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池育苗条件下大弹涂鱼早期仔鱼开口摄食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其永 洪万树 +2 位作者 叶启旺 陈仕玺 江国强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4,共7页
对土池育苗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早期仔鱼的摄食进行了分析。在水温20~32℃,盐度15~20,池水透明度18~25cm的环境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日龄为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发育阶段,其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1日龄属于内源性... 对土池育苗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早期仔鱼的摄食进行了分析。在水温20~32℃,盐度15~20,池水透明度18~25cm的环境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4日龄为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发育阶段,其中初孵仔鱼至孵化后1日龄属于内源性营养期;从孵化后2日龄至4日龄属于混合营养期。混合营养期仔鱼除依靠吸收卵黄囊和油球为营养以外,还从土池水体中摄食含有拟铃虫的颗粒有机碎屑以及少量的双壳类担轮幼体、面盘幼体和多毛类担轮幼体。孵化后5日龄开始进入后期仔鱼发育阶段,已属于外源性营养期。孵化后5~7日龄仔鱼基本上依靠摄食土池水体中的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多毛类担轮幼体,但还摄食少量的颗粒有机碎屑。大弹涂鱼仔鱼是碎屑食物链起点的捕食者,虽然有机碎屑并非活饵料,但它附着或包含着拟铃虫、底栖硅藻和细菌等活饵料,是由无生命的碎屑和有生命的生物组成的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土池育苗 早期仔鱼 开口摄食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七带石斑鱼早期发育及开口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莉 陈超 +4 位作者 孔祥迪 李炎璐 于欢欢 翟介明 庞尊方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3-453,共11页
观察比较了9个温度梯度(13、15、17、19、21、23、25、27、29℃)对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用在(21±0.5)℃条件下孵出的健康仔鱼进行耐饥饿和摄食实验,实验温度处理设两种... 观察比较了9个温度梯度(13、15、17、19、21、23、25、27、29℃)对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用在(21±0.5)℃条件下孵出的健康仔鱼进行耐饥饿和摄食实验,实验温度处理设两种方式:一、处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二、将温度在处理48 h后统一调节至21℃。实验期间,每天统计仔鱼死亡数,测定不投饵条件下的存活指数(SAI),并观察仔鱼投饵后的开口摄食情况及其形态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7~23℃,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27℃时,受精卵不能孵化。21℃时,受精卵孵化率最高,为(93.67±1.52)%;而畸形率最低,为(1.06±1.06)%。当温度低于或高于21℃时其孵化率降低,而畸形率升高;2)在13~28℃范围内,初孵仔鱼的SAI值随着温度的上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21℃时的SAI值最高,为(20.26±0.44)%。各组温度保持不变时,13℃和27℃的SAI值分别为(2.18±0.01)%、(8.47±0.28)%;调整一致后分别为(6.90±0.44)%、(13.30±0.31)%。温度调节组与不调节组相比,其SAI值明显提高。温度调节后,每个梯度组的畸形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3)不同温度处理的仔鱼开口摄食存在差异。21℃时,仔鱼的初始摄食率和饱食率分别可达80.0%和40.0%。随着温度偏离21℃,摄食率和饱食率均逐渐降低。温度调节恢复组的仔鱼摄食情况改善明显,其中17℃不变和恢复组对比变化最为明显:当保持17℃不变时仔鱼的摄食率和饱食率分别为20.0%、13.3%,而处理48 h后恢复到21℃后,两者分别提高到66.7%和33.3%,分别提高了2.3和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带石斑鱼 温度变化 早期发育 开口摄食
下载PDF
鱼类的开口摄食期及其饵料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成德 《水产养殖》 CAS 1990年第5期30-32,25,共4页
本文根据部分有关鱼类仔鱼开口摄食阶段的试验研究论文与资料,综合讨论了仔鱼开口摄食朝的形态特点、开口摄食的时间、开口摄食的饵料种类以及开口摄食的饵料数量。
关键词 鱼类 仔鱼 开口摄食 饵料
下载PDF
大弹涂鱼仔鱼的开口摄食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杰 张其永 黄金龙 《福建水产》 1988年第4期47-53,30,共8页
孵化后的仔鱼由内源性营养转化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阶段是鱼类早期发育的关键时期,人工育苗时经常出现饲养仔鱼大量死亡。死亡原因复杂,其中能否及时得到外源性营养9亦即开食期的适口饵料则是个重要因素。朱成德(1986)曾综述仔鱼开口... 孵化后的仔鱼由内源性营养转化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阶段是鱼类早期发育的关键时期,人工育苗时经常出现饲养仔鱼大量死亡。死亡原因复杂,其中能否及时得到外源性营养9亦即开食期的适口饵料则是个重要因素。朱成德(1986)曾综述仔鱼开口摄食期及其饵料,李思发等(1987)也论述了仔鱼高死亡率的危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仔鱼 开口摄食 生物学特性 资源增养殖
下载PDF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5
作者 曹力欢 李静 +2 位作者 张彦东 方丽 张旭梅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6期187-189,共3页
仔鱼的存活率是鱼类繁殖过程中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效益。仔鱼开口摄食是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早期鱼类的生长阶段,仔鱼口裂的大小和游动能力决定着仔鱼开口饵料的大小和种类,而饵料的密度以及环境中的温度光照等... 仔鱼的存活率是鱼类繁殖过程中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效益。仔鱼开口摄食是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早期鱼类的生长阶段,仔鱼口裂的大小和游动能力决定着仔鱼开口饵料的大小和种类,而饵料的密度以及环境中的温度光照等外部因素对仔鱼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鱼 开口摄食 外界环境
下载PDF
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木娇 区又君 +4 位作者 温久福 李加儿 周慧 王鹏飞 刘奇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2-1227,共6页
【目的】研究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规律,为指导四指马鲅育苗过程中适时更换饵料及制定投饵策略、完善育苗工艺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组织石蜡切片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染色,观察研究1... 【目的】研究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规律,为指导四指马鲅育苗过程中适时更换饵料及制定投饵策略、完善育苗工艺和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组织石蜡切片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染色,观察研究1~30日龄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生过程。【结果】四指马鲅的食道最早在5日龄时出现Ⅱ型黏液细胞;9日龄仔鱼食道黏液细胞数量有所增加,胃部已有贲门部、幽门部、胃体部和盲囊部的明显区域分化,黏膜皱褶丰富,各区域大部分的黏膜表面均有Ⅰ型黏液细胞分布;15日龄仔鱼胃腺区域出现Ⅱ型黏液细胞,肠道前、中、后段均出现Ⅱ型黏液细胞,且以圆形为主;17日龄仔鱼幽门盲囊区域出现Ⅱ型黏液细胞;23和30日龄仔鱼消化道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数量持续增加。四指马鲅消化道各段黏液细胞密度、大小及分泌能力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同日龄仔鱼消化道中以食道的黏液分泌能力最强。【结论】四指马鲅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生和分布特征与仔鱼摄食能力日益增强及消化道结构逐渐完善的趋势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消化道 黏液细胞 发生 分布 开口摄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