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靶向脂质组学探究开玄补肾法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代丹 陈艳华 +2 位作者 何春燕 王烁 宋坪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5,共9页
目的:通过靶向脂质组学技术,从脂代谢角度探究开玄补肾法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干预机制,为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靶向脂质组学技术,从脂代谢角度探究开玄补肾法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干预机制,为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在该院预防保健科招募健康志愿者26例作为对照组,入组时予对照组及观察组采取静脉血以进行血脂指标和靶向脂质组学检测。观察组予开玄补肾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以评估疗效,同时再次静脉抽血检测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和脂质代谢情况。靶向脂质组学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4,含5 mmol·L^(-1)甲酸铵,A)和乙腈-异丙醇(1∶9,含5 mmol·L^(-1)甲酸铵,B)梯度洗脱,流速0.26 mL·min^(-1);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50~1 200。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模型筛选差异代谢物,鉴定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相关通路分析。结果:经开玄补肾法治疗12周后,2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PASI评分的下降率达50%以上的有22人,总有效率84.6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经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P<0.05)。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共筛选出寻常型银屑病潜在生物标志物43个,其中42个上调、1个下调,涉及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甘油磷脂代谢等7条信号通路;开玄补肾法对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14个,其中6个上调、8个下调,涉及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等5条信号通路;在健康人和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中,得到共同差异代谢物磷脂酰胆碱(PC)38∶0和神经酰胺(Cer)42∶1、共同的信号通路是亚油酸和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脂质代谢紊乱主要涉及鞘脂、甘油磷脂和亚油酸代谢通路,开玄补肾法可以对其中的亚油酸和甘油磷脂代谢通路进行调节,从而改善银屑病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脂质组学 寻常型银屑病 开玄补肾法 生物标志物 亚油酸代谢 甘油磷脂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