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阈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良明 林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54,共12页
继成功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改造道路之后,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若不能建成,中华民族“就要受到绝大的灾难”的重要论断。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为鉴... 继成功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改造道路之后,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若不能建成,中华民族“就要受到绝大的灾难”的重要论断。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为鉴戒,毛泽东构建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道路布局,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成功破题。此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法则、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回顾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对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学校教材编写及其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洪成 李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
1956—1966年间是我国逐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总结前一阶段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探索,打破旧教材的编写体例,下放编写权力,学校教材先后经历了独立自编、调整... 1956—1966年间是我国逐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时期,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总结前一阶段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探索,打破旧教材的编写体例,下放编写权力,学校教材先后经历了独立自编、调整统编、稳步再编和平缓重修几个阶段,取得了学校教材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教材建设推向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学校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了以下特色:一是学校教材的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的社会实际;二是打破学校教材编写的旧框架,建立了新的学科系统;三是下放学校教材的编写权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教材编写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虽有局限和缺失,但成绩显著,为当前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诸多积极的现实启示,尤其是对教材编写中所涉及的教材的政治性、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合理结合、教材编写参与者的多方合作等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 学校教材 学校教育 教材建设
下载PDF
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
作者 米克荣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郭桂英 山东大学出版社 历史地位
下载PDF
富于创造性的探索——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
作者 冯毅 《理论与现代化》 1993年第12期33-33,共1页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天津师范大学励维志副教授主编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书,于1993年9月,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通观全书,笔者认为富有特色的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创造性 天津师范大学 诞辰100周年 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 副教授
下载PDF
专题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5
作者 穆公 《新高考(文科版)》 2005年第11期30-34,共5页
[学法点津] 1.本专题的主题内容是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五大召开的5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体包括:(1)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社会主义建设道... [学法点津] 1.本专题的主题内容是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五大召开的5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体包括:(1)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4)“文化大革命”的失误;(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其中重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共在各个时期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难点:如何认识三大改造完成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探索历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成功与失误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 高考 历史 专题复习 2006年 学法指导
下载PDF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6
作者 李金南 《新经济》 2013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6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经过了几起几落。困扰人们多年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一直不休。党的十四大以毫不含糊的科学语言申明: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蕴育、萌生和发展的过程... 6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经过了几起几落。困扰人们多年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一直不休。党的十四大以毫不含糊的科学语言申明: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蕴育、萌生和发展的过程,期间,留下了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探索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独立成章的原因分析
7
作者 张正光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5年第5期66-70,共5页
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单列为一章,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国史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我们党对中国... 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单列为一章,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国史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力探索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程,它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不仅表现为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理论准备,而以往的教材对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阐述不够。因此,有必要阐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非毛化"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独立成章
原文传递
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贡献
8
作者 郭启才 温海峰 《柴达木开发研究》 1993年第3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在邓小平同志的坚持和倡导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断20多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生产力标准问题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小平同志正确分析形势 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验教训 在理论上所得出的明确而系统化的结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大理论支柱.通过十四大报告的学习 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解放思想 生产力标准问题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制定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述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因而指导我党成功地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教育制度,从而...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因而指导我党成功地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教育制度,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教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道路探索 思想改造 教育改革
下载PDF
1956年前后周恩来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0
作者 胡华 《福建党史月刊》 2013年第20期19-22,共4页
1956年前后,周恩来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果:在对经济建设方针的探索中,提出了实事求是、反对冒进的思想;在改进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中,提出了分权思想和搞一点私营的思想;在对经济发展中... 1956年前后,周恩来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果:在对经济建设方针的探索中,提出了实事求是、反对冒进的思想;在改进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中,提出了分权思想和搞一点私营的思想;在对经济发展中智力支持问题的探索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思想;在对外交往中,提出为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有利的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些光辉思想,对于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
原文传递
党的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11
《党课》 2022年第12期75-75,共1页
党的八大在短短13天的会期里传达出的信息,至今令人心潮澎湃——它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梦想,显示出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更为重要的是,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向。党的八大召开时,距离1... 党的八大在短短13天的会期里传达出的信息,至今令人心潮澎湃——它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国梦想,显示出党的团结和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更为重要的是,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向。党的八大召开时,距离1945年七大召开,已经过去了11年。这11年间,中国人民先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抗美援朝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八大 国民经济恢复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抗美援朝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的团结 党的事业
原文传递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 主题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含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2
作者 张立双 王绪前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4年第3期51-56,共6页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高考 历史 “主题”复习 复习指导 专题复习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原文传递
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13
《文史天地》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50多个外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了大会。
关键词 工人党 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民主人士 中共八大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政协礼堂 列席
原文传递
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4
《支部生活(山东)》 2022年第7期27-27,共1页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着全国1073万名党员...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着全国1073万名党员,党员人数比党的七大时增加了8倍。应邀列席大会的,有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还有苏联、南斯拉夫、法国等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等的代表团。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受到了极大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革命党 党员人数 第二个五年计划 工人党 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民主人士 中共八大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原文传递
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15
作者 訾谦 邱玥 《福建青年》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2月下旬的北京,春风轻拂,全国政协礼堂静静矗立在太平桥大街旁,门前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与几十年前相比,周围的景致发生了很大变化。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八大”)在这里举行。这是中国共... 2月下旬的北京,春风轻拂,全国政协礼堂静静矗立在太平桥大街旁,门前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与几十年前相比,周围的景致发生了很大变化。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八大”)在这里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召幵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八大 全国政协礼堂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太平桥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执政
原文传递
五十年代“以苏为鉴”的由来及其发展
16
作者 李桂荣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44-46,共3页
建国初 ,由于当时国内、国际环境所限 ,照搬了苏联的模式 ,但很快在实践中发现了它的弊端。因此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思想 ,并指导于实践 ,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 建国初 ,由于当时国内、国际环境所限 ,照搬了苏联的模式 ,但很快在实践中发现了它的弊端。因此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思想 ,并指导于实践 ,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进行的艰苦、积极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这种探索精神 ,至今仍为我们今天的改革所应学习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模式 以苏为鉴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
下载PDF
《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
17
作者 赵嘉宾 《奋斗》 2021年第20期72-72,共1页
《论十大关系》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同志对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初步且较为系统的思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论十大关系》提出的一些新思想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 《论十大关系》的形成标志着毛泽东同志对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初步且较为系统的思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论十大关系》提出的一些新思想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十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奠基石 运用和发展 独立自主 现实指导意义
原文传递
为决策作参考——朱德《外出视察的报告》带来的启示
18
作者 王琼 《共产党人》 2023年第16期42-43,共2页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科学决策的“先手棋”,是打赢主动仗的“关键子”。一些典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半拉子工程”的背后,既有决策者对“创造什么样政绩”认识的偏差,也存在怠于调研、脱离实际的作风弊病。...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是科学决策的“先手棋”,是打赢主动仗的“关键子”。一些典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和“半拉子工程”的背后,既有决策者对“创造什么样政绩”认识的偏差,也存在怠于调研、脱离实际的作风弊病。为什么进行调查研究,以及通过调研要达到什么目标、发挥什么作用、解决什么问题,这都是制定方案阶段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将“供中央决策作参考”作为开展调查的主要目的,并从调查研究中产生了很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工程 调查研究工作 半拉子工程 政绩工程 朱德同志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央决策 科学决策
原文传递
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探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捷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9,共15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与推进、"大跃进"后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这些积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不...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与推进、"大跃进"后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这些积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从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开始的,是从恢复中共八大路线开始的,是从系统阐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开始的。这种在总结历史、开辟未来中形成的在恢复、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恢复、坚持的辩证关系,把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的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清晰地描绘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展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发展脉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不断地从毛泽东思想那里吸取理论创新的智慧和养料,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构成了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些现象及其联系,反复地证明了一个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真理的基本原理,总要依托新的思想载体、新的实现方式,才能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永葆其当代价值,延续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已经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阶段,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不仅没有过时,反而由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到来,日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述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文姬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7年第2期100-120,共21页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伴随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产生了很多宝贵的思想,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挖掘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前几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思想,对于分析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改革开放后中...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伴随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产生了很多宝贵的思想,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挖掘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前几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思想,对于分析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和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 经济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