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致病腺病毒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旌 赵蓉 +1 位作者 童晓维 朱剑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0-1035,共6页
背景 目前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致病腺病毒的分型多采用直接DNA测序法,而异源双链泳动分析(HMA)法可对腺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且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HMA法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致病腺病毒分型的应用尚少有研究.目的 将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致病... 背景 目前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致病腺病毒的分型多采用直接DNA测序法,而异源双链泳动分析(HMA)法可对腺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且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HMA法对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致病腺病毒分型的应用尚少有研究.目的 将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致病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编码区内保守区的测序结果与HMA的结果进行对照,评价HMA法在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病原体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和上海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办公室下属红眼病监测站点就诊的可疑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患者214例,取患者结膜囊的结膜拭子标本214份.使用QIA-amp minikit提取结膜拭子标本中的病毒DNA,然后通过PCR法扩增病毒DNA六邻体蛋白编码区内366 bp的保守序列,并对该片段进行基因测序,确定是否为腺病毒及其分型.采用HMA法同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将HMA结果与基因测序法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QIA-amp minikit提取的病毒基因组DNA经质量分数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边界清楚的长约35 kb的金黄色荧光条带,无拖尾现象,DNA吸光度比值(A260/A280)约为1.7.214例患者中,经PCR检测确定为腺病毒感染者109例,经基因测序确定为腺病毒l型(AdVl)者4例,AdV2者33例,AdV3者15例,AdV4者12例,AdV8者19例,AdV19者15例,AdV37者8例.HMA法可以鉴别AdV1、AdV2、AdV3、AdV8、AdV19和AdV37,其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AdV4的DNA突变点为59.6%,超过10%,不适合HMA法.结论 针对六邻体蛋白编码区内保守区域的基因测序是腺病毒分型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快速确定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是否系腺病毒感染引起,并可以确定腺病毒分型.HMA的结果与基因测序相一致,可作为大规模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结膜炎/流行性 腺病毒感染 异源双链核苷酸/遗传学 碱基序列 聚合酶链反应 异源双链泳动实验
下载PDF
单链构象加异源双链提高基因突变筛查准确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曦 陈来照 +2 位作者 黎锦如 陈玲 潘勇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31-33,共3页
【目的】比较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异源双链分析(HA)在基因突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在帕金森病人和正常对照中,同时应用这两种实验方法筛查α-共核蛋白基因3、4外显子突变,电泳结果由测序考证。【结果】对照组第29号标本3号外... 【目的】比较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异源双链分析(HA)在基因突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在帕金森病人和正常对照中,同时应用这两种实验方法筛查α-共核蛋白基因3、4外显子突变,电泳结果由测序考证。【结果】对照组第29号标本3号外显子 SSCP 存在单链泳动异常。但 HA 检测无双链泳动异常,测序证实无基因突变。其它标本 SSCP 和 HA 检测均未发现异常泳动。【结论】将单链构象分析和异源双链分析相结合应用于基因突变筛查,既不用增加试剂、设备和技术难度,又可以优势互补,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异源双链分析 DNA突变分析
下载PDF
鸡Visfatin基因9 bp indel杂合突变异源双链DNA的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瑞丽 康相涛 +3 位作者 魏杨 李国喜 蓝贤勇 陈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6-761,共6页
内脂素(Visfatin)是脂肪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产生.研究表明内脂素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在检测固始鸡-安卡鸡资源群体3代(亲本,F1,F2)964只鸡Visfatin基因9bp插入/缺失(9 bp 'TAACCTGTG' insertion-deletion... 内脂素(Visfatin)是脂肪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产生.研究表明内脂素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在检测固始鸡-安卡鸡资源群体3代(亲本,F1,F2)964只鸡Visfatin基因9bp插入/缺失(9 bp 'TAACCTGTG' insertion-deletion)多态的过程中,发现其杂合子的变性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胶上除2条同源双链DNA(282bp和273bp)外有2条未知条带(命名为A和B).A,B条带经回收、二次PCR、再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DNA测序表明:Visfatin基因第10内含子中9bp insertion-deletion突变杂合子的PCR产物中,本身包含2种同源双链DNA片段和2种异源双链DNA片段,不需要经过额外的变性、退火处理,其PCR产物可以直接进行突变检测,在229个杂合突变中异源双链DNA的检出率为100%.因此,通过异源双链DNA这一标示物作为基因分型时的依照或者参考,建立适当的异源双链DNA分析法可进行基因中几个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fatin基因 9bp插入/缺失 杂合子突变 异源双链DNA
下载PDF
单链构象多态法和异源双链多态法检测P53基因突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大庆 王剑 +2 位作者 傅翠梅 李良菊 黄锡全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P53基因 单链构象 异源双链 多态分析
下载PDF
建立巢式PCR和异源双链法检测石蜡标本麻风菌DDS耐药株 被引量:5
5
作者 温艳 翁小满 李桓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为了能检出石蜡包埋组织中麻风菌氨苯砜(DDS)的耐药基因folP1,有必要建立敏感、特异的巢式PCR,为开展回顾性麻风菌DDS耐药流行病学研究服务。方法:从石蜡组织中提取麻风菌DNA,建立巢式PCR,优化PCR条件,扩增DDS耐药基因片段。用异... 目的:为了能检出石蜡包埋组织中麻风菌氨苯砜(DDS)的耐药基因folP1,有必要建立敏感、特异的巢式PCR,为开展回顾性麻风菌DDS耐药流行病学研究服务。方法:从石蜡组织中提取麻风菌DNA,建立巢式PCR,优化PCR条件,扩增DDS耐药基因片段。用异源双链法筛选突变菌株,并经直接测序进一步证实。结果:巢式PCR将PCR检测folP1的敏感性,从6.5%(3/46)提高到76.7%(33/43);优化后的巢式PCR,最终使敏感性更进一步提高至90.7%(39/43)。8株folP1突变菌、两种突变型被发现。结论:巢式PCR是一项快速、简便、可行的方法。通过优化多项PCR条件,提高了石蜡包埋组织中folP1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异源双链法可用于筛选DDS耐药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复发 耐药检测 PCR扩增 巢式PCR DDS耐药 PCR检测 异源双链 麻风菌 石蜡标本
下载PDF
PCR产生异源双链DNA及其在检测基因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敬忠 王生 +1 位作者 王立荣 吴冠芸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1年第8期5-8,共4页
关键词 异源双链 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采用异源双链泳动法进行HIV-1亚型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晖 曾常红 +3 位作者 陈伟师 颜瑾 江立敏 林鹏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敏感、特异和成本低的HIV-1亚型亚型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异源双链泳动法(HMA)与DNA序列分析法对14份HIV-1抗体阳性者样本进行亚型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 用HMA改良法明确测定了14份样本中的13份样本的亚型。...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敏感、特异和成本低的HIV-1亚型亚型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异源双链泳动法(HMA)与DNA序列分析法对14份HIV-1抗体阳性者样本进行亚型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 用HMA改良法明确测定了14份样本中的13份样本的亚型。在14份样本中对13份样本进行DNA序列分析有12份的结果与HMA的相符,符合率达92.3%。结论 改良的HMA测序法是一种简单、敏感、特异和经济的HIV-1亚型测定方法,可在广大的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泳动法 亚型 艾滋病 HIV-1
下载PDF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丙型肝炎病毒准种及变异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穆锦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体内准种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过程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异源双链泳动技术(HMA)研究在干扰素治疗压力下慢性HCV患者体内准种的变化。结果慢性HCV患者无论对干扰素应答情况如何,其体内HCV准种的数...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体内准种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过程与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异源双链泳动技术(HMA)研究在干扰素治疗压力下慢性HCV患者体内准种的变化。结果慢性HCV患者无论对干扰素应答情况如何,其体内HCV准种的数量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占支配地位的准种株群在不同感染者体内的比例并不相同,随着抗病毒治疗的进行,不断有新的异质性程度更高的准种株出现,打破原有的平衡比例。结论慢性HCV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有无应答,取决于变异株的异质性程度,而不是变异株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准种 异源双链泳动
下载PDF
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酶切与异源双链形成分析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4
9
作者 邢佩霓 王彤 +1 位作者 李梅生 吕晓莉 《白血病》 1998年第2期74-77,共4页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HaeⅢ、HpaⅡ、AluⅠ、Taq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异源双链形成实验,分析了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发病及病程中的TCRγ、IgH基因重排,探讨上述方法在完善微小残留病检测中...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HaeⅢ、HpaⅡ、AluⅠ、Taq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异源双链形成实验,分析了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发病及病程中的TCRγ、IgH基因重排,探讨上述方法在完善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30例ALL患者,16例呈TCRγ重排,6例呈IgH基因重排,其中10例进行了酶切与异源双链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每例患者均有不同的V区参与重排,形成不同的异源双链,且在重排中常有N区插入,形成新的酶切位点与异源双链,从而产生新的基因标志。其独特的基因重排方式具高度特异性,有助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及部分演化克隆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异源双链形成 PCR 酶切
下载PDF
基因释放剂结合异源双链分析快速检测β地贫最常见的一种突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玉球 卢金汉 +7 位作者 朱兰芳 李文典 侯志贤 吴丽蓉 徐湘民 刘志英 张基增 彭朝晖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6年第5期11-13,共3页
β地贫是一种分子病理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我国南方最为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在已发现的23种β地贫突变中,CD41-42(-TCTT)移码突变基因频率最高(达41.6%).根据PCR原理和该突变的特点,作者设计了一对引物进行PCR特异扩增,电泳分析即可检出... β地贫是一种分子病理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我国南方最为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在已发现的23种β地贫突变中,CD41-42(-TCTT)移码突变基因频率最高(达41.6%).根据PCR原理和该突变的特点,作者设计了一对引物进行PCR特异扩增,电泳分析即可检出此种突变.并引进基因释放剂DNA模板快速制备法,从而使此技术更为简便和实用.作者运用此法检测了广东珠海地区114份β地贫样品,CD41-42突变捡出率为40.35%,并成功地应用于产前诊断中.根据实验结果,作者建议在分析未知β地贫突变时,首先采用本法先对CD41-42突变进行初筛,而将RDB和ASO技术作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异源双链分析 基因释放剂
下载PDF
异源双链分析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性
11
作者 王伟 石瑞如 +3 位作者 张国龙 付光宇 彭义利 苑星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Surveyor酶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突变,探讨这两种异源双链分析法在结核菌耐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常规药敏试验显示80株氧氟沙星耐药,22株... 目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Surveyor酶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突变,探讨这两种异源双链分析法在结核菌耐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常规药敏试验显示80株氧氟沙星耐药,22株敏感),PCR扩增gyrA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与参照菌株M.tbErdman的扩增产物形成异源双链,然后分别采用DHPLC和Surveyor酶法检测基因突变,同时进行DNA测序作为对照。结果 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与DNA测序法相比,具有同样的检出率(均为100%),80株耐药株均存在gyrA基因突变,而22株敏感株均无基因突变发生。结论 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均可用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两者均简便,稳定,灵敏,前者高通量,全自动化,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后者成本低,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合我国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分析 基因突变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核酸酶 分枝杆菌 结核
下载PDF
检测HIV-1耐药株的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12
作者 姚均 张福杰 +4 位作者 赵红心 潘品良 冯鑫 刘志英 蒋岩 《传染病信息》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HMA)检测HIV-1耐药株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抽提RNA,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HIV-1的PR和RT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的基因片段进行异源双链泳动分... 目的探讨利用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HMA)检测HIV-1耐药株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方法从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1感染者血浆中抽提RNA,采用套式RT-PCR方法扩增HIV-1的PR和RT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的基因片段进行异源双链泳动分析。结果本方法对血清中HIV-1RNA含量2000copies/ml以上的样本都能有效扩增。在18例参加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中,17例的HMA结果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上,没有出现有意义的异源双链泳动带。1例发现有异源双链二聚体,这1例后经序列测定证实,确定有耐药位点的基因变异。结论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能够及时、间接地反映HIV-1在治疗过程中耐药株的存在。该方法的建立能在临床上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耐药株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在研究HIV基因变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均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2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heteroduplex mobility assay,HMA)是当前 HIV基因分析中较简便的一种方法。它可在较短时间内对大量的 HIV样品进行分型和初步的基因分析 ,了解追踪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流行的病毒亚型以及病毒在单个个...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heteroduplex mobility assay,HMA)是当前 HIV基因分析中较简便的一种方法。它可在较短时间内对大量的 HIV样品进行分型和初步的基因分析 ,了解追踪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流行的病毒亚型以及病毒在单个个体内的基因变异水平 ,为 HIV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HIV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的建立及其在HIV-1基因变异和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姚均 邵一鸣 +3 位作者 肖瑶 张福杰 赵红心 邢辉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7期22-22,共1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近20年来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传染病,至今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超过6000万.我国目前HIV感染人数已达100万. 艾滋病毒的一个显著生物学特征是其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对HIV基因变异的研究是HI...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近20年来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传染病,至今全球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超过6000万.我国目前HIV感染人数已达100万. 艾滋病毒的一个显著生物学特征是其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对HIV基因变异的研究是HIV分子流行病学、血清学诊断、致病机理、药理治疗以及HIV疫苗研制等领域所关心的课题.因此,在HIV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用于研究HIV变异的方法很多且各有优点,比较而言,由华盛顿大学mullins教授在HIV基因变异研究中建立起来的异源双链泳动分析(Heteroduplex Mobility assay,HMA),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目前已在全球HIV分离鉴定网上广泛使用.但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合中国HIV流行株分型的HMA.本研究首次在国内系统,建立了这项技术并将其用于HIV基因分型、变异分析以及临床追踪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技术 HIV-1基因变异 临床应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下载PDF
山东省HIV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分型体系研究
15
作者 张静 傅继华 +4 位作者 王同展 尤向东 林琳 苏生利 于修平 《预防医学论坛》 2005年第6期655-658,698,共5页
[目的]克隆山东省流行的HIV-1优势亚型的代表毒株的包膜蛋白基因,建立用于山东省HIV-1分型的异源双链泳动分析体系.[方法]2003年11~12月将与山东省HIV-1 B′/C、B′和A/E各亚型共享序列最接近的毒株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包... [目的]克隆山东省流行的HIV-1优势亚型的代表毒株的包膜蛋白基因,建立用于山东省HIV-1分型的异源双链泳动分析体系.[方法]2003年11~12月将与山东省HIV-1 B′/C、B′和A/E各亚型共享序列最接近的毒株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包膜(env)基因,克隆到p GEM-Teasy载体中,构建成用于异源双链泳动分析(HMA)分型的山东标准亚型质粒,并摸索各反应和电泳的最佳条件.[结果]共建立HMA的分型标准质粒11株,建立以标准质粒为分型标准、包含3套可供选择的片段扩增策略的HMA体系,与序列分析比较各亚型代表株的检出率(敏感性)分别达到了B′94%、B′/C 90%、A/E 90%.[结论]建立的HMA分型体系经济、方便、易掌握、结果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型质粒
下载PDF
异源双链PCR法快速检测ST23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16
作者 徐邦牢 王蓉 +1 位作者 刘朝晖 胡秀梅 《世界感染杂志》 2011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用异源双链PCR法快速检测ST23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根据ST239型MRSA的分子结构特点设计两对引物序列,用PCR方法进行扩增反应。结果在102株MRSA中检测出99株ST239型MRSA,其余3株为非ST239型。结论用异源双链PCR法快... 目的用异源双链PCR法快速检测ST23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根据ST239型MRSA的分子结构特点设计两对引物序列,用PCR方法进行扩增反应。结果在102株MRSA中检测出99株ST239型MRSA,其余3株为非ST239型。结论用异源双链PCR法快速检测ST239型MRSA具有准确、快速、高通量、省时和省力特点,可作为研究MRSA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一个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PCR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异源双链核酸分子与突变检测
17
作者 吴玉水 柳丽娟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9年第4期169-171,共3页
PCR产物经加热变性后再缓慢复性时,由野生型和突变型DNA所形成的异源双链分子具有某些特性,如Tm值和电泳泳动性的改变、能被一些酶所裂解或化学试剂修饰等。根据这些特性,目前已建立了几种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与异源双... PCR产物经加热变性后再缓慢复性时,由野生型和突变型DNA所形成的异源双链分子具有某些特性,如Tm值和电泳泳动性的改变、能被一些酶所裂解或化学试剂修饰等。根据这些特性,目前已建立了几种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与异源双键的形成有关的DNA未却突变的检测方法,并就其原理、应用和主要优缺点等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异源双链 电泳 突变检测 核酸分子
下载PDF
DNA异源双链电泳分离识别β地中海贫血的一种突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基增 廖丰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β地中海贫血密码子41~42(—4bp)突变的杂合子经PCR体外扩增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除显示预定扩增片段外,还显示由DNA异源双链组成的额外双带,据此设计出简单的识别β41~42突变纯合子、杂合子及相应的正常个体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 β地中海贫血密码子41~42(—4bp)突变的杂合子经PCR体外扩增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除显示预定扩增片段外,还显示由DNA异源双链组成的额外双带,据此设计出简单的识别β41~42突变纯合子、杂合子及相应的正常个体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产前断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 地中海贫血
下载PDF
异源双链分析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在基因突变检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军 郭辰虹 +3 位作者 邹雅群 卢勇 陈丙玺 龚瑶琴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评价异源双链分析 (HET)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在基因突变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检测 2 3例肺腺癌标本中 p53基因和 p16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用HET法检出 6例p53基因突变和 5例 p16基因突变 ,用SSCP法检出 ... 目的 :评价异源双链分析 (HET)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在基因突变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检测 2 3例肺腺癌标本中 p53基因和 p16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用HET法检出 6例p53基因突变和 5例 p16基因突变 ,用SSCP法检出 3例 p53基因突变和 1例 p16基因突变 ,联合应用HET和SSCP方法检出 7例 p53基因突变和 5例 p16基因突变。 结论 :检测基因突变HET优于SSCP ,联合应用HET和SSCP能提高基因突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双链分析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基因P53 基因突变 基因P16 DNA突变分析
下载PDF
通过多重PCR/异源双链分析皮肤T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Sézary综合征)和良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临床、组织学和免疫表现型结果的相关性
20
作者 Ponti R. Quaglino P. +2 位作者 Novelli M. M.G. Bernengo 刘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45-46,共2页
Background: A dominant T- cell clone can be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n 40- 90% of cutaneous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1996 to 2003 we... Background: A dominant T- cell clone can be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n 40- 90% of cutaneous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 Materials and methods: From 1996 to 2003 we analysed 547 cutaneous biopsies performed to exclude CTCL (mycosis fungoides, MF/Sé zary syndrome, SS). The final diagnosis was benign inflammatory disease (BID) in 353 samples (64.5% )- and CTCL in 194 (35.5% ). T- cell receptor (TCR)- γ gene rearrangement was studied by using a multiplex PCR/heteroduplex (HD) analysis. The PCR result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linical picture, the histological pattern and the presence of T- cell lineage antigen loss, using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multiplex PCR/HD analysis and to identify which are the clinical, histopathological or immunophenotypical feature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ve T- cell clonality. Results: A clonality was demonstrated in 83.5% of CTCL and in 2.3% of BID (P < 0.001).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ntage of clonal case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utaneous T- score (71.4% in T1, 76.1% in T2 and 100% in nodular and erythrodermic MF samples) and with the presence of a T- cell lineage antigen loss (93.9% vs. 77.4% ). Moreover, clonal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histopathological score (51.3% in the samples with a score < 5, compared with 92% in the lesions with ≥ 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centage of clonal cases was found between T1/T2 and T3/T4 lesions with a histopathological score ≥ 5.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 density and extent of the cell infiltrate, the degree of epidermotropism and the presence of cytological atypia share an independent predictive value for clonality in T1/T2 samples, even if the highest odds ratios (3.6)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nsity of the cell infiltrate. The disease course of T1/T2 patients was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 PCR findings. All the PCR- negative patients showed a long- standing stable disease course; on the other hand, a disease progression occurred in 12/87 (13.8% ) positive patients. Conclusions: The multiplex PCR/HD analysis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92.7% ) in CTCL patients. The finding of a clonal T- cell rearrangement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stological pattern (in particular with the density and extent of the cell infiltrate) rather than with the MF cutaneous T- score or immunopheno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T细胞受体 zary 异源双链分析 基因重排 表现型 细胞克隆 淋巴瘤 预测价值 细胞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