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开放式输液瓶在腹腔冲洗中的妙用
1
作者 陈红芳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2期2091-2091,共1页
关键词 开放式输液 持续腹腔冲洗 小儿 妙用 护理人员 重症胰腺炎 腹腔冲洗液 准确记录
下载PDF
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袋代替开放式输液瓶行持续性膀胱冲洗
2
作者 孙连荣 《航空航天医药》 2007年第3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开放式输液 膀胱冲洗 一次性静脉营养袋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持续性 前列腺增生 无菌生理盐水 药液污染
下载PDF
半开放式与全密闭式静脉输液方式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安琴 张惠英 +1 位作者 刘华 陈晓霞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1306-1307,共2页
目的 为选择一种更加安全、可靠、便捷的输液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实验组 (n=60 )采用全密闭输液方式 ,对照组 (n =60 )采用半开放式输液方式。结果 两组实验前后的液体作热源、细菌、不溶性微粒检查均在国家... 目的 为选择一种更加安全、可靠、便捷的输液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实验组 (n=60 )采用全密闭输液方式 ,对照组 (n =60 )采用半开放式输液方式。结果 两组实验前后的液体作热源、细菌、不溶性微粒检查均在国家药典规定的范围内 ,但两组相比 ,实验组液体内不溶性微粒少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实验组输液操作所用时间较短 (P <0 0 5 ) ;加药与不加药对两组液体内不溶性颗粒的影响差异显著 (P <0 0 0 1) ;但两组残留药液量差异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全密闭式输液方式较半开放式输液更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输液 全密闭式输液 静脉输液 随机对照
下载PDF
开放式输液瓶与三升袋用于持续膀胱冲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明莹 王云娥 +1 位作者 段萍 刘华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开放式输液 三升袋 持续膀胱冲洗 效果观察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儿科临床开放式和封闭式输液使用的对比实验
5
作者 尹丽芬 潘树芬 周森麟 《儿科药学》 2001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对开放式和封闭式输液的微生物和微粒污染状态进行对照比较。方法:按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和微生物法进行测定。结果:两种输液中微生物污染无显著差异。但不溶性微粒污染有显著差异。结论:封闭式输液在微粒污染方面明显少于开放式输液。
关键词 开放式输液 封闭式输液 微粒 污染 儿科
下载PDF
开放式静脉输液引起静脉溃疡1例护理体会
6
作者 郝晓翠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开放式输液法能灵活变换输液的种类和数量,可随时按需要添加所需药品,但易被污染。开放式输液法主要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手术时以及病儿治疗补液时。我科2011年5月7日收治1例胃出血、胃壁肿物患者,患者在他院急救时行左下肢静脉切开术,5 ... 开放式输液法能灵活变换输液的种类和数量,可随时按需要添加所需药品,但易被污染。开放式输液法主要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手术时以及病儿治疗补液时。我科2011年5月7日收治1例胃出血、胃壁肿物患者,患者在他院急救时行左下肢静脉切开术,5 d后左下肢形成重度静脉炎,患者病情较重,溃疡处疼痛难忍。我们组织护理会诊,制定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输液 护理会诊 静脉输液 静脉溃疡 危重患者 静脉切开术 重度静脉炎 左下肢
下载PDF
便捷式活动输液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来玉民 陈慧 +1 位作者 王茂桂 牟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0期2628-2628,共1页
关键词 输液 研制 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输液技术 输液装置 密闭式输液 开放式输液 静脉留置针
下载PDF
改进输液器处理预防热原反应
8
作者 康和玉 李改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5期37-37,共1页
输液,输血,静脉高营养是与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很多已采用一次性,闭式输液。然而开放式输液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在基层医院。临床输液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是热原反应,常延误治疗。在药品制剂,输液器具... 输液,输血,静脉高营养是与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很多已采用一次性,闭式输液。然而开放式输液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在基层医院。临床输液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的是热原反应,常延误治疗。在药品制剂,输液器具处理及临床输液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均可引起热原反应,而其中输液器处理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原反应 处理预防 输液器具 除热原 临床输液 胶管 开放式输液 去热原 滴瓶 静脉高营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简易加压输液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清香 郭希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47-147,共1页
介绍一种简易加压输液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2医院(037006)刘清香,郭希明在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常需要加压输液来提高液体输注速度。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气囊加压输液器,经临床实践,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 介绍一种简易加压输液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2医院(037006)刘清香,郭希明在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常需要加压输液来提高液体输注速度。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气囊加压输液器,经临床实践,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本装置由加压气囊、橡胶管、玻璃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输液 橡胶管 螺旋帽 通气管夹 开放式输液 密闭式输液 气囊加压 制作方法 无菌技术 操作方法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中各类基础输液产品包装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苗雅楠 骆泰庆 王薇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1-247,共7页
目的评估在重症监护室中全密闭式输液系统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相对性价比,为临床合理选择输液产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证据构建决策树模型,比较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全密闭式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结果重症监护室... 目的评估在重症监护室中全密闭式输液系统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相对性价比,为临床合理选择输液产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证据构建决策树模型,比较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全密闭式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结果重症监护室中,由半开放式输液系统转换为全密闭式输液系统时,每避免1例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要多付988.24元,估计治疗1例CLABSI的费用为15.68万元,则平均每例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净效益为2.69万元,成本效益比为158.69。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景下,全密闭式输液系统相对于半开放式输液系统均具有成本效益。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全密闭式输液系统较半开放式输液系统更具性价比,但受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的限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开展原始研究来比较全密闭式输液系统和半开放式输液系统的临床安全性,从而进一步优化相应的经济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密闭式输液系统 开放式输液系统 重症监护室 成本效果 成本效益 经济学评价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晓玲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7年第7期644-644,共1页
我县地处陕南,由于经济发展较滞后,静脉留置针于2003年才开始使用,而在发达国家留置针软包装大液体、全封闭式静脉早已取代了头皮针、玻璃瓶,半开放式输液。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了此项技术,目前我院护理人员应用留置针以来,得... 我县地处陕南,由于经济发展较滞后,静脉留置针于2003年才开始使用,而在发达国家留置针软包装大液体、全封闭式静脉早已取代了头皮针、玻璃瓶,半开放式输液。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了此项技术,目前我院护理人员应用留置针以来,得到重危病人、血管不明显、儿科病人及家属的支持,受到护理人员的欢迎。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对静脉留置针输液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输液 护理人员 开放式输液 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 全封闭式 重危病人 儿科病人
下载PDF
介绍一种简易加压输液器
12
作者 刘清香 郭希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16-16,共1页
在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常需要加压输液来提高液体注速度。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气囊加压输液器,经临床实践,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加压输液 设计制作 危重病人 气囊加压 临床实践 橡胶管 螺旋帽 通气管夹 开放式输液 制作方法
下载PDF
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
13
作者 张丽艳 刘少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37-38,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临床上微粒污染的问题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微粒是医源性损伤的一种浅在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所指的微粒是“非经肠道药物(主要指静脉用药)中存在的多种并非故意加入的、可运动的、不溶性的外源性物质,包括玻璃...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临床上微粒污染的问题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微粒是医源性损伤的一种浅在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所指的微粒是“非经肠道药物(主要指静脉用药)中存在的多种并非故意加入的、可运动的、不溶性的外源性物质,包括玻璃屑、橡皮屑、纤维屑、塑料屑、滑石粉、某些微生物的残片,芽胞及某些药物结晶等,统称为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污染 静脉输液 玻璃屑 护理学 医源性损伤 外源性物质 开放式输液 输液 胶塞 现代医学
下载PDF
输液瓶中的液体受重力作用流入像胶管
14
作者 杨志旭 《卫生职业教育》 1994年第1期60-60,共1页
输液瓶中的液体受重力作用流入像胶管兰州市七里河区医院杨志旭全国中等卫生学校《基础护理学》一书,在"输液法"一节中这样写到:"输液瓶是一个入口与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作用使液体流入像胶管,形成... 输液瓶中的液体受重力作用流入像胶管兰州市七里河区医院杨志旭全国中等卫生学校《基础护理学》一书,在"输液法"一节中这样写到:"输液瓶是一个入口与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作用使液体流入像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使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流 《基础护理学》 中等卫生学校 七里河区 输液 瓶内液体 下连 开放式输液 通气管 膜封闭
下载PDF
半开放式静脉输液器2种排气方式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训 郭红 马丽丹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7期3551-3552,共2页
目的:比较半开放式静脉输液器2种排气方式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情况。方法:模拟临床输液操作,分别采用上、下部排气方式对半开放式静脉输液器进行排气,同时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10μm的不溶性微粒,上、... 目的:比较半开放式静脉输液器2种排气方式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情况。方法:模拟临床输液操作,分别采用上、下部排气方式对半开放式静脉输液器进行排气,同时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10μm的不溶性微粒,上、下部排气方式结果分别为(3.11±0.82)、(4.21±0.87)个/mL,t值为3.985,P=0.000;≥25μm的不溶性微粒,上、下部排气方式结果分别为(0.19±0.90)、(0.36±0.10)个/mL,t值为2.374,P=0.000。2种排气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开放式静脉输液器采用上部排气方式对减少药液不溶性微粒方面优于下部排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静脉输液 排气方式 不溶性微粒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对微粒污染的认识与实践
16
作者 韩忠福 秦力君 +2 位作者 赵霖 李葭灰 冯志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临床非经肠道药物中微粒的危害已逐步被认识,除医药生产过程外,临床护理也是微粒污染不可忽视的环节。建立防止微粒污染的观念对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非经肠道药物(主要指静脉输液)
关键词 微粒污染 临床护理 静脉输液 终端滤器 医药生产 输液终端过滤器 开放式输液 一次性输液 玻璃屑 乳胶管
下载PDF
介绍一种医用一次性鼻饲灌注器
17
作者 黄荣香 齐振平 +2 位作者 王军 安丽敏 王四宝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9-39,共1页
多年来临床上对昏迷、消化道疾病、某些手术后和外伤不能由口腔进食的患者,实施鼻饲治疗时一直沿用50~100毫升注射器推注或用开放式输液瓶灌注。使用上述两种器械进行鼻饲灌注时经常发生胃管堵塞和针管破碎。既影响工作质量也给操作... 多年来临床上对昏迷、消化道疾病、某些手术后和外伤不能由口腔进食的患者,实施鼻饲治疗时一直沿用50~100毫升注射器推注或用开放式输液瓶灌注。使用上述两种器械进行鼻饲灌注时经常发生胃管堵塞和针管破碎。既影响工作质量也给操作带来诸多不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制了一次性鼻饲灌注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 灌注 一次性 治疗 开放式输液 胃管 昏迷 影响工作 外伤 患者
下载PDF
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被引量:1
18
《中国医院管理》 1988年第9期26-27,共2页
不久前卫生部颁发了《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的文件。本刊已在第8期刊发了该文件的正文(当时误将卫生部的文件署名为卫生部医政司护理部,特此更正),现继续将该文件的附件(1、2)刊发如下,以利于广大读者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提... 不久前卫生部颁发了《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的文件。本刊已在第8期刊发了该文件的正文(当时误将卫生部的文件署名为卫生部医政司护理部,特此更正),现继续将该文件的附件(1、2)刊发如下,以利于广大读者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 头皮针管 验收标准 细菌内毒素检查 输血器 玻璃接管 灭菌注射用水 开放式输液 密闭式 三通接头
下载PDF
试述病人进入高压氧舱治疗中的护理
19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7期591-591,共1页
答:(1)加压不宜过快。为防止气压伤,嘱病人作吞咽、鼓腮动作;(2)严密观察病情,昏迷或危重病人应有医护人员陪舱,注意病人的神智、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调整好输液速度和液平面(应用开放式输液瓶),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病人... 答:(1)加压不宜过快。为防止气压伤,嘱病人作吞咽、鼓腮动作;(2)严密观察病情,昏迷或危重病人应有医护人员陪舱,注意病人的神智、脉搏、呼吸、血压变化。调整好输液速度和液平面(应用开放式输液瓶),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病人出现面肌或口角抽搐、刺激性咳嗽等,考虑氧中毒即停止吸氧;(3)稳压吸氧时,应戴好面罩,按治疗方案进行吸氧;(4)减压时,应开放各种导管、引流管,调节茂菲氏管中的液平面,防止空气进入静脉;病人的手术伤口应加压包扎,以防出血;病人保持安静呼吸,避免屏气或用力咳嗽,注意保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舱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刺激性咳嗽 护理 开放式输液 空气进入静脉 加压包扎 医护人员
下载PDF
自制膀胱冲洗连接管
20
作者 刘芬 吴九妹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630-631,共2页
关键词 膀胱冲洗 连接管 自制 开放式输液 一次性医疗用品 输液 密闭式 接头 玻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