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三归一”与“开权显实”——《法华经》中的“宗教对话”思想及其在天台宗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5,共8页
"宗教对话"是当代宗教界和宗教学界的时髦话题,这个话题原本是在基督宗教的主导下提出来的,但后来也得到了其他宗教的响应。不过,"宗教对话"本身并非是什么新事物,印度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发展到大乘佛教时便主张"... "宗教对话"是当代宗教界和宗教学界的时髦话题,这个话题原本是在基督宗教的主导下提出来的,但后来也得到了其他宗教的响应。不过,"宗教对话"本身并非是什么新事物,印度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发展到大乘佛教时便主张"宗教对话",而以大乘佛教为基础的中国佛教在"宗教对话"的思想和实践上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本文分析了大乘佛教经典《法华经》中的"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的"宗教对话"思想以及依据《法华经》而成立的天台宗调和大小乘以及会通儒佛的"宗教对话"理论和实践。基督宗教的"宗教对话"思想是应景的、外置的,因为《圣经》中并没有什么"宗教对话"思想,而大乘佛教的"宗教对话"思想则是内在于佛经因而就是佛教教义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宗教对话 天台宗 会三归一 开权显实
下载PDF
《法华经》权实思想释解之分歧与弥合
2
作者 胡垚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1,共6页
中国法华学在罗什以后、隋代以前,便已逐渐成形,其间,关于该经所宣扬的"三乘"与"一乘"的权实关系,佛学界意见一致,然对其中的三乘权教,却产生了"开权"与"废权"的分歧。持"废权显实"... 中国法华学在罗什以后、隋代以前,便已逐渐成形,其间,关于该经所宣扬的"三乘"与"一乘"的权实关系,佛学界意见一致,然对其中的三乘权教,却产生了"开权"与"废权"的分歧。持"废权显实"之说者有慧观、道生、僧肇、刘虬、梁武帝等;持"开权显实"者则唯有法云。天台宗智顗与三论宗吉藏为弥合这一分歧,分别提出"迹门十用"与"十门"之说,构建出更为恢弘之"三一"体系,以兼纳"开权"与"废权"。二人虽对前人"废权"、"开权"之说皆一并承纳,然对法云"开权"思想更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开权显实 十门
原文传递
圆教的自拘--山家山外之争与宋代制度佛学
3
作者 吴忠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面对宋代制度社会的挑战,宗派佛学的判教体系难以维持,天台圆教的自明性面临危机。为拯救圆教危机,宋代天台宗将限于佛教判教的"开权显实"原则施用于己身,自拘圆教形式为制度之法以参与到世俗社会中,通过对俗世的开显而实现... 面对宋代制度社会的挑战,宗派佛学的判教体系难以维持,天台圆教的自明性面临危机。为拯救圆教危机,宋代天台宗将限于佛教判教的"开权显实"原则施用于己身,自拘圆教形式为制度之法以参与到世俗社会中,通过对俗世的开显而实现圆教的"即权而实"。在此过程中,台宗内部产生了对行忏苦行之法与持戒治心之学的不同选择,由此引发了对圆教之义的争论。台宗的圆教之争反映了宋初佛教对存在合法性的诉求,也展示了宗义再生产与制度社会间的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教 自拘 山家山外之争 开权显实制度佛学
下载PDF
论马一浮诗学观的佛学维度
4
作者 刘乐恒 《人文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36-44,共9页
马一浮(1883—1976年)是近现代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古典诗人。马一浮流传下来的诗词数量颇丰,为20世纪古典诗词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处于当代社会,我们对马一浮的诗词作出恰当的评价是相... 马一浮(1883—1976年)是近现代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古典诗人。马一浮流传下来的诗词数量颇丰,为20世纪古典诗词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处于当代社会,我们对马一浮的诗词作出恰当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事,这一方面是因为马氏之诗气象宏深,玄史兼摄,不主一家,出入无碍,正如其门人所说:'先生诗,言近而旨远,思深而味厚。先生胸际渊博,世人鲜与比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华严宗 一真法界 开权显实 诗学观
下载PDF
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5
作者 陈星桥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16,共2页
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素有经中之王的美誉。舍利弗顶礼三请,世尊方为宣说,足见此誉不虚。在《方便品》中,世尊一言九鼎地说:“十方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清净故出现于世。”并指出:过去、现在... 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素有经中之王的美誉。舍利弗顶礼三请,世尊方为宣说,足见此誉不虚。在《方便品》中,世尊一言九鼎地说:“十方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清净故出现于世。”并指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释尊开门见山、开权显实之说的确令舍利弗等声闻众惊喜不己。在《譬喻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开权显实 示悟入 一切种智 一佛乘 譬喻品 世尊 大乘佛教 方便品 经中
原文传递
略谈六根清净——以《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为中心
6
作者 释庆心 《法音》 2020年第9期50-53,共4页
《妙法莲华经》,一般称为《法华经》,被誉为"经中之王",是佛教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部大乘经典,其文辞优美,内容丰富,所阐述的"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等核心义理透彻圆满,一直以来都是大乘行人研习和修持... 《妙法莲华经》,一般称为《法华经》,被誉为"经中之王",是佛教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部大乘经典,其文辞优美,内容丰富,所阐述的"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等核心义理透彻圆满,一直以来都是大乘行人研习和修持的重要经典。目前通行最广泛的是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七卷二十八品的版本。《法师功德品》是位于全经后半部分的第十九品,此品主要讲述了学人研习《法华经》时的诸种功德,如通过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等修行方式与所能获得六根清净的功德果位的阐释,开显了修习《法华经》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 开权显实 鸠摩罗什 佛教史 受持 会三归一 大乘经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