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国栋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65-67,共3页
简单介绍了新技术在中医古籍数字化及"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数字化 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
下载PDF
新安医籍中含药对“羌活-独活”治疗痹病方剂的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霞 孙广瀚 +3 位作者 李笑男 刘静 赵黎 刘莹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 对新安医籍中运用药对“羌活-独活”治疗痹病的方剂进行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新安医学痹病文献数据库筛选新安医家治疗痹病中含药对“羌活-独活”的方剂,并进行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结果 经去除重复药... 目的 对新安医籍中运用药对“羌活-独活”治疗痹病的方剂进行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新安医学痹病文献数据库筛选新安医家治疗痹病中含药对“羌活-独活”的方剂,并进行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结果 经去除重复药方后共计60方,190味药,其中羌活胜湿汤及蠲痹汤为最常出现的方剂。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从使用频率≥10的27味中药中挖掘出羌活、独活常与防风或姜黄或甘草或炙甘草组成角药,其中羌活、独活、防风角药常与附子、麻黄、茯苓、人参、生姜、白芍、泽泻、猪苓、没药、陈皮、白术、姜黄、甘草、炙甘草配伍,羌活、独活、甘草角药常与海风藤、麻黄、附子、茯苓、人参配伍,羌活、独活、姜黄角药常与附子、茯苓、白芍、泽泻、陈皮、猪苓、芍药配伍,羌活、独活、炙甘草角药常与附子、麻黄、茯苓、人参、生姜、白芍、泽泻、猪苓、没药、陈皮、白术、姜黄配伍,羌活、独活、猪苓角药常与人参配伍,支持度均≥16%,置信度均≥80%,提升≥1。发现潜在药物组合,并通过复杂网络图发现支持度>50的方剂中核心药物为羌活、独活、海风藤、木瓜、麻黄、附子。结论 羌活、独活在新安医学治疗痹病方剂中常常出现,并和其他药物组成鼎药,能在临床进一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 新安学痹病文献数据库 羌活 独活
下载PDF
中医古籍书名拾趣
3
作者 潘春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年第9期77-77,共1页
中国古代的医书很多,其冠名各有特色和规律,多文辞典雅,义蕴宏深,说起来颇有些趣味。我国第一部医籍《黄帝内经》,相传是黄帝所作,代表了祖国医学最早的光辉成就,其取名来自于黄帝坐明堂与臣子们谈论医学道理的传说。因该书在形式上采... 中国古代的医书很多,其冠名各有特色和规律,多文辞典雅,义蕴宏深,说起来颇有些趣味。我国第一部医籍《黄帝内经》,相传是黄帝所作,代表了祖国医学最早的光辉成就,其取名来自于黄帝坐明堂与臣子们谈论医学道理的传说。因该书在形式上采取黄帝与臣子们一问一答的讨论形式,谈论的又都是有关内科方面的内容,故称之为《黄帝内经》,与《黄帝外经》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黄帝坐 黄帝外经 汉代张仲景 讨论形式 垒元戎 《千金要方》
下载PDF
张仲景对大黄的配伍运用及煎服炮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斌江 徐月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8期26-27,共2页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广泛运用大黄,巧妙配伍。桃核承气汤和下瘀血汤突出大黄下瘀血、血闭,荡瘀逐血之功;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运用大黄破癥瘕、积聚;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己椒苈黄丸侧重大黄逐留饮作用;三承气汤利...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广泛运用大黄,巧妙配伍。桃核承气汤和下瘀血汤突出大黄下瘀血、血闭,荡瘀逐血之功;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运用大黄破癥瘕、积聚;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己椒苈黄丸侧重大黄逐留饮作用;三承气汤利用大黄涤荡肠胃、推陈出新;茵陈蒿汤巧用大黄通利水谷;大黄甘草汤调中化食;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用大黄泄热消痞、安和五脏;大黄牡丹汤泻热通腑以清热解毒。张仲景还特别讲究使用大黄时的煎服炮制方法,生用突出泻下之力,多用于攻下,且入汤剂多后下;先煎以减缓泻下作用;渍用亦属后下,较后下作用弱之;酒制大黄以强化活血化瘀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 中药配伍 中药煎服炮制 研究
下载PDF
仲景外治法运用特点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余健 《中医外治杂志》 2011年第4期64-64,共1页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书之经、方书之祖,一直是人们研习的经典之一。但却鲜有人对其外治法的运用加以系统整理。笔者近来在重新温习该著作之余,对仲景外治法的运用特点做粗浅分析,以冀对临床有所启迪。1体现整体观念首...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书之经、方书之祖,一直是人们研习的经典之一。但却鲜有人对其外治法的运用加以系统整理。笔者近来在重新温习该著作之余,对仲景外治法的运用特点做粗浅分析,以冀对临床有所启迪。1体现整体观念首先从人体本身是一整体来看。仲景云:"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内药鼻中则愈。"鼻为肺之窍,纳药鼻中,上焦得宣,肺气通利,则不仅头痛鼻塞可愈,身痛、发热、面黄诸症亦可尽除。"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外治法 探讨
下载PDF
走近千秋“医圣”张仲景
6
作者 侯艳 《健康中国观察》 2021年第6期10-12,共3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源自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三药三方"的代表——清肺排毒汤,就是由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来。2021年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源自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三药三方"的代表——清肺排毒汤,就是由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来。2021年5月12日,正在河南南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这里的医圣祠。让我们随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近张仲景这位千秋"医圣",探寻中医药学这个中华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药学 古典 经典方剂 三药 排毒汤
原文传递
元代医家尚从善及《伤寒纪玄妙用集》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庆云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2-92,共1页
《伤寒纪玄妙用集》10卷,元代医家尚从善著。此书书名,《医藏书目》作《伤寒纪元》,《中国医籍考》作《尚氏伤寒纪选》。书首有名士张翥于至元二年(1336)六月一日以小篆书于广陵寓斋的序文。序后有尚氏手书的《张仲景传》,时为至... 《伤寒纪玄妙用集》10卷,元代医家尚从善著。此书书名,《医藏书目》作《伤寒纪元》,《中国医籍考》作《尚氏伤寒纪选》。书首有名士张翥于至元二年(1336)六月一日以小篆书于广陵寓斋的序文。序后有尚氏手书的《张仲景传》,时为至元戊寅年(1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尚从善 伤寒 妙用 《中国考》 藏书目 张仲景
原文传递
《伤寒论后条辨》的版本
8
作者 程新 邓勇 王旭光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2-62,F0004,共2页
《伤寒论后条辨》是程应旄继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之后对《伤寒论》重加编次而成,故称《后条辨》。《伤寒论后条辨》初刻本式好堂本作《伤寒论后条辩直解》;《传是楼书目》著录为《伤寒后论条辩》;《张仲景伤寒论辩证广注》称之为《... 《伤寒论后条辨》是程应旄继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之后对《伤寒论》重加编次而成,故称《后条辨》。《伤寒论后条辨》初刻本式好堂本作《伤寒论后条辩直解》;《传是楼书目》著录为《伤寒后论条辩》;《张仲景伤寒论辩证广注》称之为《伤寒后条辩》;《医籍考》述之为《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占今医史·续增》叙之为《伤寒后条辨》;致和堂刊本、文明阁刊本作《伤寒论后条辨》;《清史稿·艺文志》题为《伤寒论后条辨》。现通行名为《伤寒论后条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版本 张仲景 清史稿 刊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