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驼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考》的两点商榷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森 董贵胜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56-56,59,共2页
关键词 《驼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考》 驼山石窟 开凿年代 造像题材 考证 李裕群
下载PDF
唐伊娄河开凿年代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子如 赵韦航 《江苏地方志》 1996年第4期46-47,共2页
伊娄河即今瓜洲运河,为扬州古运河之南段(扬子桥至瓜洲镇段)。这条河自凿成至今,在交通、水利等方面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古往今来均为世人所瞩目。古今一些重要著作,尤其是涉及水利史或扬州的专著,大都有对伊娄河的记载。然而对这条河的... 伊娄河即今瓜洲运河,为扬州古运河之南段(扬子桥至瓜洲镇段)。这条河自凿成至今,在交通、水利等方面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古往今来均为世人所瞩目。古今一些重要著作,尤其是涉及水利史或扬州的专著,大都有对伊娄河的记载。然而对这条河的开凿年代却是众说纷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凿年代 州刺史 扬州古运河 《旧唐书》 水利史 江苏水利 标点本 地理志 大事记 十七年
下载PDF
艺术明珠 丝路瑰宝——须弥山石窟的称谓和开凿年代浅议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正昌 《文博》 1994年第1期43-51,共9页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历史文献和佛教典籍记载甚少,一些涉及石窟艺术的书籍里也很少提及.其实,这里保存和珍藏着隋唐以前不少石窟造像.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丝绸之路上长期中西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结晶....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固原县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东麓.历史文献和佛教典籍记载甚少,一些涉及石窟艺术的书籍里也很少提及.其实,这里保存和珍藏着隋唐以前不少石窟造像.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丝绸之路上长期中西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结晶.风雨沧桑,须弥山石窟经历了它的磨难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开凿年代 天梯山石窟 炳灵寺石窟 中国佛教史 十六国时期 丝绸之路 佛教文化 中心柱 麦积山石窟
下载PDF
从文献资料论响堂山石窟的开凿年代
4
作者 赵立春 《文物世界》 2002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文献资料 响堂山石窟 开凿年代 中国 文物考古
下载PDF
驼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裕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56,共10页
一引言驼山石窟坐落在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城东约4公里处,山峦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驼之峰,故曰驼山。这里松柏苍翠,环境幽雅,为高僧理想的禅修之所,至迟唐代已建有驼山寺。山巅地势略为平坦,元代建有昊天宫,碑碣遗址尚存。山之东坡近... 一引言驼山石窟坐落在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城东约4公里处,山峦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驼之峰,故曰驼山。这里松柏苍翠,环境幽雅,为高僧理想的禅修之所,至迟唐代已建有驼山寺。山巅地势略为平坦,元代建有昊天宫,碑碣遗址尚存。山之东坡近山顶处剥露出面积较大的石灰岩崖面,摩崖龛像即凿于此。现存龛像5个,从北向南依次编号,其中第2~5龛属隋龛;第1龛开凿于唐武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题材 开凿年代 石窟造像 山东地区 青州市 菩萨 观世音 佛像 无量寿佛 总管府
原文传递
封龙山石窟开凿年代与造像题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裕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7-75,共9页
古代定州地区素以雕刻工艺发达而著称于世。本世纪50年代曲阳修德寺出土大批北朝至隋唐精美的石雕佛像,被学术界誉为定州样式。然而关于定州及附近地区的石窟寺却极罕闻。1989年曾有人撰文,首次报道了邻近定州的元氏县封龙山石窟的现状... 古代定州地区素以雕刻工艺发达而著称于世。本世纪50年代曲阳修德寺出土大批北朝至隋唐精美的石雕佛像,被学术界誉为定州样式。然而关于定州及附近地区的石窟寺却极罕闻。1989年曾有人撰文,首次报道了邻近定州的元氏县封龙山石窟的现状,始知定州附近地区尚存北朝时期的石窟寺。因此这一资料显得十分珍贵。1994年9月,笔者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对该石窟的开凿年代和造像题材有些新的认识,下面就此问题略作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龙山 造像题材 开凿年代 石窟寺 大住圣窟 北朝 佛像 定州 洞窟形制 首次报道
原文传递
龙门奉先寺的开凿年代 被引量:2
7
作者 冈田健 《美术研究》 1984年第2期60-65,共6页
奉先寺的开凿年代与净土教善导 金维诺先生在《龙门石窟》中认为奉先寺创建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四月一日,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十二月三十日完工,这也是从前很多人提出过的意见。这是根据奉先寺大卢舍那佛佛座北侧开元十年(公元722年... 奉先寺的开凿年代与净土教善导 金维诺先生在《龙门石窟》中认为奉先寺创建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四月一日,到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十二月三十日完工,这也是从前很多人提出过的意见。这是根据奉先寺大卢舍那佛佛座北侧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刊刻的《大卢舍那像龛记》上记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先寺 开凿年代 龙门石窟 卢舍那佛 公元 善导 造像风格 佛座 史料 高僧传
原文传递
龙门石窟开凿年代新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景龙 《中原文物》 1999年第3期39-42,共4页
龙门石窟的开凿年代以1443窟(古阳洞)为标志,其开凿年代有太和七年、太和十二年、太和十七年等多种说法。作者参照考古学上的打破关系理论,对分布在1443窟南北两壁面上的造像龛和造像题记进行了认真地考察分析,认为该窟的开凿年代... 龙门石窟的开凿年代以1443窟(古阳洞)为标志,其开凿年代有太和七年、太和十二年、太和十七年等多种说法。作者参照考古学上的打破关系理论,对分布在1443窟南北两壁面上的造像龛和造像题记进行了认真地考察分析,认为该窟的开凿年代亦即龙门石窟的始凿年代,为北魏太和二年(公元47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凿年代 龙门石窟 供养人 太和 造像碑 弥勒像 穆陵 开凿时间 尉迟 关系理论
原文传递
龙门石窟开凿年代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景龙 《石窟寺研究》 2010年第1期62-73,共12页
在龙门石窟开凿年代的研究问题上,研究者均以第1443窟(古阳洞)的开凿时间作为龙门石窟群开凿年代的标志。本文对偃师水泉石窟北魏造像碑记以及《魏书》中关于始平公隗归记载的研究,打破了始平公史无记载一说。对古阳洞的研究,本文作者... 在龙门石窟开凿年代的研究问题上,研究者均以第1443窟(古阳洞)的开凿时间作为龙门石窟群开凿年代的标志。本文对偃师水泉石窟北魏造像碑记以及《魏书》中关于始平公隗归记载的研究,打破了始平公史无记载一说。对古阳洞的研究,本文作者从考古学上对窟龛叠压关系、因地质构造裂隙致造像记不能顺畅写、刻而出现字间空格,以及极少漏刻、已补现象进行了研究,结合中国书法界对该洞碑刻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出古阳洞新城县功曹孙秋生造像龛的题记为太和七年无误,并非漏掉一'十'字。国际上有关学者的研究论文也体现了同样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不是随政治地位的变革而传播,龙门石窟的开凿起冶时间可以断定不是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而是在太和初年或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开凿年代 古阳洞 考古学
原文传递
广元皇泽寺28号窟时代考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剑平 杨栋 +2 位作者 李绪成 李升 吴建云 《四川文物》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2 8号窟是皇泽寺石窟中开凿规模最大 ,造像最为精美 ,内容最为丰富的龛窟 ,但对于石窟的开凿年代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弄清楚此窟的开凿时代 ,对于我们研究广元乃至四川石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皇泽寺 28号窟 时代考证 广元市 四川 开凿年代 隋代 初唐时期
下载PDF
贺兰山岩画文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薛正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72-77,共6页
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观照和审视贺兰山岩画的产生及其历史的演进过程 ,贺兰山的得名源于早期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的自然地理环境 ,是贺兰山岩画生成的史地背景。贺兰山岩画是远古以来生存在... 宁夏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岩画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观照和审视贺兰山岩画的产生及其历史的演进过程 ,贺兰山的得名源于早期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的自然地理环境 ,是贺兰山岩画生成的史地背景。贺兰山岩画是远古以来生存在这一地区的各个时期少数民族艺术家创造的 ,是多元文化的历史积淀。贺兰山岩画早期开凿在旧石器晚期 ,主要在新石器时代。整个岩画点相对比较集中 ,风格注重写实 ,细节突出 ,介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 ,线条高度简化、符号化和原形化 ,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是后人研究游牧民族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活化石。贺兰山岩画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人类早期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美轮美奂的岩石画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岩画 开凿 开凿年代 艺术特征 历史文化
下载PDF
外来文化对早期土家族的影响——来凤仙佛寺摩崖造像的考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满益德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5-19,共5页
湖北来凤仙佛寺摩崖造像始于何时,一曰东晋,一曰五代,均以残碑“文字”为证而得出结论。笔者经过实地考察,主要从造像的题材、样式与中原、四川等地区佛教造像流布情况的分析比较中,得出与前两说不相同的结论,并就此阐明了仙佛寺的文化... 湖北来凤仙佛寺摩崖造像始于何时,一曰东晋,一曰五代,均以残碑“文字”为证而得出结论。笔者经过实地考察,主要从造像的题材、样式与中原、四川等地区佛教造像流布情况的分析比较中,得出与前两说不相同的结论,并就此阐明了仙佛寺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文化 早期土家族 摩崖造像 考证 仙佛寺 布局模式 造像风格 开凿年代 文化精神 湖北 来凤县题材
下载PDF
志丹城台寺石窟历代题记的识读与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振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71,共8页
陕北一带原属北宋统治区域,金灭北宋之后,金代统治者取得了该地区的统治权,金朝统治者对佛教基本上保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继续开凿、续建石窟寺。志丹城台寺石窟就是历经宋、金两朝完工的特大型石窟,之后又经过多次重修。该石窟保存的宋... 陕北一带原属北宋统治区域,金灭北宋之后,金代统治者取得了该地区的统治权,金朝统治者对佛教基本上保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继续开凿、续建石窟寺。志丹城台寺石窟就是历经宋、金两朝完工的特大型石窟,之后又经过多次重修。该石窟保存的宋、金、明代题记至少有65条。这些题记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即对该寺所存题记逐一识读,并分析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台寺 题记 开凿年代
下载PDF
泾州地区北朝石窟分期试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暨远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45,共10页
关键词 石窟 北朝 开凿年代 州刺史 康生 北魏
下载PDF
藏传密教与剑川石钟山石窟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橹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90,共8页
关键词 洱海区域 剑川石钟山 密教 石窟寺 南诏王 大理国 开凿年代 佛教文化 西藏 藏传
下载PDF
三武灭佛对麦积山石窟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晓峰 《敦煌学辑刊》 199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具有影响的灭佛事件。分别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统治时期,史称“三武灭佛”。这几次灭佛事件均首先发生在当时北方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而地处秦州(今甘...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具有影响的灭佛事件。分别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统治时期,史称“三武灭佛”。这几次灭佛事件均首先发生在当时北方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而地处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东距长安仅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北魏太武帝灭佛 寺院经济 开凿年代 秦州 《旧唐书》 艺术特色 会昌法难 石窟艺术 北周武帝
下载PDF
和顺县云龙山石窟调查简报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玉明 常亚平 《文物世界》 1997年第1期98-101,共4页
和顺县云龙山石窟调查简报李玉明常亚平(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云龙山石窟在山西省和顺县县城以北1公里处云龙山半山腰间。黄沙岩崖壁上东西走向排列两窟,东窟东侧存二附龛。二窟二龛均坐北向南,二窟相距15米,东窟保存较好;... 和顺县云龙山石窟调查简报李玉明常亚平(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云龙山石窟在山西省和顺县县城以北1公里处云龙山半山腰间。黄沙岩崖壁上东西走向排列两窟,东窟东侧存二附龛。二窟二龛均坐北向南,二窟相距15米,东窟保存较好;西窟风化严重,窟内造像已成石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调查 龙山石窟 古建筑保护 龙门石窟莲花洞 开凿年代 造像风格 调查简报 文物地图集 佛龛 佛教造像
下载PDF
大足宝顶山、北山摩岩造像第一、二期维修工程已竣工验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家郁 《四川文物》 1984年第3期87-87,共1页
大足宝顶山、北山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处造像凿于唐末、五代至两宋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可称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由于开凿年代久远,在各种风化营力长期作用下,石窟岩体风化... 大足宝顶山、北山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处造像凿于唐末、五代至两宋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可称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由于开凿年代久远,在各种风化营力长期作用下,石窟岩体风化、破裂,不少龛窟已出现崩塌险情。文化部文物局决定从1981年起陆续拨款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修缮。第一、二期维修工程计有宝顶山“截膝地狱”移位岩体的复原、加固;新辟参观入户梯道和拆砌原入口段陡坝;北山136窟的排水,裂隙灌浆加固;重刻“幸君靖碑”,等十五个项目的内容。工程方案由中央、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顶山 维修工程 摩崖造像 北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艺术 大足 文化部 艺术价值 开凿年代
下载PDF
从田野寻回的历史
19
作者 刘英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1年第6期127-127,共1页
每当考古大新闻上热榜的时候,人们总是很关心到底发现了什么新的、有意思的东西。就像开盲盒一样期待着,神秘的过程、意外的结果都在牵动着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从文献延伸到遗址、古器物,以及这些古物背后的人与故事。《寻蜀记》是... 每当考古大新闻上热榜的时候,人们总是很关心到底发现了什么新的、有意思的东西。就像开盲盒一样期待着,神秘的过程、意外的结果都在牵动着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从文献延伸到遗址、古器物,以及这些古物背后的人与故事。《寻蜀记》是以四川各地的遗址、古迹为线索,发掘隐匿于细节中的历史。例如,在寻访四川各地的大佛时,人们都会自豪地说他们当地的大佛是乐山大佛的“哥哥”,是一个试刻的蓝本,但通过整体考察,特别是确认乐山大佛比其他大佛开凿年代更早,才会从那个历史时段的经济、文化特点而找到石刻大佛群落形成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大佛 四川各地 遗址 未知事物 整体考察 古器物 历史时段 开凿年代
下载PDF
“新发现”的困惑
20
作者 嵇立群 《今传媒》 2000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新发现 榆林窟 《新华日报》 文摘报 可原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敦煌 开凿年代 西部旅游 文章标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