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盟对缅甸“建设性接触”政策评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范宏伟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2年第2期30-39,共10页
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之后,东盟对缅甸采取了"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采取劝说、鼓励以及有限施压的方式,推动缅甸问题的解决。受东盟自身制度性、结构性制约,"建设性接触"政策未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缅甸新政府上...
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之后,东盟对缅甸采取了"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采取劝说、鼓励以及有限施压的方式,推动缅甸问题的解决。受东盟自身制度性、结构性制约,"建设性接触"政策未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缅甸新政府上台后启动的民主化改革表明,东盟及其一些国家长期对缅甸实行的接触、引导和鼓励对缅甸政策变化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缅甸、“
建设性接触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欧需要“建设性接触”——对当前中欧关系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冯仲平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7,共9页
本文针对当前欧洲对中欧关系的一些看法,从中国的视角分析了中欧关系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近两年来引起中欧关系起伏不定的原因。在后两部分还分别就欧洲对华和中国对欧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认为,由于欧洲在中国外交中"一身多任...
本文针对当前欧洲对中欧关系的一些看法,从中国的视角分析了中欧关系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近两年来引起中欧关系起伏不定的原因。在后两部分还分别就欧洲对华和中国对欧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认为,由于欧洲在中国外交中"一身多任",其在中国外交中占据独特地位。中国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是认真的,尽管中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面临不少挑战。而中欧经贸关系中新出现的竞争性,引起欧洲怀疑"中国发展机遇论",成为中欧不和的根本原因。从长远来看,双方应致力于构建新的、平衡的、互利共赢的中欧关系。欧洲需要接受既合作又竞争是未来中欧关系的一个根本特征的现实。采取建设性态度应对当前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欧洲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中国应继续保持中欧各方面对话特别是务实寻求解决与欧洲的经贸问题,同时加大双方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关系
合作竞争
建设性
“
接触
”
原文传递
从奈的演讲看美对华接触政策的战略意图
3
作者
沈强
《和平与发展》
1999年第2期16-18,59,共4页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的演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对华采取接触政策的动因和战略意图。美在亚太地区推行的“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有三方面意图:一是在军事上凭借美日、美韩军事同盟,驾驭该地区的安全形势;二是在政治上...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的演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对华采取接触政策的动因和战略意图。美在亚太地区推行的“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有三方面意图:一是在军事上凭借美日、美韩军事同盟,驾驭该地区的安全形势;二是在政治上美力图对东亚事务起主导作用;三是在经济上美要对东亚经济发挥重要影响并获取巨大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政策
建设性接触
战略意图
美韩军事同盟
演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缅关系:从疏远到合作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益波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冷战结束后,印度从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大幅度调整了对缅甸的外交政策,印缅关系由疏远走向积极合作。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对背后的动因展开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地区影响做初步预测。
关键词
印度
缅甸
“
建设性接触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益波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31,共5页
冷战结束后,印度从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大幅度调整了对缅甸的外交政策,印缅关系由疏远走向积极合作。本文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对背后的动因展开分析,并对印缅关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地区的影响做初步预测。
关键词
印度
缅甸
“
建设性接触
”
地缘政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孤立”到“互联互通”:印度对缅甸外交演变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昕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5,共9页
1988年至今,印度对缅甸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孤立"军政府到1993年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再到2012年印度总理访问缅甸期间确定的"互联互通"外交战略。本文在纵向梳理印缅外交关系变化历程的基础上,...
1988年至今,印度对缅甸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孤立"军政府到1993年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再到2012年印度总理访问缅甸期间确定的"互联互通"外交战略。本文在纵向梳理印缅外交关系变化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析印度对缅甸外交政策演变的动因和特征。尽管"互联互通"外交有助于印度实现多重战略目标,但由于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政策的实施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政策
“
建设性接触
”政策
互联互通
印缅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誉与信心的平衡:东盟应对缅甸变局的政策分析
7
作者
周士新
《东南亚纵横》
2022年第2期11-20,共10页
缅甸变局发生以来,东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缅甸问题成为其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优先议题。东盟努力坚持既有原则,如强调维护成员国主权独立,坚决不干涉缅甸内政;保护人权、民主和法治,向缅甸当局施加适度压力;关注集体凝聚力和团结,希望缅...
缅甸变局发生以来,东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缅甸问题成为其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优先议题。东盟努力坚持既有原则,如强调维护成员国主权独立,坚决不干涉缅甸内政;保护人权、民主和法治,向缅甸当局施加适度压力;关注集体凝聚力和团结,希望缅甸变局能在东盟的框架内得到妥善解决;重视和平稳定,以及不希望缅甸变局引发地区局势动荡等,让自身赢得较高的信誉。然而,东盟无法左右更加错综复杂的缅甸局势,不能决定缅甸的未来,削弱缅甸的东盟成员国资格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而且,东盟无力阻止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缅甸的制裁等都在削弱自身妥善解决缅甸问题的信心。为此,东盟谨慎推进“建设性接触”政策方针,寻求与缅甸军方在相互斗争和妥协中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维护东盟和缅甸的共同利益。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的政策主张,在推进东盟改善与缅甸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变局
东盟
信誉
信心
建设性接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东盟对缅甸政策的变化发展
被引量:
6
8
作者
孔鹏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8年第2期70-75,共6页
1997年,东盟吸纳缅甸入盟后,对缅甸奉行“建设性接触”政策,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介入缅甸问题,一度成为缅甸抵御西方压力的主要屏障。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缅甸国内的一些原因,使东盟受到一定影响。面对来自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压...
1997年,东盟吸纳缅甸入盟后,对缅甸奉行“建设性接触”政策,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介入缅甸问题,一度成为缅甸抵御西方压力的主要屏障。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缅甸国内的一些原因,使东盟受到一定影响。面对来自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东盟一些成员国对缅甸问题有不同意见,要求东盟调整对缅政策的呼声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东盟
政策
联合国安理会
西方国家
建设性接触
不同意见
成员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评冷战后美国防务战略的调整
9
作者
吴来山
杜民喜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6期95-99,共5页
冷战结束后,美国失去了对外战略目标,面对多变的世界形势,美国防务战略的调整已成必然。其防务战略的调整是以“振兴美国经济”和加强军事力量、提高军事技术为“两翼”全面展开的。振兴国内经济是根基;发展军事力量、提高军事技术...
冷战结束后,美国失去了对外战略目标,面对多变的世界形势,美国防务战略的调整已成必然。其防务战略的调整是以“振兴美国经济”和加强军事力量、提高军事技术为“两翼”全面展开的。振兴国内经济是根基;发展军事力量、提高军事技术是前提;美国的世界利益是内动力;从而建立了世界范围的安全防务战略网,达到使美国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但是,其防务战略是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大国间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务战略
经济安全
防御
软杀伤
建设性接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
被引量:
1
10
作者
林锡星
《东南亚研究》
1995年第5期44-48,共5页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林锡星四海为家,重归故里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生于仰光,父亲是缅甸国父昂山将军,母亲杜钦季是一位社会活动家,(1960至1967年)任缅甸驻印度大使,其兄昂山吴(现年52岁)长年寓居...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林锡星四海为家,重归故里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生于仰光,父亲是缅甸国父昂山将军,母亲杜钦季是一位社会活动家,(1960至1967年)任缅甸驻印度大使,其兄昂山吴(现年52岁)长年寓居美国。其夫迈克·阿里斯博士是英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山素季
缅甸
法律与秩序
军事当局
理查森
东盟
建设性接触
民族联盟
新加坡
牛津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区视野中的泰国外交
11
作者
王业龙
《东南亚研究》
1995年第2期11-13,共3页
地区视野中的泰国外交王业龙编译自柬埔寨冲突解决,越南威胁基本消除以来,泰国外交经历了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外交的转变。泰国政界人士认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外部威胁的消除已使泰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东南亚国家,泰国已成为本地区...
地区视野中的泰国外交王业龙编译自柬埔寨冲突解决,越南威胁基本消除以来,泰国外交经历了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外交的转变。泰国政界人士认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外部威胁的消除已使泰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东南亚国家,泰国已成为本地区强国之一,应从国内经济发展的利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对外政策
东南亚
柬埔寨问题
建设性接触
地区主义
印度支那
自由贸易协定
印度尼西亚
缅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战后日缅关系及日本对缅政策
被引量:
12
12
作者
毕世鸿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1988年9月缅甸军政府上台之后,日本于1989年2月对其予以了承认,由此成为西方阵营中最先承认缅甸军政府的国家。日本希望通过与缅甸军政府保持"建设性接触"的方式,来促使缅甸逐步走向民主化进程。与欧美等国的强硬做法相比较,...
1988年9月缅甸军政府上台之后,日本于1989年2月对其予以了承认,由此成为西方阵营中最先承认缅甸军政府的国家。日本希望通过与缅甸军政府保持"建设性接触"的方式,来促使缅甸逐步走向民主化进程。与欧美等国的强硬做法相比较,日本政府强调与缅甸军政府开展"对话"的重要性。在处理缅甸问题上,日本的政策表现更为稳健、温和。日本还会继续对缅甸采取"建设性干预"的政策,并在指导缅甸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缅关系
外交政策
制裁
建设性接触
原文传递
印度与缅甸互联互通发展探析
被引量:
9
13
作者
李昕
《南亚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57-74,共18页
经过多年实践,印度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外交并未完全实现政策设计的目标。以辛格总理访问缅甸为标志,印度将对缅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的战略新高度。通过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双边或多边国...
经过多年实践,印度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外交并未完全实现政策设计的目标。以辛格总理访问缅甸为标志,印度将对缅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的战略新高度。通过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双边或多边国际机制平台和跨国人员交流三种路径,印度期望借助互联互通战略带动东北各邦的经济发展、构建跨南亚和东南亚的新经济区、为"东向外交"注入新的活力并提高本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既具备实施互联互通战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多种制约因素,政策实施前景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缅关系
建设性接触
互联互通
原文传递
日本对华认知的演进脉络及典型特征
被引量:
3
14
作者
田庆立
《日本学刊》
CSSCI
2022年第5期60-84,149,150,153,共28页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日本对华认知的演进脉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情感认知”主导下的友好合作(1972—1992年),战略防范视域中的互动博弈(1992—2012年),竞争协调转换期的战略制衡(2012—2022年)。日本对华认知的形成深受国际环境的...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日本对华认知的演进脉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情感认知”主导下的友好合作(1972—1992年),战略防范视域中的互动博弈(1992—2012年),竞争协调转换期的战略制衡(2012—2022年)。日本对华认知的形成深受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实力的消长、价值观念的迥异、地缘博弈的加剧、同盟体制的变化、区域合作的对冲及全球竞争的激化等多重变量因素影响,在不同阶段展现出特色各异的典型特征:依托冷战时代后期的“建设性接触”理念,中国被日本塑造为“朋友”角色;基于后冷战时代的“战略性防范”意识,日本将中国界定为互利合作的“伙伴”角色;因循新时代的“全方位制衡”思维,日本战略视野中逐步将中国设定为“对手”角色。半个世纪的日本对华认知光谱,呈现出斑驳陆离的交错样貌,绘制成一幅集理性认知、主观误读及负面想象于一体的错综复杂的总体认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对华认知
建设性接触
战略性防范
全方位制衡
原文传递
南非“和平变革”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
1
15
作者
葛佶
《西亚非洲》
1986年第5期1-8,共8页
在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蓬勃发展,南非种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南非向何处去?南非能否进行和平变革?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美国里根政府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实质上就是寄希望于以“悄悄外交”促使南非实行“和平变革”。
关键词
建设性接触
种族隔离
里根政府
种族矛盾
蓬勃发展
种族主义政权
种族歧视
“改革”
种族隔离制度
黑人
原文传递
“东盟方式”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敏华
《国际观察》
1997年第5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东盟方式
柬埔寨问题
缅甸
东南亚国家联盟
越南
建设性
干预
建设性接触
东南亚地区
军人政府
原文传递
全球要闻
17
《瞭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0期45-46,共2页
英国新政府对外摆出新姿态 5月5日,英国新政府宣布了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即工党政府将全力以赴,以中英联合声明为基础,实现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在香港问题上,政府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5月3日已确认,现任英国...
英国新政府对外摆出新姿态 5月5日,英国新政府宣布了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即工党政府将全力以赴,以中英联合声明为基础,实现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在香港问题上,政府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5月3日已确认,现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彭定康将继续在香港留任至6月30日。 另据报道,新政府5日表示,它将在几周内放弃英国选择不加入欧盟社会宪章的特权,并许诺说将开始一个同其他欧盟国家进行建设性接触的新时代。此举被认为是英国同欧盟对抗多年后决心为英国与欧盟关系定下一个积极的调子,立即得到了德、法两国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伊尔
香港问题
反政府武装
新政府
东亚运动会
阿拉法特
俄罗斯联邦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建设性接触
金沙萨
原文传递
亚洲对奥巴马的挑战
18
作者
Brian P. Klein
张文宗
《世界知识》
2008年第23期6-6,共1页
奥巴马上任伊始将面临诸多亚洲难题。经济危机中的亚洲需要更多援助资金,但陷入严重经济衰退的美国力不从心。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很可能在人权和贸易议题上对中国发难,而驾驭公众责难和对华建设性接触的能力将决定一个长期的对华政策能...
奥巴马上任伊始将面临诸多亚洲难题。经济危机中的亚洲需要更多援助资金,但陷入严重经济衰退的美国力不从心。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很可能在人权和贸易议题上对中国发难,而驾驭公众责难和对华建设性接触的能力将决定一个长期的对华政策能否成功。在平壤建立一个代表美国利益的机构时机已到,这将向朝发出一个美国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与最终和平的清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
巴马
美国利益
建设性接触
援助资金
经济危机
经济衰退
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题名
东盟对缅甸“建设性接触”政策评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范宏伟
机构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出处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2年第2期30-39,共10页
文摘
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之后,东盟对缅甸采取了"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采取劝说、鼓励以及有限施压的方式,推动缅甸问题的解决。受东盟自身制度性、结构性制约,"建设性接触"政策未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缅甸新政府上台后启动的民主化改革表明,东盟及其一些国家长期对缅甸实行的接触、引导和鼓励对缅甸政策变化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东盟、缅甸、“
建设性接触
”
分类号
D833.72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欧需要“建设性接触”——对当前中欧关系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冯仲平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
出处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7,共9页
文摘
本文针对当前欧洲对中欧关系的一些看法,从中国的视角分析了中欧关系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近两年来引起中欧关系起伏不定的原因。在后两部分还分别就欧洲对华和中国对欧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认为,由于欧洲在中国外交中"一身多任",其在中国外交中占据独特地位。中国对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是认真的,尽管中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面临不少挑战。而中欧经贸关系中新出现的竞争性,引起欧洲怀疑"中国发展机遇论",成为中欧不和的根本原因。从长远来看,双方应致力于构建新的、平衡的、互利共赢的中欧关系。欧洲需要接受既合作又竞争是未来中欧关系的一个根本特征的现实。采取建设性态度应对当前贸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欧洲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中国应继续保持中欧各方面对话特别是务实寻求解决与欧洲的经贸问题,同时加大双方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关键词
中欧关系
合作竞争
建设性
“
接触
”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奈的演讲看美对华接触政策的战略意图
3
作者
沈强
出处
《和平与发展》
1999年第2期16-18,59,共4页
文摘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的演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对华采取接触政策的动因和战略意图。美在亚太地区推行的“建设性接触政策”主要有三方面意图:一是在军事上凭借美日、美韩军事同盟,驾驭该地区的安全形势;二是在政治上美力图对东亚事务起主导作用;三是在经济上美要对东亚经济发挥重要影响并获取巨大利益。
关键词
接触
政策
建设性接触
战略意图
美韩军事同盟
演讲
分类号
D822.371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缅关系:从疏远到合作
被引量:
8
4
作者
李益波
机构
北京印刷学院社科部
出处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冷战结束后,印度从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大幅度调整了对缅甸的外交政策,印缅关系由疏远走向积极合作。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对背后的动因展开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地区影响做初步预测。
关键词
印度
缅甸
“
建设性接触
”
Keywords
India
Myanmar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益波
机构
北京印刷学院社科部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31,共5页
文摘
冷战结束后,印度从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大幅度调整了对缅甸的外交政策,印缅关系由疏远走向积极合作。本文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对背后的动因展开分析,并对印缅关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地区的影响做初步预测。
关键词
印度
缅甸
“
建设性接触
”
地缘政治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孤立”到“互联互通”:印度对缅甸外交演变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昕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蚌埠
出处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5,共9页
文摘
1988年至今,印度对缅甸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孤立"军政府到1993年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再到2012年印度总理访问缅甸期间确定的"互联互通"外交战略。本文在纵向梳理印缅外交关系变化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析印度对缅甸外交政策演变的动因和特征。尽管"互联互通"外交有助于印度实现多重战略目标,但由于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政策的实施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孤立”政策
“
建设性接触
”政策
互联互通
印缅外交
Keywords
"Isolation" Policy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Policy
Interconnection
India-Myanmar Diplomacy
分类号
D835.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誉与信心的平衡:东盟应对缅甸变局的政策分析
7
作者
周士新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
出处
《东南亚纵横》
2022年第2期11-20,共10页
文摘
缅甸变局发生以来,东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缅甸问题成为其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优先议题。东盟努力坚持既有原则,如强调维护成员国主权独立,坚决不干涉缅甸内政;保护人权、民主和法治,向缅甸当局施加适度压力;关注集体凝聚力和团结,希望缅甸变局能在东盟的框架内得到妥善解决;重视和平稳定,以及不希望缅甸变局引发地区局势动荡等,让自身赢得较高的信誉。然而,东盟无法左右更加错综复杂的缅甸局势,不能决定缅甸的未来,削弱缅甸的东盟成员国资格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而且,东盟无力阻止美国和欧洲国家对缅甸的制裁等都在削弱自身妥善解决缅甸问题的信心。为此,东盟谨慎推进“建设性接触”政策方针,寻求与缅甸军方在相互斗争和妥协中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维护东盟和缅甸的共同利益。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的政策主张,在推进东盟改善与缅甸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
缅甸变局
东盟
信誉
信心
建设性接触
Keywords
Change in Myanmar
ASEAN
Prestige
Confidence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分类号
D733.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东盟对缅甸政策的变化发展
被引量:
6
8
作者
孔鹏
机构
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出处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8年第2期70-75,共6页
文摘
1997年,东盟吸纳缅甸入盟后,对缅甸奉行“建设性接触”政策,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介入缅甸问题,一度成为缅甸抵御西方压力的主要屏障。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缅甸国内的一些原因,使东盟受到一定影响。面对来自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东盟一些成员国对缅甸问题有不同意见,要求东盟调整对缅政策的呼声层出不穷。
关键词
缅甸
东盟
政策
联合国安理会
西方国家
建设性接触
不同意见
成员国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D813.4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评冷战后美国防务战略的调整
9
作者
吴来山
杜民喜
机构
呼兰师范专科学校
绥化师范专科学校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6期95-99,共5页
文摘
冷战结束后,美国失去了对外战略目标,面对多变的世界形势,美国防务战略的调整已成必然。其防务战略的调整是以“振兴美国经济”和加强军事力量、提高军事技术为“两翼”全面展开的。振兴国内经济是根基;发展军事力量、提高军事技术是前提;美国的世界利益是内动力;从而建立了世界范围的安全防务战略网,达到使美国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但是,其防务战略是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大国间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
防务战略
经济安全
防御
软杀伤
建设性接触
分类号
F17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
被引量:
1
10
作者
林锡星
出处
《东南亚研究》
1995年第5期44-48,共5页
文摘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林锡星四海为家,重归故里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生于仰光,父亲是缅甸国父昂山将军,母亲杜钦季是一位社会活动家,(1960至1967年)任缅甸驻印度大使,其兄昂山吴(现年52岁)长年寓居美国。其夫迈克·阿里斯博士是英国人...
关键词
昂山素季
缅甸
法律与秩序
军事当局
理查森
东盟
建设性接触
民族联盟
新加坡
牛津大学
分类号
K833.3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区视野中的泰国外交
11
作者
王业龙
出处
《东南亚研究》
1995年第2期11-13,共3页
文摘
地区视野中的泰国外交王业龙编译自柬埔寨冲突解决,越南威胁基本消除以来,泰国外交经历了从国家安全到经济外交的转变。泰国政界人士认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外部威胁的消除已使泰国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东南亚国家,泰国已成为本地区强国之一,应从国内经济发展的利益出...
关键词
泰国
对外政策
东南亚
柬埔寨问题
建设性接触
地区主义
印度支那
自由贸易协定
印度尼西亚
缅甸
分类号
D833.36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战后日缅关系及日本对缅政策
被引量:
12
12
作者
毕世鸿
机构
云南大学GMS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文摘
1988年9月缅甸军政府上台之后,日本于1989年2月对其予以了承认,由此成为西方阵营中最先承认缅甸军政府的国家。日本希望通过与缅甸军政府保持"建设性接触"的方式,来促使缅甸逐步走向民主化进程。与欧美等国的强硬做法相比较,日本政府强调与缅甸军政府开展"对话"的重要性。在处理缅甸问题上,日本的政策表现更为稳健、温和。日本还会继续对缅甸采取"建设性干预"的政策,并在指导缅甸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日缅关系
外交政策
制裁
建设性接触
Keywords
Japan-Myanmar Relations / Foreign Policy / Sanctions /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分类号
D8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印度与缅甸互联互通发展探析
被引量:
9
13
作者
李昕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亚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57-74,共18页
文摘
经过多年实践,印度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外交并未完全实现政策设计的目标。以辛格总理访问缅甸为标志,印度将对缅政策从"建设性接触"升级到"互联互通"的战略新高度。通过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双边或多边国际机制平台和跨国人员交流三种路径,印度期望借助互联互通战略带动东北各邦的经济发展、构建跨南亚和东南亚的新经济区、为"东向外交"注入新的活力并提高本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印度既具备实施互联互通战略的有利条件,也面临多种制约因素,政策实施前景有待观察。
关键词
印缅关系
建设性接触
互联互通
Keywords
India - Myanmar Relations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Intercon-nectivity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对华认知的演进脉络及典型特征
被引量:
3
14
作者
田庆立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2022年第5期60-84,149,150,153,共2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编号:22YJA770016)。
文摘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日本对华认知的演进脉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情感认知”主导下的友好合作(1972—1992年),战略防范视域中的互动博弈(1992—2012年),竞争协调转换期的战略制衡(2012—2022年)。日本对华认知的形成深受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实力的消长、价值观念的迥异、地缘博弈的加剧、同盟体制的变化、区域合作的对冲及全球竞争的激化等多重变量因素影响,在不同阶段展现出特色各异的典型特征:依托冷战时代后期的“建设性接触”理念,中国被日本塑造为“朋友”角色;基于后冷战时代的“战略性防范”意识,日本将中国界定为互利合作的“伙伴”角色;因循新时代的“全方位制衡”思维,日本战略视野中逐步将中国设定为“对手”角色。半个世纪的日本对华认知光谱,呈现出斑驳陆离的交错样貌,绘制成一幅集理性认知、主观误读及负面想象于一体的错综复杂的总体认知图景。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对华认知
建设性接触
战略性防范
全方位制衡
分类号
D8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非“和平变革”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
1
15
作者
葛佶
出处
《西亚非洲》
1986年第5期1-8,共8页
文摘
在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蓬勃发展,南非种族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南非向何处去?南非能否进行和平变革?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美国里根政府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实质上就是寄希望于以“悄悄外交”促使南非实行“和平变革”。
关键词
建设性接触
种族隔离
里根政府
种族矛盾
蓬勃发展
种族主义政权
种族歧视
“改革”
种族隔离制度
黑人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F1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东盟方式”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被引量:
1
16
作者
陈敏华
出处
《国际观察》
1997年第5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东盟方式
柬埔寨问题
缅甸
东南亚国家联盟
越南
建设性
干预
建设性接触
东南亚地区
军人政府
分类号
D7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全球要闻
17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0期45-46,共2页
文摘
英国新政府对外摆出新姿态 5月5日,英国新政府宣布了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即工党政府将全力以赴,以中英联合声明为基础,实现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在香港问题上,政府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5月3日已确认,现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彭定康将继续在香港留任至6月30日。 另据报道,新政府5日表示,它将在几周内放弃英国选择不加入欧盟社会宪章的特权,并许诺说将开始一个同其他欧盟国家进行建设性接触的新时代。此举被认为是英国同欧盟对抗多年后决心为英国与欧盟关系定下一个积极的调子,立即得到了德、法两国的欢迎。
关键词
扎伊尔
香港问题
反政府武装
新政府
东亚运动会
阿拉法特
俄罗斯联邦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建设性接触
金沙萨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亚洲对奥巴马的挑战
18
作者
Brian P. Klein
张文宗
机构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日本交流项目国际事务研究员
不详
出处
《世界知识》
2008年第23期6-6,共1页
文摘
奥巴马上任伊始将面临诸多亚洲难题。经济危机中的亚洲需要更多援助资金,但陷入严重经济衰退的美国力不从心。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很可能在人权和贸易议题上对中国发难,而驾驭公众责难和对华建设性接触的能力将决定一个长期的对华政策能否成功。在平壤建立一个代表美国利益的机构时机已到,这将向朝发出一个美国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与最终和平的清晰信号。
关键词
亚洲
巴马
美国利益
建设性接触
援助资金
经济危机
经济衰退
对华政策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F592.76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盟对缅甸“建设性接触”政策评析
范宏伟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欧需要“建设性接触”——对当前中欧关系的几点看法
冯仲平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原文传递
3
从奈的演讲看美对华接触政策的战略意图
沈强
《和平与发展》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印缅关系:从疏远到合作
李益波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冷战后印缅关系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李益波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孤立”到“互联互通”:印度对缅甸外交演变
李昕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信誉与信心的平衡:东盟应对缅甸变局的政策分析
周士新
《东南亚纵横》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析东盟对缅甸政策的变化发展
孔鹏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简评冷战后美国防务战略的调整
吴来山
杜民喜
《北方论丛》
CSSCI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
林锡星
《东南亚研究》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区视野中的泰国外交
王业龙
《东南亚研究》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冷战后日缅关系及日本对缅政策
毕世鸿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2
原文传递
13
印度与缅甸互联互通发展探析
李昕
《南亚研究》
CSSCI
2014
9
原文传递
14
日本对华认知的演进脉络及典型特征
田庆立
《日本学刊》
CSSCI
2022
3
原文传递
15
南非“和平变革”可能性探讨
葛佶
《西亚非洲》
1986
1
原文传递
16
“东盟方式”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陈敏华
《国际观察》
1997
1
原文传递
17
全球要闻
《瞭望》
北大核心
1997
0
原文传递
18
亚洲对奥巴马的挑战
Brian P. Klein
张文宗
《世界知识》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