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BZ25-1油田开发井型及完井方式适应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民锋 姜汉桥 +1 位作者 郑伟 王建平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8-461,共4页
为了寻找适合渤海BZ25-1油田的合理开发井型和完井方式,首先应用产能预测解析方法,计算了不同井型的理论产能,并结合各种测试资料、开发井实际生产动态的对比分析,对渤海BZ25-1油田不同井型、完井方式油井的合理产能进行评价;然后利用... 为了寻找适合渤海BZ25-1油田的合理开发井型和完井方式,首先应用产能预测解析方法,计算了不同井型的理论产能,并结合各种测试资料、开发井实际生产动态的对比分析,对渤海BZ25-1油田不同井型、完井方式油井的合理产能进行评价;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储层渗透率、地层系数变化时,不同完井方式对储层条件的适应性;最后提出了适合渤海BZ25-1油田的开发井型及完井方式。研究认为:对于海上油田的地质条件和开发要求,适合采用水平井、分支井等开发井型,宜采取裸眼优质筛管完井方式。研究结果为渤海BZ25-1油田及其他相似油藏,选择合理的开发井型、完井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井型 计算模型 产能 表皮系数 适应性评价
下载PDF
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穆福元 贾承造 +1 位作者 穆龙新 杨焦生 《非常规油气》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煤层气是吸附于煤层的吸附气,其开发机理及开发结束后储层(煤炭)的开发利用,煤层气都要比常规油气藏复杂得多。2013年我国的煤层气产量为30×10~8m^3,预计今后将在沁水、鄂尔多斯东缘、蜀南—滇东—黔北、长庆、西北、东北等地建设... 煤层气是吸附于煤层的吸附气,其开发机理及开发结束后储层(煤炭)的开发利用,煤层气都要比常规油气藏复杂得多。2013年我国的煤层气产量为30×10~8m^3,预计今后将在沁水、鄂尔多斯东缘、蜀南—滇东—黔北、长庆、西北、东北等地建设六大煤层气产业基地,高峰产量达到(350~450)×10~8m^3,因此开展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模式研究,对促进我国煤层气的科学开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总结我国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蜀南地区、阜新、铁法等地煤层气开发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给出了煤层气开发层系组合的原则和开发井距的优化方法,提出了符合我国煤层气地质特征的3种开发井型模式、3种布井模式和4种采气速度模式。由此可知:煤层气的开发层系划分要比油田和气田严格得多,其开发层系划分具有"七个"不能组合在一起的原则;我国煤层气的开发井型主要是水平井+丛式井+直井;煤层气的合理布井方式是在构造的顶部少布井、翼部多布井、鞍部不布井,井网形态和井距、排距应该依据煤层气的地质参数进行技术经济优化;我国煤层气的采气速度应该和煤炭生产紧密结合,按照提出的模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开发模式 开发层系 开发井型 布井模式 井距 采气速度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储渗单元研究方法与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建林 贾成业 +3 位作者 闫海军 季丽丹 李易隆 袁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424,共13页
精细表征储层特征和储层结构是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技术需求。基于不同类型砂体的相似孔渗特征将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充填和心滩砂体聚类为储渗单元,提出了储渗单元研究概念和研究思路,开展了辫状河沉积体系储渗单元发育模式... 精细表征储层特征和储层结构是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技术需求。基于不同类型砂体的相似孔渗特征将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充填和心滩砂体聚类为储渗单元,提出了储渗单元研究概念和研究思路,开展了辫状河沉积体系储渗单元发育模式研究。通过露头观测和测井相标志,识别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储渗单元发育四种叠置模式,即心滩叠置型、河道充填叠置型、心滩和河道充填叠置型、心滩或河道充填孤立型;基于储渗单元发育模式,提出了河流相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井型的适应性,指出辫状河沉积体系中河道叠置带是叠置型储渗单元发育的有利部位,是水平井开发的有利目标,辫状河沉积体系中的过渡带和洼地主要发育孤立型储渗单元,适合直井或丛式井组开发。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野外露头研究和苏里格气田加密井区井间干扰试验表明,辫状河沉积体系中储渗单元发育规模为顺古水流方向长600 m和垂直水流方向宽400 m左右,证实苏里格气田具备进一步加密到400×600 m的条件,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辫状河沉积体系 储渗单元 叠置模式 开发井型 采收率
下载PDF
A simple plume model induced by stack effect in a vertical shaft
4
作者 Zhang Jingyan Lu Weizhen Huo Ran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09年第3期35-40,共6页
After comparing the mechanism of tilted plume under stack effect with that of spill plume,the tilted plume model induced by stack effect in a vertical shaft is developed simp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a s... After comparing the mechanism of tilted plume under stack effect with that of spill plume,the tilted plume model induced by stack effect in a vertical shaft is developed simp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a series of full-scale tests. It is shown that the two sides of plume are symmetrical and have an accordant regulation that the plume radius has a linear relation to the height z. The profile of fire plume under stack effect is similar to the windblown flame in wind tunnel,and the range of flame deflection angle is about from 50 to 60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 effect tilted plume profile plume radius flame deflection angle air-entrain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