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苗静静 宗庆华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91例a 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8例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纳入介入组;4... 目的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显微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91例a 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8例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术,纳入介入组;43例实施开颅显微夹闭术,纳入显微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前、术后3 d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预后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认知功能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介入组治疗效果优于显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3,P<0.05)。两组术后3 d IgM、IgG、Ig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介入组高于显微组(P<0.05)。介入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高于显微组(P<0.05)。介入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MMSE评分均高于显微组(P<0.05);术后3个月内POCD发生率低于显微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效果优于开颅显微夹闭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 开颅显微夹闭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疗效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学 张雪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我院收治的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有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按照Hunt-Hess分级法划分为Ⅰ~Ⅳ级。患者24h、48h及72h不同时间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每个时间点手... 目的探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6我院收治的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有明显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按照Hunt-Hess分级法划分为Ⅰ~Ⅳ级。患者24h、48h及72h不同时间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每个时间点手术40例。术后半年随访调查,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并用GO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观察有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现象。结果所有患者动脉瘤夹闭情况较好,无夹闭失败现象。应用GOS评分恢复良好108例(90.0%),轻度残疾7例(5.8%),重度残疾5例(4.2%)。24h、48h及72h内手术良好率分别为95.0%、92.5%、82.5%,无死亡。结论显微开颅夹闭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且手术治疗越快,预后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 内破裂动脉瘤
下载PDF
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杰 周帆 +3 位作者 黄云峰 袁金刚 陈风 李帆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9期171-174,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7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显微开颅夹闭组(37例)和血管...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7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显微开颅夹闭组(37例)和血管内栓塞组(37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后精神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两组疗效。结果:血管内栓塞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显微开颅夹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开颅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开颅夹闭组良好率为67.57%,血管内栓塞组良好率为5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栓塞组术后精神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积水、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显微开颅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内栓塞组复发率高于显微开颅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相似,但血管内栓塞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复发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需求,同时结合病情制定最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 血管内栓塞 内前循环动脉瘤
下载PDF
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郭海军 韩德清 +1 位作者 陈玉光 黄永凯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栓塞组和夹闭组,夹闭组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栓塞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 目的:探讨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栓塞组和夹闭组,夹闭组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栓塞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观察术前至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SF-36评价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随访24个月,于24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栓塞组良好率为93.02%,夹闭组88.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在术中SV、SBP、DBP及HR均低于夹闭组,CI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SBP、DBP及HR低于夹闭组(P<0.05);出院时,栓塞组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方面评分均高于夹闭组(P<0.05);随访24个月发现,夹闭组的m RS评分低于栓塞组(P<0.05),ADL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二者疗效相近,但是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出院时患者短期预后优于开颅夹闭术,远期随访患者致残率高于开颅夹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 血管内栓塞 血流动力学 生存质量 内前循环动脉瘤
下载PDF
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48-48,共1页
目的分析讨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进行显微开颅夹闭术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颅内动脉瘤病人5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血管内栓塞;2组为观察组,使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病人... 目的分析讨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进行显微开颅夹闭术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颅内动脉瘤病人5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血管内栓塞;2组为观察组,使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比较两组病人总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00%和7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开颅夹闭术能够较好的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整体治疗效果好,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 内破裂动脉瘤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安林 李鸿雁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且血管内栓塞术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缩短治疗时间,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前循环动脉瘤 夹闭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显微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8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6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开颅组(n=33)与介入组(n=33),开颅组患者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6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开颅组(n=33)与介入组(n=33),开颅组患者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介入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颅组,住院费用显著多于开颅组(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3d、7d的血清MMP-2水平及红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3d、7d的MCA血流速度、颅内压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更佳,但会增加治疗费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内动脉瘤破裂 夹闭 介入栓塞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与显微开颅夹闭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裴士文 方兴根 徐善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及并发症,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纳入血管内介入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对照试验资料,运用meta分析对纳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其OR值(95%CI...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及并发症,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纳入血管内介入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对照试验资料,运用meta分析对纳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其OR值(95%CI)。结果:两组完全闭塞率,术后3~12个月预后良好率、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检验均P<0.01,有统计学差异,合并分析结果OR值(95%CI)分别为0.32(0.22,0.48)、1.96(1.54,2.48)、1.92(1.22,3.02)、1.13(0.62,2.05)。结论:显微开颅夹闭组较血管内介入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术后3~12个月患者良好率、脑积水发生率血管内介入组较夹闭组高;两组在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考虑术后脑血管痉挛可能与疾病程度呈双向关系,根据患者临床分级进行分组研究可能更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介入治疗 夹闭 系统评价 对照试验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王泼泼 洪早凤 高法梁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59-1260,1395,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介...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围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良好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围术期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用于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中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术式治疗良好率和术后生存质量,降低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内动脉瘤破裂 夹闭 期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宇宏 李志良 白福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2890-2894,共5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不同,分为A组(显微开颅夹闭术)30例和B... 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术与显微开颅夹闭术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不同,分为A组(显微开颅夹闭术)30例和B组(血管内栓塞术)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术中(T1)、术毕(T2)及术后24 h(T3)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量和心脏排血指数的变化情况,出院时采用MO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预后状况,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术后2年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A组,B组T1时心脏排血指数[(2.86±0.63)L·min-1·(m 2)-1比(3.39±0.83)L·min-1·(m 2)-1]明显升高,心率[(90±15)次/min比(79±9)次/min]、收缩压[(132±18)mmHg比(123±9)mmHg]、舒张压[(96±13)mmHg比(89±12)mmHg]和每博心输出量[(88.64±18.53)mL比(78.54±13.35)mL]均明显下降(t=2.50、3.61、2.89、2.63、3.02,均P<0.05);相比A组,B组T2时心率[(86±12)次/min比(75±11)次/min]、收缩压[(134±20)mmHg比(122±11)mmHg]和舒张压[(93±11)mmHg比(77±14)mmHg]均明显下降,T3时收缩压[(128±13)mmHg比(113±14)mmHg]和舒张压[(85±9)mmHg比(78±13)mmHg]均明显下降(t=2.68、3.14、3.95、4.15、3.05,均P<0.05)。B组出院时SF-36量表中的精力[(55.07±8.76)分]、生理职能[(53.65±8.62)分]、生理功能[(62.25±9.53)分]、精神健康[(72.26±13.95)分]、情感职能[(61.89±12.25)分]和总体健康[(47.63±8.61)分]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45.86±7.62)分、(49.21±9.76)分、(43.58±8.75)分、(50.14±10.33)分、(44.76±9.42)分、(35.86±7.60)分](t=4.43、2.35、8.07、7.09、6.18、5.73,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B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6.89±4.54)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1.34±0.42)分]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92.48±6.09)分、(2.79±0.61)分](t=4.15、11.07,均P<0.0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而言,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相当,后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较稳定,且出院时短期预后效果较好,但远期预后可能差于显微开颅夹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瘤 内前循环 血管内栓塞 夹闭 血流动力学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改良BARTHEL指数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不同Hunt-Hess分级及手术时机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松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Hunt-Hess分级及手术时机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9-01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Hunt-HessⅠ~Ⅳ级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分别于发病后第1、2、3天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回... 目的分析不同Hunt-Hess分级及手术时机对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9-01间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Hunt-HessⅠ~Ⅳ级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分别于发病后第1、2、3天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依据GOS预后评分标准,Hunt-HessⅠ、Ⅱ、Ⅲ、Ⅳ级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5.7%、93.1%、81.8%和50.0%;发病后第1、2、3天施术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5.7%、91.3%和78.3%。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有效术式。尽早对Hunt-HessⅠ~Ⅲ级患者实施手术,有利于提升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破裂 夹闭
下载PDF
不同方式治疗多发脑动脉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多发脑动脉瘤(IM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7-03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IMA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开颅夹闭术,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比较...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多发脑动脉瘤(IM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7-03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IMA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显微开颅夹闭术,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GOS预后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IMA,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闭 内多发性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老年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王全 杨馨博 王晓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分析介入栓塞术在老年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 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实际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 手术时间:2016年1月-2022年10月,研究对象:70例老年aSAH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所用方法的不同分组,具体包括开... 分析介入栓塞术在老年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 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实际治疗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 手术时间:2016年1月-2022年10月,研究对象:70例老年aSAH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所用方法的不同分组,具体包括开颅显微夹闭术、介入栓塞术,均为35例,分别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两组患者治疗指标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方面分析,2组手术治疗对各项指标均有影响,不过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对应的评价结果更优,不同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对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因子影响相对较小,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整体治疗安全性较高,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栓塞 开颅显微夹闭术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政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3期4393-4394,共2页
为有效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临床探究血管内栓塞用于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选取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5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行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组... 为有效治疗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临床探究血管内栓塞用于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选取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5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行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常规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良好、差分别为88.0%、4.0%,常规组依次为72.0%、1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一年后回访,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对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动脉情况选择手术,同时血管内栓塞术用于疾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并发症 血管内栓塞 夹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