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黑河争光金矿异常结构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龚晶晶 赵海旋 +1 位作者 唐世新 马生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7-258,共12页
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位于中亚-蒙古斑岩铜矿带东部,近年来在该矿田内发现了多处铜钼、金矿床,显示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对该金矿床钻孔岩石剖面及地表岩石剖面测量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元素富集贫化的特征及规律... 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位于中亚-蒙古斑岩铜矿带东部,近年来在该矿田内发现了多处铜钼、金矿床,显示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对该金矿床钻孔岩石剖面及地表岩石剖面测量的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元素富集贫化的特征及规律,并总结出争光金矿的异常结构模式。研究发现,试验区内Na_2O、Ba、Sr形成的负异常突出而明显,是本区的找矿标志;在这些负异常的基础上,再着重考虑矿化剂元素S、主成矿元素Au及其伴生元素Ag、Cd等元素的异常。利用这样的异常结构模式,提出了争光矿区下一步找矿方向,并为相同类型矿床的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光 金矿 异常结构模式 异常 成矿预测 黑龙江
下载PDF
青海德合龙洼铜金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毛政利 黄倩 +1 位作者 赖健清 康亚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在德合龙洼矿区地表按一定的网度采集了1 228件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了20个微量元素含量,根据各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成矿元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素异常组合的划分,分析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研究表明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 在德合龙洼矿区地表按一定的网度采集了1 228件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了20个微量元素含量,根据各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与成矿元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素异常组合的划分,分析了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研究表明该区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区内发育有3条构造破碎带,本区的岩浆活动以及矿体的产出均受这3条构造破碎带的控制,构造破碎带是本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的重点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素组合 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构造破碎带 德合龙洼
下载PDF
西藏玉龙Cu成矿带及其外围地区异常结构模式找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史长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63-3177,共15页
铜矿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备受国家的重视。西藏玉龙斑岩铜(钼)成矿带是中国最大的新生代斑岩铜矿带。纵观国内外重大找矿突破,找矿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找矿预测法已广泛应用于找... 铜矿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备受国家的重视。西藏玉龙斑岩铜(钼)成矿带是中国最大的新生代斑岩铜矿带。纵观国内外重大找矿突破,找矿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找矿预测法已广泛应用于找矿预测评价中。中国的1:20万和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基于大数据思维,采用新的思路和技术,再挖掘、再开发这些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开展区域找矿预测评价,应该是实现新的找矿突破的一种重要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以异常结构模式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玉龙成矿带和已知矿田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为预测评价标准,对玉龙Cu成矿带及其外围地区进行找矿预测研究,划分出有找寻Cu(Mo)及多金属矿前景的7个预测成矿带和19个找矿预测区,显示出玉龙Cu成矿带及其外围地区还具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矿 大数据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异常结构模式 找矿预测评价 玉龙
下载PDF
西藏玉龙-马拉松多斑岩型铜成矿带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结构模式 被引量:8
4
作者 史长义 张金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22-226,共5页
成矿带的找矿勘查和找矿预测已经成为当前找矿勘查工作的重点.通过引用铜多金属矿田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的新概念,对地物化遥异常分布模式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西藏玉龙-马拉松成矿带的综合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
关键词 西藏 玉龙-马拉松 成矿带 区域地球化学 异常结构模式
下载PDF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仲存 毛启贵 +3 位作者 吕晓强 梁克让 谭威 赵路通 《矿产勘查》 2020年第3期553-559,共7页
赤湖铜钼矿是东天山地区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赤湖地区地表原生晕异常规律的研究表明赤湖及赤湖东地区地表原生晕异常分布特征符合斑岩型铜钼矿的矿致异常结构,即由矿体(矿化体)引起的成矿元素Cu、Mo异常出现在As、Sb、Au、Ag、Pb、Bi... 赤湖铜钼矿是东天山地区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赤湖地区地表原生晕异常规律的研究表明赤湖及赤湖东地区地表原生晕异常分布特征符合斑岩型铜钼矿的矿致异常结构,即由矿体(矿化体)引起的成矿元素Cu、Mo异常出现在As、Sb、Au、Ag、Pb、Bi等元素异常中相对弱异常部位,从而构成内部为Cu、Mo,外部为As、Sb、Au、Ag、Pb、Bi等的"致矿异常结构"。这一异常结构特征实际上是斑岩型矿床"原生晕"在元素分带上的反映,该原生晕异常特征显示赤湖东地区同样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钼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探异常 原生晕 异常结构模式 斑岩型铜钼矿 赤湖地区 东天山 新疆
下载PDF
青海五龙沟金矿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东 朱立新 +3 位作者 苏磊 马生明 陈宏强 李景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74-2886,共13页
五龙沟金矿位于东昆仑山中段北侧,是柴达木盆地周边贵金属矿产重要勘查区之一。该矿床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造山型金矿的典型特征。深入研究成矿系统中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形成机制,对指导该区深部和外围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龙沟金矿位于东昆仑山中段北侧,是柴达木盆地周边贵金属矿产重要勘查区之一。该矿床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造山型金矿的典型特征。深入研究成矿系统中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形成机制,对指导该区深部和外围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多维异常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总结元素富集贫化规律,揭示成矿系统中存在的多属性异常,利用Grant方程计算元素迁移量,进而探讨元素迁移方向,即各属性异常形成机制,建立多属性异常结构模式。结果表明:试验区内与金成矿有关的斜长花岗岩和凝灰质板岩中Na2O、Ba、Sr等带出作用明显,形成显著的负异常。负异常范围涵盖了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Au、As、Sb等由带入作用形成的正异常,丰富了成矿指示信息。此外,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矿化剂元素S及其含量变化与金矿成矿密切相关,并由此进一步阐明了初始矿源对该区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本项研究成果是从元素层面对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中元素活动特性的全新认识,为深入探讨此类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找矿方法提供了思路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沟金矿 多属性异常 异常形成机制 异常结构模式
下载PDF
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外围找矿靶区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示范 被引量:7
7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1 位作者 唐世新 徐明钻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8-346,共9页
在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及其外围,以1:20万营盘幅区域化探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综合利用富集贫化两类指标形成的正、负异常圈定找矿靶区并进行靶区评价的可行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1:20万区域尺度上,已知白山堂铜矿产出位置出现了成矿元素(... 在甘肃北山白山堂铜矿及其外围,以1:20万营盘幅区域化探数据为基础,探讨了综合利用富集贫化两类指标形成的正、负异常圈定找矿靶区并进行靶区评价的可行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在1:20万区域尺度上,已知白山堂铜矿产出位置出现了成矿元素(Cu)及伴生元素(Zn、Au、Ag、As、Sb、Mo)、常量组分(Fe2O3、MgO)的正异常和亲石分散元素(Ba、Sr)、常量组分(Al2O3、Na2O)的负异常,构成白山堂铜矿整体异常结构模式。以是否出现异常结构模式为标准,利用岩石裂隙充填物测量或岩屑测量结果,对白山堂铜矿外围出现的地球化学异常成矿前景进行了评价。根据示范研究结果认为,利用异常结构模式进行找矿靶区评价是行之有效的,较单纯利用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异常进行靶区评价证据更系统、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山堂铜矿 异常结构模式 靶区评价 地球化学方法示范
下载PDF
安徽省兆吉口铅锌矿床成矿地球化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艳鹏 朱立新 马生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75-77,共3页
自20世纪30年代起,勘查地球化学就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矿业界对勘查地球化学回归到基础勘查理论研究有着明确的需要。多维异常体系应用基础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积极响应。多维异常体系定义为"在特定的... 自20世纪30年代起,勘查地球化学就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矿业界对勘查地球化学回归到基础勘查理论研究有着明确的需要。多维异常体系应用基础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积极响应。多维异常体系定义为"在特定的成矿地质时期,成矿系统中存在的空间有序共存、成因机理各异、成矿指示递进的多属性异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吉口 浅成低温 铅锌矿床 异常 异常 多属性异常 异常结构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