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弟子像法服的横披式上衣——以佛教石窟造像及壁画为例
1
作者 张含悦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8,共8页
传统的佛衣与僧衣主要由三衣构成,即大衣、上衣、下衣,此外还常着僧祇支(唐称“掩腋衣”)。伴随北齐法上改革,佛像和弟子像都出现了新的法服披覆方式——内着僧祇支、上衣覆搭双肩、大衣右袒式披覆。这种披覆方式在甘肃、河南、四川等... 传统的佛衣与僧衣主要由三衣构成,即大衣、上衣、下衣,此外还常着僧祇支(唐称“掩腋衣”)。伴随北齐法上改革,佛像和弟子像都出现了新的法服披覆方式——内着僧祇支、上衣覆搭双肩、大衣右袒式披覆。这种披覆方式在甘肃、河南、四川等地的部分弟子像上还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出现了横披式上衣,炳灵寺石窟的唐代窟龛中尤其多见,又可依据是否覆搭右肩分为两种。相应地,在横披式上衣之内又着由掩腋衣和覆肩衣缝合而成的缝合式偏衫,与此基础上还出现了交领式偏衫。这种横披式的上衣和相应偏衫的出现,是三衣中的上衣在汉地僧衣中最后的形式,是天竺传统的三衣在传入中国后经历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像 上衣(郁多罗僧) 偏衫 炳灵寺石窟 莫高窟
下载PDF
《弟子》中子路形象的重塑分析及作家创作思想探源
2
作者 罗开淇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以子路为主人公的小说《弟子》是日本作家中岛敦依据中国典籍改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子路的形象塑造方面,中岛敦在遵循经典的基础上又赋予其“忠于本性”的新形象。这一形象的重塑实则是中岛敦“人不具有自由意志,命运将以本性牵引的方... 以子路为主人公的小说《弟子》是日本作家中岛敦依据中国典籍改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在子路的形象塑造方面,中岛敦在遵循经典的基础上又赋予其“忠于本性”的新形象。这一形象的重塑实则是中岛敦“人不具有自由意志,命运将以本性牵引的方式掌控人”的思想体现。该思想不仅根源于中岛敦的个人经历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还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命运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解读这一创作脉络有助于把握中岛敦的作家整体形象,并对重新阅读和审视中华传统经典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岛敦 弟子 子路 形象 创作思想
下载PDF
对皮诺切特军政府选择芝加哥弟子原因的再思考
3
作者 耿维 《西部学刊》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皮诺切特在推翻阿连德的左翼政府后,启用了代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芝加哥弟子重塑智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芝加哥弟子在军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些年轻的经济学家以强烈的集体精神,领导了智利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重要、影响... 皮诺切特在推翻阿连德的左翼政府后,启用了代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芝加哥弟子重塑智利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芝加哥弟子在军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些年轻的经济学家以强烈的集体精神,领导了智利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改革,颠覆了智利的社会、经济、政治甚至文化基础。芝加哥弟子自身中立的立场、去政治化的思想和完整的计划方案是吸引皮诺切特的重要因素。改革效果显著,出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但也暴露出新自由主义经济实验的局限性和负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弟子 智利 军政府
下载PDF
白居寺措钦大殿内觉康殿十六随佛弟子头冠考
4
作者 杨媛媛 《天工》 2024年第9期78-80,共3页
白居寺内壁画、塑像众多,宝冠作为菩萨塑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佛教的象征意义与世俗的装饰意义,通过对白居寺十六随佛弟子头冠的考察,划分出头冠类型,查询其源流,并对各种类型进行探讨,了解当时的审美。
关键词 白居寺 十六随佛弟子 头冠 纹饰
下载PDF
吾侪所最敬爱:康门弟子伍庄
5
作者 沈平 《炎黄地理》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伍庄是康门弟子中的后起之秀,其早期尚无声名,却是康有为保皇事业忠实的追随者。伍庄早期活动与保皇会的政治活动息息相关,其个人命运亦与保皇会紧密相连,最终跃升为中国民主宪政党党魁而名载史册。伍庄初期在保皇会处于边缘位置,随着... 伍庄是康门弟子中的后起之秀,其早期尚无声名,却是康有为保皇事业忠实的追随者。伍庄早期活动与保皇会的政治活动息息相关,其个人命运亦与保皇会紧密相连,最终跃升为中国民主宪政党党魁而名载史册。伍庄初期在保皇会处于边缘位置,随着登上政治舞台,深得康氏信赖和赏识。面对有所发现和遮蔽,结合馆藏康梁致伍庄信函等材料,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讨论伍氏早期活动与保皇会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上政治舞台 保皇会 康门弟子 康梁 边缘位置 个人命运 党魁 康有为
下载PDF
孔子死后弟子们的“心思”——从《论语·子张》看
6
作者 陆建华 《兰州学刊》 2023年第11期26-38,共13页
从《论语·子张》可以看出,在孔子死后,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都主要从内圣的维度继承和弘扬孔子思想,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思”,其中,子张、子夏、子游、子贡主要是通过阐释孔子思想的路径继承、弘扬孔子思想,而曾子主要是通... 从《论语·子张》可以看出,在孔子死后,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都主要从内圣的维度继承和弘扬孔子思想,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思”,其中,子张、子夏、子游、子贡主要是通过阐释孔子思想的路径继承、弘扬孔子思想,而曾子主要是通过引用孔子之语的方式继承、宣扬孔子思想。在弘扬孔子思想的过程中,子张、子游与子夏有明显的不同,但是,都批评子夏,显示了孔子死后儒门最初的思想分化,以及同门中人在学术层面的“争执”;在对同门中人的评价上,子游、曾子都从道德维度对子张作出负面评价,显示了孔子死后同门中人在人际关系层面的“紧张”以及彼此关系的决裂。这种“紧张”,显示了批评者以正统自居的心理。由此也可知,儒门的分化有着客观与主观、学术与人为的因素。至于子贡,展示了其极力维护孔子形象、守护儒门的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子张》 弟子 心思
下载PDF
康有为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及其原因
7
作者 魏义霞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0-25,共6页
康有为对董仲舒的推崇具有多个维度和复杂原因,这一点从他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中直观体现出来。康有为彰显董仲舒与孟子、荀子的关系,尤为强调董仲舒的思想源于荀子,并在这个前提下声称董仲舒的思想超越了孟... 康有为对董仲舒的推崇具有多个维度和复杂原因,这一点从他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中直观体现出来。康有为彰显董仲舒与孟子、荀子的关系,尤为强调董仲舒的思想源于荀子,并在这个前提下声称董仲舒的思想超越了孟子和荀子,成为孔子之后一人。与此同时,康有为拉近董仲舒与孔子亲授弟子之间的关系,断言董仲舒的思想源于孔子亲授弟子。康有为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目的是提升董仲舒在孔子后学中的地位,借助董仲舒的思想阐发自己的孔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董仲舒 孔子 孟子 荀子 弟子
下载PDF
从钱玄同日记看章门弟子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8
作者 丁国强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0-46,共7页
从钱玄同日记来看,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海归”何燮侯和胡仁源主政的北京大学就有意引进留日的章太炎弟子,来挤压桐城派“老朽”。钱玄同与“假章门弟子”沈尹默成为《新青年》同仁,是主编陈独秀主动联络的结果。五四新文化运... 从钱玄同日记来看,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海归”何燮侯和胡仁源主政的北京大学就有意引进留日的章太炎弟子,来挤压桐城派“老朽”。钱玄同与“假章门弟子”沈尹默成为《新青年》同仁,是主编陈独秀主动联络的结果。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不少激进的主张,其思想资源来自鲁迅、周作人等章门弟子,甚至还可以远溯到留日时期所阅读到的巴黎《新世纪》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玄同 章门弟子 《新青年》同仁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莫高窟一佛二弟子造像组合在北周出现的历史背景与渊源探究
9
作者 杨怀彦 杨文博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3-38,共6页
莫高窟一佛二弟子造像组合始见于北周洞窟,二弟子塑像的出现是莫高窟塑像题材的重要变化。二弟子塑像最早出现于古阳洞南壁正始四年(507年)安定王元燮造释迦龛,其他地区在北魏晚期也陆续出现。莫高窟晚在北周出现,这与北魏晚期至北周时... 莫高窟一佛二弟子造像组合始见于北周洞窟,二弟子塑像的出现是莫高窟塑像题材的重要变化。二弟子塑像最早出现于古阳洞南壁正始四年(507年)安定王元燮造释迦龛,其他地区在北魏晚期也陆续出现。莫高窟晚在北周出现,这与北魏晚期至北周时期敦煌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北魏晚期至西魏大统十一年间,敦煌与中原地区交通中断,逐渐失去联系,二弟子造像缺乏进入敦煌的机会。到北周时期,丝路重新畅通,建平公于义就任瓜州刺史,并在敦煌开窟造像,带来了长安新的样式,新的样式很有可能包括二弟子塑像。莫高窟出现的二弟子塑像的渊源应是长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弟子造像 北周洞窟
下载PDF
传统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例
10
作者 谢海璊 《求知导刊》 2023年第11期26-28,共3页
传统蒙学读物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智慧,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将传统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道德修养。文章以《三字经》和《弟子规》为例,研究传统蒙... 传统蒙学读物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智慧,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将传统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和道德修养。文章以《三字经》和《弟子规》为例,研究传统蒙学的教育价值,从应用传统蒙学典故导入、开展传统蒙学诵读活动、渗透传统蒙学道德礼仪以及借助传统蒙学拓展写作四个方面,探讨传统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充分发挥传统蒙学读物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蒙学 小学语文 教育价值 《三字经》 弟子规》
下载PDF
论《管子·弟子职》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
11
作者 张丙武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4期98-100,共3页
《管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别具特色的、具有综合性质的一部子书,被誉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教育等各个领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中《弟子职》篇是研究古代礼仪和教育的... 《管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别具特色的、具有综合性质的一部子书,被誉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教育等各个领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中《弟子职》篇是研究古代礼仪和教育的重要文献,其强调弟子应尊重师长,遵守道德规范,强调勤奋刻苦,不辞劳苦,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这不仅是为了个人修养,还是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提到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要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谦虚谨慎,虚心学习,不要骄傲自满,以免失去机会和信任,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最终强调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弟子应该注重自己的精神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和素质,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总之,《弟子职》篇强调弟子由学而习、由习而性的思想,培养弟子尊师重道、重德修身、承担责任的理念,以及实行寓教于行和构建良好课堂秩序的方法,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下教育工作以及个人修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文本进行深入剖析,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做到“古为今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职》 传统文化 价值内涵 创新发展
下载PDF
苏门头号弟子黄庭坚(一)
12
作者 陈磊 《作文(初中年级)》 2023年第5期60-62,共3页
黄庭坚与秦观同属苏门弟子,人生轨迹也十分相似,但论性情,他和秦观却恰似硬币的两面:一个多愁善感,一个豁达超脱。
关键词 黄庭坚 秦观 多愁善感 豁达超脱 苏门 人生轨迹 弟子
下载PDF
缅怀恩师吴鉴泉入室弟子洪涤怀
13
作者 王荣泽 《少林与太极》 2023年第9期47-51,共5页
我的第二位太极拳师父吴鉴泉入室弟子洪宇刚,字涤怀,生于1900年,卒于1998年,浙江临海城关人。师父在他青少年时期曾习外家拳术,武技不俗,常代师表演交流。1930年,师父供职湖南长沙湘盐局,因事务繁忙,得了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虚弱。同事... 我的第二位太极拳师父吴鉴泉入室弟子洪宇刚,字涤怀,生于1900年,卒于1998年,浙江临海城关人。师父在他青少年时期曾习外家拳术,武技不俗,常代师表演交流。1930年,师父供职湖南长沙湘盐局,因事务繁忙,得了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虚弱。同事劝他学太极拳,因而认识了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在湖南国术馆的儿子吴公仪、吴公藻。师父家境优裕,把吴氏兄弟接到家里,同吃同住,吃饭都坐满二桌,几乎花光全部薪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式太极拳 入室弟子 武技 吴鉴 浙江临海 同吃同住
下载PDF
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与道德培养的研究——以《弟子规》为例
14
作者 马瑞雪 《新传奇》 2023年第10期73-75,共3页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的国学经典,对小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小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强调《弟子规》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弟...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的国学经典,对小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小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强调《弟子规》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弟子规》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 文化认同 价值理解
下载PDF
蒙学教育对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以《弟子规》为例
15
作者 叶娉 《教师》 2023年第14期75-77,共3页
蒙学教育是我国古代私塾或者学馆中对幼儿进行的启蒙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早期的教育应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弟子规》作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启蒙读物,逐渐成为教育... 蒙学教育是我国古代私塾或者学馆中对幼儿进行的启蒙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早期的教育应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弟子规》作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启蒙读物,逐渐成为教育幼儿的最佳读本。文章基于当代学前教育领域实际,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通俗易懂的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深入幼儿教育实际,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法了解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方式方法,以及利用蒙学读物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总结出蒙学教育对幼儿的实际影响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学教育 弟子规》 幼儿行为习惯
下载PDF
明代黔中王门大师李渭生平及其治学影响
16
作者 王路平 石祥建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李渭是黔中王门大师,一生经历了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朝代,其生平经历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思南读书,云南科举,南京求仕的青少年时期;二是为官从政,参学悟道的中年时期;三是讲学著述,教授弟子的晚年时期。他一生为学立志为圣,... 李渭是黔中王门大师,一生经历了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朝代,其生平经历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思南读书,云南科举,南京求仕的青少年时期;二是为官从政,参学悟道的中年时期;三是讲学著述,教授弟子的晚年时期。他一生为学立志为圣,好学深思;虚心向道,拜访名师;兼容并蓄,学宗心学;力倡先行,笃实为仁;发明毋意,富于创见。其为官廉洁奉公,仁民爱物,忠于职守,勤政为民,操行清白,表里如一。归里后又著书立说,立言不朽;讲学传道,弘扬心学;教授弟子,惠泽后人。明神宗誉之为“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后人赞之曰“黔州道脉由公肇”。本文为《王阳明黔籍再传弟子李渭家世考述》之姊妹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黔中王门 再传弟子 李渭 生平
下载PDF
明代黔中王门大师李渭 生平及其治学影响
17
作者 王路平 石祥建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李渭是黔中王门大师,一生经历了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朝代,其生平经历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思南读书,云南科举,南京求仕的青少年时期;二是为官从政,参学悟道的中年时期;三是讲学著述,教授弟子的晚年时期。他一生为学立志为圣,... 李渭是黔中王门大师,一生经历了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朝代,其生平经历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在思南读书,云南科举,南京求仕的青少年时期;二是为官从政,参学悟道的中年时期;三是讲学著述,教授弟子的晚年时期。他一生为学立志为圣,好学深思;虚心向道,拜访名师;兼容并蓄,学宗心学;力倡先行,笃实为仁;发明毋意,富于创见。其为官廉洁奉公,仁民爱物,忠于职守,勤政为民,操行清白,表里如一。归里后又著书立说,立言不朽;讲学传道,弘扬心学;教授弟子,惠泽后人。明神宗誉之为“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后人赞之曰“黔州道脉由公肇”。本文为《王阳明黔籍再传弟子李渭家世考述》之姊妹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黔中王门 再传弟子 李渭 生平
下载PDF
程澄绘《祥瑞九龙图》艺术赏析
18
作者 单国强 《中国报道》 2024年第4期96-96,共1页
此套工笔重彩花鸟画,既继承了传统工笔重彩和没骨设色花鸟画的基本画法,又吸取了其他艺术品种之长。程澄女史青年饱学,现定居杭州,为西泠印社出版社特约编辑、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是上海已故著名画家陈佩秋先生的入室弟子,亦为蔡志忠先... 此套工笔重彩花鸟画,既继承了传统工笔重彩和没骨设色花鸟画的基本画法,又吸取了其他艺术品种之长。程澄女史青年饱学,现定居杭州,为西泠印社出版社特约编辑、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是上海已故著名画家陈佩秋先生的入室弟子,亦为蔡志忠先生高足。她擅长工笔人物、花鸟,人物宗宋代李公麟,花鸟法清代恽寿平,人物丰肌秀骨、神采焕发,笔墨工稳雅健、线条精到,花鸟主宗恽寿平的“没骨设色”法,多用矿物质颜料,画风工致清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泠印社 恽寿平 工笔重彩 工笔人物 蔡志忠 没骨 特约编辑 入室弟子
下载PDF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北齐弟子立像考略
19
作者 刘洪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5,共8页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所藏两位弟子立像,因带莲花座的北朝弟子圆雕造像极为罕见,并且二弟子造像水平有所差异,所以研究者对其真伪存在诸多疑问。文章通过梳理其流失过程,分析存疑的莲花座与服饰,对二弟子的真伪、造像时间、造像组合与成...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所藏两位弟子立像,因带莲花座的北朝弟子圆雕造像极为罕见,并且二弟子造像水平有所差异,所以研究者对其真伪存在诸多疑问。文章通过梳理其流失过程,分析存疑的莲花座与服饰,对二弟子的真伪、造像时间、造像组合与成因等进行分析与推断,认为二者是北齐中期造像,可能为寺庙内主佛的二弟子胁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弟子像 北齐圆雕 卢芹斋 哈佛艺术博物馆
下载PDF
蘧伯玉对孔子的影响
20
作者 代云 《华夏文化》 2024年第1期21-22,共2页
蘧伯玉名瑗,春秋晚期卫国贤大夫。卫国与鲁国同为姬姓诸侯,又是邻国,关系密切(《论语·子路》:“鲁卫,兄弟之政也”),因此孔子很重视卫国。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两次寄居在蘧伯玉家,《孔子家语·困厄... 蘧伯玉名瑗,春秋晚期卫国贤大夫。卫国与鲁国同为姬姓诸侯,又是邻国,关系密切(《论语·子路》:“鲁卫,兄弟之政也”),因此孔子很重视卫国。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两次寄居在蘧伯玉家,《孔子家语·困厄》还提到蘧伯玉请孔子相礼,可见他与蘧伯玉的关系比较密切。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蘧伯玉是孔子所师事的人之一,综合考察二人的交往,他对孔子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家语 仲尼弟子列传 春秋晚期 蘧伯玉 综合考察 周游列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