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弑父情结”研究
1
作者 李亚威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2期0038-0040,共3页
学界对金庸武侠小说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切入视角也从作家论、作品论、跨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展开,但弑父视角切入的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研究“弑父情结”时,借助西方经典文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分... 学界对金庸武侠小说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切入视角也从作家论、作品论、跨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展开,但弑父视角切入的中西方文化对比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研究“弑父情结”时,借助西方经典文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分析“弑父”现象,探讨小说“弑父情结”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某种意义上可以打通金庸研究中西对比文化研究壁垒,有助于深入解读金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天龙八部》 弑父情结 精神分析
下载PDF
蒙古族民间童话中蟒古斯形象与少年的弑父情结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对于民间童话最重要的接受群体——少年来说,蒙古族平魔故事中的蟒古斯就是父权的象征,平魔故事就是蒙古族少年成人仪式的隐喻,只有通过了"斩杀蟒古斯"的考验,蒙古族少年才能顺利地被成人社会所接纳,进而取代"父亲"... 对于民间童话最重要的接受群体——少年来说,蒙古族平魔故事中的蟒古斯就是父权的象征,平魔故事就是蒙古族少年成人仪式的隐喻,只有通过了"斩杀蟒古斯"的考验,蒙古族少年才能顺利地被成人社会所接纳,进而取代"父亲"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民间童话 平魔故事 蟒古斯 弑父情结
下载PDF
恋母弑父情结的演绎——新解《茉莉香片》
3
作者 卢志娟 《阴山学刊》 2018年第5期46-50,73,共6页
张爱玲的小说《茉莉香片》借聂传庆的悲剧人生生动演绎了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展示了无爱婚姻与家庭对于个体生命的扭曲与摧残,从而批判了旧式婚姻与家庭模式。
关键词 张爱玲 《茉莉香片》 恋母弑父情结
下载PDF
纠结与错乱——爱伦·坡恐怖小说中的弑父情结
4
作者 洪杉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69-70,共2页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他一生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生前不为美国文学界承认,无论其私生活、还是其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死后却在欧洲获得殊荣。他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领域都颇有...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他一生命运多舛,英年早逝。生前不为美国文学界承认,无论其私生活、还是其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死后却在欧洲获得殊荣。他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领域都颇有建树,更是开创了恐怖小说题材的先河。他的恐怖小说情节离奇、结局荒诞。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心里,揭示其小说背后隐藏的弑父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恐怖小说 精神分析 弑父情结
下载PDF
在性别停止的地方继续思考——从恋父/弑父情结看陈染的女性意识
5
作者 刘丹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1-73,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严父慈母形象在90年代一批女性作家的文本中得到颠覆,陈染作品中的父亲大多是专断、粗暴的化身。在父爱缺席的成长环境下,陈染滋生了由厌父到弑父的情绪,而无论从文本本身还是陈染个人的态度来看,这些情绪恰恰来源于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严父慈母形象在90年代一批女性作家的文本中得到颠覆,陈染作品中的父亲大多是专断、粗暴的化身。在父爱缺席的成长环境下,陈染滋生了由厌父到弑父的情绪,而无论从文本本身还是陈染个人的态度来看,这些情绪恰恰来源于对父亲及父亲般男人的迷恋,作为一位具有女性自觉意识的先锋作家,陈染的女性意识不可避免的滑向了不彻底性,软弱性,同时她颠覆父权社会的初衷也被大打折扣,从中暴露了女性的生存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恋父/弑父情结 女性意识 不彻底性 生存之痛
下载PDF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弑父情意结分析
6
作者 杨文超 《西部广播电视》 2017年第13期97-98,共2页
电影《夏洛特烦恼》立足成长母题,和很多成长主题一样,成长伴随着弑父情意结,主人公夏洛在成长过程中,从现实生活和精神上都实施了弑父,其弑父的结果是现实生活中没有面子,精神上一片荒凉,通过其心理上的虚无存在,深刻揭示了以夏洛为代... 电影《夏洛特烦恼》立足成长母题,和很多成长主题一样,成长伴随着弑父情意结,主人公夏洛在成长过程中,从现实生活和精神上都实施了弑父,其弑父的结果是现实生活中没有面子,精神上一片荒凉,通过其心理上的虚无存在,深刻揭示了以夏洛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情意结的虚幻与精神上的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弑父情结 二元思维 心理虚无 精神虚空
下载PDF
再探陈染“女性私人化写作”中的“父亲”情结
7
作者 李宝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02-103,共2页
陈染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于"父亲"情结的书写。在她的文本中,"恋父"情结与"弑父"情结以悖论的形式同时呈现;她的作品既有独... 陈染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于"父亲"情结的书写。在她的文本中,"恋父"情结与"弑父"情结以悖论的形式同时呈现;她的作品既有独特的个人体验,又充满了丰富的潜意识,对男性社会文化给予了颠覆,成为90年代女性写作的路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私人化写作 “恋父”情结 弑父情结 潜意识
下载PDF
论周显扬“父亲三部曲”的伦理美学重建
8
作者 乔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7-79,共3页
周显扬由于从业早期受到其师李安影响,他的电影作品也关注父子亲情与父权伦理,同时又有独特的影像风格与独立的主题思辨。其“父亲三部曲”《罪与罚》《大追捕》和《我们永不言弃》以类型为依托,以暴力美学为表现手段,围绕对父子伦理亲... 周显扬由于从业早期受到其师李安影响,他的电影作品也关注父子亲情与父权伦理,同时又有独特的影像风格与独立的主题思辨。其“父亲三部曲”《罪与罚》《大追捕》和《我们永不言弃》以类型为依托,以暴力美学为表现手段,围绕对父子伦理亲情和人生伦理困境的探讨展开叙事,通过父权复归、话语重回与暴力美学表达重建,表达了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关注,寄寓了自己的伦理省思,有时代投射与自我指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显扬 弑父情结 父权 电影伦理美学 暴力美学
下载PDF
革命、里比多以及人类的宿命——对长篇小说《坚硬如水》的精神分析
9
作者 赵黎明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6-101,共6页
长篇小说《坚硬如水》是反思人类死亡本能与生命本能功能性结构关系的极好文本。身患“革命与爱情双魔症”的小说主人公,集两种本能于一身,并在狂热的“革命”活动中将二者同时引向了极端。暴力、破坏是其死亡本能的呈现形式,弑父行为... 长篇小说《坚硬如水》是反思人类死亡本能与生命本能功能性结构关系的极好文本。身患“革命与爱情双魔症”的小说主人公,集两种本能于一身,并在狂热的“革命”活动中将二者同时引向了极端。暴力、破坏是其死亡本能的呈现形式,弑父行为是暴力活动的主要内容,而语录和“革命歌曲”则是暴力实施的强大刺激物。破坏本能在把情欲推向巅峰的同时,也使主体走上了自我毁灭的“回归”之路。小说的价值在于,它为人们反思“文革”浩劫提供了人类学或心理学依据,也为弑父——寻父、死亡——生命等心理张力现象的文化之谜,提供了新的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本能 弑父情结 情欲 暴力 语录 “回归”
下载PDF
当代日本动漫中“父子亲情异化”现象研究
10
作者 丁有有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日本动漫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集中出现的"父子亲情异化"现象,是日本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日本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思潮和矛盾,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着其出现的合理性。由于当代中、日文化环境的固有差... 日本动漫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集中出现的"父子亲情异化"现象,是日本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日本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思潮和矛盾,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着其出现的合理性。由于当代中、日文化环境的固有差异,日本动漫中的"父子亲情异化"现象必然会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造成深刻的不良影响。所以,在日本动漫中"父子亲情异化"现象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动漫 弑父情结 意识形态 父子亲情异化
下载PDF
精神分析批评视野下的《活动变人形》研究
11
作者 廖应莉 严运桂 《镇江高专学报》 2019年第2期26-30,共5页
王蒙的小说《活动变人形》成功塑造了倪吾诚和静珍这两个人物形象。小说人物塑造基于作家的现实生活原型,打上了作家现实生活的烙印。通过文本细读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切入,对这两个人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代人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创痛。
关键词 《活动变人形》 弑父情结 自恋情结 自虐 他虐
下载PDF
论《名誉领事》中的“父与子”母题
12
作者 张艳蕊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18-120,共3页
格雷厄姆·格林的《名誉领事》的主要人物结构印证了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母题——父与子母题,文本中表现了这一母题的基本内涵:子对父的认同、对父的仇恨以及弑父娶母情结的情感走向。这一母题渊源于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 格雷厄姆·格林的《名誉领事》的主要人物结构印证了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母题——父与子母题,文本中表现了这一母题的基本内涵:子对父的认同、对父的仇恨以及弑父娶母情结的情感走向。这一母题渊源于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文学与古希伯来文学。而文本创作主体个性化的成长经历则激活了这一传统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誉领事 父与子母题 认同作用 弑父娶母情结
下载PDF
“真实”与“虚构”并置的多元世界--论村上春树文学的“叙事特质”
13
作者 霍斐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3,共8页
村上文学的叙事特质是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定义难以言语化的、深埋在人类记忆古层的"集体无意识",探讨身处混沌中的现代人如何实现"灵魂"世界的软着陆问题。他将体制与国民问题比喻为"墙壁与鸡蛋",且辩证... 村上文学的叙事特质是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定义难以言语化的、深埋在人类记忆古层的"集体无意识",探讨身处混沌中的现代人如何实现"灵魂"世界的软着陆问题。他将体制与国民问题比喻为"墙壁与鸡蛋",且辩证地表现了二者之间的"共犯关系"。"地下二层"的世界认知,构筑了现代人多元并存的"灵魂"世界。但这些叙事功能的完成,必须有中间物"鳗鱼说"的参与,它就像架起通往生与死、现实与异界两极世界的桥梁。三者有时隔断有时融合,共同构建了"真实"与"虚构"并置的多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弒父”情结 地下二层 “铁屋子”思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