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封闭阐释走向开放阐释——读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被引量:1
1
作者 匡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3-105,共3页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原文与译文"、"可译性"、"忠实"等诸多的翻译思想。本雅明的理论否定了读者的主体地位,指出译作不可能绝对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传统翻译的...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原文与译文"、"可译性"、"忠实"等诸多的翻译思想。本雅明的理论否定了读者的主体地位,指出译作不可能绝对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传统翻译的忠实观和"原文至上"的翻译原则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也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本雅明的理论为我们理解翻译和进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译性 忠实 纯语言 开放阐释
下载PDF
《诗经》阐释的盲点与洞见——兼论其对中国诗学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5
2
作者 顾明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4-194,共11页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其卷帙浩繁的阐释形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蔚为壮观的洪流。从现代诠释学的视角审视《诗经》诠释传统不同流派的诗经学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了解这部诗集为何是中国文学的源泉,其琳琅满目的解读为何如此多...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活水,其卷帙浩繁的阐释形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蔚为壮观的洪流。从现代诠释学的视角审视《诗经》诠释传统不同流派的诗经学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了解这部诗集为何是中国文学的源泉,其琳琅满目的解读为何如此多样甚至互不兼容,也有助于我们找到建构合乎现代诗学的理论创见。使用后结构主义的诗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诗经》的评点注疏、理解阅读和治学方法,可以看出阐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自其诠释的开放性,而开放性得益于《诗经》诠释中的盲点和洞见,这些盲点和洞见构成了诗经诠释学的支柱。因此,应该致力于从多元的当代视角重新审视《诗经》诠释传统,既要找出其盲点,又要发掘其洞见,不仅要为阅读诗集的诗篇提供新的路径,更要关注其对中国诗学理论所作的贡献,为古代诗学的现代化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诗学 诠释学 开放阐释 盲点和洞见
下载PDF
文学的开放性:中西文论双向对话的一个共同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明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4,共13页
在中西方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中,中西文学体系被认为存在着天壤之别,因此我们一直以来从事更多的是"对比诗学"而非"比较诗学"。中西之间的鸿沟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一夜之间缩小这条鸿沟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可以从设置... 在中西方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中,中西文学体系被认为存在着天壤之别,因此我们一直以来从事更多的是"对比诗学"而非"比较诗学"。中西之间的鸿沟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一夜之间缩小这条鸿沟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可以从设置一座桥梁开始。本文试图开拓中西文论研究的一个共同领域,以此作为一座可行的桥梁,这个共有区域包括大量围绕文学开放性思想的理论数据。文学开放性是一个跨文化现象,在中西方传统中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后解构主义时代,文学文本作为开放性阐释空间的理论已经扎下根来,对文学开放性的探究对于文学和艺术的跨文化交流、阐释学的理论考虑,以及文学评论和创作的实际应用都有着多重意义。尽管中国文学思想有其独特性,但是它涉及到文本的不尽之意,与西方文学思想不谋而合。如果我们希望在中西方的鸿沟上架设一座沟通之桥,文学开放性则是一个坚实的桥梁。通过这座跨文化之桥,可以形成双向的交流,进行真正有意义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论 文学开放 开放性诗学 开放阐释 双向对话
下载PDF
历代《周易》书名阐释的符号学管窥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明栋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10,共6页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群经之首,自上古成书以来,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思想家、学者和普通人,历代的解读和阐释,滚雪球般地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周易》诠释学。《周易》作为一本书,并不是鸿篇巨制,那么《易》学传统的雪球是如何越滚越大...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群经之首,自上古成书以来,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思想家、学者和普通人,历代的解读和阐释,滚雪球般地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周易》诠释学。《周易》作为一本书,并不是鸿篇巨制,那么《易》学传统的雪球是如何越滚越大的呢?从符号学的视角分析有关《周易》书名的阐释,可以以小见大,不仅能看出《周易》的开放性意指和表征实践,而且可以通过分析历代对书名的阐释外推出一些有用的洞见,构建出历代在生产大量诠释时采用的意指和再现模式,从而管窥《周易》之所以能不断产生新的阐释的内在机制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周易》 诠释学 符号学 开放阐释
下载PDF
媒介环境对本科课堂教学负面影响及对策之新探索——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
5
作者 陈荣美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4期43-44,共2页
本科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习主动性不足是近年高校的突出问题。本文试从媒介环境学入手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新探索,并提出改变课堂传播方式的办法予以解决。即应突出口语媒介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及建构开放性的课堂知识阐释体系。
关键词 媒介环境学 课堂教学 口语媒介 开放阐释
下载PDF
城市雕塑的人文语言 被引量:3
6
作者 晋松 《雕塑》 2006年第5期50-51,共2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雕塑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艺术类型,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本文试图在结合自身创作体会与经验的基础上,从城市雕塑的语言、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的关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印记的文化内涵、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雕塑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艺术类型,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本文试图在结合自身创作体会与经验的基础上,从城市雕塑的语言、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的关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印记的文化内涵、城市雕塑的阐释开放性与功能适应性四个角度,探寻城市雕塑发展的可能性和关照点,从人文方位考察城市雕塑所负载的文化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城市建筑 城市文化 阐释开放 功能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