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平天国天教与西方基督教的关系问题商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英明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3-118,144,共7页
-
文摘
天教是太平天国宗教的自我命名。太平天国天教在创立初期可以算是西方基督教的异端教派,虽然它一开始就显露出了强烈的自尊、自主和自立的文化性格。洪仁玕来到天京以后,提出新的"三位一体"论亦即"视子如父"的"信仰中心",以及新的"天启"论和"真约"论,帮助太平天国天教完成了从基督教的异端教派向独立的新宗教的转型。
-
关键词
洪仁玕
太平天国天教
西方基督教
异端教派
新宗教
-
Keywords
HONG Rengan
the God worship
Western Christianity
heresy
new religion
-
分类号
K25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东南亚宗教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 2
-
-
作者
黄焕宗
-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1986年第3期11-21,共11页
-
文摘
十三至十六、十七世纪是东南亚宗教发生重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除了越南继续保持儒、道、佛(大乘佛教)混合宗教信仰之外,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先后改宗和皈依新的世界宗教——小乘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随着东南亚殖民地化的加深,除基督教曾充当殖民者侵略和统治的工具之外,其他宗教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本文拟就东南亚宗教在殖民地化时期充当民族解放运动思想旗帜的原因、表现及其作用进行综合探讨。
-
关键词
大乘佛教
殖民地化
十七世纪
异端教派
青年会
佐克罗阿米诺多
发展阶段
课功
历史时期
末日审判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反宗教文学谩论
- 3
-
-
作者
马焯荣
-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6-42,共7页
-
文摘
宗教与文学,作为不可分析的原始思维和原始混融文化中的一对因子,曾经彼此交叉联结着,以致后世的宗教史和艺术史不是说“艺术起源于宗教”,就是说“宗教起源于艺术”。人类脱离蒙昧和野蛮阶段以后,逐步学会了分析,宗教与文学于是脱离原始思维和原始文化的母胎,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是,宗教与文学并非从此互不相干。恰恰相反,它们仍然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表现在文学方面,就是宗教文学。
-
关键词
艺术起源
异端教派
密宗
袖珍神学
儒释
儒道佛
约翰二十二世
霍尔巴赫
中国佛教史
“三言”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宗教经济学导论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劳伦斯.R.伊纳库恩
张清津
-
机构
Santa Vlara大学
-
出处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6年第2期190-226,共37页
-
文摘
一、引言虽然第一篇和第二篇文章的发表分在了两个世纪,但不可否认,宗教经济学研究终于蹒跚起步。虽然起步较缓,但亚当·斯密([1776]1965)以及Corry Azzi和Ronald Ehrenberg(1975)所中断的工作已被几十个经济学家(其中有几个社会学家)重新接续。借助于经济分析工具和大量的资料,
-
关键词
摩门教
异端教派
经济学方法
美国新教圣公会
经济分析
蹒跚起步
教牧人员
效用函数
经济发展水平
-
分类号
F0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宗教禁欲主义也起过积极作用
- 5
-
-
作者
文成
-
出处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2-42,共1页
-
文摘
禁欲主义是宗教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吕大吉在1989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上撰文,认为宗教禁欲主义在一定历史阶段对于培养人的伦理意识,反对纵欲主义,也起过积极作用。
-
关键词
异端教派
中世纪基督教
伦理意识
吕大
封建贵族
万恶之源
统治秩序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 6
-
-
作者
冯佐哲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6年第1期54-57,共4页
-
文摘
历史上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较大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是作随着外来宗教传入而进行的。那就是汉唐时期佛教的传入,以及从唐至近代断断续续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始于唐代,为聂思脱里安派,当时被称为'景教',此派并不是基督教的正宗,而是一个异端教派。后来,基督教在元代又再度传来中国,称为'也里可温教(亦称'十字教')。明清之际基督教第三次传入,入华教士们自称为'天教'('天主教'旧教),其中主要是耶稣会。到了近代。
-
关键词
也里可温教
外来宗教
异端教派
中西文化交流
汉唐时期
中外文化交流
耶稣会士
利玛窦
里安
金尼阁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代秘密会党兴起的社会根源
- 7
-
-
作者
白桑
-
出处
《岭南文史》
1993年第1期63-63,共1页
-
文摘
秘密社会是一种从事特殊的宗教、社会或政治活动的,具有秘密宗旨和礼仪的,抗衡于政府的秘密团体。在旧中国,就是一些异端教派和会党组织。清代秘密会党兴起的主要社会根源有两个:一是人口爆炸性增长,一是土地兼并严重。前者造成耕地开发与人口增长的比率不相适应,人多地少的矛盾在一些地区非常突出;而后者则促使封建土地所有关系畸形发展、更加剧了人多地少矛盾的严重性。
-
关键词
异端教派
土地兼并
人口增长
政治活动
爆炸性增长
畸形发展
潜在动机
家族制
中华书局出版
白桑
-
分类号
K29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