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警察意外开枪行为研究
1
作者 徐丹彤 唐勇 薛亚捷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警察的意外开枪虽属小概率事件,但作为一种执法事故,不仅导致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引发公众对警察用枪能力的疑虑,影响警察形象和执法公信力,应当引起立法者、警务机关及其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减少警察的意外开枪,警务... 警察的意外开枪虽属小概率事件,但作为一种执法事故,不仅导致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会引发公众对警察用枪能力的疑虑,影响警察形象和执法公信力,应当引起立法者、警务机关及其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减少警察的意外开枪,警务机关应当聚焦意外开枪产生的内因和外因,采取双轨治理模式,提高警用枪支的安全性能,强化警察使用枪支的科学训练,完善警察使用枪支的安全规则体系,以实现对意外开枪的实质性防范,维护警察的执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执法 意外开枪 法律规制
下载PDF
警察开枪权前置程序问题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江伟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警察开枪权是一种即时行政强制权,其强制后果具有不可逆性。在平衡警察法定用枪职权和保障执法对象基本人权上,法律需要设置有效开枪前置程序以限制和防止警察开枪权的滥用。目前,我国法律在人民警察用枪程序规定上存在用枪条件认定标... 警察开枪权是一种即时行政强制权,其强制后果具有不可逆性。在平衡警察法定用枪职权和保障执法对象基本人权上,法律需要设置有效开枪前置程序以限制和防止警察开枪权的滥用。目前,我国法律在人民警察用枪程序规定上存在用枪条件认定标准过于严苛、震慑程序规定缺失和警告程序规定空洞等问题。因此,应从认定程序、震慑程序和警告程序三方面完善开枪前置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开枪 开枪前置程序 风险
下载PDF
警察开枪与比例原则的适用
3
作者 张燕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前困扰我国警察开枪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行警察使用武器的规定过于具体、缺乏原则性和可操作性。要运用比例原则,从程序制度、实体制度和不当开枪的法律救济等方面完善我国警察开枪制度。
关键词 警察开枪 开枪 比例原则
下载PDF
简论警察开枪的合法情形 被引量:20
4
作者 余凌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4,共6页
警察在实践中使用枪支包括自卫、解救人质、维护公共设施、确保刑罚执行而开枪等八种常见情形 ,警察使用枪支应具有合法性。
关键词 警察开枪 合法情形 枪支 使用
下载PDF
简论警察开枪预警之法律程序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增辉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2-16,共5页
目前,针对警察枪支使用程序的讨论多集中于开枪的法定情形设定层面。警察枪支使用需要一个综合、立体、全方位的法律体系进行调整,开枪前的预警程序是该法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和欠缺。笔者将从警察开... 目前,针对警察枪支使用程序的讨论多集中于开枪的法定情形设定层面。警察枪支使用需要一个综合、立体、全方位的法律体系进行调整,开枪前的预警程序是该法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和欠缺。笔者将从警察开枪预警可能涉及的环节入手,逐一阐述个中潜在法律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实践,力图构建适合我国法律土壤的警察开枪预警法律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开枪预警 法律程序
下载PDF
警察执法开枪正当性调查程序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白俊华 王玉龙 《净月学刊》 2016年第1期90-95,共6页
在警察执法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危及他人或者自身生命安全的极端情形,导致警察迫不得已开枪射击犯罪嫌疑人,造成了犯罪嫌疑人重伤乃至死亡的重大后果,这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质疑。其质疑的原因主要是由事件发生后警察开枪行为的调查程序... 在警察执法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危及他人或者自身生命安全的极端情形,导致警察迫不得已开枪射击犯罪嫌疑人,造成了犯罪嫌疑人重伤乃至死亡的重大后果,这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质疑。其质疑的原因主要是由事件发生后警察开枪行为的调查程序缺乏正当性,进而质疑警察开枪行为的正当性。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判断警察开枪正当性的调查程序是否具有正当性的理论依据与判断标准;阐述我国关于警察开枪正当性调查程序的法律规定及其不足,并借鉴域外类似的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执法开枪调查程序的建议,使之更能够体现出程序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执法 开枪行为 正当程序 调查程序
下载PDF
美国警察开枪后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1
7
作者 崔海英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美国执法机构最危急和最苛刻的调查就是涉警开枪调查。美国警方要求涉枪警察接受有执业执照的心理健康专家的心理干预,他们熟知开枪后干预、执法文化和致命武力对抗的残酷现实。干预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涉枪警察尽快走出困境,另一方面是... 美国执法机构最危急和最苛刻的调查就是涉警开枪调查。美国警方要求涉枪警察接受有执业执照的心理健康专家的心理干预,他们熟知开枪后干预、执法文化和致命武力对抗的残酷现实。干预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涉枪警察尽快走出困境,另一方面是确保他们返回工作岗位,重新行使公共安全职责,同时也充分保证警方履行保护社会的责任。在涉警开枪事件发生后,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需求充分体现了美国警方的人性化管理,是应对突发开枪事件的优秀警务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警察开枪 心理干预
下载PDF
警察开枪前鸣枪警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丹彤 《净月学刊》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对于警察开枪前的鸣枪警告行为,理论界存在分歧,不同国家的立法规定也不尽相同。基于鸣枪警告利弊兼有、危险性较大的特点,我国立法应当明确规定其适用条件和具体要求,以更好地规制警察鸣枪警告行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 警察 开枪 鸣枪警告
下载PDF
警察开枪条件设定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丹彤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4-99,共6页
警察开枪条件设定模式是指一国(地区)对警察执法中开枪条件作出规定的方案。它影响警察开枪条件的权威性、科学性、适用性和操作性。域外警察开枪条件设定模式,可以为我国完善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提供如下借鉴:提高设定警察开枪条件的... 警察开枪条件设定模式是指一国(地区)对警察执法中开枪条件作出规定的方案。它影响警察开枪条件的权威性、科学性、适用性和操作性。域外警察开枪条件设定模式,可以为我国完善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提供如下借鉴:提高设定警察开枪条件的立法层级,合理选择设定警察开枪条件的法律类型,科学确定警察开枪条件的设定方式,并对包括枪支使用在内的各种警察武力手段予以系统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开枪条件 设定模式 启示
下载PDF
警察开枪前口头警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丹彤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0-96,共7页
警察开枪前的口头警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警告形式,有助于充分体现警察用枪的合法性、合理性,各国立法多持肯定态度。我国立法对于口头警告缺乏详尽的规范,有必要明确规定口头警告的适用条件、实施方法,便于警察在执法实践中规范地运用。
关键词 警察 开枪 口头警告
下载PDF
警察开枪行为的法律规制与现实平衡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晏植 程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6,共7页
警察在开枪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迅速做出反应的预期与极短的反应时间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容易产生的误解和错误认识倾向阻挠对警察开枪给予理性评价。警察在开枪时面临着艰难的权衡和博弈,在当时情境符合法律规定的开枪行为之结果未必... 警察在开枪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迅速做出反应的预期与极短的反应时间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容易产生的误解和错误认识倾向阻挠对警察开枪给予理性评价。警察在开枪时面临着艰难的权衡和博弈,在当时情境符合法律规定的开枪行为之结果未必能够通过事后的法律审查。赋予警察充分的执法手段才能保障警察任务的实现,达到较好的社会治理成效。居高不下的伤亡呼吁对比例原则做出再平衡,更多考虑警察的生命安全。警察开枪行为的过程包含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应当在事实问题的基础上考虑法律适用问题。警察开枪行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其行为的评价应寻求第三方独立机构的专业人员做出专家意见。对警察开枪的合理限制应当是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行使和比例原则的适当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开枪 自由裁量 比例原则 法律规则 评价规则
下载PDF
我国警察开枪排除情形研究
12
作者 徐丹彤 苏君静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6-86,共11页
警察开枪的排除情形是法律禁止警察开枪的情形,它对于规制警察开枪权,保护公众和嫌犯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害,体现人道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不同性质和层级的规范针对警察开枪排除情形所作的规定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但也... 警察开枪的排除情形是法律禁止警察开枪的情形,它对于规制警察开枪权,保护公众和嫌犯的合法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害,体现人道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不同性质和层级的规范针对警察开枪排除情形所作的规定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但也存在内容重复、零散和缺失等不足。我国应当立足国情,借鉴域外经验,通过系统的法律和政策规范对警察开枪排除情形做出完备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开枪 排除情形 法律规制
下载PDF
警察开枪的特殊情形研究
13
作者 徐丹彤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警察在公务活动中除了可以依法向暴力犯罪嫌疑人开枪外,在必要时还可能向动物、无生命物体开枪或为发出警报、求救信号而开枪,这些属于警察开枪的特殊情形。我国内地的立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借鉴香港和国外的经验,明确规定警察特殊... 警察在公务活动中除了可以依法向暴力犯罪嫌疑人开枪外,在必要时还可能向动物、无生命物体开枪或为发出警报、求救信号而开枪,这些属于警察开枪的特殊情形。我国内地的立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借鉴香港和国外的经验,明确规定警察特殊情形下开枪的条件,以全面保障和规制警察的开枪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开枪 特殊情形
下载PDF
浅谈中国警察开枪后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敏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作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执法人员,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异于常人,尤其面临开枪事件时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由于对警察心理问题不够重视,我国尚缺失专业的为维护警察心理健康而开设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不... 作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执法人员,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异于常人,尤其面临开枪事件时会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由于对警察心理问题不够重视,我国尚缺失专业的为维护警察心理健康而开设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不过,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警务实践部门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尤其认为对经历开枪事件后的警察进行心理干预更为必要。为提高警察执法水平,保护警察权益,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应当从思想上重视并尽快建立警察用枪的心理干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开枪 心理干预
下载PDF
警察开枪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勇 《法制与经济》 2016年第1期190-192,共3页
近年来,由于警察不当开枪,给相对人造成伤亡的案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舆论关注。抛开事件本身的对错的争议,枪支管理与警察开枪行为息息相关,是加强警察部门用枪法律意识的重要一环,不足够重视枪支管理制度的建设,就不能做到事前... 近年来,由于警察不当开枪,给相对人造成伤亡的案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舆论关注。抛开事件本身的对错的争议,枪支管理与警察开枪行为息息相关,是加强警察部门用枪法律意识的重要一环,不足够重视枪支管理制度的建设,就不能做到事前防范。文章探索警察开枪制度的沿革,以期待从法律上规制警察的开枪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权 警察开枪 人权保障 法律规制
下载PDF
人民警察行使开枪权探究
16
作者 高超 李雨阳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人民警察的开枪行为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而当前有关法律法规对人民警察行使开枪权的规定还存在一定问题.诸如警察开抢的合理界限是什么,怎样保障警察正确行使开枪权?这些都是研究警察开枪问题的重要内容。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关... 人民警察的开枪行为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而当前有关法律法规对人民警察行使开枪权的规定还存在一定问题.诸如警察开抢的合理界限是什么,怎样保障警察正确行使开枪权?这些都是研究警察开枪问题的重要内容。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关警察行使开枪权的立法经验,应修订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并加强配枪人员实战训练与改进现有枪支配备.使人民警察在法定情形下敢于开抢、依法开枪、合理开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警察 开枪 探究
下载PDF
警察开枪射击的适法情形与最小武力原则——德国的制度逻辑与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许阳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51,共14页
何时开枪、开枪限度如何是警察枪支使用制度中的核心议题。对此,德国法不仅通过“开枪目的”和“行为罪质”(重罪或轻罪)来限定准许开枪的适法情形,还根据射击动作的各个环节动态地分解最小武力原则。德国制度设计的内在机理为解决我国... 何时开枪、开枪限度如何是警察枪支使用制度中的核心议题。对此,德国法不仅通过“开枪目的”和“行为罪质”(重罪或轻罪)来限定准许开枪的适法情形,还根据射击动作的各个环节动态地分解最小武力原则。德国制度设计的内在机理为解决我国警察实践中不敢用枪、过度用枪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其一,《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列举的14种开枪适法情形应在与刑法关联的意义上理解,即应将相对应的犯罪构成要件导入到枪械使用的要件判断中去。其二,可以开枪的适法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明文例举的14种情形。根据立法者本意,该条兜底条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是指所有为《刑法》所规定,最低刑在3年以上的犯罪。其三,中德制度之比较为全面理解我国落实最小武力原则的相关制度以及多个关键的不确定法律概念提供了广阔视角与智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枪射击 适法情形 最小武力原则 对物使用优先原则 从属性原则
下载PDF
警察执法权能提升:完善《人民警察法》开枪条款研究
18
作者 扬智勇 《净月学刊》 2017年第6期21-27,共7页
枪,在不同身份的人手中,其作用、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从宪法、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保障人权角度看,《人民警察法》对"使用武器"的表述不严谨,歧义很大,其关键核心是"开枪"问题,通过司法程序确认警察开枪使用武器... 枪,在不同身份的人手中,其作用、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从宪法、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和保障人权角度看,《人民警察法》对"使用武器"的表述不严谨,歧义很大,其关键核心是"开枪"问题,通过司法程序确认警察开枪使用武器的合法、正当、适度;惩治不合法、不正当、不适度开枪使用武器,开枪失控、滥用、乱用、无节制,任意扩大枪害程度,破坏法治的开枪行为;规制开枪纳入司法审查监督,更能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社会进步,维护警察履职,维护政府威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履职 开枪条款 缺陷 修改 建议
下载PDF
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研究
19
作者 王逸涛 吕娜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3期51-55,共5页
当今警察开枪频率日益上升,开枪给警察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然而法律对警察开枪应遵循的原则及其操作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对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进行研究是现实迫切的需要,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域外警察使用枪支必要性原则进... 当今警察开枪频率日益上升,开枪给警察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然而法律对警察开枪应遵循的原则及其操作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对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进行研究是现实迫切的需要,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域外警察使用枪支必要性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归纳总结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的含义,即以合法性为前提、以比例性为核心、以相对性为预判因素、以正确判别方式为保障,探讨警察开枪必要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 开枪 必要性原则
下载PDF
什么条件下公安民警可以开枪——以一起违法开枪案为例
20
作者 刘扬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4期86-87,共2页
公安民警使用武器需要同时满足判明情况、行为人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情况紧急及先行警告等四个条件。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民警应准确把握上述条件,依法使用武器制止违法暴力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应对公安民警使用武器法律条件的规定进... 公安民警使用武器需要同时满足判明情况、行为人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情况紧急及先行警告等四个条件。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民警应准确把握上述条件,依法使用武器制止违法暴力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应对公安民警使用武器法律条件的规定进行反思,以增强其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民警 使用武器 法律条件 违法开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