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异常灌注在肝肿瘤CT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立平 孟祥鸿 李树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6-408,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伴肝脏实质异常灌注的表现及机制。方法回顾分析有异常灌注的56例肝肿瘤的增强表现,肿瘤类型经手术病理、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及病情随访确诊,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5例、转移瘤12例、肝血管瘤6例。结果...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伴肝脏实质异常灌注的表现及机制。方法回顾分析有异常灌注的56例肝肿瘤的增强表现,肿瘤类型经手术病理、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及病情随访确诊,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3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5例、转移瘤12例、肝血管瘤6例。结果原发性肝癌及胆管细胞癌的异常灌注可发生在肝门区或肝周边部分,呈楔形、片状或节段性,伴门静脉瘤栓29例,动静脉短路19例;肝血管瘤异常灌注表现为肝动脉期瘤周肝实质的楔形、不规则形或节段性高密度;转移瘤中包括肝癌肝内转移6例,其余6例,异常灌注表现为动脉期瘤周环形高密度。结论肝内异常灌注及伴发征象的出现有助于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对了解肝脏血供的变化有意义,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异常灌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癫痫患者SPECT异常灌注灶在药物长期控制前后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为民 王天成 +3 位作者 陈雪红 冯忠聘 叶江 罗福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在药物长期控制前后SPECT异常灌注灶的动态变化。方法对77例癫痫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检查发作间期SPECT和长程EEG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PECT显像示异常灌注灶治疗前后无变化者占39.0%,有变化者占61.0%。治疗前异...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在药物长期控制前后SPECT异常灌注灶的动态变化。方法对77例癫痫患者药物治疗前后检查发作间期SPECT和长程EEG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PECT显像示异常灌注灶治疗前后无变化者占39.0%,有变化者占61.0%。治疗前异常灌注灶123个,治疗后71个,治疗前后总变化52个(42.2%)。治疗后SPECT扫描正常14例(18.2%),较治疗前的5例(6.5%)增加。长程EEG治疗前后改变36.6%(26/71),痫性放电消失42.6%。SPECT异常灌注灶动态变化模式有5种:低/高灌注灶转化为高/低灌注灶;正常转化为低/高灌注灶或相反;单灶转化为多灶或相反;高-低灌注灶同时存在;发作期间的高灌注。结论抗癫痫药物长期控制后SPECT异常灌注灶的动态变化模式为5种,对于认识癫痫的复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物 控制 异常灌注 动态变化
下载PDF
CT诊断肝一过性异常灌注临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文星 杨鸿斌 +1 位作者 熊统生 彭小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肝一过性异常灌注 CT扫描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癫痫病人异常灌注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为民 凡佩玉 +4 位作者 张玉琴 杨玉霞 宋文君 党小利 刘亚青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癫痫病人异常灌注灶的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显像与长程视频脑电图(EEG)的变化。方法对100例癫痫病人治疗前后两次发作间期SPECT、长程EEG和CT/MRI检查。监测抗痫药及血浓度,控制平均24个月,加... 目的探讨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癫痫病人异常灌注灶的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显像与长程视频脑电图(EEG)的变化。方法对100例癫痫病人治疗前后两次发作间期SPECT、长程EEG和CT/MRI检查。监测抗痫药及血浓度,控制平均24个月,加入中药脑心清治疗12个月。结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62例,局灶性癫痫等38例。CT/MRI异常42例(42%)。SPECT异常81例(81%),异常灶153个,修复后正常增加18例(24.2%),总灶数减少61个(39.8%,P<0.05)。异常灶变化67%:长程EEG异常89例(89%),正常增加29例(29%,P<0.05)。痫样放电81例(90.0%),治疗减少40例(49.4%,P>0.05)。结论脑心清与抗痫药修复长期控制的癫痫异常灌注灶初步显示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修复 脑心清 抗癫痫药 异常灌注
下载PDF
肝脓肿双期增强异常灌注征象及相关病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志铭 谭理连 +4 位作者 李杨彬 刘克 江金带 李树欣 梁彤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脓肿双期增强CT异常灌注征象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 13例细菌性肝脓肿双期CT扫描表现及病理检查特征。结果 :双期增强CT扫描病灶边缘动脉期出现“叶片状”及“楔形征”等异常灌注征象 ,门脉期该征象检出率明... 目的 :探讨肝脓肿双期增强CT异常灌注征象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 13例细菌性肝脓肿双期CT扫描表现及病理检查特征。结果 :双期增强CT扫描病灶边缘动脉期出现“叶片状”及“楔形征”等异常灌注征象 ,门脉期该征象检出率明显低于动脉期 ;病灶周边异常灌注征象显著性多见于病灶发生早期 ,病灶内部往往呈“簇状征”、“多囊征”等不典型CT征象改变。结论 :肝脓肿周边异常灌注征象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期增强 CT 肝脓肿 异常灌注 病理对照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修复癫痫的异常灌注灶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为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抗癫痫药(AEDs)修复癫痫患者的异常灌注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中药联合AEDs组1016例,进行治疗前后的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像、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中药联合AEDs...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抗癫痫药(AEDs)修复癫痫患者的异常灌注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中药联合AEDs组1016例,进行治疗前后的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像、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中药联合AEDs组临床发作控制时间平均30.9个月。SPECT显像阳性880例(86.6%),修复后异常663例(65.2%),正常增加353(34.7%),异灶减少506(40.9%)。中药联合AEDs平均修复率为34.7%,AEDs组为11.7%(P<0.05),特发组(66.44%)与症状组(27.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联合AEDs修复癫痫的异常灌注灶是有效的,发现癫痫性质与有修复特性的中药是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中药 抗癫痫药 修复 异常灌注
下载PDF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异常灌注的CT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甘锐 余文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应用CT评价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异常灌注(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及相关机制。方法 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HAP阳性组和HAP阴性组,分析两... 目的应用CT评价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异常灌注(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及相关机制。方法 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分析HAP的发生率、形态、分布。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HAP阳性组和HAP阴性组,分析两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比较两组间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出现率的差异。结果 32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11例(34.4%)出现HAP,CT影像表现为邻近胆囊的肝组织条带状异常强化,肝左叶或肝右叶斑片状或楔形异常灌注。HAP阳性组与HAP阴性组间胆道系统异常CT征象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HAP可能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本身炎症扩散和胆源性因素相互共同作用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肝脏异常灌注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癫痫患者治疗后脑部异常灌注灶修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凡振玉 王为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治疗后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脑部异常灌注致痫灶修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癫痫中心6年来治疗的16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癫痫患者发作间期SPECT脑部异常灌注致痫灶治... 目的:探讨治疗后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脑部异常灌注致痫灶修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癫痫中心6年来治疗的16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癫痫患者发作间期SPECT脑部异常灌注致痫灶治疗后修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癫痫发作类型、病因、影像学异常、治疗前脑SPECT及脑电图类型与治疗后脑部异常灌注致痫灶修复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有癫痫类型(P〈0.01)、病因(P〈0.01)、影像学表现(P〈0.01)及治疗前SPECT异常灶类型(P〈0.01)。结论:癫痫患者脑部异常灌注致痫灶的修复与多种因素有关,症状性癫痫、低灌注灶、有明确病因及影像学异常者的异常灌注致痫灶的修复率明显低于特发性癫痫、高灌注灶、病因不明确及影像学无异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异常灌注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 修复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合并中药治疗癫癎异常灌注灶的修复对比研究
9
作者 张永琴 王为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VPA)控制临床发作后中药辅助修复癫癎患者脑部异常灌注灶的疗效和长程视频恼电图(V—EEG)的动态变化。方法;检查200例病人治疗前后的发作间期SPECT显像、长程EEG及CT和(或)MRI,抗癫癎药发作...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VPA)控制临床发作后中药辅助修复癫癎患者脑部异常灌注灶的疗效和长程视频恼电图(V—EEG)的动态变化。方法;检查200例病人治疗前后的发作间期SPECT显像、长程EEG及CT和(或)MRI,抗癫癎药发作控制后加入中药,对比性研究其结果。结果;①CBZ控制组:病因明确者65例,治疗前SPECT异常88例(88%)。异常灌注灶143个。V—EEG异常82例(82%),癎样放电为86.6%。CT和(或)MRI异常34%。治疗后SPECT正常增加24%(P〈0.05),异常灶减少34,3%。V—EEG正常增加19%(P〈0.05),癎样放电减少28.1%;②VPA控制组;病因明确48例。治疗前SPECT异常90例(90%)。异常灌注灶为137个。V—EEG异常90例(90%)。痫样放电率为97.8%。CT和(或)MRI异常12例(12%)。治疗后SPECT正常增加52%(P〈0.05)。异常灶减少55,5%。VEEG正常增加46%(P〈0,05),癎样放电减少70.5%。绪论;VPA组修复异常灌注灶和消除、减少癎样放电的疗效明显太于CBZ组(SPECT正常增加52:24例;异常灶减少55.5%:34.3%;痂样放电减少70.5%,28,1%);中药修复异常灌注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卡马西平 丙戊酸 中药 发作间期SPECT 异常灌注 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
下载PDF
不明原因肝脏异常灌注误诊为肝癌1例报告
10
作者 杨丽 马应杰 +2 位作者 贾克丽 杨纪周 黄埔幼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08-1408,共1页
本文通过1例误诊病例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来阐述肝脏异常灌注(transient hepatic attenuation difference,THAD)产生的常见病因和形态分布,以提高广大医师对THAD认识和重视。
关键词 肝脏异常灌注 肝癌 误诊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在肝脏异常灌注和非典型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丽玲 高勇 +4 位作者 陈健 吴萱泽 蔡捷 陈菲 张国桢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4期553-55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异常灌注(HPD)和非典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提高CT增强扫描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诊断为HPD和病理诊断为血管瘤但是CT表现不典型的血管瘤病变的CT增强图像,观察两种病变位置、形态、大小、... 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异常灌注(HPD)和非典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提高CT增强扫描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诊断为HPD和病理诊断为血管瘤但是CT表现不典型的血管瘤病变的CT增强图像,观察两种病变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和强化方式等。结果 40个HPD病灶和27个非典型血管瘤病灶位置无明显差异(P=0.761)。HPD病灶形状、大小与非典型血管瘤具有一定差异,HPD形状、大小不一,而非典型血管瘤以类圆形为主,小于3 cm常见。HPD平扫和门脉期CT值低于非典型血管瘤,但是动脉期CT值稍高于非典型血管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HPD邻近部位肝实质动脉期CT值高于非典型血管瘤邻近正常肝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D强化方式为动脉期单期强化为主,少数病灶为门脉期单期强化;但是非典型血管瘤以双期强化为主,部分病灶为单期强化,且二者强化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HPD和非典型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可通过增强CT进行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灌注异常 非典型血管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肝实质异常灌注的评价
12
作者 万伟东 刘春雷 张秋放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8期186-186,共1页
目的用多层螺旋CT研究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半内接受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的400例病人的CT表现,其中35例发现肝脏实质异常灌注,对各种类型的异常灌注病例进行病因和发生机制的探讨... 目的用多层螺旋CT研究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半内接受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的400例病人的CT表现,其中35例发现肝脏实质异常灌注,对各种类型的异常灌注病例进行病因和发生机制的探讨。结果肝细胞肝癌导致肝动脉-门静脉瘘7例,炎症充血8例,门静脉癌栓13例,肾癌导致下腔静脉癌栓1例,胆道梗阻2例,转移瘤周围异常灌注4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是评价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多层螺旋CT 异常灌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肝实质异常灌注的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伟东 刘春雷 李芳花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7期60-61,共2页
目的用多层螺旋CT研究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两年半内接受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的400例病人的CT表现,其中35例发现肝脏实质异常灌注,我们对各种类型的肝脏实质异常... 目的用多层螺旋CT研究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两年半内接受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检查的400例病人的CT表现,其中35例发现肝脏实质异常灌注,我们对各种类型的肝脏实质异常灌注病例进行病因和发生机制的探讨。结果其中肝细胞肝癌导致肝动脉-门静脉瘘7例,炎症充血8例,门静脉癌栓13例,肾癌导致下腔静脉癌栓1例,胆道梗阻2例,转移瘤周围异常灌注4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是评价各类肝脏异常灌注的有效方法,熟悉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有助于对其所反映的病理生理状况作出准确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多层螺旋CT 异常灌注
下载PDF
门静脉血栓形成伴肝内异常灌注及腹腔慢性炎症PET/CT显像一例
14
作者 任飞洋 成明富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3年第2期51-52,共2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PVT可造成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肠管淤血。在肝硬化的自然病程中,PVT的发生率仅为0.6%~2.1%[1],...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PVT可造成门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肠管淤血。在肝硬化的自然病程中,PVT的发生率仅为0.6%~2.1%[1],但由于慢性肝病中肝硬化发病率高,因此被列为PVT的首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形成 异常灌注 慢性 炎症 PET/CT
下载PDF
肝脏异常灌注的CT表现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补在 杨鸿翔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430-431,F0003,共3页
目的:熟悉肝脏异常灌注的各种CT表现及形成机理,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64例肝脏异常灌注CT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形成机理。结果:肝脏异常灌注发生于动脉期,多呈三角形、楔形、新月形及椭圆形。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大致分... 目的:熟悉肝脏异常灌注的各种CT表现及形成机理,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64例肝脏异常灌注CT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形成机理。结果:肝脏异常灌注发生于动脉期,多呈三角形、楔形、新月形及椭圆形。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肝动-门脉短路32例(50%);肝内、外血管阻塞19例(29.6%);炎症充血5例(7.8%);肿瘤盗血4例(6.3%);解剖变异、迷走血管供血1例(1.6%);无明确原因3例(4.7%)。结论:肝脏灌注异常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有特定的产生背景、部位和影像学表现,原因多种多样,熟悉该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肝脏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灌注异常 体层摄影
下载PDF
肝脏异常灌注的MSCT表现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灌注异常(HPD)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的表现、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HPD的MSCT检查资料,根据临床病史、相关辅助检查及M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对其病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34例HPD中,病变形态呈片... 目的探讨肝脏灌注异常(HPD)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的表现、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HPD的MSCT检查资料,根据临床病史、相关辅助检查及M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对其病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34例HPD中,病变形态呈片状10例(29.41%),斑片状9例(26.47%),弥漫斑点状5例(14.71%),楔形8例(23.53%),弧形2例(5.88%)。HPD多出现于动脉期,显示为多形态高密度病灶。结论 HPD是肝脏增强检查动脉期一过性异常强化,MSCT是HPD的有效检查手段,对其形成机制能作出准确判断,有助于提高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灌注异常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者治疗前后异常SPECT灌注灶的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文珺 党小利 +1 位作者 吴银瓶 王为民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41-345,共5页
目的:观察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长期控制中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异常灌注灶恢复情况和V—EEG的变化。方法:观察25例BECT患儿经抗癫痫药治疗前后发作间期SPECT显像与长程EEG及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长期控制中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异常灌注灶恢复情况和V—EEG的变化。方法:观察25例BECT患儿经抗癫痫药治疗前后发作间期SPECT显像与长程EEG及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控制发作时间平均30个月,用药前后SPECT、两次比较:用药后SPECT正常增加10例(67%,P〈0.05);低灌注减少1例(33%)和高灌注减少9例(53%),单灶减少9例(64%),多灶减少1例(17%)。EEG比较:用药后正常增加7例(28%,7/25;P〈0.05),CT和(或)MRI检查均无异常。结论:抗癫痫药物可改善BECT的异常灌注灶和减少痫样放电,部分异常灌注灶经治疗可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 异常灌注 修复 脑电图(EEG) 痢样放电
下载PDF
抑郁症的基础与认知激活脑血流灌注异常类型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晋华 林祥通 +3 位作者 江开达 昂秋青 施慎逊 薛方平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基础和认知激活脑血流灌注显像异常类型 ,以了解不同发病年龄对抑郁症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 4组 :非老年期抑郁症组、非老年期对照组、老年期抑郁症组和老年期对照组。非老年期和老年期抑郁症组均为...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基础和认知激活脑血流灌注显像异常类型 ,以了解不同发病年龄对抑郁症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分 4组 :非老年期抑郁症组、非老年期对照组、老年期抑郁症组和老年期对照组。非老年期和老年期抑郁症组均为初发抑郁 ,未经抗抑郁治疗 ,经精神疾病CCMD 2 R、ICD 10分类 ,诊断为中度抑郁发作伴躯体症状 ,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 (2 4项 )为 2 4~49分。抑郁症组和对照组均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均为右利手。老年期抑郁症组及老年期对照组CT检查结果均正常。 39例非老年期患者中 2 5例行双日法基础与Wisconsin卡片分类试验 (WCST)认知激活脑SPECT显像 ,另 14例仅行基础脑SPECT显像。 17例非老年期对照者均行双日法基础与WCST认知激活脑SPECT显像。 1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中 12例行双日法基础与WCST认知激活脑SPECT显像 ,另 6例仅行基础脑SPECT显像。 2 1例老年期正常对照者中 18例行双日法基础与WCST认知激活脑SPECT显像 ,另 3例仅行基础脑SPECT显像。结果 ①非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基础局部脑血流 (rCBF)灌注显像示额叶、颞叶低灌注 ;激活显像时 ,额叶和颞叶的低灌注更加明显 ,并且顶叶也有明显的血流灌注减低。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②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基础rCBF脑显像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认知激活 脑血流灌注异常类型 SPECT PET
下载PDF
肝脏血流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全冠民 袁涛 +4 位作者 魏志刚 尚华 高国栋 郑历明 周立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8-703,共6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评价 肝脏灌注异常 血流灌注异常 肝实质一过性异常强化 MRI检查 血管系统 静脉血管 肝动脉
下载PDF
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CT表现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卫霞 宋彬 +3 位作者 闵鹏秋 刘燕 钟克祥 杨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表现特征 ,以利于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材料与方法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7月因肝细胞癌行肝脏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连续性病...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致肝脏灌注异常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表现特征 ,以利于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材料与方法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7月因肝细胞癌行肝脏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的连续性病例2 45例 ,随机选择其中门静脉左支、右支或 /和主干癌栓的病例共 3 6例作为研究组 ,并随机选择同期无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 3 6例作为对照组。全肝平扫后 ,分别于开始注射对比剂后 2 0s、60s行全肝螺旋CT双期扫描。观察平扫、动脉期、门脉期非癌变肝组织、癌灶、门静脉的密度变化。结果 门静脉癌栓发生部位 :右支 16例 ,左支 4例 ,右支及主干 10例 ,左、右支及主干 6例。动脉期扫描非癌变肝组织高灌注 15例 ,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三角形均匀性高密度区 ,门脉期扫描该区域密度与其他部位非癌变肝组织密度一致或略低。门脉期扫描发现异常灌注 9例 ,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或三角形低密度区。结论 门静脉癌栓是引发肝实质灌注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肝硬化较少引起肝实质局灶性灌注异常。螺旋CT动、门脉双期增强扫描 ,有利于发现肝实质灌注异常、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脉癌栓 肝脏灌注异常 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