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系膜脂肪面积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
1
作者 王勇 杨彦松 +2 位作者 李鼎 邱永娟 张明珠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MLM)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与中低位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MLM)的关系。方法:回顾并纳入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的2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以入组者行直肠癌根治术为随访起始时间,2022年12月31日为随访截止时间,平均随访(51.5±13.9)个月,随访期间31例发生MLM,229例无MLM。由2名阅片者独立重新判读HR-MRI影像学征象,在肿瘤最大截面的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斜轴位图像上沿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MRF)进行勾画,获得MFA。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基线资料、HR-MRI影像学征象和MFA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发生MLM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MLM危险因素的预后作用。结果:MLM组较无MLM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异常率高[17(54.8%)vs 83(36.2%),P=0.046],HR-MRI上的N分期(HR-MRI reported N stage,mrN stage)高[17(54.8%)vs 81(35.4%),P=0.036],HR-MRI上的壁外血管侵犯(HR-MRI reported 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mrEMVI)阳性率高[14(45.2%)vs 54(23.6%),P=0.010],MFA值小(9.34±3.77 vs 11.43±5.13,P=0.0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MFA<14.6 cm2和术前未进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rN stage阳性组、mrEMVI阳性组、MFA<14.6 cm^(2)组的无MLM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对应组,而无MLM生存率在是否接受nCRT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N stage阳性、mrEMVI阳性、低MFA和术前未进行nCRT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ML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系膜脂肪面积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异时性肝转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LMTK3、SCC-Ag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勇 刘艳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SCC)患者血清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咸阳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分为未转移组及转...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SCC)患者血清狐猴酪氨酸激酶-3(LMTK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咸阳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S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异时性肝转移分为未转移组及转移组,比较两组年龄、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等临床指标,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MTK3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CC-Ag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LMTK3、SCC-Ag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转移组肿瘤最大径>3 cm、肿瘤浸润程度为T3~T4、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SCC患者血清LMTK3水平与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12、0.385、0.474,P<0.05);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SCC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与TNM分期、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11、0.538、0.395,P<0.05)。LMTK3及SCC-Ag水平升高、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最大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均为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CC患者血清LMTK3、SCC-Ag水平异常升高是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SCC患者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狐猴酪氨酸激酶-3 鳞状细胞癌抗原 异时性肝转移
下载PDF
Dukes'C期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传渊 张森 +2 位作者 高枫 柳俊刚 黄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的所有Dukes'c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程度、血清CEA水平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的所有Dukes'c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程度、血清CEA水平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170例Dukes'C期患者36例(21.2%)出现异时性肝转移,其中26例(72.2%)发生于术后2年内,32例(88.9%)发生于术后3年内。单因素分析示肠壁浸润层次、组织学类型和血清CEA是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与肝转移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程度、血清CEA水平是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学类型是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肿瘤浸润程度、组织学类型和血清CEA是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直肠癌根治术后2~3年内密切随访,特别是术前CEA值高于正常,肿瘤浸润达浆膜或浆膜外的Dukes'C期患者,早期发现异时性肝转移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kes'C期 结直肠癌 异时性肝转移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门静脉血Angiopoietin-2 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少平 胡亚华 +2 位作者 张海 何仁胜 张惠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血管生成素-2 (Angiopoietin-2,Ang-2) mRNA的表达量与其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89例CRC患者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血管生成素-2 (Angiopoietin-2,Ang-2) mRNA的表达量与其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89例CRC患者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年。分析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与CRC患者异时性肝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无异时性肝转移患者(P均<0. 01)。CRC患者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有术后复发、术后生存期长短密切相关(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和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表达量均与CRC异时性肝转移相关(χ2=4. 082,7. 389;P <0. 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 131,9. 625)。术中门静脉血Ang-2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均<0. 05)。结论术中门静脉血Ang-2mRNA的表达量与CRC患者的重要临床病理特征及异时性肝转移、预后密切相关,其对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比外周血Ang-2mRNA高,可成为CRC术后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门静脉血 ANG-2 mRNA 异时性肝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案与生存状况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忠 胡小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4492-4497,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治疗方案及其生存状况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01/2009-12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2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化疗44例,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epatic art... 目的:探讨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治疗方案及其生存状况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01/2009-12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92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化疗44例,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28例,化疗+肝转移癌切除术20例.术后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随访6-70 mo,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及Cox模型风险分析.结果:单纯化疗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50.00%,1、3、5年生存率为72.73%、22.73%、2.27%,化疗+TACE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7.14%,1、3、5年生存率为71.43%、28.57%、10.71%,化疗+肝转移癌切除术总有效率为60.00%,1、3、5年生存率为7 5.0 0%、6 0.0 0%、40.00%,3组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原发癌直径、分化程度、合并肝外转移、肝转移癌类型、肝转移癌数目、近期疗效及治疗方案与胃癌异时性肝转移预后的相关(均P<0.05).经Cox风险模型显示,原发癌直径、肝转移数目、肝转移癌类型是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化疗+肝转移癌切除术是目前提高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案,在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时需考虑肝转移癌类型、肿瘤大小及转移癌数目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异时性肝转移 治疗方案 生存状况
下载PDF
综合治疗方案对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祝建勇 邱宝安 +5 位作者 郭晓东 夏念信 杨英祥 刘鹏 安阳 吴印涛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效果,分析综合手术疗法的优势,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8例发生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效果,分析综合手术疗法的优势,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8例发生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所选病例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病灶切除加化疗的方法治疗;B组采用射频治疗加化疗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病情的总控制率及治疗后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且A组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实施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综合法治疗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具有显著的效果,是临床治疗肠癌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术后 异时性肝转移 综合治疗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静脉血CTCs和CEA mRNA水平对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程煌荣 郑勇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静脉血CTCs、CEA mRNA对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无同时性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75例,检测患者肿瘤静脉血CTCs和CEA mRNA水平,随访半年,分析CTCs和CEA mRNA水平与异时性肝... 目的:探讨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静脉血CTCs、CEA mRNA对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无同时性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75例,检测患者肿瘤静脉血CTCs和CEA mRNA水平,随访半年,分析CTCs和CEA mRNA水平与异时性肝转移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CTCs、CEA mRNA和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异时性肝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86.7%(13/15)、73.3%(11/15)、90.9%(10/11),特异性分别为90.0%(54/60)、83.3%(50/60)、92.2%(59/64);CTCs、CEA mRNA水平与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CTCs、CEA mRNA可检测肿瘤早期转移,作为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指标;与单独检测CTCs和CEA mRNA水平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更高,可为预测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异时性肝转移 循环肿瘤细胞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振毫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特征、CT...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特征、CTC表达情况及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比较不同CTC表达患者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性,分析CTC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研究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出现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CTC阳性组和CTC阴性组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以及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率均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肿瘤浸润较深、出现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肿瘤≥5 cm以及CTC阳性表达均为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TC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且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故临床上可将CTC的检测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细胞 循环 异时性肝转移 预测
下载PDF
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表达与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
9
作者 宋瑞 吕杨波 陈震宏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9期2085-2088,共4页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表达与结直肠癌(CRC)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RC患者88例,收集术中切除的CRC组织样本,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av1.6表达情况,比较有、无异时...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6表达与结直肠癌(CRC)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RC患者88例,收集术中切除的CRC组织样本,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av1.6表达情况,比较有、无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C患者合并异时性肝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C患者Nav1.6阳性表达率与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随访2年出现异时性肝转移13例,无肝转移75例。有、无异时性肝转移患者在N分期、脉管浸润、Nav1.6阳性表达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年龄、BMI、肿瘤位置、术后病理分期、神经累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分期(OR=3.807,95%CI:1.387~10.451,P<0.05)、Nav1.6阳性表达率(OR=1.075,95%CI:1.016~1.137,P<0.05)是CRC患者合并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CRC患者Nav1.6阳性表达率与N分期呈正相关(r_(s)=0.441,P<0.05)。结论Nav1.6可能参与CRC术后异时性肝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钠通道 Nav1.6 结直肠癌 异时性肝转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振华 蔡联明 +3 位作者 陈爱林 卢致洋 赖海平 王博文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5期26-28,共3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全身化疗... 目的探究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全身化疗,观察组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转移瘤直径、转移瘤个数、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预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转移瘤直径小于对照组,转移瘤个数少于对照组,AFP和CE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0.17±3.55)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3.32±1.0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不全、恶心呕吐、肾功能不全、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治疗 结直肠癌 异时性肝转移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比较结直肠癌原发灶与同时或异时性肝转移灶基因突变状态的异同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卫华 李研 +1 位作者 郭蕾 应建明 《肝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晚期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肝转移灶中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状态的异同。方法:使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29对配对的结直肠癌原发灶/同时性肝转移灶及26对原发灶/异时性肝转移灶的KRAS、NRAS、BRAF和PIK3CA突变进行检测。结果:29对结... 目的:比较研究晚期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肝转移灶中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状态的异同。方法:使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29对配对的结直肠癌原发灶/同时性肝转移灶及26对原发灶/异时性肝转移灶的KRAS、NRAS、BRAF和PIK3CA突变进行检测。结果:29对结直肠癌原发灶/同时性肝转移灶的突变一致率为93.1%(27/29)。1例原发灶检出KRAS突变,但在其2灶肝转移灶中仅1灶检出相同KRAS突变。1例原发灶存在PIK3CA突变,但在转移灶中未检出。26对结直肠癌组织/异时性肝转移灶的突变一致率为80.8%(21/26),与原发灶/同时性肝转移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其中,4例原发灶未检出突变,但在转移灶中检出突变。1例原发灶检出KRAS突变,而在转移灶中未检出。结论:同时性肝转移和原发灶间的基因突变一致率较高,而异时性肝转移与原发灶间的基因突变状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移 异时性肝转移 二代测序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80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12
作者 郑建萍 杨春康 +6 位作者 崔同建 刘振华 陈峥 张桂枫 陈静波 李德育 戴永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特点、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差异,为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统计学列联分析方法对收集的80例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其预后... 目的探讨分析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特点、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差异,为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统计学列联分析方法对收集的80例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80例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病理的类型以中分化管状腺癌为主。3年生存率为30%。列联分析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的因素有CEA水平、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数、术后至肝转移时间、治疗方法,说明这些因素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肝转移大小、发生时间、术前CEA水平、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数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大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肝转移灶手术切除+化疗的患者生存率高于射频消融加全身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姑息化疗、中医中药等治疗的患者,效果较好,但临床上应根据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以使患者最大地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转移 治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巨家华 王朝樣 +2 位作者 张海宝 林浩 俞永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对它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且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来源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对它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且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来源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以这些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203例,其中有41例(20.4%)出现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5μg/L、术中失血量、肿瘤直径≥5 cm、有脉管神经侵犯这4个因素增加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P<0.05)。基于这4个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是否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0.850(0.793,0.908),一致性指数(95%CI)为0.812(0.763,0.859)。列线图预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校准曲线接近45°理想曲线,吻合程度较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2.116,P=0.347)。结论本研究结果得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不低,存在淋巴血管侵犯、癌胚抗原水平高(≥5μg/L)、术中失血量增多、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更高,基于这些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此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手术 异时性肝转移 列线图
原文传递
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维佳 张汝鹏 +4 位作者 张辉 邓靖宇 王学军 薛强 梁寒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行单纯化疗64例,化疗联合TACE19例,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1... 目的探讨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行单纯化疗64例,化疗联合TACE19例,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19例。患者在术后3年内,每3个月来院随访复查1次,3年后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复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0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102例中行单纯化疗的64例患者,部分缓解15例、稳定22例、进展27例;化疗联合TACE的19例患者,部分缓解6例、稳定9例、进展4例;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的19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胃癌复发死亡者16例,其中局部复发10例、多灶复发6例。102例患者中有8例失访,随访时间9~149个月。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2~7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2%、17.7%、6.8%。其中64例单纯化疗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2—3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5.6%、3.5%、0;19例行化疗联合TACE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3~3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6.1%、6.5%、0;19例行化疗联合肝转移癌切除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5~7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31.6%、16.8%。联合肝转移癌切除者与单纯化疗和联合TACE者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00,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癌直径、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肝外转移、肝转移癌类型、肝转移癌数目和治疗方式与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预后相关(,=6.307,7.908,4.375,45.188,18.234,23.90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癌类型和肝转移癌数目是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OR=5.217,3.292,95%CI:1.428~2.882,1.054~2.514,P〈0.05)。结论手术切除肝转移癌仍然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考虑肝转移癌数目和转移癌类型这两个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异时性肝转移 治疗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AK022914在人胃癌异时性肝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钰 郎亚昆 +4 位作者 龚丹丹 金鑫 周永静 陶曙 邹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AK022914在人胃癌异时性肝转移中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胃癌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组织中AK022914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AK022914在人胃癌异时性肝转移中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胃癌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组织中AK022914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肝转移数目及肝转移发生时间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7例胃癌组织中AK022914阳性率为86.49%(32/37),而正常胃组织AK022914阳性率为2.70%(1/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发现,AK022914表达量与患者性别(X^2=0.506,P=0.477)、年龄(X^2=2.005,P=0.367)、原发灶位置(X^2=1.227,P=0.542)、原发灶直径(X^2=3.734,P=0.053)、组织分化程度(r=0.908,P=0.341)均无明显相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X^2=8.281,P=0.016)、淋巴结转移(X^2=9.225,P=0.026)、血管浸润(X^2=8.157,P=0.004)、神经浸润(X^2=10.690,P=0.001)、肝转移数目(X^2=9.785,P=0.002)、肝转移发生时间(X^2=8.259,P=0.016)均显著相关。说明AK022914与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密切相关。结论AK022914可能是胃癌异时性肝转移重要分子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异时性肝转移 长链非编码RNA AK022914 意义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月颖 张新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术、化疗及局部治疗等对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预后的影响,并对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其他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01-01-2008-12-31收治的13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 目的 探讨手术、化疗及局部治疗等对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预后的影响,并对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其他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3-01-01-2008-12-31收治的13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及Cox模型分析生存情况,并对治疗方法、转移灶位置及数目以及CEA水平等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37例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81个月,1年生存率为68.61%,3年生存率为19.71%,5年生存率为5.11%.其中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23.81%,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2.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8.776,P=0.003)、KPS评分(x^2=20.420,P<0.001)、转移灶分布(x^2=8.513,P=0.004)、血清CEA水平(x^2=22.009,P<0.001)、肝外转移(x^2=5.316,P=0.021)、原发灶浸润深度(x^2=11.474,P=0.001)、淋巴结转移(x^2=15.881,P<0.001)及治疗方式(x^2=8.670,P=0.003)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617,95%CI:1.126~2.323,P<0.009)、KPS评分(HR=1.917,95%CI:1.316~2.793,P=0.001)、血清CEA水平(HR=2.185,95%CI:1.495~3.194,P<0.001)、淋巴结转移(HR=1.915,95%CI:1.120~1.853,P=0.004)、肝外转移(HR=0.562,95%CI:0.379~0.833,P=0.004)及治疗方式(HR=1.325,95%CI:1.459~2.300,P<0.001)是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具有手术指征者优先考虑手术联合化疗,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异时性肝转移 治疗方法 预后因素 回顾研究
原文传递
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维佳 张汝鹏 +4 位作者 张辉 邓靖宇 王学军 薛强 梁寒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6--2008年间收治的115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临床病理因...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6--2008年间收治的115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根治术后1、3和5年无肝转移率分别为45.3%、14.8%和3.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软组织浸润及切除方式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瘤大小、血管浸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灶大小、血管浸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预估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68例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猛 姜玉娟 +2 位作者 周思成 梁建伟 郑朝旭 《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计算其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 [目的]探讨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计算其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T_(4)/T_(2-3):HR=3.84,95%CI:1.43~10.28,P=0.007)、肿瘤大小(肿瘤直径≥3cm/肿瘤直径<3 cm:HR=3.55,95%CI:1.46~8.62,P=0.005)和肿瘤数量(多发/单发:HR=4.27,95%CI:1.73~10.54,P=0.002)均与异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数目(HR=3.86,95%CI:1.54~9.71,P=0.004)和转移瘤大小(HR=2.76,95%CI:1.05~7.27,P=0.040)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发肝转移瘤和转移瘤大小<3 cm的患者可通过切除转移瘤而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异时性肝转移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旭 韩冰 +1 位作者 刘威 陈茹星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130例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隐匿性肝转移分为转移组(n=30例)和未转移组(n=...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130例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隐匿性肝转移分为转移组(n=30例)和未转移组(n=100例)。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验证预测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检验标准取双侧α=0.05。结果130例患者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率为23.1%。转移组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5μg/L、周围神经侵犯、低分化、血管侵犯、肿瘤最长径≥5 cm、T3-4期、N1-2期占比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术前CEA≥5μg/L外,其余均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列线图预测模型,周围神经侵犯、低分化、血管侵犯、肿瘤最长径≥5 cm、T3-4期、N1-2期的得分分别为48分、68分、88分、60分、12分、100分,各项因素总分之和对应隐匿性肝转移发生概率,绘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CI:0.672-0.864)。校准曲线显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列线图模型预测隐匿性肝转移发生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周围神经侵犯、低分化、血管侵犯、肿瘤最长径≥5 cm、T3-4期、N1-2期均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异时性肝转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外周血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mRNA定量检测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少平 胡亚华 +3 位作者 张海 聂磊 张险峰 朱燕莉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年第5期273-277,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外周血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l)mRNA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 [目的]定量检测外周血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l)mRNA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66例CRC患者根治术前及术后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变化,随访术后预后3年,分析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与CRC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结果]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同期无异时性肝转移患者[(7.85±4.86)2^(-ΔΔCt)∶(4.45±2.75)2^(-ΔΔCt),(2.17±1.45)2^(-ΔΔCt)∶(1.10±0.93)2^(-ΔΔCt),P<0.01];与术后6个月时比较,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确诊时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CRC组术前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1),与术后生存期负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均与CRC异时性肝转移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是异时性CRC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EXP=4.382、9.170)。[结论]术前外周血Tiaml表达量与CRC重要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术前、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Tiaml mRNA高表达与CRC异时性肝转移密切相关,对其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Tiaml mRNA-外周血 异时性肝转移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