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常毕赤酵母和纤维素酶对甜高粱青贮质量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任海伟 黎金莲 +5 位作者 南亭植 卢娜娜 郭晓鹏 陆栋 刘瑞媛 张丙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11-4027,共1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异常毕赤酵母和纤维素酶对甜高粱青贮质量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青贮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适宜添加剂。试验设置纤维素酶组(CE组)、异常毕赤酵母组(PA组)、异常毕赤酵母+纤维素酶组(PC组)3...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异常毕赤酵母和纤维素酶对甜高粱青贮质量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青贮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适宜添加剂。试验设置纤维素酶组(CE组)、异常毕赤酵母组(PA组)、异常毕赤酵母+纤维素酶组(PC组)3个添加剂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CK组),分别于青贮第7、14和21天时对其感官质量、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个添加剂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青贮第21天时均显著低于CK组(P<0.05),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高于CK组(P<0.05)。PA组在青贮第21天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P<0.05),主要营养成分保存良好。2)整个青贮过程中,4个组pH、氨态氮/总氮值以及有机酸组成和含量均处于优良青贮范围。基于隶属函数法分析发现,青贮第21天时PA组隶属函数值平均值最高,青贮质量综合评价效果最好。3)4个组在属水平上的微生物群落包含泛菌属(Pantoea)、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及少量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等28个属。PA组在整个青贮期间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等6种乳酸菌总相对丰度为19.05%~23.61%,同时含有较高相对丰度的泛菌属和葡糖杆菌属,通过优化细菌群落结构形成了一种新的稳定的青贮微生态体系。综上所述,添加异常毕赤酵母可以明显改善甜高粱的青贮质量,有望成为一种经济高效且适用于甜高粱的专用青贮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异常毕赤酵母 纤维素酶 青贮质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异常毕赤酵母产生耐温酸性脂肪酶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章文贤 蒋咏梅 +1 位作者 施巧琴 吴松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2-76,共5页
采用 Rhodamine B指示剂染料法和三丁酸甘油酯琼脂平板透明圈法 ,从 2 3 7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酵母菌 1 0 1 3号 ,能较稳定地产生耐温酸性的脂肪酶 .该菌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异常毕赤酵母 ( Pichia anomala) .其产酶... 采用 Rhodamine B指示剂染料法和三丁酸甘油酯琼脂平板透明圈法 ,从 2 3 7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酵母菌 1 0 1 3号 ,能较稳定地产生耐温酸性的脂肪酶 .该菌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异常毕赤酵母 ( Pichia anomala) .其产酶培养基组成 ( % ) :豆饼粉 2 .0 ,麦麸 1 .0 ,NH4 NO3 0 .4 ,KH2 PO4 0 .3 ,Mg SO4 · 7H2 O 0 .2 5,豆油 1 .0 .产酶最佳条件 :发酵起始 p H 5.8,温度 2 8℃ ,周期 3 6h.酶最适作用温度4 8℃ ,最适 p H 4 .8.在 p H 4 .8,50℃条件下 4 0 min能保持 60 %以上酶活 .Mg2 + 和 Na+ 对酶有激活作用 ,Zn2 + 、Fe2 + 、 Cu2 + 和 EDTA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毕赤酵母 耐温酸性脂肪酶 产酶条件 发酵
下载PDF
灰飞虱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异常毕赤酵母的分离培养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曹伟 马正 俞晓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目的】随着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因此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探索使用杀菌剂来减少灰飞虱体内共生菌的数量,以降低灰飞虱的活力,为"抑菌防虫&qu... 【目的】随着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的大规模使用,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的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因此寻找新的防治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探索使用杀菌剂来减少灰飞虱体内共生菌的数量,以降低灰飞虱的活力,为"抑菌防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灰飞虱体内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tes,YLS)进行离体培养并鉴定,测定离体培养YLS对不同浓度不同种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将对其抑制作用明显的杀菌剂喷施于麦苗,待灰飞虱取食后统计灰飞虱死亡率、体重,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体内共生菌的数量变化。【结果】离体培养得到1株YLS,经碳源同化实验和18S r DNA分子鉴定,将该菌株归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以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验证了该菌株在灰飞虱体内的存在。对杀菌剂敏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70%丙森锌和50%戊唑醇+25%肟菌酯对P.anomala抑制效果明显,而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687.5 g a.i./L)与40%嘧霉胺对P.anomala的抑制效果较差。用对P.anomala抑制效果明显的两种杀菌剂(70%丙森锌和50%戊唑醇+25%肟菌酯)以800 mg/L浓度喷施麦苗,灰飞虱取食喷施麦苗后的死亡率分别达到46.7%与63.3%,显著高于对照,而体重比对照组显著低。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灰飞虱体内3种共生菌(Noda菌、季也蒙毕赤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的数量在使用了各种杀菌剂后均显著降低。【结论】结果说明,体外喷施杀菌剂对灰飞虱体内共生菌有抑制作用,进而对灰飞虱的生长存活产生影响,这为杀菌剂与杀虫剂的协同使用防治灰飞虱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异常毕赤酵母 离体培养 杀菌剂 生物防治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下载PDF
口服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娅君 卢昌文 +1 位作者 陈庆菊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2-146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的安全性。试验1:选择20只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占1/2。按每10g体...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的安全性。试验1:选择20只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占1/2。按每10g体重最大灌胃容量0.2 mL进行7 d经口毒性试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试验组灌胃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发酵液(菌体浓度2×10~9CFU/mL)。试验2:选择40只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占1/2。每10g体重最大灌胃容量0.2 mL进行28 d经口毒性试验,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发酵液,菌体浓度分别为2×10~7、2×10~8、2×10~9CFU/mL。结果表明:1)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或28 d后,小鼠无明显中毒现象,未出现死亡,属"无毒"级(最大耐受剂量>20 000 mg/kg)。2)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试验组小鼠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各剂量组小鼠ADFI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试验组小鼠血清白蛋白、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肌酐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各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4)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压积及淋巴细胞数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雄性小鼠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雄性小鼠(P<0.05),试验组雄性小鼠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试验组雌性小鼠(P<0.05),试验组雌性小鼠中性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雌性小鼠(P<0.05),试验组雌性小鼠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雌性小鼠(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各组间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5)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7 d后,试验组小鼠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提高(P<0.05);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处理28 d后,高剂量组雌性小鼠血清INF-γ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异常毕赤酵母AR_(2016)菌株对昆明小鼠无毒,具较高生物安全性,可提高昆明小鼠ADFI,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毕赤酵母AR2016 昆明小鼠 急性毒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0732-1抑菌产物发酵条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小莉 王晓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0732-1为试材,对其抑菌产物发酵条件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并对其产物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了5种因素对其产物抑菌的影响,确定培养液初始pH值、温度、装样量为影响其抑菌的重要因... 以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0732-1为试材,对其抑菌产物发酵条件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并对其产物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了5种因素对其产物抑菌的影响,确定培养液初始pH值、温度、装样量为影响其抑菌的重要因素。经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各因素峰值后,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方法(RSM)分析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液初始pH 9.4、培养温度25℃、装样量61 mL/15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抑菌圈直径为17.9 mm,较优化前提高了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毕赤酵母 发酵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法 抑菌效果
下载PDF
接种异常毕赤酵母对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品质的动态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任海伟 唐多利 +5 位作者 康宝 王昱 李志忠 张东 王蕾 李盼盼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0-718,共9页
为提升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的混贮品质,研究接种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对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发酵品质的动态影响.试验设置无添加剂对照组(ME)和微生物处理组(PA),连续恒温贮存发酵170 d,间隔一定时间分析感官质量、有机... 为提升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的混贮品质,研究接种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对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贮发酵品质的动态影响.试验设置无添加剂对照组(ME)和微生物处理组(PA),连续恒温贮存发酵170 d,间隔一定时间分析感官质量、有机组分和发酵品质,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与ME组相比,贮存170 d期间PA组中的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 <0.05),p 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 <0.05),乳酸/乙酸和乳酸/总有机酸比值得到优化.细菌群落结构显示:PA组中门水平优势菌为厚壁菌(Firmicutes)和变形菌(Proteobacteria),属水平优势菌为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类乳杆菌(Paralactobacillu).接种异常毕赤酵母能使肠杆菌(Enterobacter)、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黄杆菌(Flavobacterium)等腐败菌的相对丰度逐步降低,130 d时肠杆菌消失,有益乳酸菌的总丰度始终保持在50%以上.本研究表明接种异常毕赤酵母能改善干玉米秸秆与白菜的混贮发酵品质,使干秸秆能保质贮存近半年时间,结果可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原料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毕赤酵母 干玉米秸秆 废弃白菜 发酵品质 细菌群落多样性
原文传递
豉香型白酒酒饼中高产乙酸乙酯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光建 徐学锋 +2 位作者 郭梅君 曹劲 杨幼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从豉香型白酒酒饼中分离获得高产乙酸乙酯酵母菌J10,其乙酸乙酯产量为3.119g/L。根据对该乙酸乙酯产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5.8S 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异常毕赤酵母。通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该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该菌的最... 从豉香型白酒酒饼中分离获得高产乙酸乙酯酵母菌J10,其乙酸乙酯产量为3.119g/L。根据对该乙酸乙酯产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5.8S 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异常毕赤酵母。通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该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小麦糖化液起始糖度10°Bx,p H4.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3d。在此优化条件下,乙酸乙酯产量达8.05g/L,比优化前提高15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豉香型白酒 乙酸乙酯 异常毕赤酵母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优质产酯酵母菌筛选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旭亮 王异静 +2 位作者 王德良 王丽华 张五九 《酿酒》 CAS 2012年第4期28-33,共6页
为了提高清香型白酒的品质,以清香型发酵酒醅为筛选源,高产酯酵母Picha anomala CICC 1790,采用变色圈平板初筛,发酵力复筛,并结合乙酸乙酯生成能力测定及风味代谢物质分析,筛选出两株适合清香型白酒酿造,高产乙酸乙酯和乙酸菌株Ac-47和... 为了提高清香型白酒的品质,以清香型发酵酒醅为筛选源,高产酯酵母Picha anomala CICC 1790,采用变色圈平板初筛,发酵力复筛,并结合乙酸乙酯生成能力测定及风味代谢物质分析,筛选出两株适合清香型白酒酿造,高产乙酸乙酯和乙酸菌株Ac-47和Ac-19,经鉴定均为Picha anom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 白酒 产酯酵母 筛选 异常毕赤酵母
下载PDF
一株高产乙酸乙酯酵母的鉴定及产酯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姝霞 万世旅 +3 位作者 边名鸿 刘茗铭 杨贇 颜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79,共5页
以不同酒曲中筛选出的一株产乙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酵母Y2为研究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培养方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糖化液糖度4个因素对酵母Y2产酯能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验... 以不同酒曲中筛选出的一株产乙酸乙酯能力较强的酵母Y2为研究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培养方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糖化液糖度4个因素对酵母Y2产酯能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对酵母Y2的产酯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酵母Y2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其脂肪酸成分以18∶1ω9c为主;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酵母菌株Y2产酯量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优化后的产酯条件为:发酵温度28℃,高粱糖化液糖度12°Bx,静置培养5 d;在此最优条件下,酵母Y2产乙酸乙酯的量可达到3.4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 鉴定 异常毕赤酵母 乙酸乙酯 优化
下载PDF
高产乙酸乙酯酵母产酯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向阳 王旭亮 +1 位作者 王德良 王异静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6,共6页
以本课题组保藏的4株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YEA1、YEA6、YEA10和YEA1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乙醇、乙酸、稻壳、温度、时间和粉碎度对其乙酸乙酯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产酯酵母的发酵条件;同时采用正交实验对产酯酵母的产酯条件... 以本课题组保藏的4株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YEA1、YEA6、YEA10和YEA1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乙醇、乙酸、稻壳、温度、时间和粉碎度对其乙酸乙酯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产酯酵母的发酵条件;同时采用正交实验对产酯酵母的产酯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4株异常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的影响基本一致,乙酸乙酯产量随各因素的变化先呈正相关性,而后呈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实验组中YEA10发酵生成的乙酸乙酯量最高,达到11.78 g/kg,其最适培养条件为:乙醇0.6%、乙酸0.4%、稻壳25%、温度28℃、时间72 h和粉碎度25%;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菌株YEA1、YEA6、YEA10和YEA11产酯工艺条件影响因素的主次有差别,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交互作用,在未对优化方案验证的情况下,实验组中菌株YEA1发酵生成的乙酸乙酯量最高,达到14.35 g/kg,其培养条件为乙醇1%、乙酸0.8%、稻壳35%、温度20℃、时间144 h和粉碎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乙酸乙酯 异常毕赤酵母 发酵 工艺条件 方案 白酒
下载PDF
产金属硫蛋白酵母菌原生质体电融合研究
11
作者 刘素萍 梁爽 +1 位作者 李福荣 林稚兰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9-343,共5页
采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由不能水解淀粉、细胞生物量低,只抗Cu2+、金属硫蛋白(MT)中cys含量高的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a)单倍体BD10125和具淀粉水解能力、细胞生物量高、... 采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由不能水解淀粉、细胞生物量低,只抗Cu2+、金属硫蛋白(MT)中cys含量高的酿酒酵母(Sacharomycescerevisiae,a)单倍体BD10125和具淀粉水解能力、细胞生物量高、Cu2+、Cd2+抗性高、金属硫蛋白中cys含量低的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momala,α)单倍体BD10213获得4个融合株。融合组合有两亲株属间融合和单一亲株种内融合两类。融合株细胞体积、DNA含量均近似于两亲株细胞之和,并具有水解淀粉能力,Cu2+、Cd2+抗性高,细胞生物量高,MT中cys含量高等特点。属间融合株Cu2+、Cd2+抗性的遗传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异常毕赤酵母 金属硫蛋白 原生质体
下载PDF
高产乙酸乙酯酵母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雪 孟勤燕 +3 位作者 齐欢 王珍 李浩浩 闫宗科 《酿酒科技》 2020年第1期96-102,共7页
为得到具有高产乙酸乙酯特性的酵母菌株,对实验室保存及酒醅中分离的酵母菌株,依次进行平板初筛、麦芽汁闻香、高粱汁发酵筛选。获得具有高产乙酸乙酯特性的酵母菌株8株,分别是MY0-3、MY5-9、B003、C3、B005、Y1、P6和74,MY0-3菌发酵产... 为得到具有高产乙酸乙酯特性的酵母菌株,对实验室保存及酒醅中分离的酵母菌株,依次进行平板初筛、麦芽汁闻香、高粱汁发酵筛选。获得具有高产乙酸乙酯特性的酵母菌株8株,分别是MY0-3、MY5-9、B003、C3、B005、Y1、P6和74,MY0-3菌发酵产乙酸乙酯量达3.73 g/L。MY0-3为异常毕赤酵母,具有较低的酒精耐受性8%vol、温度耐受性35℃,最高耐受酸度3.0。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产酯条件为p H3.5、酒精度2%vol、温度25℃、发酵时间9 d,其乙酸乙酯的产量为6.2 g/L。MY0-3固态小试中乙酸乙酯含量提高了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香型白酒 乙酸乙酯 异常毕赤酵母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川西高原冰酒发酵中Pichia anomala的鉴定与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青莲 邢亚阁 +4 位作者 车振明 李可 张丽珠 罗建峰 卢靖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8期39-42,共4页
从四川藏区高原威代尔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分离纯化出了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菌株,采用18S rDNA D1/D2序列进行了基因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酵母菌分别在28℃、pH=4.0或6.0条件下,生长情况较好,具有一定的抗... 从四川藏区高原威代尔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分离纯化出了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菌株,采用18S rDNA D1/D2序列进行了基因鉴定,并对其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酵母菌分别在28℃、pH=4.0或6.0条件下,生长情况较好,具有一定的抗低温性能。随着乙醇、二氧化硫和蔗糖含量的增加,该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受到一定的抑制,该酵母菌对乙醇、二氧化硫和糖均有一定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葡萄 异常毕赤酵母 分离鉴定 耐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