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异常地温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迎冬 甘华军 +2 位作者 时阳 陈善斌 王观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6,共7页
福山凹陷存在与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特征。通过钻井测温数据与古地温模拟对该区异常地温的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地温梯度分层现象为岩性差异造成。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与福山凹陷东侧全新世以来... 福山凹陷存在与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特征。通过钻井测温数据与古地温模拟对该区异常地温的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地温梯度分层现象为岩性差异造成。基底构造格局不一致的异常地温与福山凹陷东侧全新世以来强烈的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福山凹陷深部存在的岩浆囊以及典型的背斜构造、烃类聚集等综合因素形成了福山凹陷异常地温。异常地温形成的时间较短,对有机质成熟度影响较小,但是异常地温中心区域大量古油藏受其影响发生热裂解形成了凝析气藏,地温异常对福山凹陷古油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地温 火山活动古地温 油藏热裂解 福山凹陷
下载PDF
1998年青藏高原春季地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柏晶瑜 徐祥德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8-485,共8页
文章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前期青藏高原春季各层次地温的分布特征,重点讨论了1998 年夏季长江中下游暴雨前期春季高原的三维热力结构,以及其三维热力结构与其它涝年的相似性,尤其是1998 年春季高原地温分布呈现出与其它... 文章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前期青藏高原春季各层次地温的分布特征,重点讨论了1998 年夏季长江中下游暴雨前期春季高原的三维热力结构,以及其三维热力结构与其它涝年的相似性,尤其是1998 年春季高原地温分布呈现出与其它涝年春季相似的特征;数值模拟试验也证实了1998 年春季青藏高原下垫面三维热力结构特征,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存在着显著影响.青藏高原春季地温在中部等大部分地区为负距平,南部及东部边缘为正距平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多雨,即青藏高原春季三维热力结构特征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热力结构 长江中下游 暴雨 地温异常
下载PDF
泌阳凹陷地温场控制因素与地温异常形成机制 被引量:9
3
作者 符勇 张友安 王万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77-181,210,共6页
通过对泌阳凹陷地温资料的分析、计算,研究了地温场的控制因素与地温异常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地温场受地质构造控制,地温异常带的展布方向反映区域构造的基本轮廓.地层岩性影响着地温场的分布,砂岩导热率大,地温梯度小;泥岩导热率小,地... 通过对泌阳凹陷地温资料的分析、计算,研究了地温场的控制因素与地温异常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地温场受地质构造控制,地温异常带的展布方向反映区域构造的基本轮廓.地层岩性影响着地温场的分布,砂岩导热率大,地温梯度小;泥岩导热率小,地温梯度大.水动力作用是形成地温异常的重要因素,强交替区往往出现地温负异常,排泄区或断裂带往往形成地温正异常.地温异常是由烃类放热、圈闭聚热和油气藏内异常高压形成,地温场异常区与油气田分布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控制因素 地温异常 形成机制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地温异常的气候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晓东 韦志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2-320,共9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31个站1974—1986年逐月1.6m地温距平时空变化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地温距平有很强的持续性。地温异常的幅度越大,则异常维持的时间越长。分析发现地温距平场在从冬到夏的季节变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准半年韵律现象。并且... 本文分析了我国31个站1974—1986年逐月1.6m地温距平时空变化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地温距平有很强的持续性。地温异常的幅度越大,则异常维持的时间越长。分析发现地温距平场在从冬到夏的季节变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准半年韵律现象。并且指出冬半年累积的月地温距平绝对值大(小),则来年(及其汛期)的降水变率也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异常 降水 气候学
下载PDF
板石区地温异常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举 唐立晶 +1 位作者 王佰友 孙慧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7-9,共3页
高温矿区一直是影响煤炭开采的重要因素,利用钻孔测温资料,对珲春盆地板石区地温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地温梯度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三个方面,对地温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井建设、开采阶段应... 高温矿区一直是影响煤炭开采的重要因素,利用钻孔测温资料,对珲春盆地板石区地温异常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地温梯度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变化规律,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三个方面,对地温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矿井建设、开采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及对其有无利用价值进行勘查评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异常 地温梯度 板石区
下载PDF
浅层地温强震前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新来 张子广 王勤彩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17,共9页
浅层地温指地表至地下3.2m深处的地温。通过数十年浅层地温变化与强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指出了强地震发生前一段时间0.8m地温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为历年同期最低值;0.8m、1.6m和3.2m地温连续6个月以上为正距平... 浅层地温指地表至地下3.2m深处的地温。通过数十年浅层地温变化与强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指出了强地震发生前一段时间0.8m地温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为历年同期最低值;0.8m、1.6m和3.2m地温连续6个月以上为正距平,且平均距平值分别大于0.8、0.7和0.5即认为地温有升温异常;在此时段内地温有历年同期最大值或次大值;做半年尺度或以月为单位的0.8m地温、地表温度平均距平等值线图,等值线的分布圈闭相对升温中心,升温中心区域或其附近即为未来强地震的震中区。文中对1966年3月邢台地震、1976年7月唐山地震和1989年10月大同地震做了详细的地温异常变化分析,并对其异常升温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分析了降雨对浅层地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温异常 相关地震 唐山地震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地温异常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康西栋 李思田 +1 位作者 李雨梁 胡忠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9-74,共6页
北部湾盆地地温场的不均一性除与基岩埋深有一定关系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活动热流体有关。含油气钻孔或含油气构造带大多分布在地温梯度和热流值较高的部位。压实作用及烃的生成所产生的压力促使热流体沿同生断裂以“幕式喷发”的方式发... 北部湾盆地地温场的不均一性除与基岩埋深有一定关系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活动热流体有关。含油气钻孔或含油气构造带大多分布在地温梯度和热流值较高的部位。压实作用及烃的生成所产生的压力促使热流体沿同生断裂以“幕式喷发”的方式发生运移,而流体所携带的巨大热量却不受盖层和构造圈闭等因素的影响向上传递,从而导致在地表(海底)形成高热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地温异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皖北钱营孜煤矿地温分布规律及其异常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素珍 彭涛 郭艳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6期30-35,共6页
根据皖北钱营孜煤矿勘查资料,分析了主采煤层的地温分布特征及地温异常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地温在垂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由32煤层—82煤层—10煤层的平均地温逐渐增加,10煤层埋深大其热害也相对严重;在横向上,同一煤层温... 根据皖北钱营孜煤矿勘查资料,分析了主采煤层的地温分布特征及地温异常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地温在垂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由32煤层—82煤层—10煤层的平均地温逐渐增加,10煤层埋深大其热害也相对严重;在横向上,同一煤层温度也有变化,在区内中部NE-SW向条带内温度相对较高。从整体来看,主采煤层高温区主要集中在F22和F17断层所夹持的区域内。矿区32煤层地温异常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岩浆岩作用是82煤层和10煤层地温异常区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地温异常 影响因素 钱营孜煤矿
下载PDF
1月中国地温异常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异常关系的合成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照渤 曾煜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71-477,共7页
在对中国区域1月份0.8m月平均地温距平场进行EOF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地温异常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温异常与大气环流有一定的关系;与地温异常同月和前一月的大气环流距平分布相似,而与后一... 在对中国区域1月份0.8m月平均地温距平场进行EOF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地温异常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地温异常与大气环流有一定的关系;与地温异常同月和前一月的大气环流距平分布相似,而与后一月的大气环流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前一月的大气环流异常至少部分地激发了1月份的地温异常,反过来地温又影响大气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异常 合成分析 高度场异常 大气环流
下载PDF
淮南矿区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异常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李红阳 朱耀武 易继承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71,共4页
基于地质学和热力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淮南矿区地温变化规律及引起地温异常影响因素,为淮南矿区矿井热害控制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对淮南矿区采取经济合理的降温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矿井热害 地温 地温异常
下载PDF
新郑矿区地温异常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绍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8,共2页
根据新郑矿区热流值、地温梯度垂向、横向分布情况,结合该区构造分布特征及地下水运移情况分析,认为新郑矿区异常高热流值、高地温梯度是由于在构造(断层、背斜)起伏热效应作用下,具有不同热导率的地层造成地温梯度、热流值垂向及横向... 根据新郑矿区热流值、地温梯度垂向、横向分布情况,结合该区构造分布特征及地下水运移情况分析,认为新郑矿区异常高热流值、高地温梯度是由于在构造(断层、背斜)起伏热效应作用下,具有不同热导率的地层造成地温梯度、热流值垂向及横向分布差异,再加上向下汇聚的地下水阻隔受压,导致短距离内形成较大温差,在压力驱使下向上运移,导致周围地层热流值出现正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郑矿区 地温异常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深埋长大隧道中地下水对地温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贤能 黄润秋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6年第4期23-27,共5页
高地温问题是深埋长大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之一。文中首先介绍了部分深埋长大隧道中高地温问题的工程实例和地温异常现象。并结合采矿工程实例,分析了地下水的流动是产生地温异常现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隧道 地下水 地温异常 地表温度
下载PDF
淮南矿井地温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昀涵 罗新荣 谷丽朋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4期13-15,共3页
先对造成矿井高温的热源进行了初步分析,选取淮南矿区张集、潘一、潘三、顾桥和丁集对其地温值与地温梯度分析研究,得出大部分矿井都属于地温异常区,同时划分出一些矿区的热害类别;通过总结地温异常的一些规律,系统论述了大地构造、岩... 先对造成矿井高温的热源进行了初步分析,选取淮南矿区张集、潘一、潘三、顾桥和丁集对其地温值与地温梯度分析研究,得出大部分矿井都属于地温异常区,同时划分出一些矿区的热害类别;通过总结地温异常的一些规律,系统论述了大地构造、岩浆活动、水文地质等对地温异常的控制因素,为淮南矿区井下采取降温措施和矿井前期勘探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分布 地温异常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储层地温场条件及其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召平 禹艺娜 +2 位作者 李国富 田永东 王宇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7-316,共10页
煤储层地温场条件是影响煤层气赋存与产出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生产情况来看,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煤层气开发井的产气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开展煤储层地温场条件研究,揭示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对于低地温区煤层气开发显得尤... 煤储层地温场条件是影响煤层气赋存与产出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沁水盆地煤层气井生产情况来看,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煤层气开发井的产气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开展煤储层地温场条件研究,揭示低地温异常区形成机理,对于低地温区煤层气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地温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沁水盆地3号煤层和15号煤层地温及其梯度和大地热流分布特征,揭示了煤储层地温分布规律,提出了煤储层地温梯度等级划分标准,圈定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储层地温梯度小于1.6℃/hm的地温低异常区,揭示了研究区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分布及其受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恒温带温度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的趋势,恒温带深度由北向南逐渐变浅,恒温带温度为13.2~15.2℃,恒温带深度为27.4~33.1 m。沁水盆地煤储层地温及其地温梯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3号煤储层温度为14.6~100.9℃,平均为30.58℃,地温梯度为0.008~3.770℃/hm,平均为1.62℃/hm;15号煤储层温度为15.3~111.8℃,平均值为33.28℃,地温梯度为0.046~5.350℃/hm,平均为1.87℃/hm;大地热流值为0.93~94.60 mW/m^(2),平均为41.5 mW/m^(2),低于我国大陆地区平均热流值(63 mW/m^(2)),反映出本区处于稳定的构造-热状态之中。根据地温梯度,圈定了研究区3号和15号煤储层地温梯度小于1.6℃/hm的地温低异常区呈条带状分布于盆地东北和东部一带,面积分别占盆地总面积25.2%和27.9%,煤层气资源量近1.0万亿m3。煤储层地温梯度随着底板标高的增加而线性降低,随着煤储层有效埋深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进一步揭示了地壳抬升剥蚀作用和地下水补给与渗流作用对研究区煤储层地温低异常区的控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地温 地温异常 形成机理 沁水盆地
下载PDF
地温异常与1991年江淮大水、江南大旱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柱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通过对江淮主涝区深层(1.6m,3.2m)地温距平场的分析发现,江淮流域特大洪涝对应前期地温持续异常高温,江南大旱对应前期地温持续异常低温。历史资料表明,前期地温的持续异常高温对应汛期多雨,前期地温的持续异常低温对应... 通过对江淮主涝区深层(1.6m,3.2m)地温距平场的分析发现,江淮流域特大洪涝对应前期地温持续异常高温,江南大旱对应前期地温持续异常低温。历史资料表明,前期地温的持续异常高温对应汛期多雨,前期地温的持续异常低温对应汛期少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异常 地温异常 洪涝 干旱 江淮流域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前青海地区数字化水温(地温)异常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邱鹏成 王永刚 杨广华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3-78,共6页
介绍了青海地区十个数字化水温井、六个数字化地温井的水温(地温)观测概况。经研究发现,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乐都和民和两个井孔出现了中期趋势异常,西宁、乐都和德令哈三个井孔出现了短临异常;从地域来看,异常测点主要集中于西宁-... 介绍了青海地区十个数字化水温井、六个数字化地温井的水温(地温)观测概况。经研究发现,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乐都和民和两个井孔出现了中期趋势异常,西宁、乐都和德令哈三个井孔出现了短临异常;从地域来看,异常测点主要集中于西宁-民和断陷盆地内,该区域其它两个正常运行的井孔没有异常,可能和探头与密闭套管末端间的距离过大有关。另外,笔者认为,西宁、乐都、民和井所表现出的中期和短临异常,可能与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水温(地温)观测 水温(地温)异常 青海地区
下载PDF
应用综合物探研究准噶尔盆地的基底拆离与地温异常场 被引量:2
17
作者 关洪军 俞建宝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5-90,62,共7页
应用重、磁、震、测井等综合物探资料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东部基底结构的形成机制与古地温场的关系。指出基底拆离运动是引起本区古地温梯度场增高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基底拆离 地温异常 综合物理勘探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震前地温异常的一个实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华昌才 周小来 卢红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5年第2期63-66,共4页
震前地温异常的一个实例华昌才,周小来,卢红艳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88北京邮电大学众所周知,地震发生前,震源及周围地区的地球物理场要发生变化,电、磁、地热、应力等有关的物理量也会... 震前地温异常的一个实例华昌才,周小来,卢红艳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88北京邮电大学众所周知,地震发生前,震源及周围地区的地球物理场要发生变化,电、磁、地热、应力等有关的物理量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某种特殊变化,其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温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青藏高原0.8m地温异常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超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用青藏高原5个站从1956~1986年共31年的0.8m地温距平,计算了秋季(9~11月)的地温异常,同时考虑了我国汛期(4~9月)及夏季(6~8月)的降水相关,发现两者相关很好。不同部位的高原地温异常对我国降水关系... 用青藏高原5个站从1956~1986年共31年的0.8m地温距平,计算了秋季(9~11月)的地温异常,同时考虑了我国汛期(4~9月)及夏季(6~8月)的降水相关,发现两者相关很好。不同部位的高原地温异常对我国降水关系的区域是不相同的。本文为中国汛期降水预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温异常 汛期 降水 相关 中国
下载PDF
青藏高原北部浅层地温异常特征及中短期地震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小凤 《高原地震》 2002年第2期1-7,共7页
利用浅层地温时空演化特征与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 980年以来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前浅层地温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分布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地温测站在地震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强地震发生的中短期异常指标在... 利用浅层地温时空演化特征与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 ,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 980年以来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前浅层地温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分布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地温测站在地震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强地震发生的中短期异常指标在空间上表现为地热涡的出现、活动和迁移 ,在时间上多数地震以高值异常为主 ,持续时间随震级大小而变化 ,中强地震一般持续 1~ 6个月 ,强震持续时间可达 1~ 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异常特征 中短期地震预测 青藏高原 地热涡 地震前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