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3蛋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肝细胞p65的核转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晶晶 张元杰 田德英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0-31,50,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Ⅰ型和Ⅳ型戊型肝炎病毒(HEV)开放读码框3蛋白(ORF3)对肝细胞系L02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未转染质粒、转染Ⅰ型和Ⅳ型ORF3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质粒的L02细胞,48小时后加入TNF... 目的:研究Ⅰ型和Ⅳ型戊型肝炎病毒(HEV)开放读码框3蛋白(ORF3)对肝细胞系L02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未转染质粒、转染Ⅰ型和Ⅳ型ORF3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质粒的L02细胞,48小时后加入TNF(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采用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内p65的核转运,并用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未转染质粒的L02细胞加入TNF-α刺激后,p65由胞浆转入胞核;转染空载的L02细胞加入TNF-α刺激后,与未转染的L02相似,p65由胞浆转入胞核;表达Ⅰ型和Ⅳ型ORF3蛋白的细胞,加入TNF-α刺激后,p65未见明显核转移。结论:Ⅰ型和Ⅳ型ORF3蛋白可抑制TNF-α介导的p65核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戊型 开放读码框3蛋白 癌基因蛋白质p65(gag-jun)
下载PDF
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3的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永豹 黄元成 田德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66-768,共3页
目的对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开放读码框(ORF)3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确定病毒基因型。方法收集103份抗-HEVIgM阳性血清,采用逆转录一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EVRNA两个基因片段(5020~5392nt和5347~5956nt,EF570133);对PCR... 目的对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开放读码框(ORF)3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确定病毒基因型。方法收集103份抗-HEVIgM阳性血清,采用逆转录一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EVRNA两个基因片段(5020~5392nt和5347~5956nt,EF570133);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并用ContigExpress将测序结果拼接(含有ORF3基因),对ORF3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103份抗-HEVIgM阳性血清中HEVRNA两个基因片段均扩增出来的样本为18份,18株HEVORF3基因全长均为345bp,编码114个氨基酸。各毒株间的核昔酸同源性为92.5%~99.4%,与基因I型、Ⅱ型、Ⅲ型、Ⅳ型HEV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3.5%~86.7%、83.2%~85.2%、84.6%~87.2%、92.0%~96.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18株HEV均为基因Ⅳ型。结论武汉地区HEV主要为基因Ⅳ型,ORF3基因序列可用于同源进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戊型 开放读码框3 核苷酸同源性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ORF3基因变异的检测和分析
3
作者 朱永豹 黄元成 +1 位作者 田德英 刘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631-633,共3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武汉地区基因Ⅳ型戊型肝炎(HEV)病毒开放读码框3(ORF3)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扩增41株基因Ⅳ型HEVRNA两个基因片段(nt5020~nt5392和nt5347~nt5956;参考病毒株:EF570133),... 目的检测并分析武汉地区基因Ⅳ型戊型肝炎(HEV)病毒开放读码框3(ORF3)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扩增41株基因Ⅳ型HEVRNA两个基因片段(nt5020~nt5392和nt5347~nt5956;参考病毒株:EF570133),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然后使用ContigExpress将测序结果拼接(含有HEVORF3全序列),使用MegAlign(DNAStar软件包)对ORF3进行比对,查看ORF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变异情况。结果41株基因Ⅳ型HEVRNA两个基因片段均扩增出来的毒株为18株,18株HEVORF3检测出47个位点存在核苷酸替换,其中21个替换发生在密码子第1、2位核苷酸,26个替换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核苷酸;其编码蛋白存在19个位点氨基酸变异。结论武汉地区基因Ⅳ型HEVORF3存在多个位点核苷酸替换,这些位点变异在急性戊型肝炎病情进展中有何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开放读码框3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基因1型戊型肝炎病毒 ORF3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成熟和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文举 田德英 吴亮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59-162,I0011,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1型戊型肝炎病毒(HEV)开放读码框3(ORF3)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为DC。然后分别用含有ORF3的慢病毒载体以及空载载体感染DC 4... 目的:探讨基因1型戊型肝炎病毒(HEV)开放读码框3(ORF3)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成熟和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为DC。然后分别用含有ORF3的慢病毒载体以及空载载体感染DC 48h,流式细胞仪检测ORF3组、空载组和空白组细胞表面CD_(80)、CD_(83)、CD_(86)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上清中IFN-β、IL-4、IL-10和IL-12的分泌。之后再加入TNF-α进一步刺激DC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CD_(80)、CD_(83)、CD_(86)以及IFN-β、IL-4、IL-10、IL-12的表达。最后将DC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含有ORF3组的DC与空载组相比,加入TNF前后,其细胞表面CD_(80)、CD_(83)、CD_(86)以及细胞上清中IFN-β、IL-4、IL-10和IL-12的表达都明显较低(P<0.05)。ORF3组与空载组相比其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也较弱(P<0.05)。结论:基因1型HEV ORF3可以抑制人外周血来源DC的成熟,抑制其分泌IFN-β、IL-4、IL-10和IL-12等细胞因子,抑制DC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刺激作用,从而削弱机体对HEV的免疫反应,实现免疫逃逸,可能是导致戊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开放读码框3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