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报刊英语引喻的来源及文化内蕴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巧红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5-89,97,共6页
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20世纪以来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本文从研究引喻的定义入手,力图从政治、经济、科技以及大众生活等方面去考察英语典故的起源及其意义的引申,从而进行归纳溯源,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引喻 报刊英语 文化内蕴 典故
下载PDF
20世纪英语引喻探源
2
作者 关孜慧 《北方论丛》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引喻是语言中一种生动、简洁有效的表现手段,是借用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典故来暗示当今类似的人或事的一种修辞。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具有丰满的意象效果。20世纪的经济、文学、科技、体育、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英语以...  引喻是语言中一种生动、简洁有效的表现手段,是借用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典故来暗示当今类似的人或事的一种修辞。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具有丰满的意象效果。20世纪的经济、文学、科技、体育、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英语以新的滋养,对英语引喻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喻 语言影响 典故
下载PDF
20世纪英语引喻探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全福 《外国语文》 1997年第1期50-57,共8页
本文运用分类和分析的方法,对20世纪英语引喻的来源进行了穷原竟委的追溯,力图将这一新的语言现象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 引喻 典故 词义扩展
下载PDF
Allusion (引喻)的英译汉刍议
4
作者 周新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运用翻译的基本理论,结合实例,分析了引喻的英译汉中意义传译的技巧:直译、直译加解释和转译。
关键词 引喻 意义传译 直译 转译
下载PDF
英语新闻中的引喻及其翻译技巧
5
作者 祁伟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引喻是一种生动、简洁的修辞方法,借用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典故来暗示现实中与之相似的人物或事件,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象效果。跨国新闻记者经常在英文报道中使用这一修辞手法,使报道更加趣味盎然,大大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 引喻是一种生动、简洁的修辞方法,借用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典故来暗示现实中与之相似的人物或事件,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象效果。跨国新闻记者经常在英文报道中使用这一修辞手法,使报道更加趣味盎然,大大地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语新闻中的引喻现象常常使中国读者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这种引喻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译者的准确翻译显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新闻 引喻 表达效果 翻译
下载PDF
“无名艺术史”的概念与引喻——评刘渟著《实证与寻根: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1940-1944)》
6
作者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9-204,共6页
“无名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研究的重要概念,旨在隐去作者之“名”,标榜形式主义的纯艺术探究。《实证与寻根》一书借用这一概念并赋予新的内涵。在作者看来,中国西北一些极具鉴赏性的艺术作品,几乎从未纳入艺术史的研究范畴,客观上就... “无名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研究的重要概念,旨在隐去作者之“名”,标榜形式主义的纯艺术探究。《实证与寻根》一书借用这一概念并赋予新的内涵。在作者看来,中国西北一些极具鉴赏性的艺术作品,几乎从未纳入艺术史的研究范畴,客观上就“无名”,她希望改变中国艺术史研究偏重“有名”艺术存在的现状,故借取这一概念。作者此举,拓展了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畴,却因与“无名艺术史”的原始定义不同,引发概念上是否引喻失义的讨论。有意思的是,在实际研究中,作者对“无名艺术”作品带有“艺术考古”色彩的研究,却使其回归“无名艺术”概念基质,提升了所作西北艺术考察研究的学术水准。这种对“无名艺术史”概念下意识(subconsciousness)离合产生的学术效果,值得艺术史研究者在方法上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艺术史” 概念 引喻
下载PDF
引喻与暗喻——《源氏物语》所见白氏文集影响之二
7
作者 中西进 王维 《日本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31-38,共8页
伤宅——蝴蝶《源氏物语》写了光源氏三十六岁那年春天,在六条院春殿游乐之事:湖中龙头鷁首的游船荡漾,庭园里绿柳、红樱、紫藤、棣棠花竞相争艳,妇人唱和和歌,真是花团锦簇的一天。其中有一节这样写道:“别处樱花已过盛期,此间正在盛... 伤宅——蝴蝶《源氏物语》写了光源氏三十六岁那年春天,在六条院春殿游乐之事:湖中龙头鷁首的游船荡漾,庭园里绿柳、红樱、紫藤、棣棠花竞相争艳,妇人唱和和歌,真是花团锦簇的一天。其中有一节这样写道:“别处樱花已过盛期,此间正在盛开。绕廊的紫藤,也渐次开花,鲜丽夺目”。对“蝴蝶”卷中的这一节,《河海抄》(载《岷江入楚》)指出源于白诗:“绕廊的紫藤,系源自白氏文集秦中吟的‘绕廊紫藤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太政大臣 秦中吟 棣棠花 夕颜 紫藤花 引喻 三十六岁 系源 枫社
下载PDF
引喻说理 理明易懂——引喻的修辞作用
8
作者 胡树森 《当代修辞学》 1984年第4期44-45,共2页
引喻是比喻的一种,它是用一种事物的道理来比喻说明另一种事物的道理。引喻的前边是喻体部分(作比喻的事物),后边是本体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如"响鼓要用重棰敲,高徒要靠严师带",就是用前边的比喻"响鼓要用重棰敲"... 引喻是比喻的一种,它是用一种事物的道理来比喻说明另一种事物的道理。引喻的前边是喻体部分(作比喻的事物),后边是本体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如"响鼓要用重棰敲,高徒要靠严师带",就是用前边的比喻"响鼓要用重棰敲"(喻体部分),来说明后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喻 道理 二者不可得兼 德义
下载PDF
引喻明理 形象透辟——《察今》的主要艺术特点简析
9
作者 炳耀 《殷都学刊》 1982年第2期85-86,共2页
《察今》是一篇富于哲理的古代散文。其中心内容是:论述了古今时世不同,制订法令制度,应当明察当今现实,因时立法,不要死守故法的重要性。不难想象,这样一个内容的文章,单凭运用逻辑思维,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写,肯定会相当枯燥乏味,并... 《察今》是一篇富于哲理的古代散文。其中心内容是:论述了古今时世不同,制订法令制度,应当明察当今现实,因时立法,不要死守故法的重要性。不难想象,这样一个内容的文章,单凭运用逻辑思维,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写,肯定会相当枯燥乏味,并且不大容易打动人和说服人的。因此,该文除了采用传统的论证方法外,一个最主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很注意借助形象思维的力量,运用人们熟知的生活常识、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其观点。这就是古代散文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引喻明理,即引用比喻,阐明道理。采用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文章的论说力量,而且使文章显得通俗感人、生动形象。下面就《察今》中这一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作一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喻 艺术特点 用比 艺术手法 先王 古代散文 自然段 生动形象 生活常识 自然现象
下载PDF
引喻与暗喻——《源氏物语》所见白氏文集的影响
10
作者 中西进 大江 《日本研究》 CSSCI 1990年第2期48-55,共8页
凶宅——夕颜白乐天收在文集第一卷中的讽刺诗《凶宅》,从都城长安的某一大邸宅空荡朽落的情景入手,提及之所以很少有人购买此宅,是怕引起灾难之故,因此力图解除人们不考虑祸之来处的愚昧。更进一步说,长安城东西处大宅相接,尽管朱门几... 凶宅——夕颜白乐天收在文集第一卷中的讽刺诗《凶宅》,从都城长安的某一大邸宅空荡朽落的情景入手,提及之所以很少有人购买此宅,是怕引起灾难之故,因此力图解除人们不考虑祸之来处的愚昧。更进一步说,长安城东西处大宅相接,尽管朱门几多相对,但房廊今日空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氏物语》 夕颜 白乐天 讽刺诗 引喻 大宅 常陆 见白 源氏物语 卷中
下载PDF
《出师表》中的“引喻失义”该如何理解
11
作者 马继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4,共1页
诸葛亮的《出师表》,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将之编选在九年级。但两种版本对“引喻失义”却给出了不同的注释。人教版: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比喻;义,适宜,恰当。北师大版:言谈违背道义。很显然,两种注释的分歧在于对“义”的理... 诸葛亮的《出师表》,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将之编选在九年级。但两种版本对“引喻失义”却给出了不同的注释。人教版: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比喻;义,适宜,恰当。北师大版:言谈违背道义。很显然,两种注释的分歧在于对“义”的理解不同:人教版把“义”理解为“适宜,恰当”;北师大版把“义”理解为“道理”。到底谁的理解更准确呢?我们先来看看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7页)对“义”字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师表》 引喻 北师大版 1981年版 《古代汉语》 “义” 人教版 中华书局
下载PDF
“引喻”举隅
12
作者 权文红 《语文天地》 2003年第05M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引喻 类型 形式 语文 高中
下载PDF
引喻得义 思绪翻飞——古典诗歌中的比喻类别
13
作者 伍秋香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10年第1期17-18,共2页
从古到今,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诗歌中的比喻进行分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根据诗歌中比喻的实际情况,按其表现的外在形式,从以下几种情况来分析:
关键词 古典诗歌 引喻 思绪 外在形式 仁者 智者
下载PDF
引喻设譬 简洁形象——《邹忌讽齐王纳谏》写作特色浅析
14
作者 陈克华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10期19-19,共1页
清儒章学诚在概括战国文章的写作特色时说:战国文章"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又说:"未尝离事而言理".前者是说战国文章善用譬喻,善于比事连类,阐明道理;后者是说战国文章说理富于形象性.这个说法,衡... 清儒章学诚在概括战国文章的写作特色时说:战国文章"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文史通义>).又说:"未尝离事而言理".前者是说战国文章善用譬喻,善于比事连类,阐明道理;后者是说战国文章说理富于形象性.这个说法,衡之于<战国策>,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内,是很有见地的.但引喻设譬,形象地说明某个道理,并非只是由于"比兴之尚,讽谕之义,固行人(策士)之所肄"(章学诚<文史通义>),主要还是为达到讽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写作特色 形象性 引喻 《战国策》 《文史通义》 简洁 章学诚 文章
下载PDF
关于二十世纪英语引喻的思考与翻译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全福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4,33,共5页
关于二十世纪英语引喻的思考与翻译刘全福引喻(alusions)是语言中最生动、最简洁的表现手段之一。同其他任何高度发展的语言一样,完美的现代英语表达体系也得益于基于历代生活各个领域的引喻的滋养。以文学为例,仅希腊、罗... 关于二十世纪英语引喻的思考与翻译刘全福引喻(alusions)是语言中最生动、最简洁的表现手段之一。同其他任何高度发展的语言一样,完美的现代英语表达体系也得益于基于历代生活各个领域的引喻的滋养。以文学为例,仅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戏剧的《圣经》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喻 二十世纪 联想意义 现代英语 直译法 补偿法 现代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 翻译补偿
原文传递
论《夺发记》中的“引喻”
16
作者 马弦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4,共7页
蒲柏的长篇叙事诗《夺发记》从整体构思上对古典英雄史诗进行了全面"戏仿",展露了作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他高超的诗艺。其中,"引喻"作为一门极为精湛而独特的语言艺术,是诗歌中戏仿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对&... 蒲柏的长篇叙事诗《夺发记》从整体构思上对古典英雄史诗进行了全面"戏仿",展露了作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他高超的诗艺。其中,"引喻"作为一门极为精湛而独特的语言艺术,是诗歌中戏仿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对"引喻"的巧妙运用,不但使作品在语言表达上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加大了讽刺的力度,而且有效地深化了作品主题和内涵,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发了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发记》 蒲柏 引喻 道德
原文传递
雾人的吟咏:论《长日入夜行》中的文学性引喻 被引量:1
17
作者 宁欣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9-77,共9页
本文针对奥尼尔的《长日入夜行》中广泛出现的文学性引喻 ,以细读为基础 ,运用现代文学理论 (主要包括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主义 )分析文学性引喻的作用 ,进而考察奥尼尔“现实主义”
关键词 文学性 奥尼尔 广泛 现代文学理论 细读 现实主义 女权主义 引喻 意义 解构主义
原文传递
论报刊英语引喻及其翻译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明瑶 《福建外语》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出自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由于社会的发展 ,时局的变迁 ,这些引喻多来自于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背景。外语工作者在引喻的翻译中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使读者理解本义 ,直译、意译、补偿、注释等都应该得... 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出自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由于社会的发展 ,时局的变迁 ,这些引喻多来自于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背景。外语工作者在引喻的翻译中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使读者理解本义 ,直译、意译、补偿、注释等都应该得到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英语 引喻 翻译 典故 直译 意译
全文增补中
谈英语引喻的汉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振江 陈淑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37,41,共3页
英语中的引喻(allusion)具有“引”和“喻”的双重特点:引用读者熟知的人名、地名、名言、故事等作喻体,来说明本体。如果所引用的是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名言、故事,英语里称作literary allusion,相当于汉语中的“典故”。 ... 英语中的引喻(allusion)具有“引”和“喻”的双重特点:引用读者熟知的人名、地名、名言、故事等作喻体,来说明本体。如果所引用的是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名言、故事,英语里称作literary allusion,相当于汉语中的“典故”。 英语的引喻能唤起联想,使表达具体、形象、深刻、强烈、具有权威性;能将复杂的思想凝缩于三言两语;还能暗示作者不愿直陈的内容。它是一种表现能力很强的修辞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喻 译文读者 联想意义 英语 普通名词 唤起联想 《圣经》 修辞手段 文学作品 表现能力
原文传递
杂谈先秦诸子散文引喻明理的手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博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76-79,共4页
先秦诸子散文是一种政治哲理散文,这种文体产生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才逐渐成熟和完备。春秋战国时代,政治上的大动乱,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出现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诸子百家为了建立各自的学派,为各自学派代表的阶... 先秦诸子散文是一种政治哲理散文,这种文体产生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才逐渐成熟和完备。春秋战国时代,政治上的大动乱,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出现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诸子百家为了建立各自的学派,为各自学派代表的阶级和政治集团提供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理论根据,在他们的论辩文章中,都十分注意汲取《诗三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喻 先秦诸子 散文 杂谈 手法 隆礼 先王 墨子 荀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