念分析解读其建筑精神以及他眼中的现代建筑的模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坂仓准三 建筑精神 人之爱 有机体
下载PDF
由学习梁思成建筑精神引发的话题
12
《建筑创作》 2006年第5期i0004-i0030,共27页
关于梁思成先生及其学术精神楼 庆西:梁先生作为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成就是对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的研究。他是我们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和创始人。
关键词 梁思成 建筑精神 学术精神 建筑历史 建筑 创始人
下载PDF
南通文庙改建建筑精神尺度与建筑形态的关联
13
作者 孟翔 《美与时代(城市)》 2015年第3期16-19,共4页
对于南通文庙改建工作的课题研究,是从建筑精神尺度与建筑形态间的关联出发,深入发掘在文庙改建中,其建筑精神尺度对建筑形态的影响;并提出不同时代的精神尺度影响着不同的建筑形态,打破了传统建筑形态对现代建筑改造的束缚,为工程的进... 对于南通文庙改建工作的课题研究,是从建筑精神尺度与建筑形态间的关联出发,深入发掘在文庙改建中,其建筑精神尺度对建筑形态的影响;并提出不同时代的精神尺度影响着不同的建筑形态,打破了传统建筑形态对现代建筑改造的束缚,为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设计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尺度 建筑精神 建筑形态
下载PDF
试论《包豪斯宣言》中的“建筑精神”
14
作者 陈晓燕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14期162-163,共2页
1919年,沃尔特·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专门为发展现代设计的学校,并起草了著名的《包豪斯宣言》,旗帜鲜明地传达了包豪斯的办学理念。宣言中提到,"建筑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它的各个局部,都具备着合成的特性&... 1919年,沃尔特·格罗庇乌斯在德国魏玛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专门为发展现代设计的学校,并起草了著名的《包豪斯宣言》,旗帜鲜明地传达了包豪斯的办学理念。宣言中提到,"建筑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它的各个局部,都具备着合成的特性"。这种"合成性"正是该文阐述的论点,即格罗庇乌斯倡导的多物象、多因素有效融合的"建筑精神"。格罗庇乌斯创办包豪斯的初衷,是希望用艺术改变世界,所以他以包豪斯为阵地,联合可以联合的一切,包括所有以往互不相干的学科与手段、理论与实践、手工与机器、教育与生产、人与事等,从而形成一个可以影响社会的集体,共同创造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豪斯宣言 建筑精神 合成性
下载PDF
更中国·更天然—南都·西湖高尔夫别墅的建筑精神
15
作者 毛玉明 《房地产世界》 2003年第3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南都·西湖高尔夫别墅 建筑精神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值得发掘的建筑精神
16
作者 金磊 《重庆建筑》 2006年第6期135-138,共4页
关键词 建筑精神 中国营造学社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国家文物局 文化遗产 建筑创作 考察活动 治学方法 建筑
下载PDF
吴良镛:做中国建筑精神的守护者
17
作者 建文 《中国勘察设计》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吴良镛建筑学家。1922年5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8~1950年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吴良镛建筑学家。1922年5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8~1950年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2012年被授予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建筑精神 吴良镛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 硕士学位 清华大学 建筑学家
下载PDF
建筑伦理精神探要
18
作者 易学尧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建筑伦理精神是蕴藏于建筑生产、建筑治理及建筑审美等实践活动和建筑物象中的人类伦理精神。在内涵实质层面,建筑伦理精神是建筑物的“人化”,是人类伦理精神在建筑实践、建筑物象和建筑行为评价等方面的凝结、渗透和集中体现,蕴含和... 建筑伦理精神是蕴藏于建筑生产、建筑治理及建筑审美等实践活动和建筑物象中的人类伦理精神。在内涵实质层面,建筑伦理精神是建筑物的“人化”,是人类伦理精神在建筑实践、建筑物象和建筑行为评价等方面的凝结、渗透和集中体现,蕴含和传达出人类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理想。在生发背景层面,建筑伦理精神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是人特有的理性与道德,外在基础是特定的生态和经济。在呈现方式层面,建筑伦理精神具体通过建筑的生产、实体和治理呈现出来,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由此不断抒写人类建筑伦理文明的宏伟史诗和价值谱系。作为建筑这一器物背后和之上、之间的形上之道的综合化表现,建筑伦理精神可以理解为人类伦理精神内蕴于建筑这一形体状貌之中的道德意涵和价值神韵。作为建筑伦理理论研究的内核,建筑伦理精神在新时代也将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建筑”理念提供可靠价值依据与精神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精神 建筑伦理精神 一元特质 两大基础 三维表现
下载PDF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筑设计中人文关怀的体现——以东海县第四人民医院为例
19
作者 胡静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16-0019,共4页
通过对东海县四院的个案研究,阐述了在精神科医院建设中,人性化的表现。在总体布置上,突出体现了在医院平面布置中体现人文关怀,以及绿地、园林等对患者就医舒适度的影响。在功能模块设计中,重点阐述病房设计中的舒适性和私密性,公共场... 通过对东海县四院的个案研究,阐述了在精神科医院建设中,人性化的表现。在总体布置上,突出体现了在医院平面布置中体现人文关怀,以及绿地、园林等对患者就医舒适度的影响。在功能模块设计中,重点阐述病房设计中的舒适性和私密性,公共场所设计中的社会和休憩需要,护理区域设计中的工作便利性和人文关怀,在安全性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全面的保证和风险控制。在细部的营造上,着重论述了在建筑内外细部的人性化表现,以及在社区融合与环保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东海县四院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专科医院建筑设计 人文关怀 整体布局 功能模块 细节设计
下载PDF
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恭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6,共7页
中山陵的建筑精神主要表现为“开放的纪念性”,即领袖气魄、平民气质、中国气派、现代气息的统一。孙中山主动选择葬身南京,意在留下一个强烈的象征符号,提醒后继者继承自己改造国家的理想。在国民党人的主导和建筑界人士的参与下,中山... 中山陵的建筑精神主要表现为“开放的纪念性”,即领袖气魄、平民气质、中国气派、现代气息的统一。孙中山主动选择葬身南京,意在留下一个强烈的象征符号,提醒后继者继承自己改造国家的理想。在国民党人的主导和建筑界人士的参与下,中山陵体现了古朴淡雅、宏壮开阔的特色。它不仅成为“孙中山”这一新的时代符号的物化载体和新生国家权威的象征;而且被营造成一个公共的仪式空间,近乎仪式化的谒陵行为在这里持续上演,国民的一致记忆和认同由此凝聚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陵 建筑精神 纪念性建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