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陈阳 蔡菁 +3 位作者 宗艺 张朋杰 李健 刘于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对比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预后良好率及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23.27±4.50)ml少于对照组的(120.65±24.76)ml,手术时间(1.98±1.03)h、术后卧床时间(4.89±0.74)d、住院时间(14.25±1.98)d短于对照组的(3.45±1.20)h、(5.94±0.95)d、(17.34±2.6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天,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4.46±1.21)、(3.85±1.16)、(3.37±0.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52±1.67)、(6.94±1.41)、(6.15±1.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预后良好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降低,且实验组血清CRP(5.89±1.06)mg/L、PCT(0.46±0.15)ng/L、TNF-α(10.83±2.07)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7.02±1.27)mg/L、(0.69±0.23)ng/L、(13.49±2.4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均较本组手术前降低,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本组手术前升高,且实验组NIHSS评分(17.90±1.34)分、mRS评分(1.73±0.45)分低于对照组的(19.74±1.53)、(2.45±0.62)分,KPS评分(67.13±3.48)分、Barthel指数(82.96±7.15)分高于对照组的(63.52±2.34)、(74.85±6.5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评分均较本组手术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相比于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感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促使其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继发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治疗分析
2
作者 戴锟 朱昀 +5 位作者 孙晓欧 尤万春 马超 王伟 季骋远 王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566-568,57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继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0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血钠连续两次低于135 mmol/L诊断为低钠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继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0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血钠连续两次低于135 mmol/L诊断为低钠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根据病人低钠血症原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和脑盐耗综合征(CSWS)]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102例中,40例术后出现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9.2%;其中轻度1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SI⁃ADH有23例,CSWS有1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OR=2.564;95%CI 1.035~6.349;P=0.042)、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3.223;95%CI 1.306~7.953;P=0.011)、合并脑积水(OR=3.135;95%CI 1.097~8.963;P=0.033)是继发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前恢复正常血钠水平;术后随访3~6个月,6例因低钠血症出现头痛、恶心等,予口服或静脉补钠治疗,恢复正常。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易发生低钠血症,尤其是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或大脑前动脉、高Hunt-Hess分级、合并脑积水的病人,更加要注意观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以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颅夹闭术 低钠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海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4期155-157,162,共4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IE)与开颅夹闭术(MC)治疗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I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MC治疗,观察组接受血管内IE...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IE)与开颅夹闭术(MC)治疗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I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MC治疗,观察组接受血管内I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预后良好率、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脑损伤指标[髓磷脂碱性蛋白(MB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7.67%,与对照组的93.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3.72%,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SOD、GSH-Px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DA、S100β、MBP、NS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IE治疗IA患者可提高预后良好率,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降低脑损伤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MC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氧化应激 并发症 脑损伤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卜毅 王守义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完...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脑血管造影结果和恢复状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7 d血清MMP-9含量。结果观察组死亡、植物生存、重度残疾、轻度残疾、恢复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造影检查栓塞/夹闭是否完全、恢复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开颅夹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内血肿 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椎-基底动脉 显微外科 致残率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马勇 李红红 +2 位作者 周宇 李斌 柴尔青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3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 目的比较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和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度、平均动脉压、预后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平均动脉压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相较于传统开颅夹闭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显示出了自身优势,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患者疼痛感知较弱,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预后。当然,介入栓塞术也应考虑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在此之上,介入栓塞术更值得被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宋盼盼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水平、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30/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动脉瘤,其中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命质量评分较高,但治疗费用高于开颅夹闭术,故临床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选择最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脑出血 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生命质量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天义 陈建设 王炬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2-75,共4页
目的 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IA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04—2022-01长葛市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4例IA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组(介入栓塞组)和开颅显微镜下夹闭术组(开颅夹闭... 目的 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IAN)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04—2022-01长葛市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4例IA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组(介入栓塞组)和开颅显微镜下夹闭术组(开颅夹闭组),各42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降钙素原(PCT)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随访6个月时的Hunt-Hess分级。结果 2组完全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和Hunt-Hes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开颅夹闭组;术后第7天的血清CRP、MCP-1、PCT水平和术后2周的血清ET-1、VEGF、vWF水平均低于开颅夹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IAN的预后效果相当,且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前者能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炎症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HUNT-HESS分级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及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高强 周肖东 王莹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照组行开颅... 目的探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学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围手术期指标、预后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sICAM-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sICAM-1、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BI评分均高于术前,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生理职能(RP)、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RP、PF、BP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减轻手术创伤及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良好率与生命质量,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脑动脉瘤 预后良好率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指标、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国防 陈婧 《大医生》 2023年第14期48-50,共3页
目的统计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CA)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乐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ICA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将其中行开颅夹... 目的统计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在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CA)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乐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ICA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将其中行开颅夹闭术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观察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清指标、免疫功能、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核因子-κB(NF-κB)、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开颅夹闭术相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术中出血量更少,可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MMP-9、NF-κB水平,减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且并发症较少,有助于保障患者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龙建武 王烨 庄再旺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基于...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基于脑血管造影的3D打印技术辅助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评价指标水平;比较两组围术期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围术期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术中操作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0~T3时间点ICP、MAP与HR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F=17.640,36.310;P<0.05);观察组T1~T3时间点ICP、MAP与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脑血管造影的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与术后康复时间,且对其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程度较小,患者围术期并发症风险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3D打印技 内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
11
作者 袁运尚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1期78-82,共5页
目的 对比研究颅内动脉瘤疾病采取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诊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病案编号随机抽选结果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 对比研究颅内动脉瘤疾病采取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沛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诊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病案编号随机抽选结果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用时、住院总时长、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51±1.97)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93,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首选介入栓塞术,相比传统开颅夹闭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炎症影响更低,并发症更少,且预后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夹闭术 介入栓塞 内动脉瘤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
12
作者 高明明 闫惠颖 +4 位作者 刘保华 袁璞 朱宗锦 张怀兵 张庆荣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3期2834-2836,共3页
目的:探究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94例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94例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患者,研究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颅内夹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中皮质醇(Cor)、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A)指标表达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3、12.416、40.320,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or、D-D、IL-6、A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各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3.078、2.174、7.608,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1,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05)。结论:对Hunt-HessⅢ级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能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康复,提升手术成功率。显微镜下颅内夹闭术治疗花费较少,且适用范围较广,成功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动脉瘤 Hunt-HessⅢ级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
下载PDF
血清IL-6、CRP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13
作者 高欢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95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的...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95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预后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设计基线资料收集表,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IL-6、CRP水平等基线资料。患者入院当天,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分析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IL-6、CRP水平;分析血清IL-6、CRP水平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95例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34例(35.79%),预后良好61例(64.21%)。预后不良组血清IL-6、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CRP高表达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后预后效果相关(OR>1,P<0.05)。结论:血清IL-6、CRP水平与aSAH患者开颅夹闭术治疗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颅夹闭术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老年脑动脉瘤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正明 刘骥 +6 位作者 王晓东 惠小波 蒋健 卞爱苗 卜向飞 金孝东 丁涟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002-5005,共4页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老年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动脉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对老年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动脉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个月两组Hunt-Hess分级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Hunt-Hess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脑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创伤小、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且术后远期疗效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作为老年脑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崔雨 姜佩娥 曾珍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4期3847-3848,共2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实施开颅夹闭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护...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实施开颅夹闭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再次出血、脑血管痉挛、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严重残疾以及死亡者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实施开颅夹闭术的患者于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和心理状态,从身心两方面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护理 康复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宏盛 陈正楼 +2 位作者 胥敏 陈华群 侍海存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8期626-628,共3页
目的 探究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之间开颅夹闭术治疗的5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手术组和同期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5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介入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 目的 探究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之间开颅夹闭术治疗的5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手术组和同期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5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介入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组和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复发率低于介入组的复发率,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介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给予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临床中可以依据医师操作的熟练度和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合理地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血管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中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春林 沈育 +1 位作者 胡均贤 程小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891-893,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中前循环动脉瘤(ACA)破裂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行开颅夹闭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IAR)的40例AC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IAR患者...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中前循环动脉瘤(ACA)破裂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行开颅夹闭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IAR)的40例AC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IAR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0例IAR患者中,预后好者34例(预后好组),预后差者6例(预后差组)。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直径、术中是否使用临时阻断夹及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前Hunt-Hess分级、动脉瘤破裂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Hunt-Hess分级Ⅳ-Ⅴ级、瘤颈部破裂是影响IAR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术前Hunt-Hess分级越高、瘤颈部破裂是导致IAR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动脉瘤破裂 预后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并动眼神经麻痹的效果及预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昌伟 王朝华 徐丁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比较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m AA)并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nerve palsy,0MNP)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2... 目的比较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后交通动脉瘤(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Pcom AA)并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nerve palsy,0MNP)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2例Pcom AA并0MNP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栓塞组(行血管介入栓塞治疗)162例和夹闭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16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0MNP恢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栓塞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夹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闭组OMNP完全恢复率高于栓塞组(P<0.05),但两组OMNP总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术后脑梗死、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及脱水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或P<0.01)。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老年Pcom AA并0MNP有着各自的优势与缺点,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损伤 老年人 血管介入栓塞 开颅夹闭术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后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娜 谭丽萍 赵航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开颅夹闭术后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前交通动脉瘤(Aco AA)破裂患者认知功能。方法 60例Aco AA破裂行开颅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第4 d病情稳定时开始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不予相关干预。采用蒙特... 目的观察开颅夹闭术后接受感觉统合训练的前交通动脉瘤(Aco AA)破裂患者认知功能。方法 60例Aco AA破裂行开颅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第4 d病情稳定时开始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不予相关干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3、14 d认知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4 d视觉与执行功能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定向评分、总分增加(P均<0.05);与同组术后第3 d比较,观察组术后第14 d视觉与执行功能评分、命名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定向评分、总分增加(P均<0.05),对照组术后第14 d视觉与执行功能评分、命名评分增加(P均<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Aco AA破裂行开颅夹闭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前交通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春波 杨瑞生 +5 位作者 李庆安 王伟丰 靳晓亮 李同宽 霍宇飞 马燕然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栓塞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GOS评分5分11例,4分10...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栓塞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GOS评分5分11例,4分10例,3分7例,2分2例;对照组GOS评分5分10例,4分12例,3分5例,2分2例,1分1例;两组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脑积水2例(6.7%)、动脉瘤残留1例(3.3%)、再出血1例(3.3%)、脑血管痉挛9例(30.0%);对照组术后发生脑积水8例(26.7%)、动脉瘤残留8例(26.7%)、再出血2例(6.7%)、脑血管痉挛1例(3.3%)。观察组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脑积水发生率、动脉瘤残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瘤复发率(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8/30;P<0.05)。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能减轻机体损伤,而开颅瘤闭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风险较低,因此临床可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栓塞 开颅夹闭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