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黑潮延伸体异常增暖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晓丹 钟中 +1 位作者 谭言科 杜楠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9-576,共8页
利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数值试验,研究了冬季黑潮延伸体的海温异常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黑潮延伸体海温异常增暖将导致东亚夏季风增强北推。表征夏季风强度的EASMI(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和LSTD... 利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数值试验,研究了冬季黑潮延伸体的海温异常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黑潮延伸体海温异常增暖将导致东亚夏季风增强北推。表征夏季风强度的EASMI(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和LSTDI(the Land-Sea Thernal Difference Index)在夏季风爆发后都呈现了明显的增强趋势,且LSTDI对海温异常增暖的响应更为敏感。华北、南海和菲律宾以东的低空西南季风显著增强,副热带西风急流轴以北(南)西风加强(减弱)。日本群岛及周边海域和中国东部长江以南至秦岭一线的降水明显减少;华北、南海、东海、黄海和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上的降水增多。华北是东亚夏季风对黑潮延伸体的海温异常响应最敏感的区域。东亚地区近地面温度表现为一致的增温特征,而30~50°N之间对流层的整体升温导致了海陆热力差异的加大,这是促使东亚夏季风增强的重要原因。中国及周边地区环流和降水异常分布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东亚夏季风 数值试验 海温异常增暖 黑潮延伸体
下载PDF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菊英 程华琼 王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80-1385,共6页
在1987年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的同时,中国气温也显著增高,1997年达到了峰值,2006年又出现了次峰值.为搞清异常增暖对中国旱涝等灾害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重点统计分析了中国年平均气温对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关系,并分析研究了195... 在1987年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的同时,中国气温也显著增高,1997年达到了峰值,2006年又出现了次峰值.为搞清异常增暖对中国旱涝等灾害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重点统计分析了中国年平均气温对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关系,并分析研究了1951~2006年期间中国月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汛期主要多雨带类型及发生严重洪涝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1)3个中国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但8月气温不高的来年汛期主要多雨带和严重洪涝区域都发生在淮河流域(3/3);(2)5个年平均气温偏高且8月气温也明显偏高的来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和严重洪涝(5/5),特别是其中2个8月气温特高的来年(1954、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和严重洪涝(2/2).对这个前兆强信号的发现和揭示,不但证明了全球和中国异常增暖对来年中国汛期水旱灾害的重大影响,也对准确预测中国汛期主要多雨带分布类型和江淮流域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和中国 异常增暖 前兆强信号 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 特大暴雨洪水
下载PDF
冬季亚洲中纬度极端低温事件与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的关系及联系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言蹊 陈海山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900,共12页
利用1979~2019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中纬度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与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的联系及可能机制。研究表明: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通常对应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及亚洲中纬度极端低温频发。进一步分析发现,... 利用1979~2019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中纬度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与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的联系及可能机制。研究表明: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通常对应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及亚洲中纬度极端低温频发。进一步分析发现,伴随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新地岛、乌拉尔山附近出现位势高度正异常,在位势高度正异常的东侧、南侧对应显著的冷平流及下沉运动异常,并在近地面出现异常辐散气流,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且向东南延伸。热力学方程诊断的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南侧东北风导致的异常冷平流、偏东风异常经过地形造成的异常上升运动以及辐射、感热、潜热交换造成的异常非绝热冷却导致亚洲中纬度近地面温度季节循环振幅增大,有利于极端低温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 极端低温 西伯利亚高压 热力学方程诊断
下载PDF
北极海冰年际变化对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热力异常的指示作用及其可能原因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磊 陈海山 周洋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本文分析了夏季东亚中纬度近地面温度和春、夏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变化与夏季东亚中纬度陆面热力异常在年际上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1950-2014年,东亚中纬度夏季近地面温度明显增暖,并伴有明显的... 本文分析了夏季东亚中纬度近地面温度和春、夏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变化与夏季东亚中纬度陆面热力异常在年际上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1950-2014年,东亚中纬度夏季近地面温度明显增暖,并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年际变率最大值的区域主要位于40°N以北至贝加尔湖地区;春、夏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的海冰也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同时表现出较强的年际变化特征。(2)春、夏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对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热力异常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春、夏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偏多,通常对应夏季东亚中纬度近地面的东亚中纬度夏季增暖现象;反之亦然。(3)春、季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北极海冰指数(Arctic Sea Ice Index,ASII)高值年(海冰异常偏多年份),贝加尔湖及西南的蒙古高原地区通常为大范围的异常高压控制,有利于近地面温度升高;同时由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减弱,极地南下的冷空气减弱,有利于东亚中纬度区域的温度升高。而ASII低值年的情形则相反,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受异常低压控制,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增强,冷空气易向南侵袭,不利于东亚中纬度近地面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东亚中纬度 陆面异常增暖
下载PDF
一次春季寒潮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贺程程 金琪 《湖北气象》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利用天气图和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资料,分析了2006年4月11~13日湖北省强寒潮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引导气流的偏北分量增强使冷空气转向东南取西北路径入侵湖北是导致这次寒潮爆发的关键因素,天山一线向东南方移动的冷锋和湖北省... 利用天气图和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资料,分析了2006年4月11~13日湖北省强寒潮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引导气流的偏北分量增强使冷空气转向东南取西北路径入侵湖北是导致这次寒潮爆发的关键因素,天山一线向东南方移动的冷锋和湖北省上空强盛的冷平流为这次强寒潮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蒙古冷高压的加强、测站热低压的发展和前期近地面层异常增温提供了热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冷平流 热低压 异常增暖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