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评价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在儿童牛奶蛋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玲 周薇 +1 位作者 王良录 王红梅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以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OFC)试验为金标准,评估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sIgE)在儿童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51例确诊或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病例资料。行开放... 目的以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OFC)试验为金标准,评估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特异性IgE(sIgE)在儿童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51例确诊或疑似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病例资料。行开放性口服牛奶蛋白激发试验73例次,行SPT 64例次,测量风团直径大小。使用Phadia 250进行牛奶蛋白血清sIgE检测54例次。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3例次患儿总体性别比男∶女=54∶19;根据年龄分组,64例次进行SPT和OFC试验患儿,分为1岁以下年龄组42例次和1岁及以上组22例次;1岁以下组平均年龄为(5.1±2.5)月龄,1岁及以上组(2.2±1.4)岁。两组分别进行皮肤点刺风团直径与开放性OFC试验相关性分析,1岁以下组SPT与OFC试验相关系数0.332,P值>0.05。ROC曲线分析P=0.1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岁及以上组相关系数0.564,ROC曲线分析P=0.05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牛奶蛋白血清sIgE检测,54例次检测中1岁以下年龄组26例次,1岁及以上年龄组28例次。两组分别进行牛奶蛋白血清sIgE与开放性OFC试验相关性分析,1岁以下组血清sIgE与OFC试验相关系数为0.410,P=0.042;ROC曲线分析P=0.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1岁及以上组相关系数0.338,P=0.073;ROC曲线分析P=0.07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牛奶蛋白血清sIgE对于1岁以下儿童牛奶蛋白过敏有一定诊断意义。牛奶蛋白血清sIgE与SPT对于1岁及以上儿童牛奶蛋白过敏均无明确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婴儿 牛奶蛋白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特异性IGE 开放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下载PDF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在牛奶蛋白过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拉姆卓嘎 皮壮 +2 位作者 吕欣桐 吴岚 王朝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在牛奶蛋白过敏(CMPA)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消化科就诊的55例疑似CMPA患儿,予以氨基酸奶粉喂养2~4周后行OFC,阳性者确诊为CMPA,并继续予以... 目的:探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在牛奶蛋白过敏(CMPA)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消化科就诊的55例疑似CMPA患儿,予以氨基酸奶粉喂养2~4周后行OFC,阳性者确诊为CMPA,并继续予以氨基酸奶喂养,3月后再次进行OFC,进而探讨OFC在牛奶蛋白过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5例疑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行OFC,其中阳性者52例,阳性率94.55%。明确诊断CMPA的52例患儿经氨基酸配方奶喂养3个月后行第2次OFC,仍有9例患儿结果阳性,阳性率17.30%;该9例患儿继续予以氨基酸配方奶喂养3个月后行第3次OFC仍有2例患儿结果阳性,阳性率3.85%。结论:OFC对于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诊断及观察诱导牛奶蛋白免疫耐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诊治
下载PDF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婴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乐庆胜 樊小燕 +1 位作者 张小雯 邵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4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婴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住院后均使用牛奶蛋白实施OFC。分析50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OFC试验结果... 目的探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在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婴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疑似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住院后均使用牛奶蛋白实施OFC。分析50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OFC试验结果。结果50例患儿的OFC结果显示,阴性4例(8.00%),阳性46例(92.00%)。其中迟发型过敏反应41例(89.13%),速发型过敏反应5例(10.87%)。50例患儿中,血便27例(54.00%),腹泻25例(50.00%),呕吐5例(10.00%),皮疹3例(6.00%),拒奶2例(4.00%)。阴性组和阳性组患儿的月龄、性别、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患儿激发试验前后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激发试验后的中性粒细胞水平为(3.48±1.64)×109/L,高于激发试验前的(2.52±1.0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FC试验阴性可排除激发食物所致的消化道食物过敏,指导临床尽早进行干预,避免不必要的饮食回避,有利于患儿身体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症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婴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标准化流程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4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预防食物药物过敏学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3281-3284,共4页
研究表明,成年人食物过敏发生率为1%~3%,儿童则为6%~10%,且全球食物过敏发生率呈增加趋势。食物过敏会对人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尤其对于儿童,不仅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儿童后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病风险。目前... 研究表明,成年人食物过敏发生率为1%~3%,儿童则为6%~10%,且全球食物过敏发生率呈增加趋势。食物过敏会对人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尤其对于儿童,不仅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儿童后期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患病风险。目前常见食物过敏的检验方法有: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其中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但我国医生对于食物过敏诊断流程了解还有欠缺,针对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的了解更少。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预防食物药物过敏学组制定了《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标准化流程专家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在诊断食物过敏时提供指导,并规范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流程,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标准化流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食物过敏诊断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黎海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1,296,共6页
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使得食物过敏的诊断极具挑战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是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食物过敏的规范诊治需要临床医生理解过敏相关的基础知识,便于正确选择诊断方法并合理解释检查结果。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诊断
下载PDF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出现过敏反应120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玲 周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的安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进行OFC出现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性别、过敏食物的种类、发生过敏反应类型、受累器官系统及血清特异性Ig... 目的探讨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的安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进行OFC出现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性别、过敏食物的种类、发生过敏反应类型、受累器官系统及血清特异性IgE与严重过敏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出现过敏反应的120例患儿中男95例,女25例;年龄2个月~10岁。受累的过敏食物包括牛奶蛋白(47.5%,57/120例)、鸡蛋白(22.5%,27/120例)、小麦(19.2%,23/120例)、花生(6.7%,8/120例)、坚果(1.7%,2/120例)、其他(2.5%,3/120例)。发生过敏反应类型:速发型过敏反应107例(90.8%),其中24例为严重过敏反应(21.7%);迟发型过敏反应13例(9.2%)。受累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清特异性IgE与严重过敏反应之间相关系数为0.315。结论收入院进行OFC指征的患儿发生OFC过敏反应的风险高。其中近90%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甚至严重过敏反应。应避免因OFC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生命危险甚至死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过敏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3-915,共3页
食物过敏的诊断需要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确诊,我国尚未普及OFC用于临床诊断食物过敏。OFC十分重要,但临床对的认识非常不足,甚至有偏差,这也是造成食物过敏诊断不规范、过度依赖过敏原检测的根源。现对OFC的必要性、安全性、试验设计... 食物过敏的诊断需要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确诊,我国尚未普及OFC用于临床诊断食物过敏。OFC十分重要,但临床对的认识非常不足,甚至有偏差,这也是造成食物过敏诊断不规范、过度依赖过敏原检测的根源。现对OFC的必要性、安全性、试验设计、结果解读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对OFC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食物过敏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诊治中的临床问题
8
作者 颜伟慧 吴青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07-812,共6页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是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主要见于婴幼儿期。急性发作表现为反复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嗜睡、低体温及休克等,慢性发作甚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FPIES主要通过病史、回避可疑过敏原后症状...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是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主要见于婴幼儿期。急性发作表现为反复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嗜睡、低体温及休克等,慢性发作甚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FPIES主要通过病史、回避可疑过敏原后症状改善、口服激发试验(OFC)阳性明确诊断。但由于FPIES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加之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常导致延迟诊断或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现对FPIES诊治中的临床问题展开讨论,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饮食回避 过敏原 口服激发试验
下载PDF
烘烤鸡蛋过敏与耐受
9
作者 洪佳怡 邵洁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IgE介导的鸡蛋过敏是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烘烤鸡蛋可以降低其致敏性,因此部分鸡蛋过敏的儿童可以耐受烘烤鸡蛋。但是儿童能够耐受烘烤鸡蛋的免疫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烘烤鸡蛋饮食可能缩短鸡蛋过敏的自然进程,提高鸡蛋过敏儿童的... IgE介导的鸡蛋过敏是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烘烤鸡蛋可以降低其致敏性,因此部分鸡蛋过敏的儿童可以耐受烘烤鸡蛋。但是儿童能够耐受烘烤鸡蛋的免疫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烘烤鸡蛋饮食可能缩短鸡蛋过敏的自然进程,提高鸡蛋过敏儿童的生活质量,目前推荐轻度鸡蛋过敏的儿童添加烘烤鸡蛋饮食。本文就烘烤鸡蛋的抗原改变、耐受、耐受儿童的免疫特征、耐受烘烤鸡蛋的临床意义和进行烘烤鸡蛋对轻度鸡蛋过敏儿童管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鸡蛋 鸡蛋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下载PDF
2023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指南的解读
10
作者 姜楠楠 向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5-744,共10页
食物过敏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目前食物过敏诊断不足及诊断过度现象均存在。食物过敏的精准诊断及基于精准诊断进行个体化规范管理至关重要。自2014年欧洲变... 食物过敏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目前食物过敏诊断不足及诊断过度现象均存在。食物过敏的精准诊断及基于精准诊断进行个体化规范管理至关重要。自2014年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发布食物过敏指南以来,近年来,食物过敏诊断,尤其是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方法,如过敏原组分诊断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等相关研究陆续发表,EAACI于2023年10月更新发表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指南。为加强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和相关专业医师理解最新EAACI关于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的建议和推荐,现将该指南进行详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诊断 食物过敏 口服激发试验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
原文传递
婴幼儿鸡蛋与牛奶过敏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闫俊梅 陈静 +1 位作者 黎海芪 胡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皮肤点刺试验疹团平均直径与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获得有确诊食物过敏价值的皮肤点刺试验界值点,为简化临床诊断程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可疑食物过敏儿童173名,均... 目的 通过对皮肤点刺试验疹团平均直径与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获得有确诊食物过敏价值的皮肤点刺试验界值点,为简化临床诊断程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可疑食物过敏儿童173名,均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及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测量并记录皮肤点刺试验疹团平均直径,通过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确诊食物过敏患儿.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将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四格表计算疹团平均直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对疹团平均直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同时获取具有100%诊断价值的平均直径界值点.结果 173名婴幼儿年龄范围1~24个月,平均(9.39±5.67)个月共进行271次食物激发试验(其中阳性结果123次),99例婴幼儿被确诊为食物过敏.食物激发试验诱发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87.0%),其次是胃肠道症状(9.8%).蛋白、蛋黄、牛奶皮肤点刺试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804及0.904.当皮肤点刺试验疹团平均直径≥3 mm时,敏感度在71%~87%之间,特异度在31%~57%之间.当蛋白、蛋黄、牛奶皮肤点剌试验疹团平均直径分别≥8.5、5.5、5.5 mm时,皮肤点刺试验对食物过敏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结论 皮肤点刺试验疹团平均直径对食物过敏的临床诊断准确性较好,通过其100%诊断界值点,可避免部分可疑食物过敏患儿进行食物激发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诊断技术和方法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皮肤点刺试验对婴儿食物过敏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小丽 廖艳 +6 位作者 刘玉玲 骆翠媚 龙晓玲 谢广清 崔碧云 李岚 付四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4-537,共4页
目的评价1岁以下食物过敏(FA)婴儿皮肤点刺试验(SPT)疹团平均直径(MD)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2年5月至9月选择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及儿保科门诊可疑FA婴儿[平均月龄(7.35±2.94)个月]9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家族史询问、SPT及开放性食物... 目的评价1岁以下食物过敏(FA)婴儿皮肤点刺试验(SPT)疹团平均直径(MD)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2年5月至9月选择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及儿保科门诊可疑FA婴儿[平均月龄(7.35±2.94)个月]9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家族史询问、SPT及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测量并记录SPT疹团MD及阳性对照疹团MD。以OFC为金标准,计算SPT疹团MD诊断FA的敏感度、特异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获取确诊FA的SPT疹团MD临界值,同时计算SPT与OFC符合率,并对不同家族史患儿的上述指标分别进行计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1例婴儿共进行128例次OFC,其中OFC阳性109例次、阴性19例次;共79例(86.8%)婴幼儿被确诊为FA。OFC诱发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70.6%),其次是胃肠道症状(20.2%),其余表现为哭闹、咳嗽、揉眼睛等(9.2%)。当SPT疹团MD≥3mm时,SPT诊断牛奶、蛋黄、蛋白过敏的灵敏度分别为19.0%、60.6%、60.5%;牛奶、蛋黄、蛋白SPT疹团M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604及0.716;3种食物SPT检测结果与OFC符合率分别为44.4%、53.7%、65.9%,家族史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2.5%、58.3%、31.3%;家族史阴性时SPT疹团M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家族史阳性时SPT疹团M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33。当牛奶、蛋黄、蛋白SPT疹团MD分别≥2.2、5.0、4.7mm或家族史阴性患儿SPT疹团MD≥3.25mm时,SPT对FA诊断特异度可达100%。结论 SPT对诊断FA有一定价值。SPT确诊FA的临界值及与家族史相关性综合分析可提高FA诊断率,避免部分可疑FA婴儿进行OFC,对临床快速诊断FA、减轻患儿及其家庭的风险和负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食物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家族史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牛奶相关症状评分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中的评价:多中心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伟艳 周少明 +16 位作者 王少华 隋凤轩 高武红 刘清 张纪泳 蔡华波 蒋红英 代东伶 王丽婷 朱忠生 李丽 赵伟 应晶 吴潜珍 翁碧霞 董国庆 曾永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3-606,共4页
目的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在早期识别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对6家儿科门诊疑似CMPA的210例婴儿进行CoMiSS评分,通过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明确或排除CMPA诊断。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婴儿... 目的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MiSS)在早期识别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对6家儿科门诊疑似CMPA的210例婴儿进行CoMiSS评分,通过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明确或排除CMPA诊断。同期选取96例健康体检婴儿为对照组。通过ROC曲线评估CoMiSS识别CMP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在早期识别婴儿CMPA中的作用。结果210例疑似CMPA婴儿中,男114例、女96例,中位年龄4.5个月(1~12个月);其中82例确诊CMPA,中位CoMiSS为7.0分(6.0~8.3分);128例非CMPA婴儿的中位CoMiSS为4.0分(3.0~5.0分)。9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54例,中位年龄4.1个月(1~12个月);中位CoMiSS为3.0分(2.0~4.0分)。三组间CoMi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58,P<0.01)。CoMiS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最佳诊断界值为5.5,灵敏度为87.8%,特异度为78.1%。结论CoMiSS评分临床可操作性强,适合儿科推广。建议以CoMiSS≥6分作为早期识别CMP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iSS 口服激发试验 牛奶蛋白过敏 食物过敏 婴儿
下载PDF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 被引量:31
14
作者 周薇 赵京 +17 位作者 车会莲 洪建国 洪莉 李宏 李在玲 孟娟 沙莉 邵洁 申昆玲 王良录 向莉 邢嬛 边赛男 姜楠楠 景红 刘玲 周鹏翔 朱巍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72-583,共12页
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诊断与治疗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我国临床医师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存在问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不足和过度并存,基于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和相关研究证据,在诊断、治疗、预后、预防4个方面共16个临床热... 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诊断与治疗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我国临床医师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存在问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不足和过度并存,基于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和相关研究证据,在诊断、治疗、预后、预防4个方面共16个临床热点问题给予推荐意见,制订诊疗管理流程图,目的在于提高我国儿童食物过敏规范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IGE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母乳喂养 水解配方
原文传递
新生儿食物过敏10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玲 李在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食物过敏的患儿10例,观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胎龄、性别、发病日龄、发病时喂养方式、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 目的观察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食物过敏的患儿10例,观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胎龄、性别、发病日龄、发病时喂养方式、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便常规加潜血试验、血清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检测以及预后追踪。结果共纳入观察新生儿10例,其中足月儿4例,早产儿6例(其中包括2例超未成熟儿);男女比例为7:3;发病日龄1~43d,平均发病日龄20.3d,中位数18.5d,标准差13.38d。6例早产儿发病时矫正胎龄30~37周。发病时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4例,配方奶喂养3例,混合喂养3例。发病时临床表现一般状况均良好,症状以消化道受累为主。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8例;CRP升高1例,余9例正常;牛奶蛋白特异性IgE升高1例,余9例正常。2例患儿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阳性。结论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中早产儿、足月儿均可发病,发病日龄不等;纯母乳喂养儿也可发生食物过敏;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时一般以消化道表现为主。临床中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有助于确诊食物过敏,但在新生儿实践有难度;饮食治疗是目前唯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经过治疗,新生儿食物过敏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食物过敏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家长自报食物过敏儿童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卓颖 陈林 +3 位作者 鲜若凌 方訸平 王娟 胡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6-681,共6页
目的分析家长自报食物过敏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利用病史信息和开展针对性家长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9年7—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岁以下所有596名儿童开展食... 目的分析家长自报食物过敏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利用病史信息和开展针对性家长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9年7—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岁以下所有596名儿童开展食物过敏问卷调查及皮肤点刺试验,再通过医生经口服食物激发试验确诊食物过敏患儿。获知家长自报儿童食物过敏发生情况和患儿症状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人口学特征、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母孕期烟雾暴露和抗菌药物使用、出生后喂养方式、居所环境等。采用χ^(2)检验比较家长自报与医生确诊食物过敏儿童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结果596名儿童中男316名、女280名,家长自报儿童食物过敏率为22.0%(131/596),而医生确诊食物过敏检出率为9.9%(59/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6,P<0.001)。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的131名儿童中有48例(36.6%)被医生确诊,而家长自报无食物过敏465名儿童中有11例(2.4%)被医生确诊为食物过敏。家长自报的过敏症状中,37.5%(24/64)的消化道症状和31.5%(23/73)的皮肤症状分别被医生确诊;同时存在皮肤与消化道症状的7名儿童中有6例被确诊为食物过敏。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居住潮湿环境增加了家长自报食物过敏风险[OR=1.83(95%CI 1.22~2.73)、2.33(95%CI 1.13~4.79),P=0.003、0.022]。结论家长自报食物过敏率高于医生确诊食物过敏检出率,当儿童同时存在皮肤和消化道症状时,临床医生应高度怀疑食物过敏的可能性。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居住潮湿环境可能增加家长自报食物过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食物过敏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家长自报
原文传递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免疫机制和潜在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佳佳 李在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5-877,共3页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复杂, 缺乏具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 诊断和治疗方式单一, 常出现疾病误诊和诊断延迟, 因此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 寻找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现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总结目前...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复杂, 缺乏具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 诊断和治疗方式单一, 常出现疾病误诊和诊断延迟, 因此迫切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 寻找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现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总结目前关于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免疫机制的研究成果, 探讨能够辅助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并为该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耐受 非IgE介导 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华 马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1-716,共6页
临床中,特应性皮炎(AD)相关食物过敏的诊断存在不规范及过度诊断的问题,而由此导致的不必要饮食回避对儿童健康具有潜在影响。与IgE介导的经典食物过敏不同,AD相关食物过敏可表现为非湿疹样表现、独立的湿疹样表现及混合型表现。AD患儿... 临床中,特应性皮炎(AD)相关食物过敏的诊断存在不规范及过度诊断的问题,而由此导致的不必要饮食回避对儿童健康具有潜在影响。与IgE介导的经典食物过敏不同,AD相关食物过敏可表现为非湿疹样表现、独立的湿疹样表现及混合型表现。AD患儿食物过敏的诊断需结合病史(包括详细过敏史和喂养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特应性斑贴试验及口服食物激发试验。对合并食物过敏的AD患儿需要综合管理,饮食回避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需对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等进行定期监测,皮肤科医师、营养师、儿科医师等多学科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食物过敏 诊断 儿童 免疫球蛋白E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牛奶相关症状评分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中的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曾永梅 张纪泳 +3 位作者 董国庆 张忠菊 吴潜珍 龚四堂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6-788,共3页
目的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 Mi SS)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早期识别中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消化门诊就诊疑似CMPA的26例婴儿测定Co Mi SS,回避牛奶蛋白饮食4周症状改善后返院,行牛奶蛋白食物... 目的评价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 Mi SS)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早期识别中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消化门诊就诊疑似CMPA的26例婴儿测定Co Mi SS,回避牛奶蛋白饮食4周症状改善后返院,行牛奶蛋白食物口服激发试验(OFC),通过ROC曲线来测定Co Mi SS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在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早期识别中的作用。结果 26例患儿中口服激发试验阳性17例,Co Mi SS平均(7.9±2.8)分;阴性9例,Co Mi SS平均(4.6±1.6)分。确诊CMPA患儿中,表现为湿疹12例(70.6%),血便9例(52.9%),腹泻9例(52.9%),呕吐3例(17.6%),生长发育迟缓3例(17.6%),反复咳喘1例(5.9%),哭闹1例(5.9%)。两组Co Mi 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26,P<0.05)。Co Mi S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最佳诊断界值为5.5分,其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66.7%。结论 Co Mi SS方法简易,可操作性强,以Co Mi SS≥12分作为CMPA早期识别标准易造成漏诊。在我国是否将血便等因素纳入评分或将分值取整以Co Mi SS≥6分作为早期识别标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相关症状评分 口服激发试验 牛奶蛋白过敏 食物过敏 婴儿
原文传递
特异性IgE对鸡蛋、牛奶过敏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俊梅 丁玉红 邓晓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通过对特异性Ig E与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获得具有确诊食物过敏价值的特异性Ig E界值点,为简化临床诊断程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可疑食物过敏儿童289例,通过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Ig E的测定及开放性... 目的通过对特异性Ig E与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的相关性研究,获得具有确诊食物过敏价值的特异性Ig E界值点,为简化临床诊断程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可疑食物过敏儿童289例,通过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Ig E的测定及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确诊食物过敏患儿。应用SPSS 13.0软件包分析特异性Ig E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评价特异性Ig E对食物过敏的诊断价值,并获得特异性Ig E的100%诊断界值点。结果蛋白、蛋黄、牛奶皮肤点刺试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0.807及0.819。当蛋白、蛋黄、牛奶特异性Ig E分别≥8.5 k U/L、3.5 k U/L、5.0 k U/L时,特异性Ig E对食物过敏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结论特异性Ig E对食物过敏的临床诊断准确性较好,通过其100%诊断界值点,可避免部分可疑食物过敏患儿进行食物激发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试验 特异性Ig E 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