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中芳 郭宪民 赵阳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2,共5页
对引射器内部简化热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CO2两相流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工况参数及引射比对引射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CO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在较低的... 对引射器内部简化热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CO2两相流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工况参数及引射比对引射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CO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在较低的引射比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稳定运行,系统COP对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同时存在最优高压侧压力使系统COP达到最大;对于不同工况条件,CO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的COP比同工况条件下的传统系统的COP,理论上分别提高了1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引射循环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旋流和引射循环技术的湿气气液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裘松涛 张兴凯 +3 位作者 冯建设 郑刚 廖锐全 史宝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2,19,共6页
天然气除湿对于天然气的安全输送和精确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的湿气气液分离装置存在分离效率低、受流型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流和引射循环技术的湿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方法。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气液分离... 天然气除湿对于天然气的安全输送和精确计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的湿气气液分离装置存在分离效率低、受流型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旋流和引射循环技术的湿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方法。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气液分离效率及压降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当表观气速为4.2~28.5 m/s、液相体积分数小于3%时,设计的气液分离装置的气液分离效率基本可维持在96%以上,压降最大为167 kPa;②随着气量的增大,气液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降低,压降增大;③湿气的液量对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较小。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生产中湿气的气液分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气 气液分离 旋流 引射循环
下载PDF
引射循环预冷回流低温贮箱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士强 范瑞祥 +2 位作者 张曙辉 黄兵 黄辉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0,共5页
运载火箭贮箱内部流动与传热特性与火箭息息相关,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氧系统普遍采用引射循环预冷技术。介绍了低温动力系统引射循环预冷过程中低温贮箱内涉及到主要物理过程,采用基于自由界面追踪的VOF模型,研究了引射循环预冷回流低温... 运载火箭贮箱内部流动与传热特性与火箭息息相关,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氧系统普遍采用引射循环预冷技术。介绍了低温动力系统引射循环预冷过程中低温贮箱内涉及到主要物理过程,采用基于自由界面追踪的VOF模型,研究了引射循环预冷回流低温贮箱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地面状态循环回流气液两相流对贮箱内相分布、温度、压力和速度具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引射循环预冷工程优化原则,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循环预冷回流 低温贮箱 流动 传热
下载PDF
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赵阳 郭宪民 +1 位作者 王亚静 米莹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2,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稳定工作判据,并据此对传统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辅助蒸发器以使系统稳定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以R134 a为制冷剂的汽液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 文中提出了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稳定工作判据,并据此对传统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辅助蒸发器以使系统稳定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以R134 a为制冷剂的汽液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不同引射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工况下,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中存在一个临界引射比使系统能够稳定正常工作,当引射比低于临界引射比时,系统需要增加辅助蒸发器才可正常运行;与传统等焓节流制冷循环相比,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系能可提高20%-40%;且在较高冷凝温度下,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更具优势;同时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提高引射比,可使两相流引射循环系统性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制冷循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沼气池引射循环系统优势与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翠忠 周正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第19期67-68,共2页
集化粪池、垃圾池、沼气池于一体,以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装置。沼气的生产与储存在空间上分离,发酵池无气室、不结壳、无气密性要求、不存在漏气故障,使用寿命长,储气罐压力稳定。长方形替代圆形以适应有限的空间,... 集化粪池、垃圾池、沼气池于一体,以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必备装置。沼气的生产与储存在空间上分离,发酵池无气室、不结壳、无气密性要求、不存在漏气故障,使用寿命长,储气罐压力稳定。长方形替代圆形以适应有限的空间,平顶替代拱顶以降低施工难度。上下格化粪池产生的沼气可以回收利用,减少了大气污染。自动循环系统方便管理,产气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形 沼气池 垃圾处理 两步发酵 引射循环 上下格 化粪池
下载PDF
引射循环的理论计算
6
作者 沈渊 陈金龙 《江苏锅炉》 1995年第1期3-5,共3页
关键词 引射循环 理论计算 热水锅炉
下载PDF
引射器及引射循环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沈坚 胡国新 《煤气与热力》 2005年第1期34-38,共5页
 论述了引射器技术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重点分析引射循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微型涡轮发动机的引射增压燃烧循环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关键词 引射循环 微型涡轮发动机
下载PDF
可调式引射器对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孔海利 郭宪民 +1 位作者 李添龙 郭雨辰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2,共5页
在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采用引射器来代替膨胀阀,回收节流过程中的膨胀功。采用可调式喷嘴引射器,通过调节喷针的位置调节引射器喷嘴出口的流通截面积来改变工作流体的流量。对以R134a为工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并对... 在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采用引射器来代替膨胀阀,回收节流过程中的膨胀功。采用可调式喷嘴引射器,通过调节喷针的位置调节引射器喷嘴出口的流通截面积来改变工作流体的流量。对以R134a为工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引射器内部的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喷嘴喉部截面积和扩张角对R134a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在定工况条件下,引射器的引射比随喷嘴喉部截面积的增大而升高,而随喷嘴扩张角的增大先升高后减小,在喷嘴扩张角为3°时取得最大值。系统的COP随喷嘴喉部截面积的增大先升高后减小,在喷嘴喉部截面积为2.84mm2时,系统COP取得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喷嘴 制冷循环系统 两相流 实验
下载PDF
引射吸收式制冷循环
9
作者 苏芬仙 敖越 +1 位作者 苏华 陈凌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8,共6页
提出了引射吸收式制冷循环。它可以强化吸收 ,而且可以扩大吸收式制冷的应用领域。分析了引射吸收式制冷循环 ,提出了参数选择方法 ,分析了影响引射式吸收制冷循环中吸收过程的因素并与喷淋吸收过程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循环 制冷系统 循环工作参数 吸收 喷淋吸收
下载PDF
几何参数对引射器及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裴文伟 郭宪民 +1 位作者 王善云 郭欣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用两相流引射器代替膨胀阀,可回收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高压工质的压力能,提高制冷系统效率。对以R134a为工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对R134a两相流引射器及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用两相流引射器代替膨胀阀,可回收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高压工质的压力能,提高制冷系统效率。对以R134a为工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对R134a两相流引射器及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工况条件下,存在使引射比达到最大的最佳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组合。在蒸发温度为3℃、冷凝温度为55℃的工况下,当喷嘴喉部直径为2.0mm、混合室直径为16mm时引射器的引射比最大。在固定工况条件下,使引射比达到最大值的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的最佳组合与使系统COP达到最大值的几何参数组合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在引射器中产生了激波等因素引起的,其中机理尚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引射循环 两相流 几何参数 实验
下载PDF
采用两段式引射器的跨临界CO_2两相流制冷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丽丽 郭宪民 任立乾 《低温与特气》 CAS 2015年第3期5-8,共4页
对两相流引射器内部工质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在不同几何尺寸和不同工况条件下引射器性能分析来确定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分析了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在不同第一喉部流通面积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以及两段式喷嘴引射制冷系统性能随... 对两相流引射器内部工质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在不同几何尺寸和不同工况条件下引射器性能分析来确定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分析了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在不同第一喉部流通面积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以及两段式喷嘴引射制冷系统性能随着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在固定气冷器出口压力9.00 MPa,温度43℃和蒸发温度6℃条件下,两段式喷嘴引射器性能随着第一喉部流通面积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第一流通面积为1.54 mm2时取得最大引射比;当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第一喉部流通面积为1.54 mm2时,在模拟工况范围内引射器的引射比随着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气冷器出口压力和蒸发温度分别为9.00 MPa和6℃时,引射器的引射比在气冷器出口温度为43℃工况下取得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引射循环 CO2 两段式喷嘴
下载PDF
热水锅炉水循环计算方法的探讨
12
作者 高吉国 张宏 朱霞 《工业锅炉》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文章以现行的《热水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为基础,探讨用公式法和图解法的结合,对热水锅炉的自然循环、引射循环的合力循环进行计算的计算方法。并对用这些方法产生的偏差和采用这些方法的条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 热水锅炉 水动力计算 自然循环 引射循环 合力循环
下载PDF
工况对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雨辰 郭宪民 +1 位作者 孔海利 李添龙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6,70,共5页
以R134a为工质,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采用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对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R134a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COP和引射比的影响,并与传统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几何尺... 以R134a为工质,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采用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对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R134a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COP和引射比的影响,并与传统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几何尺寸的引射器,系统COP随冷凝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冷凝温度为40℃时,蒸发温度为1℃时,使用两段式喷嘴引射器时系统的COP要比传统蒸汽压缩循环的COP高22.7%,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在较低的冷凝温度下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两段式喷嘴 引射循环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原文传递
单级CO_(2)两级节流制冷系统的优化与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成君 《制冷与空调》 2021年第10期39-42,共4页
以单级CO_(2)两级节流制冷系统为基础,为解决一级节流产生的闪发气体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对一级节流产生的闪发气体分别采用直接节流、并行压缩与引射循环3种处理方式进行优化,然后借助压-焓图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 以单级CO_(2)两级节流制冷系统为基础,为解决一级节流产生的闪发气体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对一级节流产生的闪发气体分别采用直接节流、并行压缩与引射循环3种处理方式进行优化,然后借助压-焓图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和同等制冷量的前提下加装引射器优化的制冷系统功耗最小,并行压缩次之;制冷工况确定后,制冷系统理论COP取决于一级节流后的干度值、饱和液体和饱和气体的焓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热力学分析 CO_(2) 节流 并行压缩 引射循环
下载PDF
热水锅炉爆管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15
作者 李洪路 张福君 黄士忠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9-150,152,共3页
将热水锅炉的水循环由自然循环改为引射循环,强制提高回路的循环水量,使各回路的循环水量分布与其受热面的热负荷相匹配。并且能使锅炉工质在停电状态下产生自然循环,从而提高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热水锅炉 循环 引射循环 半强制循环 爆管 SHW4.2-0.7/95/70-AⅡ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a liquid-gas ejector power cycle using ammonia-water 被引量:10
16
作者 YUAN Han MEI Ning +3 位作者 LI Yan YANG Shuai HU SiYuan HAN YiF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289-2298,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 novel power cycle using low-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such as oceanic-thermal, biomass as well as industrial waste heat. Both a reheater and a liquid-gas ejector are used i...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 novel power cycle using low-temperature heat sources such as oceanic-thermal, biomass as well as industrial waste heat. Both a reheater and a liquid-gas ejector are used in this ammonia-water based cycle. Energy analysis and parametric analysis are performed to guide the theoretical performance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s done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tor pressure, heating source temperature and turbine outlet depressurization made by the ejector can affect the cycle performances. Besides, the experimental thermal efficiency is much lower than the theoretical one on account of the heat losses and irreversibility.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of liquid-gas ejector is affected by primary flow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WATER power cycle EJECTOR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