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子讲历史之六:废井田与开阡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元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71,共4页
朱子讲到“商鞅变法“,对于《通鉴》未载商鞅见秦孝公时的那一段精彩对话,很不以为然。朱子说:“司马温公的个性过于朴直,不能了解像商鞅这种人,也就不相信这段谈话的真实性。删去了,很可惜。”接着,对于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 朱子讲到“商鞅变法“,对于《通鉴》未载商鞅见秦孝公时的那一段精彩对话,很不以为然。朱子说:“司马温公的个性过于朴直,不能了解像商鞅这种人,也就不相信这段谈话的真实性。删去了,很可惜。”接着,对于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解释,朱子是这样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讲历史 废井田 阡陌
下载PDF
商鞅“开阡陌封疆”并不意味着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明礼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3年第2期41-46,共6页
史学界认为封建社会始自战国的论者,把商鞅的“开阡陌封疆”看作是重要的论据之一。如说:“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即在秦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进一步承认所有的土地都可以私有和买卖,由国家统一收税。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变革,... 史学界认为封建社会始自战国的论者,把商鞅的“开阡陌封疆”看作是重要的论据之一。如说:“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即在秦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进一步承认所有的土地都可以私有和买卖,由国家统一收税。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变革,它标志着秦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意见。本文不打算论述封建制形成的时间问题,只是要谈一谈商鞅“开阡陌封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阡陌 土地所有制 土地买卖 时间问题 战国时期 私有土地 土地私有 孝公 景监 商君
下载PDF
“井田制”与“开阡陌”
3
作者 卞直甫 冯庆余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55-61,共7页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田开阡陌一事,历来是人们毁誉商鞅的主要依据,有着不同的记载和评论。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主要是对井田制和开阡陌的性质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致。现在就“井田制”与“开阡陌”...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田开阡陌一事,历来是人们毁誉商鞅的主要依据,有着不同的记载和评论。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主要是对井田制和开阡陌的性质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致。现在就“井田制”与“开阡陌”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战国策·秦策三》载蔡泽语云: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史记·秦本纪》云:“(孝公)十二年,……为田开阡陌。” 《汉书·食货志》载董仲舒语云:“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阡陌 土地买卖 史记·秦本纪 食货志 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 孝公 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权 部分土地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坏古制试论其得失
4
作者 徐崇实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213-214,共2页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后儒诋其变坏古制。而朱子谓井田之废。阡陌之开。未可尽非。以愚观之。秦之富强。乃孝公敦本力穑之效。并无藉于商鞅。而商鞅之罪。不在尽废井田。而在尽开阡陌也。夫阡陌者。田间之道。周礼所谓遂径沟畛洫途浍道...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后儒诋其变坏古制。而朱子谓井田之废。阡陌之开。未可尽非。以愚观之。秦之富强。乃孝公敦本力穑之效。并无藉于商鞅。而商鞅之罪。不在尽废井田。而在尽开阡陌也。夫阡陌者。田间之道。周礼所谓遂径沟畛洫途浍道。以正经界。通往来。止侵夺。时蓄洩。备水旱者也。自黄帝画野分州。封建田井。相因而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阡陌 孝公 正经界 力穑 敦本 朱子 疆理 先王 月碑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坏古制试论其得失
5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211-213,共3页
世辄谓秦废井田。开阡陌。变壤古制。为商鞅罪。■谓此未可以罪商鞅也。何以言之。春秋而降。周室寖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经界不正。则井地不均。豪强得以兼并。盖不待商鞅变法之时。而井田之名存实亡。固已久矣。虽无商鞅。犹将有... 世辄谓秦废井田。开阡陌。变壤古制。为商鞅罪。■谓此未可以罪商鞅也。何以言之。春秋而降。周室寖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经界不正。则井地不均。豪强得以兼并。盖不待商鞅变法之时。而井田之名存实亡。固已久矣。虽无商鞅。犹将有不废而自废者。且其时井田既坏。非得圣君贤相如文武周公者。必不可复。彼孝公固非能复井田之君。商鞅亦非能复井田之臣也。井田既不可复。而欲救、井田于已敝之余。势必愈救而愈敝。况乎三代以上。地广人稀。故计夫授田。行之较易。三代以下。生齿日繁。人浮于地。一夫百亩之制。必不能行。朱子尝谓欲行井田。须有机会。或经大乱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阡陌 经界 孝公 圣君贤相 生齿日繁 周公 周室 朱子 百亩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乱古制试论其得失
6
作者 前人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孔子之论百世可知也即三代所因所损益者而知之也马融谓因者三纲五常损益者文质三统斯说也本于礼记之大传大传之言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 孔子之论百世可知也即三代所因所损益者而知之也马融谓因者三纲五常损益者文质三统斯说也本于礼记之大传大传之言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儿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盖立国之道惟三纲五常为维系人心使不沦于禽兽不溺于祸乱之巨防历万古横四海而不可以废且不可移者也若夫法度礼乐弄刑政之属固因势利导因时制宜非一成而不可变者也吾华为数千年之古国而北间以秦为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阡陌 变革者 巨防 立国之道 百世可知 正朔 文质 道始 男女有别
下载PDF
治事商鞅开阡陌以尽地力秦以富强后儒诋其废井田变坏古制试论其得失
7
作者 易克新 《船山学报》 1937年第1期196-198,共3页
商鞅开阡陌废井田。朱子谓开即开除之义。商鞅决裂阡陌废去井田。法虽便民。而聖人之精意荡然无存矣。问尝论之。法制之兴。因时而兴。非聖人意也。势也。法制之废。因时而废。亦非一二人力也。势也。井田之制。其始兴于神农乎。揆厥初... 商鞅开阡陌废井田。朱子谓开即开除之义。商鞅决裂阡陌废去井田。法虽便民。而聖人之精意荡然无存矣。问尝论之。法制之兴。因时而兴。非聖人意也。势也。法制之废。因时而废。亦非一二人力也。势也。井田之制。其始兴于神农乎。揆厥初民之时。土广人稀。农业与游牧。方在递嬗。神农教之稼穑。非合群力以辟沟洫。立(亩犬)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能耕种也。土皆旷野之土。民皆游牧之民。不井其田。农作何自而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地力 阡陌 朱子 精意 一人之力 始兴 私有土地 孟于 贫富不均 籍山
下载PDF
郭沫若论商鞅评议
8
作者 杨胜宽 《郭沫若学刊》 2020年第2期20-28,37,共10页
上世纪40年代,郭沫若对先秦诸子中的法家评价不高,但其对于作为前期法家代表人物的商鞅,却高度肯定,认为在春秋至战国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商鞅所推动的变法,适当兼顾了富国强兵与人民利益的一定平衡,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其改革... 上世纪40年代,郭沫若对先秦诸子中的法家评价不高,但其对于作为前期法家代表人物的商鞅,却高度肯定,认为在春秋至战国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商鞅所推动的变法,适当兼顾了富国强兵与人民利益的一定平衡,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其改革成果不仅惠及秦国,而且影响了古代历史的漫长历程。直到解放后的50至70年代,这些看法均没有改变。而其认为传世《商君书》除《境内》一篇其它皆伪,却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前期法家代表 社会转型 重耕战 开阡陌。
下载PDF
“为田开阡陌封疆”解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敏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0-51,共2页
学习秦史,觉得以往史家对“为田开阡陌封疆”的解释多有可商榷之处。本文想利用近年出土的文献材料,联系秦孝公、商鞅变法的有关背景和目的对这一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商鞅变法内容说:“为田开阡陌... 学习秦史,觉得以往史家对“为田开阡陌封疆”的解释多有可商榷之处。本文想利用近年出土的文献材料,联系秦孝公、商鞅变法的有关背景和目的对这一问题谈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商鞅变法内容说:“为田开阡陌封疆。”其它如《战国策·秦策》,《史记》中《秦本记》、《六国年表》,《秦始皇本纪》皆只言“开阡陌”或“决裂阡陌”。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阡)佰(陌)。顷半(畔)。”可见,有无“封疆”二字,其意义是一样的。同时,也说明了“开阡陌”与“制辕田”、“废井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阡陌 商君 秦始皇本纪 睡虎地秦简 尽地力之教 文献材料 《商君书》 垦令 弱民 云梦
原文传递
商鞅改革秦国土地制之我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友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28-33,共6页
为了进一步打击秦国奴隶主宗室贵族,彻底铲除使秦国贫弱落后的腐朽势力,全面推行“农战”方针,商鞅在改革政治制度的间时,大刀阔斧地在秦国进行了一场土地制度的改革.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改革的成果,又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 为了进一步打击秦国奴隶主宗室贵族,彻底铲除使秦国贫弱落后的腐朽势力,全面推行“农战”方针,商鞅在改革政治制度的间时,大刀阔斧地在秦国进行了一场土地制度的改革.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治改革的成果,又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以,对秦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对商鞅如何改革秦国土地制度和改革后秦国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管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买卖 土地制度 计口授田 赏田 阡陌 商君 土地所有制 政治改革 秦简 《商君书》
下载PDF
汉代算赋口赋及其演变
11
作者 梁向明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47-50,共4页
算赋和口赋是汉代封建国家向广大编户民征收的人头税,是其财政收入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目前学术界对它们的征敛情况,尤其是由赋向调的演变等问题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算赋、口赋的出现... 算赋和口赋是汉代封建国家向广大编户民征收的人头税,是其财政收入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目前学术界对它们的征敛情况,尤其是由赋向调的演变等问题的专门研究还很少。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算赋、口赋的出现及其内容(一)算赋“赋,口率出饯也。”(《周礼·太宰》注)即按人头征收钱帛,这种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为田开阡陌,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赋 史记·秦本纪 阡陌 钱帛 财政收入 编户 太宰 征收办法 战国时期 少府钱
下载PDF
商鞅政治经济思想批判
12
作者 刘知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44-52,共9页
商鞅是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之一,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受到秦孝公重视,定为政策,促使秦国逐渐强大,成为七雄之首,终于在一个世纪后由秦始皇吞并了六国。一些崇拜英雄的人崇拜商鞅,梁启超为他作评传,称为最早的改革家之一。蒋介石把梁著几本... 商鞅是战国时代著名思想家之一,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受到秦孝公重视,定为政策,促使秦国逐渐强大,成为七雄之首,终于在一个世纪后由秦始皇吞并了六国。一些崇拜英雄的人崇拜商鞅,梁启超为他作评传,称为最早的改革家之一。蒋介石把梁著几本包括商鞅在内的人物评传,合印成《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为之作序,通令全国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批判 封建领主 阡陌 壹刑 壹教 徕民 弱民 商君 垦令 左庶长
下载PDF
泸州蚕业史初探
13
作者 喻星 《四川蚕业》 1993年第2期60-60,共1页
泸州蚕业兴衰起伏,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称江阳古地,已经盛产桑蚕、麻苧等物品。西汉景帝6年(公元前157年),封赵相苏嘉为江阳侯,当时“重农桑,开阡陌,利交通,便商贾”,江阳侯国为全蜀有名的经济富庶之区。据《唐... 泸州蚕业兴衰起伏,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称江阳古地,已经盛产桑蚕、麻苧等物品。西汉景帝6年(公元前157年),封赵相苏嘉为江阳侯,当时“重农桑,开阡陌,利交通,便商贾”,江阳侯国为全蜀有名的经济富庶之区。据《唐志》记载:泸州直隶州,有蚕丝织物贡品“贡葛”。据《永乐大典》记载:元至元22年(公元1285年),泸州粮食丰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生产 阡陌 泸州直隶州 兴衰起伏 蚕丝织物 《永乐大典》 栽桑 江阳 战国时期 重农
下载PDF
编者按 年宴必有一道鱼
14
作者 理树 《海洋世界》 2016年第1期24-25,共2页
每桌年宴都有一道有鱼的菜,不管是清蒸还是油炸,不管是干烧还是红焖,总归要有一道有鱼的菜,几乎家家如此。中国人喜欢在喜庆的日子里图个"吉利",在年宴上人们都喜欢用"鱼"这个音,表示"年年有余"。其实图"吉利"并不都是迷信,迷... 每桌年宴都有一道有鱼的菜,不管是清蒸还是油炸,不管是干烧还是红焖,总归要有一道有鱼的菜,几乎家家如此。中国人喜欢在喜庆的日子里图个"吉利",在年宴上人们都喜欢用"鱼"这个音,表示"年年有余"。其实图"吉利"并不都是迷信,迷信、迷信,要执迷地相信。年宴上有"鱼"的人家,并不一定都相信有"鱼"以后的日子就好过,无"鱼"以后日子就陷入困境,但人们还是想在喜庆的日子里听"吉利"话,讨个好口彩,心情更加畅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烧 人体健康 好口彩 阡陌 喜庆吉祥 翻过来 保健价值 养生保健 饮食文化 生理需求
下载PDF
小学历史教材中有关改革开放内容的分析及教学建议
15
作者 李维枢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1992年第12期14-16,共3页
一、教材分析 (一)革故鼎新传统思想中的“变革”观念,古代社会的进化史观和变法理论,指导了我国古代众多改革家的实践。他们或要促进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或要消除社会制度中种种弊端。小学五千年文明史中反映我国古代改革的... 一、教材分析 (一)革故鼎新传统思想中的“变革”观念,古代社会的进化史观和变法理论,指导了我国古代众多改革家的实践。他们或要促进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或要消除社会制度中种种弊端。小学五千年文明史中反映我国古代改革的课文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两课。 1.商鞅变法商鞅是我国古代最彻底的改革家,他不仅从思想理论上以无可反驳的历史事实压倒了甘龙、杜挚等守旧派鸹噪,而且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以大刀阔斧,又无反顾的气慨在秦国坚持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经济上“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社会 阡陌 历史教材 教学建议 杜挚 教材分析 甘龙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北宋中期
原文传递
应该如何纪念废科举百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海峰 《湖北招生考试》 2005年第16期1-1,共1页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兴办学堂。一纸诏书,宣告了已实行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从此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严复曾说:废科举是中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其重要性“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兴办学堂。一纸诏书,宣告了已实行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从此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严复曾说:废科举是中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其重要性“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认为:1905年废科举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其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其意义大致相当于1861沙俄废奴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确实,废科举是一个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仅是一场教育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变革,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科举 政治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 罗兹 阡陌 历史事件 下诏 中国历史 科举考试 教育革命
原文传递
计量——质量之本 强国之基
17
作者 杨学功 《江苏现代计量》 2013年第2期4-4,共1页
质量强国战略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实现质量强国的梦想,标准、计量是基础。特别是计量工作,是质量之本,强国之基。计量——质量之本没有计量,也就无法真正认识质量。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提出以定量分析代替定性分析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使... 质量强国战略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实现质量强国的梦想,标准、计量是基础。特别是计量工作,是质量之本,强国之基。计量——质量之本没有计量,也就无法真正认识质量。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提出以定量分析代替定性分析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使人类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由抽象变得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抽象到具体 定量的 完全体 大秦国 《天津条约》 《南京条约》 百亩 殖民地化 阡陌 叶茂
原文传递
博学深思 千虑一得——评张亚群著《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
18
作者 田建荣 《湖北招生考试》 2006年第8期63-64,共2页
1905年废除科举制,这既是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集中反映,同时又对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从教育的视角考察,科举考试的停废,改变了久... 1905年废除科举制,这既是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集中反映,同时又对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从教育的视角考察,科举考试的停废,改变了久被非议而又不可触动的传统教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传统教育 科举考试 教育近代化 阡陌 新式学堂 教育史研究 中国教育 留学教育 近代大学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古代土地私有与土地面积计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锡萍 艾学璞 《中国计量》 2016年第4期63-64,80,共3页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农业是全部古代世界的一个决定性的部门";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经历了一定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农业是全部古代世界的一个决定性的部门";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经历了一定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生产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经过了或短或长的中间阶段之后转变为私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面积 土地私有 土地公有制 中间阶段 《反杜林论》 单位量值 莫非王土 古代世界 阡陌 神农尝百草
原文传递
历史选修Ⅰ的应考策略
20
作者 何吟 戚明军 《中学历史教学》 2017年第4期59-61,共3页
2016年高考结束后,就如何有效处理选修教学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师中引起极大争论,部分教师认为从近几年全国卷相应试题的考查情况看,学生只要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选修教材可以不上。多数教师则表达了不... 2016年高考结束后,就如何有效处理选修教学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师中引起极大争论,部分教师认为从近几年全国卷相应试题的考查情况看,学生只要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选修教材可以不上。多数教师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但认为选修内容应采取不同于必修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表达能力 选修教材 高中历史 全国卷 清末新政 知识联系 阡陌 维新变法 贞观氏族志 历史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