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的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1
作者 夏雨波 郭旭 +5 位作者 马震 王冰 韩博 赵长荣 李海涛 孟庆华 《华北地质》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研究目的】河北雄安新区是一座即将建设的城市,为保障新区规划建设地质安全开展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根据雄安新区地质条件,按照规划建设千年大计的要求,量身定制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子分级加... 【研究目的】河北雄安新区是一座即将建设的城市,为保障新区规划建设地质安全开展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根据雄安新区地质条件,按照规划建设千年大计的要求,量身定制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对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较好,均为适宜区(925 km^(2))和较适宜区(845 km^(2)),较适宜区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和东北部,其他地区为适宜区,雄安新区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地面沉降、砂土液化、软土、水土污染和水土腐蚀性等环境地质问题。环境地质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综合评价结果,但未在综合评定中直接排除建设的可行性。【结论】构建了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全要素参数体系,并参规量化了评价因子,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权重取值,形成了地质调查工作服务国土空间布局、工程建设、地下空间开发等为重点的地质调查评价方法体系,可为相关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基于GIS的乡村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小凡 梁金鹏 +1 位作者 马涛 崔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基于西溪南村的选址、空间布局,结合人文环境、经济需求,应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以及统计数据,利用ArcGIS数据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域的用地建设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西溪南村高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 基于西溪南村的选址、空间布局,结合人文环境、经济需求,应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以及统计数据,利用ArcGIS数据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区域的用地建设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西溪南村高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3.92 km^(2),集中分布在村落北侧;中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6.76 km^(2),分布村内道路通达处;低度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21.56 km^(2),呈斑块状分布在西溪南村中;不适宜建设的用地面积为56.14 km^(2),成片分布在村落中心、东南侧和丰乐河中心绿地。由于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的限制,西溪南村用地建设适宜性较低,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乡村发展方向,应合理规划建设用地,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用地 GIS 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索——以西藏索县为例
3
作者 刘喜娟 李康康 杨东峰 《城市建筑》 202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针对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过程中,数据整合困难、阈值确定模糊、模型构建复杂等技术难点,文章以索县为例,基于地形位置指数(TPI)和“双评价”指南开展了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索,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土地资源判定和适宜性分... 针对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过程中,数据整合困难、阈值确定模糊、模型构建复杂等技术难点,文章以索县为例,基于地形位置指数(TPI)和“双评价”指南开展了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索,比较了两种方法在土地资源判定和适宜性分级结果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索了各方法的适用性,为地势条件复杂、数据资料缺乏地区的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地形位置指数 评价 高山峡谷地区
下载PDF
贵州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探析
4
作者 丘跃 雷梦婷 《南方自然资源》 2023年第10期36-39,共4页
贵州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山多地少,村域四周群山环绕,耕地资源非常宝贵。近年来,洪江村致力打造“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教育为根、旅游为行”的“洪江国际艺术村”。随着洪江村在艺术界的名气日益增大,进驻洪江村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村... 贵州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山多地少,村域四周群山环绕,耕地资源非常宝贵。近年来,洪江村致力打造“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教育为根、旅游为行”的“洪江国际艺术村”。随着洪江村在艺术界的名气日益增大,进驻洪江村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多,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日渐凸显,因此,迫切需要评估洪江村范围内每个地块的建设适宜性程度,为村庄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朝阳镇 洪江 生态为本 贵州荔波 建设适宜性评价 建设与保护 村域
下载PDF
基于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红波 张慧 +1 位作者 赵俊三 袁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9,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评价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方法:以GIS为系统环境,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地理空间过程,"生态位"确定元胞邻域之间的转换规则,构建元胞自动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研究结果:模型运行得出了安宁市低丘缓坡土地... 研究目的:评价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方法:以GIS为系统环境,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地理空间过程,"生态位"确定元胞邻域之间的转换规则,构建元胞自动机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研究结果:模型运行得出了安宁市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的等级图谱,适宜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低丘缓坡区域的东北部,模型运行有效。研究结论:元胞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运行结果生态意义明确,适用于生态保护为目的的同质性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为评价、优化和编制低丘缓坡专项规划方案奠定了很好基础,也为类似的山地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价 低丘缓坡 建设适宜性评价 元胞自动机 生态位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及影响因素解析的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晓青 史文娇 +3 位作者 邢晓旭 孙晓芳 王猛 石晓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9期131-142,共12页
通过大量文献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与现状、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影响因素解析4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当前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方向以及研究方法在原理、优缺点及适用... 通过大量文献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与现状、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影响因素解析4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当前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方向以及研究方法在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等方面的差异性,最后进行整体总结与展望。结果表明,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在项目建设前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更侧重于区域耕地的自然禀赋条件;在项目建设后的效益评价研究中,从早期注重经济效益评价逐渐发展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并重;在影响因素解析研究中,当前研究仍较为薄弱,对不同建设区域效益提升水平存在差异的解释仍较少。针对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应综合考量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本研究能为科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建设适宜性评价 效益评价 影响因素 方法对比
下载PDF
GIS在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秀伟 程琳琳 +1 位作者 张瑞娅 王宇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6,共3页
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煤塌陷状况、地表水系、地质构造及区位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了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 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煤塌陷状况、地表水系、地质构造及区位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了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划分出了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基本农田因子的情况下,研究区内的宜建土地面积为59.12km2,占研究区面积的57.4%,不仅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为压煤村庄搬迁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采煤塌陷 建设适宜性评价 村庄搬迁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采煤塌陷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常江 李亚博 温海燕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101,共5页
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基于GIS技术对徐州市域部分采煤沉降土地进行了建设适宜性评价。经过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GIS软件的加权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域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建设适宜性等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该区域不同建设等... 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基于GIS技术对徐州市域部分采煤沉降土地进行了建设适宜性评价。经过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GIS软件的加权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域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建设适宜性等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该区域不同建设等级土地的规划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适宜性评价 GIS 多准则决策分析 采煤塌陷地
下载PDF
“生态位”元胞自动机在低丘缓坡资源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慧 赵俊三 +1 位作者 李红波 周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3994-13997,共4页
针对于低丘缓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需要进行低丘缓坡资源的建设适宜性评价,有必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其中,以减少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弊端。提出了基于"生态位"元胞自动机(CA)的新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拥有典型的低丘缓坡资... 针对于低丘缓坡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需要进行低丘缓坡资源的建设适宜性评价,有必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引入其中,以减少开发过程中带来的弊端。提出了基于"生态位"元胞自动机(CA)的新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拥有典型的低丘缓坡资源,处于云南省中部的安宁市,探讨了如何通过"生态位"元胞自动机和GIS的结合对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进行建设适宜性评价,根据元胞在t时刻的适宜建设的概率,将元胞的建设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即高适宜(S1)、中等适宜(S2)、勉强适宜(S3)、不适宜(N),从而得出安宁市低丘缓坡资源建设适宜性结果,为更加合理地利用低丘缓坡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生态位 建设适宜性评价 低丘缓坡资源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范峻恺 徐建刚 胡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229,共8页
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工程”技术层面,缺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视角的评价研究。基于此,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为实证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指标的系统建模评价方法。首先,从孕灾环境危险程... 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工程”技术层面,缺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视角的评价研究。基于此,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为实证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指标的系统建模评价方法。首先,从孕灾环境危险程度、承灾体易损程度、海绵体改造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城市空间采用元胞栅格化、指标分级量化、人口密度估算等方法计算和生成各个指标的量化分级图层;最后,基于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构建拓扑结构为9×3×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海绵体的城市空间布局及其建设时序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建设适宜性评价 BP神经网络 熵值法 长汀
下载PDF
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盼盼 卢全中 +2 位作者 卢杰 黄伟亮 卢智 《甘肃科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3-19,共7页
为关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中的活动断裂场地提供工程评价标准。依据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分类和分级为基准,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将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稳... 为关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中的活动断裂场地提供工程评价标准。依据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分类和分级为基准,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将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稳定性差、基本稳定和稳定4级;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亦定性为4级,依次是不适宜、适宜性差、较适宜和适宜;定量确定不同类型和级别活动断裂的安全避让距离,从而确立了与关中盆地26条活动断裂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分级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关中盆地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三峡库区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分区划定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晨怡 杨天翔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保护与修复、整治与改造、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途径,在生态系统多样性复杂、生态敏感性高的城市尤其强调对城市生态本底的保育。以位于三峡库区末端的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根据其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和目标以及规划策略,选取... 保护与修复、整治与改造、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途径,在生态系统多样性复杂、生态敏感性高的城市尤其强调对城市生态本底的保育。以位于三峡库区末端的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根据其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和目标以及规划策略,选取雨洪汇流量、淹没潜在风险等5个与水系统相关的特定因子指标以及高程、坡度等4个常规评价因子,形成由9个因子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的栅格数据模型,采用因子加权法,先后通过单因子研究和多因子综合研究揭示用地的建设适宜性格局,并根据综合建设适宜指数(CSI)划定海绵城市建设分区。评价结果可以指导海绵城市分区建设方式,构建城市的海绵生态图底,为三峡库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对生态本底的保育及海绵体的构建方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三峡库区 GIS 建设适宜性评价 生态保护与修复
下载PDF
FLUS模型对佛山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的验证与修正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招晖 陈昌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2,共7页
自然资源本底摸查、空间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随着AI时代的带来,从智能化角度探索一种更为客观、科学的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式成为了可能。文章以佛山为例,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城镇空间进行模拟,比对... 自然资源本底摸查、空间承载能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随着AI时代的带来,从智能化角度探索一种更为客观、科学的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方式成为了可能。文章以佛山为例,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城镇空间进行模拟,比对分析其模拟结果与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异同。研究表明,两种分析结果总体上基本一致,但由于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的是一种“千层饼”叠加的空间分析方法,无法反映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与预期值有所偏差。因此,在对空间要素流动密集地区进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FLUS模型的模拟结果对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得到更切合实际的评价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FLUS模型 佛山
下载PDF
南沙新区陆海统筹建设适宜性评价
14
作者 王海云 程迎轩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2年第10期75-82,89,共9页
文章以广州南沙国家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开发成本等五个方面构建“陆域-岸线-海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南沙新区建设现状和空间规划管控要求,按适度超前原则确定优先开发... 文章以广州南沙国家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开发成本等五个方面构建“陆域-岸线-海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南沙新区建设现状和空间规划管控要求,按适度超前原则确定优先开发区域,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①南沙新区自然本底条件优越,生态环境敏感且重要,底线保护对区域建设开发具有决定性作用。永久基本农田、重要湿地、生态保护红线等不适宜区占37%,未来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培育绿色发展模式,打造成滨海湿地、岭南水乡、森林公园,发展生态农业。②南沙新区发展空间有限,适宜和较适宜建设区占47%,呈中心外围分布格局,沿交通轴线聚集分布,临界适宜区受生态保护、地面沉降和交通不便的限制。③向海拓展的潜力有限,宜加强岸线保护和围填海管控,鼓励人工岸线生态化修复,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④现状开发强度与人口发展不协调、用地结构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交通路网等配套设施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适宜评价 陆海统筹 南沙新区
下载PDF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延安市富县为例
15
作者 王天佑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9期24-31,共8页
本研究利用洛伦兹曲线从空间角度对富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从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3个层级出发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目标层是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系统层包括开发制约强度、... 本研究利用洛伦兹曲线从空间角度对富县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实际,从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3个层级出发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目标层是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系统层包括开发制约强度、现有开发水平和未来开发潜力3个维度,指标层包括16项具体指标;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开发制约强度、现有开发水平、未来开发潜力综合指数分值,通过加权求和得到富县各乡镇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值,基于GIS平台将富县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由高到低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根据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将研究区国土空间开发分为优先建设区、适度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3个分区,并针对富县实际对各个分区分别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 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对策研究 富县
下载PDF
浅析GIS技术在低丘缓坡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古艳 余万军 《商业经济》 2017年第5期111-114,共4页
GIS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运算和分析能力,是对图像和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工具。GIS在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立空间数据库、适宜性叠加分析和评价成果的表达三大模块。GIS技术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 GIS本身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运算和分析能力,是对图像和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工具。GIS在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立空间数据库、适宜性叠加分析和评价成果的表达三大模块。GIS技术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工作提供了工作平台和技术支持。但GIS技术应用于低丘缓坡适宜性评价中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并没有真正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多数只是将其作为辅助计算工具,未来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或者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来进行低丘缓坡土地适宜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低丘缓坡 建设用地适宜评价 应用
下载PDF
基于GIS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和后备资源潜力评价
17
作者 潘明伟 王发艳 杨舒迪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3期189-195,共7页
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都匀市201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遥感影像解译生成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选定评价因子,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 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都匀市201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经遥感影像解译生成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选定评价因子,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和后备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欠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5.84%、15.76%、24.09%、28.89%、25.43%,适宜性等级以不适宜区为主;在空间分布上,适宜区分布在老城区中心区、匀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甘塘工业园区的中心区和各乡镇的政府驻地,欠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布在高程较高、坡度较大,林地、草地集中分布的山区;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61 982.1 hm^(2),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分别占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10.34%、34.6%、55.04%;适宜区规模最小,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实际分布相符,对区域的规划建设用地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建设用地适宜评价 后备资源分析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波梅山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国强 金阳 +4 位作者 李云 姜月华 顾轩 梅世嘉 张鸿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140,共8页
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质资源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岸线资源等6个评价要素,15个评价因子,4个因子划分等级的多层次海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质资源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岸线资源等6个评价要素,15个评价因子,4个因子划分等级的多层次海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宁波梅山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梅山岛生态红线管控区,将二级管控区划分为适宜性差区。评价结果表明:梅山岛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良好,适宜-较适宜工程建设区面积占比达75.5%,可满足近期规划建设用地需求;近深水岸线区均为适宜-较适宜,其中未开发利用长度6.1km,可有效支撑梅山岛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建设。该评价结果可为梅山岛的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GIS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生态
下载PDF
基于GIS的口岸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例
19
作者 狄春 关国锋 +1 位作者 汤永玲 苏堂荣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年第2期29-30,共2页
以绥芬河市为例,构建了口岸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综合适宜性分值把绥芬河市土地划分四个等级: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此... 以绥芬河市为例,构建了口岸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综合适宜性分值把绥芬河市土地划分四个等级: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此研究为土地规划学者进行建设用地用地评价提供一定程度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芬河市 口岸城市 建设用地适宜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8
20
作者 张诗逸 冯长春 +2 位作者 刘雪萍 王福良 谢旦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1-638,共8页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选取14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括基本因素层、...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选取14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括基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并引入模糊隶属度函数改进模型算法,形成综合评价法、模糊评判法和RS/GIS相结合的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结果分等级显示土地生态敏感程度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的空间分布,根据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划定区域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沙市湘江新区为例,基于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定量评价该区域土地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得到保障土地生态安全的建设用地格局。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该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状况,对于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 建设用地适宜评价 模糊评判法 RS/GIS 空间格局 长沙市湘江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