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走向媒体本体论——向弗里德里希·A.基特勒致敬 |
陈静
|
《文化研究》
CSSCI
|
2012 |
5
|
|
2
|
文化创伤:一种社会理论--与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访谈 |
杰弗里·C.亚历山大
生安锋(译)
林峰(译)
|
《文化研究》
|
2021 |
4
|
|
3
|
信息炸弹:一次对谈——与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访谈 |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著)
尉光吉(译)
|
《文化研究》
|
2020 |
4
|
|
4
|
ChatGPT如何冲击了人的主体性——以基特勒的媒介理论为线索 |
张欣然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0 |
|
5
|
定义、边界、时代的超越——基特勒思想的再考证 |
陈思甜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基特勒与奥德修斯谎言:《爱,死亡和机器人》的塞壬神话转译与重构 |
张福星
王璐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7
|
人类、技术与媒介主体性——麦克卢汉、基特勒与克莱默尔媒介理论评析 |
吴璟薇
曾国华
吴余劲
|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
2019 |
55
|
|
8
|
基特勒媒介理论视野中的文学本体问题初探 |
杨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9
|
浮士德的三次试验与基特勒论话语系统1800的诞生 |
于成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0
|
德国媒介理论的建构、接受及基特勒在其中的角色 |
于成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1
|
话语网络:重思基特勒视角下媒介与人的交互价值 |
李佳敏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12
|
消失的随身听:基特勒视角下的技术媒介及逻辑断裂 |
陈静
|
《东南传播》
|
2018 |
3
|
|
13
|
基特勒“话语网络”思想视阈下边地文化传播探析 |
朱秀清
李佳敏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0 |
|
14
|
基特勒媒介思想中身体与传播关系探析——再读《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 |
金建楠
|
《西部广播电视》
|
2023 |
0 |
|
15
|
基特勒、德国媒介理论与中国媒介研究——杰弗里·温斯洛普-扬教授访谈 |
周才庶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6
|
媒介技术、文本和时空场景——对读书笔记“书写实践”的媒介学阐释 |
段鹏
徐煜
|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7
|
世界的“铭文”:对基特勒“Aufschrei-besystem”的概念解析及其媒介理论再阐释 |
唐海江
徐皞亮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非实存的媒介唯物主义:重新审思基特勒意义上的媒介物质性 |
郭小安
宋继文
|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铭写表面与作为“文化—技艺”的时间轴操纵 |
林子禹
章戈浩
|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
2022 |
1
|
|
20
|
“一个新阐释的开端”?——论媒介理论的递归革新(recursive innovation)与富饶分解(fertile disinegration) |
杰弗瑞.文森若普-杨
农郁
|
《文学与文化》
|
201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