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峪沟流域水文特性及引洮工程生态补水效应分析
1
作者 张学萍 张学桃 《小水电》 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
东峪沟流域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区域常年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0.2 mm,尧甸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0.30 m^(3)/s,河道流量主要来源于降水的补给;受气候因素影响,降水量和流量在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为有效解决由缺水造成的生产、生活... 东峪沟流域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区域常年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0.2 mm,尧甸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为0.30 m^(3)/s,河道流量主要来源于降水的补给;受气候因素影响,降水量和流量在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为有效解决由缺水造成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问题,自2019年起,在该流域实施引洮工程生态补水措施。经对引洮工程东峪沟生态补水效应的分析发现,生态补水后,受水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生态补水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成效显著。图8幅,表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峪沟流域 水文特性分析 引洮工程 生态补水
下载PDF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隧洞TBM施工预留变形量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小伟 谌文武 +1 位作者 刘高 韩文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7-1214,共8页
引洮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区广泛分布新近系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红层软岩隧洞大变形和TBM卡机等工程地质问题。依托引洮工程7#试验洞,采用原位剪切试验、现场变形试验室内流变试验等方法,获取了新近系红层软... 引洮工程属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工程区广泛分布新近系红层软岩,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红层软岩隧洞大变形和TBM卡机等工程地质问题。依托引洮工程7#试验洞,采用原位剪切试验、现场变形试验室内流变试验等方法,获取了新近系红层软岩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计算方法(Burgers mode),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红层软岩隧洞的变形特征和最大变形值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TBM掘进预留变形量的问题,提出引洮工程7#红层软岩隧洞TBM掘进预留变形量建议值为9~13cm。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引洮工程,为优化设计提供直接的地质支持,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红层软岩 围岩变形 TBM施工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引洮工程中隧洞常见病害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靳春玲 贡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109,113,共3页
以甘肃省引洮工程总干渠中的隧洞工程为例,分析了隧洞所在区域的主要地质条件,着重研究了在隧洞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涌水、围岩稳定、极软岩、深埋隧洞地应力、饱水土和黄土隧洞等工程地质病害问题,提出了抽水、排水、导水相结合施工,... 以甘肃省引洮工程总干渠中的隧洞工程为例,分析了隧洞所在区域的主要地质条件,着重研究了在隧洞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涌水、围岩稳定、极软岩、深埋隧洞地应力、饱水土和黄土隧洞等工程地质病害问题,提出了抽水、排水、导水相结合施工,隧洞顶拱回填灌浆以及隧洞初挖支护等水工隧洞施工方案,以防止隧洞段施工过程中各种地质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隧洞 地质病害 预防措施 引洮工程
下载PDF
引洮工程中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联合调度与利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温续余 张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0,共4页
定西内官—香泉盆地具备良好的地下水赋存条件,多年来一直为城区生活、工业及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水源,但随着当地各方面用水需求的增加,盆地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导致采补失衡,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旨在改善甘肃中部定西一带极度缺水现状的... 定西内官—香泉盆地具备良好的地下水赋存条件,多年来一直为城区生活、工业及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水源,但随着当地各方面用水需求的增加,盆地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导致采补失衡,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旨在改善甘肃中部定西一带极度缺水现状的引洮供水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结合盆地地形、地理、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工程外调地表水与当地盆地地下水的联合调度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结合引洮工程规划,进行了联合利用的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地表水 地下水 联合调度
下载PDF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引洮工程水源区经济补偿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泉 骆进仁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4-37,41,共5页
为确保水源区雨水富集功能,梳理了水源区补偿的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引洮工程水源区范围及其可能的补偿形式,利用GDP与COD之间存在的相关客观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求得水源区受限的机会成本。测算出每年应该补偿的金额为101897.25万元,其... 为确保水源区雨水富集功能,梳理了水源区补偿的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引洮工程水源区范围及其可能的补偿形式,利用GDP与COD之间存在的相关客观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求得水源区受限的机会成本。测算出每年应该补偿的金额为101897.2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费、税收和企业利润分别为61138.35、20379.45和20379.45万元。提出建立补偿制度、确定补偿主体和确立补偿的方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水源区 利益相关者 机会成本法 经济补偿
下载PDF
“大跃进”时期的甘肃引洮工程述评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彦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5,共9页
引洮工程是"大跃进"期间出现在甘肃省的一项超级水利工程,是中共甘肃省委构建出的一个美好共产主义愿景,通过持续不断的政治高压来维系。然科技力量不成熟与物资匮乏的现实困顿令这一愿景无法持久,最终难逃失败厄运,留下深远... 引洮工程是"大跃进"期间出现在甘肃省的一项超级水利工程,是中共甘肃省委构建出的一个美好共产主义愿景,通过持续不断的政治高压来维系。然科技力量不成熟与物资匮乏的现实困顿令这一愿景无法持久,最终难逃失败厄运,留下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大跃进” 甘肃省
下载PDF
“121”集雨节灌工程和引洮工程:陇中地区水资源的时空调配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娟玲 《甘肃高师学报》 2018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陇中(甘肃中部)地区降雨稀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面临的干旱缺水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问题,历经陇中地区民众长期探索和政府不懈努力,实施了"121"集雨节... 陇中(甘肃中部)地区降雨稀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面临的干旱缺水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问题,历经陇中地区民众长期探索和政府不懈努力,实施了"121"集雨节灌工程和引洮工程两项水资源时空调配措施.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将两大措施紧密结合,通过引洮工程彻底解决陇中地区民众的生活饮水问题,继续发挥"121"集雨节灌工程在山区庭院经济中的浇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源足流畅效高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地区 水资源 “121”集雨节灌工程 引洮工程 时空调配措施
下载PDF
基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引洮工程可行性论证
8
作者 刘金鹏 尹亚坤 费良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1,共2页
利用多目标优化软件,充分考虑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关系,以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依据,对2020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态目标组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实施引... 利用多目标优化软件,充分考虑水资源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关系,以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依据,对2020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生态目标组合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实施引洮工程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多目标模型 可持续发展 引洮工程
下载PDF
甘肃省引洮工程诱发的地质灾害
9
作者 任仓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35-35,共1页
1958年,为了解决甘肃中部地区连年干旱缺水问题、扭转粮食颗粒无收的困难局面,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及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甘肃省政府决定动员全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兴建“天上运河”——引洮工程,灌溉陇中干旱地区(榆中、定西、... 1958年,为了解决甘肃中部地区连年干旱缺水问题、扭转粮食颗粒无收的困难局面,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及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甘肃省政府决定动员全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兴建“天上运河”——引洮工程,灌溉陇中干旱地区(榆中、定西、陇西、渭源、临洮、榆中、会宁、静宁、西峰、庆阳等10个县(市)。工程起点位于岷县古城,终点到达庆阳市董志塬。规划引水长度1400km,引水流量150m^3/s,沿途拟建15座梯级水电站,探索以水养水的经营摸式。该工程曾多次开工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甘肃省 地质灾害 诱发 甘肃中部地区 生态环境恶化 干旱地区 水流量 梯级水电站 缺水问题
下载PDF
引洮工程15~#饱和黄土隧洞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云峰 谌文武 刘小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340-344,共5页
以甘肃省引洮工程总干渠15#引水隧洞施工实践为例,分析了隧洞所在标段饱和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着重研究了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围岩塌方、拱架变形、涌水等不良地质现象并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措施,并且通过对桩号为105+166安装的围... 以甘肃省引洮工程总干渠15#引水隧洞施工实践为例,分析了隧洞所在标段饱和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着重研究了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围岩塌方、拱架变形、涌水等不良地质现象并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措施,并且通过对桩号为105+166安装的围岩变形观测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饱和黄土隧洞变形的一般规律,为施工中何时进行二次支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水隧道 饱和黄土 塌方 收敛变形
下载PDF
引洮工程世纪梦想
11
作者 陈晓东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9年第4期1-3,43,共4页
甘肃中部以定西为代表的陇中地区,干旱多灾,水资源极为紧缺,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并成为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根据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引洮工程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是陇中人民近一个世纪的梦想,曾于1958年开工建设,限于当时的技术... 甘肃中部以定西为代表的陇中地区,干旱多灾,水资源极为紧缺,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并成为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根据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引洮工程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是陇中人民近一个世纪的梦想,曾于1958年开工建设,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终因工程规模过大,国力民力不支等原因,被迫于1961年6月停建。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洮工程前期工作重新启动,历时16 a勘测设计和反复不断的科学论证,2006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引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立项全面开工建设,甘肃陇中人民历经半个世纪的引洮之梦将变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陇中 水源匮乏 引洮工程 历史回望 盛世圆梦
下载PDF
引洮工程与甘肃中部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涛 李世林 《开发研究》 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分析了甘肃中部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以及引洮工程对该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提出了甘肃中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及调整生产力布局的建议。
关键词 引洮工程 甘肃中部地区 生产力布局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引洮工程受水区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兴宗 张陇娟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8期27-29,共3页
引洮工程受水区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又是六盘山片区中的特困区,面临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和方法,对该区域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受水区耕地资源的承载力相对富余,水资源的承载力超载严重... 引洮工程受水区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又是六盘山片区中的特困区,面临着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和方法,对该区域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受水区耕地资源的承载力相对富余,水资源的承载力超载严重,经济资源的承载力也处于超载状态。因此,受水区要通过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资源承载力来促进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引洮通水带来的机遇提高洮河水的社会效益,采取治理小流域、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发展生态农业和新能源产业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水区 资源承载力 引洮工程
下载PDF
常规水工隧洞设计在引洮工程水工隧洞设计集成系统中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国栋 成自勇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5年第8期24-26,共3页
引洮工程水工隧洞设计集成系统研究从常规水工隧洞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对14种断面形式的常规水工隧洞进行了设计全过程的计算分析,包括荷载结构法及有限元正、反分析等计算手段,能够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对同一隧洞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最... 引洮工程水工隧洞设计集成系统研究从常规水工隧洞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对14种断面形式的常规水工隧洞进行了设计全过程的计算分析,包括荷载结构法及有限元正、反分析等计算手段,能够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对同一隧洞进行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最优方案,为引洮工程水工隧洞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隧洞设计 引洮工程 集成系统
下载PDF
引洮工程红层软岩工程特性蠕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明荣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8年第6期437-439,共3页
引洮工程红层成岩时间短,成岩作用差,易风化、易软化崩解,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岩石的蠕变特性是岩石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质,与岩石的长期强度和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有着密切关联。本次试验通过对红层软岩试样进行一系列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引洮工程红层成岩时间短,成岩作用差,易风化、易软化崩解,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岩石的蠕变特性是岩石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质,与岩石的长期强度和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有着密切关联。本次试验通过对红层软岩试样进行一系列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在分析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红层软岩的蠕变模型并确定其参数。试验的研究无论对于红层软岩岩体力学理论,还是实际的软岩工程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红层 蠕变试验 研究
下载PDF
浅谈引洮工程建设对甘肃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青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9-120,共2页
水资源的严重缺乏长期制约着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引洮工程的建成 ,将实现中部地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根本上解决当地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
关键词 引洮工程 现状 问题 积极作用
下载PDF
引洮工程总干渠渡槽槽身外保温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 被引量:5
17
作者 巩正玺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年第7期76-79,共4页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共布设6座渡槽,为确保冬季输水期槽内不结冰,须对槽身采取外保温措施。经技术经济比较,选用以硬泡聚氨酯板为主材、表层内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抹面胶浆保护的外保温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分别采取粘贴及涂刷施工,提...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共布设6座渡槽,为确保冬季输水期槽内不结冰,须对槽身采取外保温措施。经技术经济比较,选用以硬泡聚氨酯板为主材、表层内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抹面胶浆保护的外保温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分别采取粘贴及涂刷施工,提出了施工流程及分层工艺施工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外保温系统 硬泡聚氨酯板 引洮工程
下载PDF
引洮工程受水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定西市五县(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亮 王兴宗 张陇娟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8期65-68,共4页
在分析引洮工程定西受水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3个层次、1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并以县级行政区作为评价单元,将受水区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脆弱区。研究结果显示,脆弱区空间分布与自然、人... 在分析引洮工程定西受水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3个层次、1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并以县级行政区作为评价单元,将受水区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脆弱区。研究结果显示,脆弱区空间分布与自然、人类活动等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重度、中度脆弱区面积较大,共计占五县(区)总面积的78.44%,主要分布于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及北部。研究结果能够为受水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依据,对引洮工程水资源优化调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受水区 生态脆弱性 评价 定西市
下载PDF
甘肃省引洮工程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现状及防治对策
19
作者 丑永魁 张翔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年第5期77-80,共4页
引洮工程是甘肃省中部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是以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水源,重点解决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缺水问题。该项目行政区划上涉及卓尼、临洮、渭源、定西、陇西和榆中等6县,工程涉及范围跨西秦岭山地、陇西黄土高原和... 引洮工程是甘肃省中部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是以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水源,重点解决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缺水问题。该项目行政区划上涉及卓尼、临洮、渭源、定西、陇西和榆中等6县,工程涉及范围跨西秦岭山地、陇西黄土高原和马衔山—兴隆山山地3大地貌单元,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黄土湿陷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观察与现场调查,对评估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泥石流进行了评估,结合供水工程主要为线性工程和泥石流分布特点,将其评估范围向渠道两侧适度扩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评价 引洮工程
下载PDF
引洮工程对定西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燕 何有华 周建海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12期33-36,41,共5页
为探究引洮工程对定西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模型,计算定西市2010—2017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分析其变化规律和引洮工程一期通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西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状... 为探究引洮工程对定西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模型,计算定西市2010—2017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分析其变化规律和引洮工程一期通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定西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波动状态;定西市水资源生态赤字和万元GDP水资源足迹均逐年减小,说明定西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引洮工程 定西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