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涵义、指称与分析性——科恩对卡茨新内涵主义的反驳为什么是错的
1
作者 苏德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8,共9页
在《分析性和卡茨新内涵主义》一文中,科恩反驳了卡茨的"涵义调节指称"论题。他认为,卡茨关于涵义不能决定类型指称和外延指称的论证,以及卡茨关于分析句是弱必然真的论述,都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科恩的反驳并不成功。我们有... 在《分析性和卡茨新内涵主义》一文中,科恩反驳了卡茨的"涵义调节指称"论题。他认为,卡茨关于涵义不能决定类型指称和外延指称的论证,以及卡茨关于分析句是弱必然真的论述,都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科恩的反驳并不成功。我们有理由选择卡茨新内涵主义而不是传统内涵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茨 科恩 分析性 内涵主义 弗雷格论题
下载PDF
“Is”的家族相似性与“Existence”的乡愁 被引量:2
2
作者 韩东晖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1,共6页
关于"Is"的"弗雷格-罗素多义性论题"一经提出,就成为分析哲学家普遍接受的共识,有些哲学史家还将其用于考察哲学史、特别是古希腊哲学史中的"to on/Being"问题。这一论题的根源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其... 关于"Is"的"弗雷格-罗素多义性论题"一经提出,就成为分析哲学家普遍接受的共识,有些哲学史家还将其用于考察哲学史、特别是古希腊哲学史中的"to on/Being"问题。这一论题的根源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其基本思路在康德、密尔那里已然成型,而在弗雷格那里得到清晰的界定。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性方法观察了"Is"的用法。海德格尔早期从生存论出发为作为"存在"的"Sein/Is"找到了新的"家"。在西学中译中,汉语缺乏西文中兼系词功能与存在用法于一身的具有屈折变化的系词,因此找不到与Being直接对应的现成译名,这未免令人遗憾。我们现在所最需要的,应该是一部比较详细的"Is"演变的概念史,以更为深入的研究"Is"的多重用法的家族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弗雷格-罗素多义性论题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欣提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