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引气归元”理论探讨鼻衄的中医诊疗思路
1
作者 陈阳 涂沛 +3 位作者 代天蓉 周彬 杨成军 谢慧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鼻衄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与急重症,临床诊疗较为棘手,目前中医辨治思路有待完善。谢慧教授团队基于多年临证经验,在分析鼻衄发病机制、诊疗思路的基础上,认为鼻衄的病机关键在于邪扰阴阳、气血逆乱,元气亏虚,血失固摄,治疗上依托引气归... 鼻衄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与急重症,临床诊疗较为棘手,目前中医辨治思路有待完善。谢慧教授团队基于多年临证经验,在分析鼻衄发病机制、诊疗思路的基础上,认为鼻衄的病机关键在于邪扰阴阳、气血逆乱,元气亏虚,血失固摄,治疗上依托引气归元理论,以引气下行、益气归元为重点,期冀对鼻衄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衄 引气归元 阴阳
下载PDF
基于引气归元理论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娜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901-904,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引气归元理论进行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更年期专科门诊的80例心脾两虚型围绝经期失眠(P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基于引气归元理论进行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更年期专科门诊的80例心脾两虚型围绝经期失眠(P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口服归脾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引气归元穴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更年期症状量表(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1.36±2.14)分vs(.14.93±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引气归元理论进行温针灸能够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 心脾两虚型 引气归元理论 温针灸
下载PDF
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晓宁 吴磊 迟蕾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组与单纯口服药物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腹针"引气归元"配合药物治疗,对...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治疗组与单纯口服药物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腹针"引气归元"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以口服百忧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抑郁程度、中医证候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P<0.05)。结论:腹针"引气归元"组穴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引气归元 中风 抑郁 百忧解
下载PDF
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媛媛 张雪兰 +2 位作者 关清 庞春 黄金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8期2587-2591,共5页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用于脾肾阳虚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一区、二区住院治疗的64例处于缓解期的脾肾阳虚型UC患者,按照不同病区收治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用于脾肾阳虚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一区、二区住院治疗的64例处于缓解期的脾肾阳虚型UC患者,按照不同病区收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应用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干预,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粪便性状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肠黏膜积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粪便性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粪便性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各项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仅腹泻、腹痛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其余各项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肠镜黏膜Baron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肠镜黏膜Baron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穴位按摩及脐灸护理干预过程中,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依从性好。结论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能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缓解期UC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 缓解期 引气归元 穴位按摩 脐灸
下载PDF
腹针“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红 陈小刚 +2 位作者 朱志强 吕春燕 赖克道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腹针"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20例、体针对照组20例和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腹针治疗组对脾虚证主症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 目的:探讨腹针"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20例、体针对照组20例和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腹针治疗组对脾虚证主症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泻等有明显疗效,腹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优于体针对照组(P﹤0.05),与中药四君子汤对照组相近(P>0.05)。该法对脾虚证舌象、脉象、红细胞及血色素、唾液负荷分泌水平亦有改善作用。结论:腹针"引气归元"穴组治疗脾虚证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腹针“引气归元”穴组 腹针疗法
下载PDF
腹针“引气归元”浅识及典型病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红 陈小刚 +1 位作者 张婷婷 朱志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8期88-89,共2页
腹针疗法为薄智云教授所发现,是通过刺激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穴位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1]。"引气归元"是其常用处方之一,可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将对"引气归元"的粗浅认识,试述如下。
关键词 腹针疗法 引气归元
下载PDF
艾箱灸百会、引气归元法对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肖莹莹 吴少霞 +1 位作者 周福珍 殷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艾箱灸百会、引气归元法对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1月10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失眠患者,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艾箱灸百会、引气归元法对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1月10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的失眠患者,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艾箱灸百会、引气归元治疗。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SQI各因子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和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箱灸百会、引气归元联合药物治疗失眠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艾箱灸 百会 引气归元
下载PDF
腹针“引气归元”法治疗脑萎缩43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宝玲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36-536,共1页
关键词 腹针疗法 引气归元 脑萎缩 治疗
下载PDF
赖新生运用“引气归元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绵莎 王玉妹 +3 位作者 彭得倜 郭丽丽 王坤 赖新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05-107,共3页
本文探析赖新生运用"引气归元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赖教授认为,"归元"为病机转化的枢要,濡养元神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其创用"引气归元法",固化元气、通补脏腑,强调针药结合,辨证循经论治,重阴兼... 本文探析赖新生运用"引气归元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赖教授认为,"归元"为病机转化的枢要,濡养元神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其创用"引气归元法",固化元气、通补脏腑,强调针药结合,辨证循经论治,重阴兼瘀、疏肝安神,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赖新生 针药结合 引气归元 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mTO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范晓露 林青琰 +1 位作者 何勇宗 唐红珍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TOR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0例,均予健康指导,药物组予盐酸二甲双胍0. 85 g/次,2次/天,餐前服;针刺组...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TOR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0例,均予健康指导,药物组予盐酸二甲双胍0. 85 g/次,2次/天,餐前服;针刺组予"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1次/天,5次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分别于试验前、试验第4、8、10、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体重、腰臀比、血脂及血清IL-6、TNF-α、IL-1β、mTOR水平。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腰臀比、血脂及血清IL-6、TNF-α、IL-1β、mT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4疗程结束后,药物组体重显著下降(P <0. 05);第8疗程结束后,两组体重均下降(P <0. 05),药物组优于针刺组(P <0. 05),药物组血清mTOR水平显著下降(P <0. 05),针刺组mTOR水平无变化,针刺组IL-6、TNF-α、IL-1β水平显著下降;第10疗程和第12疗程结束后,两组体重、血脂及血清IL-6、TNF-α、IL-1β、mTOR均显著下降(P <0. 05),且组间无差异(P> 0. 05),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腰臀比显著减小(P <0. 05)。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与末次治疗比较,针刺组关键指标均未升高(P> 0. 05),而药物组体重、血脂和血清IL-6、TNF-α、IL-1β、mTOR明显升高(P <0. 05)。结论:临床运用"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在治疗10个疗程后,减肥效果与二甲双胍相当;"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能下调血清IL-6、TNF-α、IL-1β、mTOR水平,mTOR信号通路参与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归元健脾胃 针刺疗法 单纯性肥胖 腰臀比 血清mTOR
下载PDF
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万著 江晓梅 +2 位作者 蒋炎瑜 刘凯琪 唐红珍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壮药生发液治疗,试验组予引气归元针刺联合壮药生发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新生头发评分及焦虑等级变化,...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壮药生发液治疗,试验组予引气归元针刺联合壮药生发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新生头发评分及焦虑等级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瘙痒、油腻、头皮鳞屑评分及新生头发评分和焦虑等级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针法联合壮药生发液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焦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脱发 引气归元
下载PDF
“引气归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炽祥 秦彩霞 +1 位作者 吴伟凡 张鹏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引气归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引气归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Ⅰ级比例为33.33%、Ⅱ级比例为48.33%,高于对照组的0、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000、23.639, P<0.05)。研究组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2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临床效果肯定,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更易于基层卫生组织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型面瘫 引气归元”针法 隔姜灸
下载PDF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m TOR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晓露 唐红珍 《河南中医》 2018年第12期1902-1905,共4页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瑞康医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仁爱分院针...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瑞康医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仁爱分院针灸科、美容科门诊治疗的单纯性肥胖患者80例,符合单纯性肥胖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指导,药物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口服治疗,针刺组给予"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药物组体质量、血清m TO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P <0. 05);治疗8个疗程后,两组体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 <0. 05),且药物组体质量优于针刺组(P <0. 05),药物组血清m TOR水平显著下降(P <0. 05),针刺组m TOR水平无显著变化;治疗10个疗程后、治疗12个疗程后,两组体质量、血脂及血清m TOR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针刺组腰臀比与治疗前比较减小(P <0. 05)。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12个疗程后比较,针刺组关键指标均无显著升高(P> 0. 05),而药物组体质量、血脂和血清m TOR均显著升高(P <0. 05)。结论:"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治疗10个疗程后,减肥效果与二甲双胍相当,降低腰臀比,不易反弹,"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能显著下调血清m TO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 单纯性肥胖 腰臀比 血清mTOR
下载PDF
从气血与神的关系探究引气归元组穴治疗抑郁症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欣怡 傅文 +1 位作者 宁百乐 符文彬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310-1312,共3页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神志病的范畴,古人认为人之神主宰人体生理及心理活动,而气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充足的气血是神志活动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气血不足与抑郁症的发病、症状表现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病的治疗应在疏肝理气的同时给予...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神志病的范畴,古人认为人之神主宰人体生理及心理活动,而气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充足的气血是神志活动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气血不足与抑郁症的发病、症状表现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病的治疗应在疏肝理气的同时给予补益气血之法。经过前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明,疏肝调神针灸方案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疗效。在此方案中,通过针刺与精灸"引气归元"组穴,达到后天补先天、调脾胃、益肝肾之功,补益气血,引气血归于元神,使神有所养,神志活动恢复正常,达到良好的抗抑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志活动 疏肝调神 补益 针灸 引气归元
下载PDF
引气归元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粟顺美 林俏丽 +1 位作者 陈丽琴 陈剑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VT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空气波压力治疗及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VT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空气波压力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引气归元灸治疗,治疗时间为14 d。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股静脉血流速度、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不良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和T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阳性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灸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老年VTE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液高凝淤滞状态,明显降低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归元 波压力治疗 老年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腹针引气归元加开四关配合神阙艾灸在妇科疾病中运用举隅 被引量:7
16
作者 韦莉莉 楼国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13年第10期752-753,共2页
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腧穴和一些特定穴位来调节相关脏腑和经络的失衡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它是由传统中医和针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微针系统,借助腹部的五脏募穴和任脉、肾经、胃经的腧穴,采用独特的针剌方式——针体细、... 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腧穴和一些特定穴位来调节相关脏腑和经络的失衡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它是由传统中医和针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微针系统,借助腹部的五脏募穴和任脉、肾经、胃经的腧穴,采用独特的针剌方式——针体细、进针浅、无针感(患者)来调节五脏六腑。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腹针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在妇科临床中选择虚寒性疾病进行广泛运用,疗效明显。其中,腹针引气归元加开四关为主结合神阙艾灸疗法,作为治疗虚寒性妇科疾病的协定处方,在临床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疗法 引气归元 艾灸疗法 妇科疾病 医案
下载PDF
薄氏腹针引气归元治疗颈源性眩晕30例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文琪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5期371-371,共1页
笔者采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3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关于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 笔者采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3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关于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3±5.6岁;平均病程6.4±2.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氏腹针 引气归元 颈源性眩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地黄益智方联合腹针“引气归元”组穴治疗VaMCI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李倩 张梦雪 +2 位作者 安红梅 付雯琴 周艳萍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36-39,58,共5页
目的:观察地黄益智方联合腹针“引气归元”组穴治疗肾精亏虚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对照组(地黄益智方治疗)34例,腹针对照组(腹针“引气归元”组穴治疗)35例、治疗组(中药联合腹针治疗)35例,... 目的:观察地黄益智方联合腹针“引气归元”组穴治疗肾精亏虚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对照组(地黄益智方治疗)34例,腹针对照组(腹针“引气归元”组穴治疗)35例、治疗组(中药联合腹针治疗)35例,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3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MoCA评分高于两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腹针对照组;中医症候量表评分低于两对照组(均P<0.05)。结论:地黄益智方联合腹针“引气归元”组穴治疗可改善肾精亏虚型V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肾精亏虚证 地黄益智方 腹针“引气归元”组穴
下载PDF
引气归元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举隅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庆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22期34-36,共3页
"引气归元"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的常用处方之一,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效。薄老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椎源性疼痛及瘫痪等。谢长才教授以"引气归元"为基础... "引气归元"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的常用处方之一,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效。薄老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椎源性疼痛及瘫痪等。谢长才教授以"引气归元"为基础方,通过辨证加减化裁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等疾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氏腹针 引气归元 针灸
下载PDF
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苏爱 曾庆栈 梁春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疗效,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安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疗效优于阿普唑仑,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器质性失眠症 引气归元 针刺 桂枝龙骨牡蛎汤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阿普唑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