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墨天牛引诱剂引诱距离及引诱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世涵 张连芹 +9 位作者 黄焕华 张锷 陈沐荣 徐世多 余海斌 黎侨华 何发 魏小琴 何居赞 刘建华 《广东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28-31,共4页
松墨天牛引诱剂是防治秘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探明引诱剂的引诱距离和引诱时间,近几年分别在松林外和林间进行了测定。引诱距离在松林外距离林缘40~80m的孤立木上都有明显的引诱作用,离林缘越近,诱虫效果越明... 松墨天牛引诱剂是防治秘墨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探明引诱剂的引诱距离和引诱时间,近几年分别在松林外和林间进行了测定。引诱距离在松林外距离林缘40~80m的孤立木上都有明显的引诱作用,离林缘越近,诱虫效果越明显。在林间诱木上施引诱剂后3~5天,有32%的诱木有天牛来咬刻槽;6~12天有47%的诱木有天牛来咬刻槽。诱木实际诱虫时间平均为62.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引诱 引诱距离 引诱时间
下载PDF
4种引诱剂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捕效果及种群数量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维超 周艳涛 +3 位作者 刘英胜 孟昭军 张爱军 严善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3,130,共5页
为监测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发生动态,对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诱捕器及诱芯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Ⅰ(1-戊醇)、Ⅱ(2-戊醇)、Ⅲ(引诱剂Ⅰ+雄虫信息素)和Ⅳ(引诱剂Ⅱ+雄虫信息素)分别与褐色改... 为监测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发生动态,对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诱捕器及诱芯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Ⅰ(1-戊醇)、Ⅱ(2-戊醇)、Ⅲ(引诱剂Ⅰ+雄虫信息素)和Ⅳ(引诱剂Ⅱ+雄虫信息素)分别与褐色改进型飞行拦截挡板式诱捕器组合,调查其对10、20、30 m距离处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同时参照Peterson方法对样地内光肩星天牛的种群数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4种引诱剂的有效引诱距离均在30 m以内,20 m内的诱捕效果更佳,建议在实践应用中将诱捕器的间距设置为40~50 m。在样地200 m内的标记释放回捕率为5.14%,占总诱捕量的46.46%,估计样地内光肩星天牛的种群数量为2471头,其中雄虫1382头,雌虫1112头,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近。可见,诱捕剂的诱捕效果较好,可有效监测光肩星天牛雌雄虫的发生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标捕技术 引诱距离 种群数量
下载PDF
云杉八齿小蠹聚集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泽斌 陈越渠 +4 位作者 王福有 王恒海 徐华哲 李兴鹏 宋丽文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24-26,共3页
为有效控制云杉八齿小蠹的危害,在长白县十三道沟林场开展了信息素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诱捕器的有效引诱距离可以达到200 m以上,以林缘外25 m的诱集效果最好;在供试的三种诱捕器中,以漏斗式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最佳。
关键词 云杉八齿小蠹 聚集信息素 诱捕器 引诱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