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异常碳酸盐岩的分类与特征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时志强
安红艳
伊海生
张华
曾德勇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872082
40972084)资助
-
文摘
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及早三叠世早期异常碳酸盐岩可以按成因分为3大类:A类—生物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B类—非生物成因(化学及水动力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C类—生物、水动力及化学等复合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还可进一步识别出8个具体类别,包括微生物岩、角砾状灰岩、扁平砾屑灰岩、条带状灰岩、薄板状、纹层状泥质灰岩、鲕粒碳酸盐岩及a、b型蠕虫状灰岩。近乎极端的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条件是P/T转换时期以错时相为主的异常碳酸盐岩得以发育并作为早三叠世重要沉积类型的基础;P/T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以后,底栖动物对海相沉积层表面的破坏几乎停止,海洋洋流近乎停滞,与此同时表层海水饱受季风与飓风风暴的侵扰,分布在生物礁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之上的透光带菌藻生态系统生长为具有一定抗浪能力的微生物岩,频繁的风暴对海底的影响使得同生期弱固结的碳酸盐软泥被打碎而形成同生砾屑,一定的古地形坡度又加剧了风暴为诱因的碳酸盐沉积物重力流的发育;此外,碳酸钙过饱和的海水可以使得碳酸盐直接化学沉淀于海底,同时巨型季风带来的黏土和粉砂与碳酸盐化学沉积共生,这一系列的过程发生于早三叠世早期特殊的古环境中,造成了上扬子地区多种多样的异常碳酸盐岩沉积。
-
关键词
异常碳酸盐岩
错时相
P/T界线
风暴沉积
蠕虫状灰岩
巨型季风
上扬子地区
-
Keywords
anomalous carbonate rock
anachronistic facies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storm deposit
vermiculate limestone
megamonsoon
Upper Yangtze Area
-
分类号
P588.2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