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的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包崇云 陈治清 +3 位作者 欧国敏 邱静 何开泽 赵树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有一定机械强度又可体内降解的引导组织再生膜 ,探索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 ,将膜植入动物体内 ,分别于 1周 ,1、2、3月取PHB膜及周围组织考察体内降解性 ,评价组织相... 目的 :研制一种有一定机械强度又可体内降解的引导组织再生膜 ,探索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 ,将膜植入动物体内 ,分别于 1周 ,1、2、3月取PHB膜及周围组织考察体内降解性 ,评价组织相容性。结果 :溶剂挥发法制备PHB膜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 ,可在体内缓慢降解 ,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结论 :PHB膜能满足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基本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 引导组织再生膜 生物降解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闫福华 骆凯 +3 位作者 金岩 刘源 赵宇 王新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探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 ,为牙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商品化引导组织再生膜 :BME - 10X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BioMesh (韩国Samy... 目的 :探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相容性 ,为牙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与三种商品化引导组织再生膜 :BME - 10X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BioMesh (韩国Samyang公司 )及Bio -Gide (美国Osteohealth公司 )体外复合培养 ,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附着及增殖的检测。结果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可在三种可吸收膜上附着、增殖 ,并复层生长。细胞在三种膜上的附着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BME - 10X 及Bio -Gide 上生长、繁殖明显好于BioMesh (P <0 .0 5 )。结论 :BME- 10X 及Bio -Gide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成纤维细胞 可吸收引导组织再生膜 生物相容性 牙周组织缺损
下载PDF
构建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生成羟磷灰石晶体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山成 唐旭炎 +1 位作者 李全利 张胜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依据仿生矿化原理,构建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摄取模拟体液中的钙磷等离子,诱导羟磷灰石晶体生成,为人体硬组织缺损进行仿生矿化修复提供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选择培养皿作为再生膜的载体,经冷冻干燥仪处理后形成蜂窝状结构... 目的依据仿生矿化原理,构建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摄取模拟体液中的钙磷等离子,诱导羟磷灰石晶体生成,为人体硬组织缺损进行仿生矿化修复提供基础性研究依据。方法选择培养皿作为再生膜的载体,经冷冻干燥仪处理后形成蜂窝状结构,然后浸入模拟体液中,经37℃恒温水浴箱孵育7d。再经冷冻干燥仪处理成形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生成物形貌;薄膜X衍射仪确定生成物的元素和性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观察生成物的特征峰。结果在模拟体液中孵育,海藻酸钠/壳聚糖构建成的引导组织再生膜能诱导生成磷灰石晶体。结论构建成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引导组织再生膜可以摄取模拟体液中的钙磷等离子诱导生成羟磷灰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磷灰石晶体 海藻酸钠 模拟体液 引导组织再生膜 仿生合成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膜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晓朋 袁奎封 +2 位作者 来庆国 杨中军 慈江波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92-497,共6页
目的 :探讨引导组织再生膜(GTRM)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A组单纯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B组将GTRM固定于牵张器内侧行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分别... 目的 :探讨引导组织再生膜(GTRM)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A组单纯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B组将GTRM固定于牵张器内侧行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分别于固定期第2、6周时随机处死半数动物获取标本,通过X线、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比较2组牵张间隙内成骨效果。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通过X线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查并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固定期第2周和6周时,B组牵张区域内成骨质量显著好于A组(P<0.05)。结论:引导组织再生膜能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区域新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膜 牵张成骨 下颌骨
下载PDF
PLGA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仿生矿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华林 冯佳 李咏梅 《哈尔滨医药》 2011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方法先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L-GA膜,再将其浸入配制好的矿化液中进行仿生矿化;采用SEM、XRD、EDX等检测手段分析矿化膜的矿化情况。结果随着矿化时间的延长,PLGA膜上...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方法先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L-GA膜,再将其浸入配制好的矿化液中进行仿生矿化;采用SEM、XRD、EDX等检测手段分析矿化膜的矿化情况。结果随着矿化时间的延长,PLGA膜上形成的晶粒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密度由稀疏到致密。仿生矿化后,PLGA膜上的沉积物以钙、磷元素为主;Ca/P摩尔比随仿生矿化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且摩尔比值随矿化时间的延长逐渐接近轻基磷灰石的Ca/P理论值1.67。结论仿生矿化是一种制备新型的、有生物活性的复合材料的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仿生矿化法制得的PLGA矿化膜有可能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引导组织再生膜 仿生矿化
下载PDF
羊毛角蛋白/NOCC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华林 陈治清 《哈尔滨医药》 201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方法先通过还原法制得羊毛角蛋白溶液,再将其与羧甲基壳聚糖(N,O-carboxym ethgl ch itosan,NOCC)复合,采用浇铸成膜法制备羊毛角蛋白/NOCC复合膜;采用XRD、FTIR等检测手段分...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方法先通过还原法制得羊毛角蛋白溶液,再将其与羧甲基壳聚糖(N,O-carboxym ethgl ch itosan,NOCC)复合,采用浇铸成膜法制备羊毛角蛋白/NOCC复合膜;采用XRD、FTIR等检测手段分析复合膜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果羊毛角蛋白/NOCC复合膜表面光滑,结构均一;羊毛角蛋白与NOCC两者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复合膜结晶状态的改变和两组分的相容;复合膜泡胀比和摄水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034和85.75%,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杨氏模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53 MPa、45.73%和93.99MPa。结论通过浇铸成膜法制得的羊毛角蛋白/NOCC复合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满足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要求,有望在组织工程领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 NOCC 引导组织再生膜
下载PDF
仿生矿化PLGA/MWNTs/HA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华林 王凯戎 马海绒 《哈尔滨医药》 2017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通过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PLGA/MWNTs/HA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细胞相容性进行表征。方法先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与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s)复合,采用溶液浇铸... 目的通过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PLGA/MWNTs/HA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并对其细胞相容性进行表征。方法先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与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s)复合,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LGA/MWNTs复合膜;再将其仿生矿化,制得PLGA/MWNTs/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复合膜,再将人牙周膜干细胞接种于PLGA/MWNTs/HA复合膜上培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细胞在复合膜上的形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析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PLGA/MWNTs复合膜表面比较均匀、致密;矿化7天后,PLGA/MWNTs复合膜表面有磷灰石晶体形成;人牙周膜干细胞在PLGA/MWNTs/HA复合膜表面生长、增殖良好,HA的加入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生长。结论通过仿生矿化法制得的PLGA/MWNTs/HA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在牙周引导组织再生领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矿化 PLGA/MWNTs/HA 引导组织再生膜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聚己内酯/壳聚糖核壳结构纤维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邓丹 李玉宝 +4 位作者 黄金会 孙富华 左奕 李吉东 王亚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01-1508,共8页
高性能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是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成功的关键,静电纺丝法因可仿生制备类细胞外基质结构,在引导组织再生膜研制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本研究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核层,壳聚糖(CS)为壳层,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纤... 高性能的引导组织再生膜是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成功的关键,静电纺丝法因可仿生制备类细胞外基质结构,在引导组织再生膜研制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本研究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法,以聚己内酯(PCL)为核层,壳聚糖(CS)为壳层,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并用香草醛对制备的纤维膜进行交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测试及细胞培养等手段对制备的纤维膜进行形貌、内部结构、化学组成、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PCL-CS纤维膜。力学测试和亲疏水性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后的纤维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断裂强度高出文献报道值近两倍;体外细胞培养结果显示MG-63细胞能在交联后的纤维膜上黏附和持续增殖,表明纤维膜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引导组织再生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壳聚糖 核-壳结构 纳米纤维 引导组织再生膜
下载PDF
两种引导组织再生膜骨修复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尹颖 王家齐 +2 位作者 戴小寒 李毅萍 张学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5-1520,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含体积分数5%钛酸钡纳米颗粒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可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生长、成骨分化及骨缺损修复,然而针对临床应用,该材料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与现有临床上不可降解膜...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含体积分数5%钛酸钡纳米颗粒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可明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生长、成骨分化及骨缺损修复,然而针对临床应用,该材料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与现有临床上不可降解膜产品的骨修复效果有何差异尚不清楚。目的:对比考察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材料与商用聚四氟乙烯膜修复大鼠颅骨临界尺寸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出含体积分数5%钛酸钡纳米颗粒的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经过电晕极化处理后使其表面带电。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水接触角测量仪检测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与聚四氟乙烯膜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及表面亲疏水性。在SD大鼠(购自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颅骨矢状缝两侧制作直径为5 mm的全厚骨缺损,左侧覆盖聚四氟乙烯膜(对照组),右侧覆盖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实验组),术后4,12周,利用Micro-CT和组织学方法评价材料覆盖大鼠颅骨缺损的骨修复情况。实验已经通过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讨论批准。结果与结论:①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表面平整致密,钛酸钡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内;聚四氟乙烯膜由疏松的粗大纤维组成;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的表面粗糙度低于聚四氟乙烯膜(P<0.001),亲水性优于聚四氟乙烯膜(P<0.001);②Micro-CT和组织学检测显示,术后4周时,两组缺损处均有新骨生成,但实验组缺损中央有明显的新骨生成;术后12周时,两组缺损均已愈合,但实验组新骨成熟程度高于对照组;③结果表明,钛酸钡/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压电纳米复合膜可能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电活性 引导组织再生膜 压电聚合物 植入材料 生物材料 压电常数 再生 骨修复 临界尺寸
下载PDF
辐照及共混改性聚羟基丁酸酯作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研究
10
作者 包崇云 张兴栋 +2 位作者 田卫东 李萍 李声伟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 418-421,共4页
聚羟基丁酸酯(PHB)经5KGy的γ-射线辐照,再采用溶剂挥发法,按重量比10∶1将PHB与无水硫酸钙共混制备成膜.测试改性PHB膜机械性能,考察体内、体外降解性能,实验动物评价组织相容性,探索其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改性PHB膜... 聚羟基丁酸酯(PHB)经5KGy的γ-射线辐照,再采用溶剂挥发法,按重量比10∶1将PHB与无水硫酸钙共混制备成膜.测试改性PHB膜机械性能,考察体内、体外降解性能,实验动物评价组织相容性,探索其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改性PHB膜拉伸强度23.8 MPa,断裂伸长率1.0%,黏度1.44,分子量162 KD.体内植入6月,失重率50.7%,黏度为0.82,分子量为82 KD.组织学观察见改性PHB膜为薄层纤维囊包绕,无明显的炎症反应.表明改性PHB膜具有良好机械性、组织相容性和适宜的降解性,可作为引导组织再生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聚羟基丁酸酯 引导组织再生膜 溶剂挥发法 组织相容性 降解性
下载PDF
有抗菌能力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研究
11
作者 马璋玉 张丛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2-MPC),制备一种具有抗菌能力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方法: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法将2-MP... 目的:在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2-MPC),制备一种具有抗菌能力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方法: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法将2-MPC接枝于PLGA表面,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验证接枝的成功,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以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在已接枝的和未接枝的样品表面接种1×106 CFU/mL浓度的细菌悬液,37℃孵育4 h,梯度脱水后扫描电镜观察。并且在材料表面接种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培养12 h,进行活细胞染色观察样品表面细胞形态。结果:红外和扫描电镜结果证明2-MPC成功接枝于PLGA膜表面,抗菌实验结果显示接枝后的材料抗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能力显著提高,并且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明,表面接枝2-MPC在有效提高材料抗菌能力的同时,2-MPC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在PLGA表面接枝2-MPC可以获得一种具有优良抗菌性能的牙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 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罗正文 刘济远 +1 位作者 李佳 潘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2-786,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骨感染征象。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临床试验共入组40例受试者,完成试验39例,脱落1例。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影像学检查有效率:试验组89.47%、对照组95.00%。次要疗效评价2组材料植入后伤口愈合时间均小于12d,2组均无排异反应、无骨代谢变化、无骨感染征象。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5.00%,对照组:0.00%。结论: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劣效于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牙槽骨缺损 引导再生 引导组织再生膜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壳聚糖温敏凝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及其细胞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杰 崔军 +1 位作者 孙康宁 徐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3,88,共5页
目的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膜,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CS/β-GP体系的温敏相转变特性,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合成温敏凝胶膜,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拉伸强度实验进行结构... 目的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膜,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CS/β-GP体系的温敏相转变特性,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合成温敏凝胶膜,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拉伸强度实验进行结构和力学测试。通过MTT比色法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生长及增殖情况进行初步评价,共分3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A组(2%CS+0.5 gβ-GP)、实验B组(2%CS+1.0 gβ-GP)及空白对照组。结果 红外光谱分析提示,壳聚糖与β-甘油磷酸钠分子间存在静电作用和化学键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扫描电镜观察,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膜具有多孔的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L929细胞体外培养第3、4、5天,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吸光度(A)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温敏凝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β-甘油磷酸钠 引导组织再生膜 温敏凝胶 细胞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群 陈必胜 +1 位作者 姜晓钟 陶长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研究种植体骨界面。结果:全部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术后4周和12周实验侧新骨形成均多于对照侧;实验测种植体直接骨接合率(DCLF,%)分别为32.93±2.66和65.95±7.00,对照侧为21.71±3.20和45.72±3.51。组间比较P<0.01。结论:mGBR可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即刻种植 骨界面
下载PDF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现辉 郭洪刚 刘建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01-303,共3页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后,它的基本机理即机械性阻挡和选择性组织生长引起骨科界的兴趣和重视,初步实验和临床应用已显示出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的治疗有效,这种技术不但能应用于扁平骨缺损的...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口腔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后,它的基本机理即机械性阻挡和选择性组织生长引起骨科界的兴趣和重视,初步实验和临床应用已显示出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的治疗有效,这种技术不但能应用于扁平骨缺损的治疗,而且适用于管状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关键是引导膜,膜材料大体分为两类即非降解性膜和可降解性膜,但由于制作工艺、膜材料成分的不同,致使目前应用的膜种类较多。非降解性膜由于其不能被机体吸收需要二次手术而逐渐被淘汰,在众多的可降解性膜中,携带不同骨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生物材料 引导组织再生 治疗
下载PDF
EDC/NHS交联胶原基牙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季培红 侯思润 +2 位作者 林绣丹 任力 刘卅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采用胶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密实-疏松双层结构的牙周引导再生膜材料.为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交联剂对膜材料进行交联,考察了不同交联剂质量浓度对膜材料物... 采用胶原材料制备了一种密实-疏松双层结构的牙周引导再生膜材料.为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交联剂对膜材料进行交联,考察了不同交联剂质量浓度对膜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吸水率测试、膨胀动力学分析、抗酶解性能分析等手段对膜材料交联前后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EDC/NHS为交联剂,在pH为5.5、EDC质量浓度为5 g/L、交联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引导再生胶原膜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进一步提高交联剂的浓度,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并不明显.采用EDC/NHS交联后,可显著改善再生膜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交联后膜材料的变性温度和抗酶解性能显著提高,并且维持了密实-疏松的双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引导再生 胶原 交联 EDC NHS
下载PDF
膜引导组织再生(GTR)作用的实验研究(一)生物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江 吴东 +2 位作者 林珊 黄文秀 姚丽艳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1999年第1期21-23,F003,共3页
将胶原膜材料植入20只日本纯种大耳兔的股骨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片检查以及光镜组织学检查,观察其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动物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2、3、4、6、8周后处死。结果表明两周后实验组即开始有新骨,4周... 将胶原膜材料植入20只日本纯种大耳兔的股骨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片检查以及光镜组织学检查,观察其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动物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2、3、4、6、8周后处死。结果表明两周后实验组即开始有新骨,4周后胶原膜材料基本消失,6周时新骨已基本成熟。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均比对照组要好。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膜作为新型的可吸收性膜材料,具有较好的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引导组织再生 生物胶厚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对骨缺损修复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洪刚 张伯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900-902,共3页
关键词 骨缺损 引导组织再生 修复治疗
下载PDF
齿槽嵴植骨术与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联合应用修复唇腭裂齿槽嵴裂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武德 李昀生 +3 位作者 张嵘嵘 宋志慧 龚瑾 阎晨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齿槽嵴植嵴植骨术 唇腭裂齿槽嵴裂 修复 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
下载PDF
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在腭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兰 魏世成 郑谦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腭部缺损的整复矫治,长期以来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国内外学者做了各种探索研究。本文对膜引导再生技术在腭部缺损整复中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膜引导再生术在腭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腭部缺损 修复 引导组织再生 可降解性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