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阿信诗歌的审美张力
1
作者 王子清 李明德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阿信的诗歌将西部地域的广阔和人类自我的渺小相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巨大反差中,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在持续性的写作过程中,对主体的不断辩驳、追问与质疑,体现出诗人不屈不挠的超越精神和立体的审美感受。阿信的诗歌,充满对生命的敬畏... 阿信的诗歌将西部地域的广阔和人类自我的渺小相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巨大反差中,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在持续性的写作过程中,对主体的不断辩驳、追问与质疑,体现出诗人不屈不挠的超越精神和立体的审美感受。阿信的诗歌,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世俗的人性之美的赞叹。通过英美新批评的“张力论”分析,阿信诗歌中的多种元素产生的审美冲击使读者产生共鸣,获得灵魂的洗礼。阿信的诗歌审美建构,体现出诗人在寂静世界中通向神性写作的精神信仰,对研究阿信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信 诗歌 审美张力 精神超越 寂静沉思
下载PDF
在传统与颠覆中呈现审美张力——女性主义与王家卫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廖艳君 欧阳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电影创作实践表明,一个导演的性情比作为作品题材的"性别"更重要,或者说,导演的性别立场是决定一部电影性别倾向的关键。那么,王家卫的性别立场怎样呢?
关键词 王家卫 女性主义 形象分析 电影 审美张力 传统 性别倾向 性别立场
下载PDF
谈比喻辞格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广艺 加晓昕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45-149,共5页
比喻辞格具有极强的审美性,比喻辞格的四元素对其审美张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拟出了数学函数公式,论述了四元素对审美张力的影响,并对其逐个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比喻 四元素 审美张力
下载PDF
论庄子“言—意—道”三级错位关系中“意”范畴的审美张力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笠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庄子的言意观体现在"得意忘言"、"言不尽意"、"道不可言"诸方面,揭示了言可以表意,但不能尽意;道不可言,而又不得不言的内在矛盾。心物相抵、心口相错以及天人悬殊拉开的审美张力,不期然而然地造就了&qu... 庄子的言意观体现在"得意忘言"、"言不尽意"、"道不可言"诸方面,揭示了言可以表意,但不能尽意;道不可言,而又不得不言的内在矛盾。心物相抵、心口相错以及天人悬殊拉开的审美张力,不期然而然地造就了"得意忘言"的自适、"言外之意"的妙处与"大美不言"的胜境。其中,"意"作为中间环节,向上延伸于无限之道,向下超越于言说之表,成为言—意—道三级错位关系的核心美学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错位 审美张力
下载PDF
失败的小说:审美张力空间的匮乏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兵 马正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7-21,共5页
杰出的小说总是移情卷入和超然审视的对立一体,是人道视野与天道眼光的矛盾统一,因而具有深广的审美张力空间,内含着耐人回味的审美意蕴。古典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重于移情而缺乏超然审视;现代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 杰出的小说总是移情卷入和超然审视的对立一体,是人道视野与天道眼光的矛盾统一,因而具有深广的审美张力空间,内含着耐人回味的审美意蕴。古典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重于移情而缺乏超然审视;现代形态的小说,其失败主要是因为偏重于超然审视而缺乏移情观照;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失败之作,则主要是因为过度移情于时代,毫无超然反观的轻灵。因此,它们都匮乏深广的审美张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匮乏 审美张力空间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京派文学的审美张力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春雨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81-87,共7页
京派经典性的代表作家,几乎都是外乡人。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废名笔下的"竹林",都距北京很远,最多像周作人那样,作为一个外乡人写几篇小文,谈谈"北京的茶食"之类。这些人之所以走到一起,之所以叫"京... 京派经典性的代表作家,几乎都是外乡人。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废名笔下的"竹林",都距北京很远,最多像周作人那样,作为一个外乡人写几篇小文,谈谈"北京的茶食"之类。这些人之所以走到一起,之所以叫"京派",并不是他们对北京地域性的认同,而是一种更为宽泛、更为开阔的超越北京地域特性的文化认同。对京派文学来说,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历史文脉的认同;二是精神谱系的认同;三是审美追求的认同。对京派文化认同的理解,是认识京派本质内涵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京派文学 审美张力
下载PDF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现代性叙事与审美张力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文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性叙事 审美张力 农村题材 电视剧 人文知识分子 “朴素” 外在世界 土地
下载PDF
由“忘”而致的丰盈——谈庄子美学中的心性锤炼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张力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慧玉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庄子作为"最高地艺术精神"的代表,最本质地体现,就是在《庄子》中,他将人生艺术化了。而所谓将人生艺术化,即表现为以"忘",尤其是"坐忘"等一系列范畴进行心性的锤炼,从而达到由凡俗向至高的精神境界皈依... 庄子作为"最高地艺术精神"的代表,最本质地体现,就是在《庄子》中,他将人生艺术化了。而所谓将人生艺术化,即表现为以"忘",尤其是"坐忘"等一系列范畴进行心性的锤炼,从而达到由凡俗向至高的精神境界皈依,由此境到彼境,由具体的有限之境到无限丰盈的境界升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实践中,也表现出庄子心性锤炼的内涵及效果,如陆机、刘勰等对艺术创作心理过程的阐述;陶渊明、苏轼诗词作品中展现的从现实到艺术的超脱心境的转换;贺铸、晏几道词作的荡开一笔,求得更为开阔意境的创作方法等,他们都与庄子的心性锤炼殊途同归,是对庄子代表的艺术精神的验证,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巨大审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心性锤炼 丰盈 审美张力
下载PDF
传统藏戏的审美张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邢崇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8,129-130,共9页
传统藏戏将教化性和审美性融合统一,形成了具有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被藏民族一代代接受和传承。传统藏戏的多种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对抗、冲突和矛盾,形成具有张力的审美空间和强大的审美冲击力,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精神... 传统藏戏将教化性和审美性融合统一,形成了具有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被藏民族一代代接受和传承。传统藏戏的多种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对抗、冲突和矛盾,形成具有张力的审美空间和强大的审美冲击力,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在传统藏戏中,主客体巨大反差产生崇高美,体现出藏民不屈的超越精神,以及克服和战胜恐惧后的心灵慰藉和平静;传统藏戏采用佛教逻辑叙述故事,集中体现藏民的人生姿态和精神信仰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凸显世俗的人性美;藏戏以美的艺术形式和程序化的艺术表演再现普通大众的味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最终达到宗教教化的目的;藏戏中戏师的理性讲述与演员的感性表演形成对照,让受众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对于人物与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反思;藏戏重复与回环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情节发展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思想更鲜明,形成了复调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藏戏 审美张力 崇高美 人性美 意蕴美 理性美 复调美
下载PDF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审美张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昆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8期84-87,共4页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不仅包含了电影界公认难拍的水、小孩和动物这三大元素,而且是一部讨论宗教信仰、情节比较简单、“偏文艺”的影片。《少年派》远离了对性欲、暴力等市场卖点的展现,也没有引人... 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不仅包含了电影界公认难拍的水、小孩和动物这三大元素,而且是一部讨论宗教信仰、情节比较简单、“偏文艺”的影片。《少年派》远离了对性欲、暴力等市场卖点的展现,也没有引人发笑的噱头,却具有“慢热型”的叙事节奏,忠实于诠释原著富有的哲学意味,力图表现宗教信仰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要言之,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严肃的电影,而非一部追求娱乐的通俗作品。上述因素似乎注定了这部影片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然而,《少年派》让我们再次见证了奇迹的产生,它使技术与艺术、小说与电影、艺术和商业都获得了“互动”和“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界 少年 审美张力 漂流 奇幻 宗教信仰 市场卖点 叙事节奏
下载PDF
审美张力的叩求:从诗学视角看“朦胧诗”的意义向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学祖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8-81,共4页
任何文本的审美张力都导源于言 (文本 )、意 (创作主体意念 )、物 (客观世界 )三者的意义错位而形成的意义间隙 ,“朦胧诗”正是这一诗学的具体体现。创作主体意念的突出与高扬表现了“朦胧诗”人对诗歌文本审美张力的重视 ,其所采用的... 任何文本的审美张力都导源于言 (文本 )、意 (创作主体意念 )、物 (客观世界 )三者的意义错位而形成的意义间隙 ,“朦胧诗”正是这一诗学的具体体现。创作主体意念的突出与高扬表现了“朦胧诗”人对诗歌文本审美张力的重视 ,其所采用的一系列艺术手法使得他们有效而适度地调节并控制了文本、诗人意念、客观世界三者之间的意义间隙。其大量的成功之作在文本的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达到充分的和谐 ,隐性意义的适度隐度隐循使得其作品获得了强大的审美张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审美张力 意义向度 控制调节 隐喻 象征 诗歌评论
下载PDF
审美张力谫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业国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审美张力 审美心理结构 意识活动 幻想思维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心灵创造 审美关系 精神价值取向 实践认识
下载PDF
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张力与公共空间建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尚 《现代视听》 2008年第5期55-59,共5页
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张力主要是靠道德来支撑的,而道德如今具有"公共事务"的性质,所以情感类节目又和"公共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比较详细地解析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张力和它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它的独... 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张力主要是靠道德来支撑的,而道德如今具有"公共事务"的性质,所以情感类节目又和"公共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比较详细地解析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张力和它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它的独特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情感类节目 道德 审美张力 公共空间
下载PDF
非文体化:小说的审美张力
14
作者 张向东 尹康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4-70,共7页
小说文体有它独特的本质的规定性,但小说家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往往偏离这种规定性,造成非文体化,而这正是小说文体审美张力的重要体现。小说家对于“第二视野”的描绘和20世纪影视艺术的发达是造成非文体化的主要原因。非文体化... 小说文体有它独特的本质的规定性,但小说家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往往偏离这种规定性,造成非文体化,而这正是小说文体审美张力的重要体现。小说家对于“第二视野”的描绘和20世纪影视艺术的发达是造成非文体化的主要原因。非文体化主要表现为小说的诗化和散文化、小说的戏剧化、小说的绘画化、小说的音乐化等,它拓展了小说的文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文体 非文体化 审美张力 第二视野 文体接受
下载PDF
梁辰鱼《浣纱记》的审美张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再红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46-48,共3页
梁辰鱼的《浣纱记》突破了一般才子佳人、英雄美人悲欢离合的爱情俗套,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放置在了广阔的历史环境与政治斗争之中,令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命运与家国兴亡始终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从而赋予了这个本就颇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以... 梁辰鱼的《浣纱记》突破了一般才子佳人、英雄美人悲欢离合的爱情俗套,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放置在了广阔的历史环境与政治斗争之中,令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命运与家国兴亡始终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从而赋予了这个本就颇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以浓郁的政治色彩和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它的审美张力正在于作家让人物在江山与美人间做出痛苦抉择的同时,对个人与家国责任间的关系做出深刻的思考,突出了人物处于两难困境中的心理和性格,并对女性命运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体现出进步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辰鱼 《浣纱记》 审美张力
下载PDF
返本开新:中国现代浪漫文学的审美张力
16
作者 王孟图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2-87,共6页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一直是在发展中调适、在调适中发展,最终生成了自身独有的一派现代新生之风貌,审美的功利与超功利、自我表现与国族忧患、现实主义的底色与现代主义的渗透,一系列合理化的分裂与紧张聚集于一身,当它置身于一个"返...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一直是在发展中调适、在调适中发展,最终生成了自身独有的一派现代新生之风貌,审美的功利与超功利、自我表现与国族忧患、现实主义的底色与现代主义的渗透,一系列合理化的分裂与紧张聚集于一身,当它置身于一个"返传统之本"与"开现时之新"双向激活的状态之中,便在自身生命内部达成一种"源"与"流"、"返本"与"开新"并存的巨大诗学张力和能量。一方面"返传统之本",是指在中国现代浪漫文学的内在肌理和血液中,始终激荡着一股牵引皈依中国传统文化根髓的无形力量;另一方面"开现时之新",是指中国现代浪漫文学在西学的强力冲击和深度濡染之下,不断融通中国古典与西方世界的复杂文化背景,形成了对传统诗学审美诸多方面的突围和超越,再现出了一幅活泼泼的中国现代浪漫文学的审美生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浪漫文学 返传统之本 开现时之新 审美张力
下载PDF
论诗歌文本的审美张力及其抗译性
17
作者 周蒲芳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1-76,共6页
含蓄、音韵、形象和意境是诗歌文本固有的美学特质,也是诗歌文本审美张力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元素。与此同时,其对诗歌文本的翻译也产生了极大的抗译性。译者必须充分调动译语的各种表达方式,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抗译性,努力再现原诗的美学... 含蓄、音韵、形象和意境是诗歌文本固有的美学特质,也是诗歌文本审美张力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元素。与此同时,其对诗歌文本的翻译也产生了极大的抗译性。译者必须充分调动译语的各种表达方式,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抗译性,努力再现原诗的美学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文本 审美张力 抗译性
下载PDF
略论文学的审美张力效应
18
作者 刘鸣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9期34-35,共2页
“张力”,在文学活动中,可以增强文学叙事作品的戏剧性和抒情作品的趣味性,引发动人心魄的艺术效应与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就其实质而言,文学的艺术张力根本上是个借用异质同构的原理实现“陌生化”的艺术过程。
关键词 审美张力 文学 艺术张力 小说 退特 文学作品 异质同构 李商隐 杜克
下载PDF
听觉隐喻与审美张力——17世纪琉特琴的音乐图像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芸 《文学与文化》 2018年第2期89-101,共13页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以音乐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成为一个盛行于欧洲的艺术文化传统和视觉叙事的表现形式。本文以17世纪的琉特琴为图像学研究对象,阐释图像中音乐符号的听觉隐喻及其审美张力,并在艺术史的语境中探索音乐符号、绘画艺术与...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以音乐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成为一个盛行于欧洲的艺术文化传统和视觉叙事的表现形式。本文以17世纪的琉特琴为图像学研究对象,阐释图像中音乐符号的听觉隐喻及其审美张力,并在艺术史的语境中探索音乐符号、绘画艺术与人类文明史的关系,揭示音乐符号的文化表征及其意义,从而为观者提供一种以音乐符号学为研究路径的观看方式和图像学的阐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洛克 琉特琴 听觉隐喻 图像学 审美张力
下载PDF
浅议数字运动镜头之审美张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绍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71-,共1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和三维动画技术的进步,使用了数字技术的运动镜头能够轻易打破常规摄影机的局限性,通过建立虚拟摄影机,在运动上实现令人惊叹的推拉摇移。数字运动镜头以自己独有的视听语言,塑造了常规电影无法拍摄、无法塑造的崭新...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和三维动画技术的进步,使用了数字技术的运动镜头能够轻易打破常规摄影机的局限性,通过建立虚拟摄影机,在运动上实现令人惊叹的推拉摇移。数字运动镜头以自己独有的视听语言,塑造了常规电影无法拍摄、无法塑造的崭新空间。在假定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丰富了电影的视听语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张力和全新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运动镜头 审美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