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督教化的斯多亚主义”与功利主义精神——论弗兰西斯·哈奇森的自然情感理论
1
作者 陈晓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2-37,共6页
休谟和斯密的光芒有时竟遮蔽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全景,以致弗兰西斯·哈奇森的思想一直未受学界充分的重视。韦伯为解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考察了"天职"这一概念;同样,弗兰西斯·哈奇森在"基督教化的... 休谟和斯密的光芒有时竟遮蔽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全景,以致弗兰西斯·哈奇森的思想一直未受学界充分的重视。韦伯为解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考察了"天职"这一概念;同样,弗兰西斯·哈奇森在"基督教化的斯多亚主义"伦理与功利主义精神之间也完成了一个切换:提出了以自然性情(包括道德感在内)这一新的人学建构理论。"基督教化的斯多亚主义"伦理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基本特征。从"遵循自然"到"遵循自然情感"的新的心灵构造、自然情感和人的社会本性学说,为从注重自控与内在自由的斯多亚主义向动机论的功利主义之公共福利与进取精神的过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西斯·哈奇森 基督教化的斯多亚主义 自然情感 功利主义
下载PDF
论弗兰西斯·哈奇森的“神”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家莲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5-209,共5页
弗兰西斯·哈奇森对待"神"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他作为长老派牧师和道德哲学教授的双重身份,而且体现了苏格兰启蒙学派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对哈奇森哲学文本进行细读,聚焦神的存在以及神的本质这两个哈奇森道德哲学中的基本... 弗兰西斯·哈奇森对待"神"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他作为长老派牧师和道德哲学教授的双重身份,而且体现了苏格兰启蒙学派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对哈奇森哲学文本进行细读,聚焦神的存在以及神的本质这两个哈奇森道德哲学中的基本问题,本论文认为,就神的存在而言,哈奇森从未否认过神的存在,但是,他所说的神绝非正统基督教中的亚伯拉罕启示神,而是身处世俗社会、经由人的情感而得到认识并集中代表人类社会整体利益或整体善的自然神,就神的本质而言,哈奇森的神具有自然性、情感性和社会性三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西斯·哈奇森 自然 情感
原文传递
丛书推荐:《道德哲学体系》
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29,共1页
书名:《道德哲学体系》(上、下卷)作者:[英]弗兰西斯·哈奇森译者:江畅 舒红跃 宋伟定价:88.
关键词 丛书 书介绍 《道德哲学体系》 弗兰西斯·哈奇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