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象·深描·祭祀——梅山张五郎信仰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4
1
作者 毛攀云 钟巧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张五郎信仰体现了梅山文化与汉文化及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互渗融合,展现了梅山文化族群的成长、发展与迁徙历程,表征了积极吸纳先进文化、崇尚自然、血性拼搏、坚韧霸蛮等文化品格。
关键词 张五郎 信仰 文化阐释
下载PDF
张五郎与蚩尤的“人之倒立诞生”生殖崇拜符号特征及其同构性 被引量:8
2
作者 周行易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从文字学、民俗学角度分析,"人之倒立诞生"为原始生殖崇拜的最基本内容,梅山文化中的张五郎同中华民族的始祖神蚩尤应是同一个神,二者为同一个"人之倒立诞生"生殖崇拜文化符号。
关键词 梅山文化 生殖崇拜 人之倒生 张五郎 蚩尤
下载PDF
梅山张五郎神像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少灵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2期116-,共1页
  梅山是指现在湖南省中部雪峰山麓之中北部、资江下游至洞庭湖平原的东起长沙,南至邵阳,西至沅陵,北至常德的广大区域.……
关键词 张五郎 梅山
下载PDF
梅山地区乡村旅游振兴背景下张五郎数字三维形象可视化研究
4
作者 苏智 赵晖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3期47-49,共3页
乡村旅游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背景下,要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与创新升级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当前,最急需的手段是乡村民间非遗形象“重塑化”创新设计,和地域旅游品牌数字“活态化”可视传播,数字三... 乡村旅游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背景下,要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与创新升级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当前,最急需的手段是乡村民间非遗形象“重塑化”创新设计,和地域旅游品牌数字“活态化”可视传播,数字三维张五郎的重塑是对梅山文化形象新的可视化定位,可为当地的旅游文化传播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将是非遗文创市场化审美的新符号,可促进梅山地区本土文化数字元素与城市圈数字文化跨界融合,向全球提供湖湘地域数字化文创的形象推广与应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地区 乡村旅游 张五郎 数字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梅山地域文化的张五郎茶宠设计
5
作者 李彦 王露敏 《艺术大观》 2019年第14期0139-0141,共3页
随着梅山地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快速的发展,为梅山文化的多维、动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相关梅山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文化传播都对梅山文化的创新有着迫切的需求。基于梅山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此次以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开... 随着梅山地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快速的发展,为梅山文化的多维、动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相关梅山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文化传播都对梅山文化的创新有着迫切的需求。基于梅山旅游文创产品的现状,此次以张五郎茶宠产品设计开发为例,希望通过对梅山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为今后梅山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文化 张五郎 茶宠设计
下载PDF
张五郎传说述评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式弘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梅山猎神———梅山教主张五郎,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分析、比较这些传说,可以看出:张五郎不是梅山本土的神祗,他是闾山(即庐山)巫教的神祗。据说,他原是中唐后期的北方人,曾在庐山拜九郎为师,善于捕杀老虎他的故事在福建江西广为... 梅山猎神———梅山教主张五郎,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分析、比较这些传说,可以看出:张五郎不是梅山本土的神祗,他是闾山(即庐山)巫教的神祗。据说,他原是中唐后期的北方人,曾在庐山拜九郎为师,善于捕杀老虎他的故事在福建江西广为流传。唐代末年,作为巫教神祗的张五郎,随着人口的自然流动,从江西传入梅山,成了梅山崇拜的猎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五郎 “梅山猎神” 海游记 闾山教 民间传说 神祗 地方文化
下载PDF
共生文化圈的巫道文化形态再探讨——从张五郎信仰探讨闾山教与梅山教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叶明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0,共10页
福建闾山教与湖南梅山教,都属于我国南巫系统的支派,只是由于不同地域条件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两地呈现其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其中不仅有共同的信仰人物、教法,并且也有相互的交流,其中内蕴值得探讨。根据两地田野调查资料,对福建闾山教... 福建闾山教与湖南梅山教,都属于我国南巫系统的支派,只是由于不同地域条件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两地呈现其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其中不仅有共同的信仰人物、教法,并且也有相互的交流,其中内蕴值得探讨。根据两地田野调查资料,对福建闾山教中的张五朗现象和湘、川之梅山教与张五郎信仰及衍变现象进行比较,并就闾山教与梅山教关系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闾山教 梅山教 张五郎 南巫 猎神信仰
下载PDF
从《张五郎古洲学法》故事看梅山地区原始先民的生活画面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伟顺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3-16,共4页
从《张五郎古洲学法》故事可以看出,当时梅山地区的生产方式处于由渔猎采集生活向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过渡时期;婚姻制度处于由族内婚姻向族外婚姻转型时期;社会形态处于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型时期。
关键词 梅山地区 张五郎时代 生产方式 婚姻制度 社会形态
下载PDF
梅山张五郎信仰再探讨——基于18—20世纪张五郎神像和发愿文的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慧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2-48,共7页
倒立形象的张五郎是梅山始祖神、猎神和猖兵之主,是梅山地区土俗神的最突出代表。考察18-20世纪湘中地区张五郎木雕神像和发愿文,可发现该时期张五郎有三重神格:一是被猎人供奉的狩猎神,二是被行香走火弟子们供奉的行业神,三是坐镇家堂... 倒立形象的张五郎是梅山始祖神、猎神和猖兵之主,是梅山地区土俗神的最突出代表。考察18-20世纪湘中地区张五郎木雕神像和发愿文,可发现该时期张五郎有三重神格:一是被猎人供奉的狩猎神,二是被行香走火弟子们供奉的行业神,三是坐镇家堂的宅院守护神。结合其传说和本经可知,张五郎复合型神格是外来教派与梅山本土巫教融合后生成的适应当地民众思想根基和实际需求的信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五郎 梅山 木雕神像 发愿文
下载PDF
梅山张五郎形象元素在玄关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一洋 贺敏 龙选君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21期170-172,共3页
本文以张五郎形象元素为原型,家居玄关中的设计应用为研究对象,对梅山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内涵挖掘与提炼,将与现代民居室内空间玄关装饰相结合进行设计实践,其文化寓意的解读与表征在室内玄关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张五郎 玄关 装饰设计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梅山神张五郎与张赵二郎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泽洪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4-150,共7页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的神灵系统具有多元信仰的特质。梅山神张五郎、张赵二郎是植根于湘中古梅山的民间神灵,西南信仰梅山教各族群对其神格及法力有丰富的传说和想象建构。在梅山教经书及各族群民间传说中,对张五郎、张赵二郎的由来...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的神灵系统具有多元信仰的特质。梅山神张五郎、张赵二郎是植根于湘中古梅山的民间神灵,西南信仰梅山教各族群对其神格及法力有丰富的传说和想象建构。在梅山教经书及各族群民间传说中,对张五郎、张赵二郎的由来有着生动的宗教叙事。张五郎有着祖师神、猎神的特殊神格形象,张赵二郎有着奇异的出生传说及驱瘟打邪的特殊法力,在西南少数民族土俗神中值得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神 张五郎 张赵二郎 土俗神 梅山教
原文传递
梅山地区张五郎木雕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珂 陈飞虎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张五郎是梅山教中唯一以木雕神像供奉的神祇,其木雕造像是宗教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映射出梅山人自然朴素的审美情趣。本文对张五郎木雕的雕刻技法、艺术造型和雕刻风格等艺术特征进行具体剖析,并对其象征的宗教文化、渔猎文化... 张五郎是梅山教中唯一以木雕神像供奉的神祇,其木雕造像是宗教文化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映射出梅山人自然朴素的审美情趣。本文对张五郎木雕的雕刻技法、艺术造型和雕刻风格等艺术特征进行具体剖析,并对其象征的宗教文化、渔猎文化和武术文化展开深入探究,有助于梅山文化及湖湘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地区 张五郎木雕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梅山神张五郎多元混融神格特质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硕夫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张五郎是梅山文化中的一位重要神灵,其翻坛倒立的独特造型,有着丰富的梅山教土俗神内涵。古梅山地区的盘瓠、蚩尤和鬼巫崇拜,成为张五郎形象重要的底层传统;开梅山以来,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大规模影响梅山地区,从而让张五郎的形象更为... 张五郎是梅山文化中的一位重要神灵,其翻坛倒立的独特造型,有着丰富的梅山教土俗神内涵。古梅山地区的盘瓠、蚩尤和鬼巫崇拜,成为张五郎形象重要的底层传统;开梅山以来,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大规模影响梅山地区,从而让张五郎的形象更为多元。随着民族融合与国家力量的统合,以梅山本土信仰为主的底层传统与儒释道等代表国家意志的上层传统在张五郎身上交织重叠,但仍清晰可辨,呈现出"多层一统"文化的样态。探寻两种传统对张五郎多元混融神格特质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从民间宗教的视角窥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五郎 国家统合 民族融合 多层一统 多元一体
原文传递
古梅山峒区域是蚩尤部族世居地之一——湘中山地蚩尤信仰民俗调查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子艾 李新吾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大量实地调查上 ,结合古史、民族志和道教、梅山教、师公经书等有关资料 ,谈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古梅山峒区域地界与梅山地名由来 ;“蚩尤屋场”地名的调查取证 :牛角与牛王崇拜 ;“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综上所述 ,得出两点原则性... 通过大量实地调查上 ,结合古史、民族志和道教、梅山教、师公经书等有关资料 ,谈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古梅山峒区域地界与梅山地名由来 ;“蚩尤屋场”地名的调查取证 :牛角与牛王崇拜 ;“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综上所述 ,得出两点原则性的结论 :北宋开梅山时的梅山苗族、瑶族居民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嫡裔 ;古梅山峒区域是上古蚩尤部族的世居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梅山峒 大熊山蚩尤屋场 蚩尤部族 梅山苗族 瑶族 盘瓠 梅山教 张五郎
下载PDF
论梅山宗教中存疑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向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8-32,共5页
神秘的梅山文化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本土的梅山教与外传引进的儒、佛、道、元皇教及融合贯通、互补兼容的现有宗教之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极为复杂关联和各种离奇的传说。以至于各种史料记载和讨论研究,均出现诸多矛盾,存... 神秘的梅山文化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本土的梅山教与外传引进的儒、佛、道、元皇教及融合贯通、互补兼容的现有宗教之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极为复杂关联和各种离奇的传说。以至于各种史料记载和讨论研究,均出现诸多矛盾,存在诸多争议,须经专家学者致力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元皇教 梅山教 张五郎 三峒梅山
下载PDF
“梅山文化”研究三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重廉 《民间文学论坛》 1996年第2期42-47,共6页
梅山文化被确认为“荆楚文化中……一个重要支流”后,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去年冬,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古梅山地区新邵县举行的首届梅山文化研讨会,拜读了与会代表提交的50来篇论文和调查报告,觉得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比过去似乎有些... 梅山文化被确认为“荆楚文化中……一个重要支流”后,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去年冬,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古梅山地区新邵县举行的首届梅山文化研讨会,拜读了与会代表提交的50来篇论文和调查报告,觉得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比过去似乎有些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五郎 古梅 重要支流 雷神 男性中心 三霄娘娘 梅山教 祭祀活动 生下来 一把伞
下载PDF
湖南城步的梅山教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建德 《民间文学论坛》 1996年第4期78-80,共3页
城步苗族地区的山民们自古以来普遍喜欢捕猎。常年放索装套,围山打猎的半职业老猎手们,虔诚地信奉梅山教,都在堂屋家龛上或土地龛里置有倒立梅山张五郎的神像,对翻坛倒洞、游山打猎的祖师爷张五郎敬奉最勤。据他们介绍,梅山教有36咒诀,
关键词 梅山教 张五郎 城步 装套 上洞 玉清元始天尊 阴卦 手诀 苗族地区 杨法
下载PDF
试论梅山村落文化的特征及其嬗变
18
作者 李德仁 李平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4-48,共5页
一个地域内村落群体往往有自己同类的文化意识,它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楚文化是盛开在我国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枝鲜花,梅山文化则是楚文化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分支。梅... 一个地域内村落群体往往有自己同类的文化意识,它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楚文化是盛开在我国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枝鲜花,梅山文化则是楚文化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分支。梅山一带的村落群体以其共同的历史发展、独特的地理环境,产生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山村落文化。但长期以来,由于史料发掘不够,研究者很少涉足,至今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生活 行为模式 自然村落 梅山教 张五郎 香火堂 祭祀活动 自然崇拜
下载PDF
略论梅山教的多神共存、兼容并蓄
19
作者 黄守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36-40,共5页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经济生活方式及多元族群产生了独特的宗教。发祥于梅山地区的梅山教融合儒、释、道、巫等多种元素,创立了谱系相当复杂的众多神灵鬼怪,形成了独特的梅山神系。它的特点是多神共存,兼容并蓄,追求性爱,不分尊卑高下,一律...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经济生活方式及多元族群产生了独特的宗教。发祥于梅山地区的梅山教融合儒、释、道、巫等多种元素,创立了谱系相当复杂的众多神灵鬼怪,形成了独特的梅山神系。它的特点是多神共存,兼容并蓄,追求性爱,不分尊卑高下,一律平等。梅山教整合多元族群,使得"梅山"成为一个文化标志符号,从而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教 张五郎 多神共存 兼容并蓄 文化多元
下载PDF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研究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泽洪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4-141,共8页
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中,梅山教是巫术色彩浓郁的教派,其神灵和法术深受道教影响。本文考察梅山教的神灵和圣地崇拜,并分析梅山教、茅山教与西南各族群的关系,认为梅山教、茅山教的不同法术风格,是历史上道教传播影响的结果。梅... 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中,梅山教是巫术色彩浓郁的教派,其神灵和法术深受道教影响。本文考察梅山教的神灵和圣地崇拜,并分析梅山教、茅山教与西南各族群的关系,认为梅山教、茅山教的不同法术风格,是历史上道教传播影响的结果。梅山教在西南傩祭傩文化中的浸润影响,更反映其多元宗教文化的特征。对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多维度的解析,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比较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教 茅山教 闾山教 张五郎 道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