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枚异形钛网一期后路修复脊柱结核 被引量:3
1
作者 阿不都乃比.艾力 张宏其 +2 位作者 黄卫民 李磊 田慧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8期7192-7199,共8页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病灶清除后如何对前方的缺损区进行重建是修复手术的关键。作者计了与后路一期手术相匹配的异形钛网。目的:评估和观察异形钛网植骨联合后路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自2009年7月至2011年...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病灶清除后如何对前方的缺损区进行重建是修复手术的关键。作者计了与后路一期手术相匹配的异形钛网。目的:评估和观察异形钛网植骨联合后路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应用多枚异形钛网植骨、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及腰骶段结核患者共32例,其中胸段10例,胸腰段(T_(11)-L_2)8例,腰段10例,腰骶段4例。比较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胸腰椎结核后凸角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椎间隙高度、腰骶角及血沉变化,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1)手术时间平均为199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520 mL;(2)术后随访48-72个月。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2例患者术后3个月血沉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胸腰椎后凸角度、腰骶角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术后2周患者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术前降低(P=0.001)。植骨融合时间平均7个月,术后2例患者伤口浅层感染并延迟愈合。无结核复发,亦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和钛网沉降发生;(3)结果提示,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多枚异形钛网植骨治疗病灶局限的脊柱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修复方式,且可以更好的重建脊柱前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骨移植 疼痛测定 随访研究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柱结核 异形钛网 一期手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芥葶二丑汤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对腰骶段脊柱结核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森荣 谢曦 《海峡药学》 2016年第7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芥葶二丑汤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对腰骶段脊柱结核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诊的8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多枚分网异形... 目的研究芥葶二丑汤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对腰骶段脊柱结核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诊的80例腰骶段脊柱结核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芥葶二丑汤进行治疗。手术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腰骶角、椎间隙高度及ASIA分级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腰骶角及椎间隙高度均明显升高,但术后治疗组患者的腰骶角及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SIA分级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芥葶二丑汤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对腰骶段脊柱结核合并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段脊柱结核 骨质疏松 多枚分异形钛网 芥葶二丑汤
下载PDF
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在单纯一期后路脊柱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宏其 唐明星 +6 位作者 王昱翔 郭超峰 吴建煌 刘金洋 刘少华 邓盎 高琪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353-1358,共6页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新技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共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6-78岁,...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新技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共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6-78岁,平均(41.2±7.8)岁;其中胸段21例,胸腰段14例,腰段9例,腰骶段4例。ASIA分级:A级1例,B级9例,C级17例,D级10例,E级11例。术前血沉18-106 mm,平均(46.7±10.6)mm。胸腰椎结核后凸角度4°-62°,平均(26.6±9.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15°-31°,平均(23.5±5.7)°。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抗痨治疗12-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为90-180 min,平均(128±24)min,术中失血量100-800 ml,平均(310±125)ml。术后随访18-57个月,平均(37±8)个月。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3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无结核复发,无钛网沉降。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个月血沉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胸腰椎后凸角度0°-18°,平均(7.2±2.2)°,腰骶段结核的腰骶角为23.8°-35.3°,平均(30.6±6.3)°,随访过程中无明显角度丢失;植骨融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脊柱结核,采用单纯一期后路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钛网 多枚分技术 脊柱结核 椎体间植骨 单纯后路
原文传递
经高位颈前咽后联合后入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并环状重建技术治疗枢椎肿瘤效果分析
4
作者 郭健峰 丁威中 +4 位作者 方忠 廖晖 熊伟 吴巍 李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3期3423-3429,共7页
目的阐述经高位颈前咽后联合后入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并环状重建技术治疗枢椎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到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共20例枢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高位颈前咽... 目的阐述经高位颈前咽后联合后入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并环状重建技术治疗枢椎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到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共20例枢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高位颈前咽后联合后入路实施枢椎肿瘤全椎体切除,并采用异形钛网或3D打印(3DP)植入物重建。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疼痛和神经功能情况,随访时予以影像学检查评估内固定及复发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9.1±11.0)岁(31~72岁),手术时间(605.0±60.1)min(430~700 min),术中出血量(1250±347)ml(800~2400 ml),术后住院时间(13.2±2.8)d(8~20 d),随访时间(37.2±14.2)个月(14~66个月)。20例患者中,14例采用异形钛网前路重建,6例采用3DP植入物,5例采用枕颈固定,15例单纯颈椎固定;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1±1.1)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6±0.6)分(P<0.001);9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随访时均改善,其中2例Frankel B级分别改善为C及D级,3例C级改善为D级,4例D级改善为E级。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椎动脉损伤2例,吞咽困难2例,声嘶呛咳3例,脑脊液漏2例,枕大神经痛1例。末次随访时5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复发;仅1例患者因肿瘤复发导致内固定失败。结论经高位颈前咽后联合后入路一期全椎体切除并环状重建技术对枢椎肿瘤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异形钛网或3DP植入物前路重建联合后路钉棒固定可有效重建脊柱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枢椎肿瘤 高位颈前咽后入路 全椎体切除 异形钛网 3D打印植入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