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洪喜 陈琛 +4 位作者 曾国权 周志明 蔡景波 彭欣 黄振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5,共5页
采用亲体培养、人工催产和幼虫培养等方法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的人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亲体可室内培养成熟;阴干和降温刺激亲体能达到较好的催产效果;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s)和亚心形扁藻... 采用亲体培养、人工催产和幼虫培养等方法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的人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亲体可室内培养成熟;阴干和降温刺激亲体能达到较好的催产效果;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s)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p.)可作为海球幼虫的主要饵料。海球幼虫体长生长速度较快,日增长高达46μm,孵化后一周内,幼虫体长达500μm,然后开始附着营埋栖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 亲体培养 人工催产 人工繁殖 海球幼虫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与其栖息地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业田 潘丽素 +1 位作者 吴洪喜 王召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60,共7页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了采集于北海银滩镇、厦门海门岛、宁德漳湾镇、乐清西门岛、温岭坞根镇、三门花桥镇等地区自然滩涂以及温岭坞根镇养殖区的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s)及其栖息地的底泥样品...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测定了采集于北海银滩镇、厦门海门岛、宁德漳湾镇、乐清西门岛、温岭坞根镇、三门花桥镇等地区自然滩涂以及温岭坞根镇养殖区的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s)及其栖息地的底泥样品中Zn、Cu、Mn、Fe、Cd、Pb、Hg和As等8种重金属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含量特征、生物体与栖息地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生物体重金属富集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栖息地可口革囊星虫间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各群体中Pb含量均超过标准,厦门海门岛群体中Cd含量超标;厦门海门岛、乐清西门岛自然滩涂栖息地和温岭坞根镇养殖区等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所有采样点底泥中Cu含量以及乐清西门岛自然滩涂底泥中Cd含量达到沉积物质量标准Ⅱ类;可口革囊星虫对Zn、Cu、Fe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对Mn、Cd、Pb、Hg和As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Zn、Cu、Fe、Pb和As的富集系数在大部分群体间差异性较小;可口革囊星虫中的Fe和As含量与底泥中的Fe和As含量高度正相关,Zn和Hg含量的相关性次之,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 重金属 相关性 富集系数
下载PDF
弓形革囊星虫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凤麟 赵丽娟 +4 位作者 沈海洋 杨光 吴灶和 秦真东 林蠡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7-874,共8页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是近年兴起的水产养殖品种,目前已形成一定养殖规模,但是其生物学特性相关的研究只有零星报道。本文主要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扫描电镜方法对弓形革囊星虫的整体形态和各主要器官的...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是近年兴起的水产养殖品种,目前已形成一定养殖规模,但是其生物学特性相关的研究只有零星报道。本文主要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扫描电镜方法对弓形革囊星虫的整体形态和各主要器官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弓形革囊星虫主要由吻部和躯干部构成,躯干部有乳突分布;吻部由触手和项器构成,伸长可达躯干部的两倍,具有感光性。其消化系统由口、食道、肠、肛门四个部分构成,不同部分的肌肉组织存在明显差异;收吻肌一端与吻相连,另一端分成4支,分别连于背部两侧(背收吻肌)和腹部两侧(腹收吻肌);食道贴于收吻肌,后连接肠。肠分为肠下回环与肠上回环,肠上回环与肠下回环缠绕盘旋,肠上回环后接直肠。直肠具有盲囊,后连接肛门;两条肾管分布在腹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革囊星虫 组织 形态结构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弓形革囊星虫体腔液细胞的结构与分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凤麟 SARATH Babu +1 位作者 秦真东 林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8-21,共4页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是一种栖息在潮间带沙泥中的名优经济动物,目前已经对弓形革囊星虫开展了小规模人工养殖,但是关于其基础生理学特性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开展弓形革囊星虫体腔液...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是一种栖息在潮间带沙泥中的名优经济动物,目前已经对弓形革囊星虫开展了小规模人工养殖,但是关于其基础生理学特性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瑞氏姬姆萨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开展弓形革囊星虫体腔液细胞的形态及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弓形革囊星虫的体腔液细胞主要存在七大类红细胞、盘状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样细胞、网状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其中,红细胞数量在体腔液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盘状细胞长直径最大为39~42μm;嗜碱性粒细胞近椭圆形,碱性颗粒经姬姆萨染色后为蓝色;血栓细胞常多个聚集;淋巴样细胞细胞核较大几乎充满整个细胞;网状细胞内多空泡;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经姬姆萨染色后为紫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革囊星虫 体腔液细胞 结构 分类
下载PDF
弓形革囊星虫养殖、营养和生物学功效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寇红岩 李凤麟 +7 位作者 秦真东 林绮思 胡月明 陈思恩 刘港锋 梁德进 曹明 林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57-63,共7页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属于革囊星虫科,营养丰富,开发前景良好.本文通过对弓形革囊星虫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营养成分和生物学功效等进行总结,以期为弓形革囊星虫的规模化养殖和深度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弓形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arcuatum)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营养 生物学功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